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感人小故事寫作技巧

感人小故事寫作技巧

發布時間: 2020-11-25 11:39:05

① 如何撰寫學習故事

一 最高技巧是無技巧,無故事
這句話是講得對的。比如練武術,練到高層次的時候,就不是搞那些套路,那些花花架子,而是簡單得不得了的八卦掌,是杜心五的自然門。但杜心五也是從基本套路開始的。只有把故事套路玩熟,才能向高層次攀越!
我現在已經是個編劇老麻雀,我已經開始「不要故事」。
(莫言的特點就是專搞故事,他是故事大王。)
我琢磨和練習編故事我搞了將近四十年。

二 一個中國人的《論故事》和一個美國人的《故事》
一九八一年,湖南省辦了一個編劇進修班,為期半年。這班上出了一個一流人才:盛和煜。還出了一個二流人才,我曾某。我在八一年十一月六號寫了一篇文章:《論故事》。我說:編劇本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 編造故事!——我說,你什麼也不要管,你就管著編故事,你的劇本之路就走對啦!——當時很多朋友對我這狂言很反感。
幾十年之後,大概是06年,我在北京,在一位朋友那兒看到一本書,就是美國人羅百特·麥基寫的《故事》一書。我眼睛一亮:這個美國人的方向非常正確,你什麼理論都不要管,你就抓住「故事」二字!
也抓對了!但看了之後,覺得這本書還是有一些問題:1他力求學理化,他把一些粗淺的問題,不斷地上升為高深的理論,越看就有點越糊塗;2教劇本,就是教例子,他似乎不大會談例子,更不善於結合例子;3好劇本就像是一台機器,就像是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人體。這台機器,這個人體,有許多的局部,但這些局部,都是來源於一個十分微小的「命門」。光談局部是談不好的,如果具有慧眼,一下找到那個命門,就一切都好談了;4、關鍵是八個字:「編劇之後」和「編劇之前」——就是說:一部已經成形的電影或者電影劇本,這就已經是「編劇之後」,你對這樣的完整的東西來進行評論,這就只是文藝評論,而不是講的編劇方法;只有「編劇之前」,當一張白紙,一無所有的時候,他是如何開張的,如何起蒂的,這才是發生學,才是創造學,學生們要的是這個。——這個美國人羅伯特在這方面似乎還缺欠一點……於是我就來寫了一本《曾老師教你寫劇本》。

三 故事到底是什麼?
故事的本質,就是兩個字:過程。
許多人都不明白這一點。
列寧說:真理即過程。

四 現在講編故事的26種方法
你們現在要搞藝考,要一點實實在在的,我就來講點實實在在的,在你們講故事和寫故事時都可以用到的:
1戲膽法
所謂膽,就是一個:關鍵。抓到這個關鍵,其他一切都解決。
花鼓戲《補鍋》:岳母娘看不起當補鍋匠的未來女婿。可是岳母娘的鍋壞了,她要來求著眼前這個年輕的補鍋匠。她卻不知道這個年輕人就是自己沒有見過面的未來女婿。於是一場戲劇浪花就綻開了。這個戲是四十來分鍾,只要想到這個點子,一切都有了!這就是戲膽法。例如有個《送貨路上》也是這樣。
當時湖南的另一個戲《打銅鑼》,用的就不是戲膽法,不在於一個關鍵點子,而是在於人物,在於一點一滴,在於細節,這種方法是最難寫的,我們初學者以後可學這種手法。
這種戲膽法好學,你們要編故事,就可以套用一下:一個岳母娘看不起一個即將成為女婿的沒有見過面的農民工,恰恰她在一個場合碰到這青年,等等……

2誤會法
就是巧合法,「無巧不成書」是也。
例如一個戲《劉巧兒》里,劉巧兒要找自己的心上人,他的父母堅決不同意,而要把她許配給一個某某人的兒子,想不到的是,一番波折後,這個某某的兒子,就是劉巧兒要堅決追求的心上人,一番誤會後,大歡喜,一個喜劇!
其實這「補鍋」,也就是誤會法。這個方法,在許許多多場合都適用。

3人物關系法
有一句話:人物關系就是戲,編劇本就是編人物關系,此話很對!
比如說曹禺的《雷雨》,就是全靠人物關系建構起來的戲。我自己在28歲的時候,寫過一個戲:《血染烏紗》,寫一個縣官,新上任,發現了一個青年死囚犯,他並不是土匪,而是一個冤案。一來,他出於正義感;二來,也是想博得清官名聲,於是就平反冤案,就把這青年放了,就博得老百姓一片贊揚聲。可是半晚上一個大富豪的管家來到這里,管家告訴他,大富豪很生氣,大富豪就是要殺掉這個青年,目的是要搶青年的未婚妻做小老婆——大富豪的叔叔是吏部尚書,這縣官如果順了這富豪的意,就可以升為知府,如果對著干,這辛辛苦苦得來的縣官就保不住——縣官終於私字佔了上風,就昧著良心把這青年殺了!——20年前,這縣官進京趕考,曾經碰到土匪,慌亂之時把一個嬰孩丟掉了——這一次派老家人出去找兒子——找到了,就是這個青年!——可老家人拿著信物長命鎖趕到刑場時,這青年已經被殺掉啦!……他誤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這就是使用的人物關系法,也就是誤會法,比較感人!
你們在藝考時,也可以使用這樣的方法!例如寫一個女孩去某公司向一個老總求職,這老總其實就是她的爸爸,爸爸已經和她媽媽離婚多年,女孩心裡是明白的,這一下,戲就來了!

4矛盾沖突法
在搞樣板戲時期,這種方法比較普遍,但這種方法並不高級!但也不失為一種方法。例如,《杜鵑山》里邊,自衛軍抓了一個給土豪當車夫的田大江。雷剛要把田大江做土豪處置,柯湘不同意,這就沖突起來了!這種沖突戲,關鍵在於你如何來解決這種沖突!一定要用戲劇化的點子來解決,如果沒有想出這種妙計點子,就不成為戲。雷剛說:他給土豪做事,就是土豪!柯湘默默神,說:我們這些人,給土豪做過事的,都把手舉起來……結果雷剛也舉起了手:他給土豪當過轎夫——「他推車你抬轎同懷一腔恨……」把雷剛教育了,矛盾就解決了!這就是戲劇化!——還有一個《園丁之歌》,小男孩不認真讀書,愛玩火車,說自己長大要當火車司機,老師就問他,這司機如何當,這些數字如何算……就把小孩教過來了!
我們藝考,也可使用這種矛盾式,但關鍵是要想好解決的點子!

5化裝法
在古今中外的戲劇手法中,「密室授計、隔牆竊聽、私拆密信、酒中放毒」是常用的手法。有一種:化妝法。就是喬裝改扮。這種方法很有戲劇效果。郭沫若是大文豪,是高雅里邊的高雅,他的戲,就常用這種通俗手法:歷史劇《高漸離》第一幕:反秦義士高漸離化裝成一個酒保在這里做事,這是第一個化妝;接著一個白鬍子的瞎子走來彈琴擊築,高漸離認為他琴技不高,於是就走上去,拿過他的築彈奏起來,那瞎子一聽到這久違的熟悉的琴聲,把眼睛打開了,把鬍子扯掉了,他就是又一個被通輯的義士宋意!——這就是第二個化妝!連著用了兩個化妝手法,從化妝到去掉化妝,露出真相,戰友相見,戲十分激昂,好看!
這種方法在戲劇里十分多!但要用得自然、恰當。
我們在藝考的編故事裡,要如何來運用呢?
我還講一個我自己的例子:那一年我考上戲,和劉志新一塊,天天練習編故事。(首先多想幾個,到臨場時,再往題目上套。)
我和他突然想到老舍的《茶館》,他說,能不能以茶館為題,編一個。我說,好!一會兒,我想出來這樣一個:在長沙一個豪華茶館。一個在益陽當了科長的一位女士,正坐在這里。忽然進來了一個年輕的乞丐。這個乞丐向這女士討錢。卻想不到,這乞丐是這女士以前的同學,並且是戀人:這女士不同意這青年搞藝術,認為他難以搞出來,以後弄得不好會討米——如今他果然討米啦!於是二人之間就展開了一段戲劇浪花——但一會兒,這女士忽然發現:一部攝影機正在後頭在慢慢地跟拍——這青年是在拍電影,他已經在電影學院畢業,如今已經是大半個明星啦!——這女士的心理於是又起了變化,等等,也有點新意!
這方法也可說是化裝法。

6「騙」法
在生活中,不能行騙,要實實在在。可在編劇的想像空間里,往往用得著一個「騙」字。說個古典例子:孫臏到齊國,齊王要試試他的用計的本事,說:我現在坐在這椅子上,你有什麼辦法把我從這椅子上搞下來嗎?——龐涓說,我可以放火燒,把大王燒下來——齊王說,這倒也是辦法,但是似乎還不是太高級……不知孫先生有什麼辦法?——於是孫臏說,我沒有辦法把大王從椅子上搞下來,但是我有辦法把大王從地上搞到椅子上去!齊王一聽,來了興趣,於是趕快從椅子上下來說:來呀,看你如何把我搞到椅子上去……孫臏笑道:大王不是已經從椅子上下來了嗎?
這就是中國式智慧!
這就是戲劇點子!
一個「騙」字,在戲劇中屢屢使用著,這就是用計,「寫戲如用兵」,寫戲要用計!
一個很好的軍事家,往往就是一個好編劇!
可以向軍事院校提個建議:學軍事,可以讓軍官學員多多來練習寫劇本,從編劇本的訓練上來提高軍事才華!——開個玩笑,似乎也不是玩笑!

7情境法
何為情境法?
正常人類,一般都是生活在正常的環境之中。只有當人類處在反常的狀態下的時候,這時,這反常狀態就猶如一個人性的實驗室,對人的人格和本性在進行考驗和拷問,這時,戲劇就出現了。
例如前蘇聯有一個電影《第四十一個》:一個蘇聯女紅軍押送一個德國俘虜,二人坐著一條船,忽然起了風暴,船翻了,二人游到了島上,這時,一對敵人,一對男女,由於出現了反常的情境,於是就出現了人與人的交流和關愛,戲劇出現了——可最後,德國兵發現出現了德國的一隻小船,德國兵不顧女紅軍的警告和呼喊,一個勁地向著水裡沖去……終於,女紅軍舉起槍開槍了,此人,就是女紅軍所打死的第四十一個敵人!——很撼動人心。例如金庸的《書劍恩仇錄》里邊,張召重突然碰到狼群的圍困,就是使用的這種情境法。
後來這個方法,被許多作者用過。只要一用,就抓人,就成功!
這就是方法的力量!
我曾經搞過一個小品:幾個煤礦工人在採煤,突然塌方,出不去了,在這時,一個煤礦工人,在自己的礦帽上寫下:我還欠了某某人106元錢!這就是在一個反常的環境中,寫出來農民工的高貴品質。

8對比法
在上頭,這樣寫農民工,可以,還安排一兩個角色,在那種生死關頭,寫出一種普通人的高貴品質。你們以後藝考,也可以利用這種礦井危機的辦法。
但是我覺得還不夠。我的那個小品,我又加了一個東西:我在舞台的右邊搞一個表演區,這是礦井,農民工在危急時,想的是如何要講誠信,還掉人家的錢。我又在舞台左邊搞一個表演區,這里是一個處長的家,是個腐敗分子,已經是凌晨兩點,他和他的老婆,拿出幾捆鈔票,在商量,如何對付紀檢會的調查,把這票子給存到哪裡去——這就是對比法,反映兩種不同的人格。
例如馮驥才有個小說《高女人和矮丈夫》,也是強烈的對比法。

9毒酒法
古今中外,這個方法在劇本中常常使用,大有效果。
1979年,我二十來歲,當時我偶然看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看到了李闖王故事,看到了李信和紅娘子故事,李闖王殺李信的故事。我覺得可以寫成戲。於是就寫了一個大劇本《千秋恨》。第七場,牛金星在闖王面前挑撥,說李信想謀反。李闖王偏聽偏信,點頭同意。於是牛金星就拿著毒酒,去往李信營地。高夫人堅決反對這樣搞,李自成拂袖而去。恰好紅娘子來到高夫人這里,得知消息後,趕快向著營地趕去……
(這里就又涉及到一個方法:追趕法。這里要出危險了,那裡向著這里追趕,來報信,阻止,最後當然是來遲一步……《血染烏紗》,老家人向著刑場追趕,也是這種手法。)
李信喝下了毒酒,紅娘子晚來了一步。
這種毒酒法許多戲里都有。
例如郭沫若的《屈原》:最後一幕,奸臣要害屈原,把毒酒作為一杯甜酒送給屈原,屈原當時沒有喝。一會兒嬋娟逃到了這里,又餓又渴,於是屈原就讓心愛的女弟子喝下了這杯甜酒,結果,是毒酒,毒性發作,可嬋娟含笑說:我高興,我用我微賤的生命,換得了先生的最可寶貴的存在!——這個毒酒法使用得很好,很有效果!

10死亡法
利用死亡,可以大做文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朱麗葉喝下毒葯,死了,羅密歐趕來,看到愛人死了,於是服毒自殺;可一會兒朱麗葉醒來了,她吃的是安眠葯,她是用這個辦法逃出來,她醒來時,看到愛人因為誤會而死,她也活不下去了,也服毒而死,一場大悲劇!都是利用死亡大做文章。
老作家黃宗江在四十年代有一個劇本《大團圓》,里邊有個老三,小資情調,愛浪漫,他追求表妹,可表妹不同意,老三就學少年維特,搞自殺,他吃下了安眠葯,結果把一家人嚇得不得了,台上鬧騰騰,可媽媽一問,最後笑說,這不是安眠葯,是瀉葯……一場鬧劇!也是以假的即將死亡來出戲。
古裝戲《.楊乃武與小白菜》,因為有人恐嚇,所以小白菜反正不講實話,反正是咬著,說楊乃武和她有姦情。主審官最後想出一個辦法說,楊乃武和小白菜你們已經都被判處了死刑,明天處斬,本官同情你們,你們今夜就住在一塊,說說知心話吧!
於是,二人就住在一塊,人到死時講真話,小白菜就把被人恐嚇的真相講了出來!
而在隔壁的房裡,主審官和幾位官員都在偷聽和記錄,於是這案子就審清楚了!——這里又講到了一個:

11隔壁法
利用隔壁偷聽來解決矛盾和引起戲劇矛盾,都是一種可以出戲的辦法,古今中外許多戲都這樣做過。
同學們搞藝考,如何來運用這個方法呢?可以套一套!

12隱瞞法
講到隔壁法,我就想到我的一個劇本:《奶奶再愛我一次》,(馬上要上演了)這個奶奶有一個孫兒,在美國留學;有一個孫女,在讀高中。這個孫女不聽話,吃了搖頭丸,在舞廳鬧事。被派出所喊到這里訓話。奶奶仗著自己的兒子是銀行行長,所以跑到派出所來要人。可是,她卻在隔壁屋裡聽到了一個真相:她的孫兒並沒有到美國留學,而是因為在黑網吧上網、吸毒、綁架殺人而在兩年前處以了死刑——這里就是隔壁戲,同時也是隱瞞法:
一直瞞著奶奶,說這孩子到美國去了……
一開場就是瞞著的,於是劇情就一步步展開、發展,到最後亮出真相,戲結束,主題也就達到。許多戲都是運用這個辦法。

13兩人真假法
利用一對雙胞胎搞戲,這是辦法,例如《哥倆好》。一個人其實是兩個人。南斯拉夫《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就是:德國人要防止瓦爾特。他們於是就反守為攻,搞了一個假瓦爾特。於是就是真假瓦爾特。這個戲就好看了。中國戲曲也有真假美猴王等等。

14另一個人物法
我們常常要寫傳記片,要寫一個真人真事,那個主角是真實的,但戲劇有一個特點,不能跳單人舞,要雙人舞,或者多人舞。主要是雙人舞。那麼,就有一個辦法:在真實的主角之外,另外再造一個人物。例如郭沫若的歷史劇,在《屈原》中,他造了一個嬋娟;在《蔡文姬》中,他造一個董祀;在《高漸離》中,他造一個懷清夫人,等等。
我寫過一個比較成功的劇本:《葉紫與魯迅》。我就有意識地學了郭沫若這個「另造一個人物」手法。這個人不是魯迅。葉紫是一個人;把那種葉紫的精神外化出來,再造一個人:一個富商小姐,白英娥。她是葉紫的一個朋友,她愛文學,曾經鼓勵和幫助葉紫,要葉紫走寫作之路。可葉紫成了作家,她從國外留學歸來,成了教授,卻沒有成為作家。她羨慕葉紫,在葉紫感召下,她也放棄美好生活,步上了革命文學道路……這個人物造得比較成功。

15主題法
故事是不容易編的,必須要去尋找。可以從人物身上找,從故紙堆里找,等等。還有一個大辦法:從主題里邊找,就是說,你立一個什麼意,要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要善於提出問題。偉大的學者,都是偉大的提問者。)比如郭沫若的《屈原》,他就有個強烈的主題:做人應做怎樣的人?由這個主題演繹開,就有了:屈原是個老師,他有一個好學生:宋玉。他還有一個身份低下的使女嬋娟。他們忽然逢到了一場風波,結果,在風波面前,好學生宋玉背叛了,而沒有文化的嬋娟,卻用自己生命救下了屈原。我們做人,要做嬋娟這樣的人!很好,好高級!
我們湖南的著名編劇,我的同學盛和煜,我准備研究他。他的主要方法就是主題法。不光有大主題,而且處處有小主題:在《走向共和》中,一開場,就是李鴻章在躺椅上吃鴉片煙。有個人來報:有軍情;又有個人來報,又有什麼什麼大事……但李鴻章都不起身。忽然有人來報說:太後的鸚鵡病了。李鴻章一聽,連忙起身,穿好衣服匆匆趕往宮里……這一段小故事,就是來源於這么個意思:慈禧太後,在中國舉足輕重,太後之事無小事,就是太後的一隻鸚鵡的事,也超過了中國的任何大事!而李鴻章只有恭敬慈禧的任何小事,才能辦成中國的大事!
陳老師在我講課前曾說有這么個編故事的題目:豬八戒來到人間。
這個題目可以用人物關系法來編:豬八戒來到人間,他有什麼人物關系呢?他有高老莊啊!有高小姐啊!當然高小姐是早已經不存在了,可是還有高小姐的後代啊!有個後代長得就和當年高小姐一模一樣!這人物關系就出戲了!
也可以使用剛剛說的主題法。如何使用,大家想一想。

16正反法
郭沫若的《高漸離》第一幕:大家在酒店裡說秦始皇的壞話,突然來了一個人,他說他是秦始皇的私人醫生,立即把大家嚇了一大跳(這是反);然後他說,他已經看穿了秦始皇的本來面目,他現在已經脫離秦皇,在遊走江湖,在懺悔贖罪;接著,他就和大家一起懷念荊軻,慷慨悲歌(這是正);接著他說,他的手裡有荊軻的遺物,於是他就去旅店裡去取荊軻遺物;一會兒他來了,他氣勢洶洶地帶著刀兵趕來,把這些人一網打盡!(原來他是假扮正義,到民間來抓反秦人士的,這又是反!)這樣一反一正,戲劇性大大活躍!
現在許多諜戰劇常用這種方法。

17兄弟法
就是:在兄弟之間展開故事,展開劇本結構。以兄弟為其人物關系。
這樣的例子多:以前的電影《大浪淘沙》,等等。
現在搞的話,都是獨生子女,可以就搞成結拜兄弟,等等。

18兩難法
有的故事點子,雖然點子好,但如果寫得不好,其效果也不大好;但有的點子,只要你照這點子寫了,哪怕是寫得不好,其戲劇效果也會很好,這就是點子的功勞,這樣的點子、方法,就是「絕招」!這里就講一個絕招:
有個電影《蘇菲的選擇》:蘇菲帶著一兒一女,被關在集中營里。德國人作出決定,她的一兒一女,反正只能留下一個,另一個必須送到毒氣室處死,誰死誰留——於是這蘇菲就陷入巨大兩難中。
例如中國戲曲《生死牌》,也是這樣的兩難選擇。
如果一個作者能夠想出這樣的點子,就是自己寫得不好,另外來人也可改好!
這就是絕招點子!

19試驗法
最近我有個朋友,他說浙江的紀檢部門要搞一個廉政題材的文藝小品匯演。邀請他搞導演,送來三個小品,任由他選一個,他要我參謀意見。其中一個,我覺得不錯:
有一對兄妹,他的妹妹找了一個未婚夫,是個政府方面有一方權力的人,正好哥哥要辦一件什麼事,於是就把妹妹的未婚夫請到茶樓。可是這個妹夫卻一定要按原則辦事。哥哥就說,你要這么搞,這門婚事就搞不成!妹夫就說,就是搞不成,這個原則也不能犯!——結果哥哥和妹妹哈哈大笑,他們是來考驗這個妹夫的,他們擔心搞一個貪官進門,以後坐牢害了大家。結果一試,是一個清官,很好很好!

20影響法
這個方法,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我寫過一個小說《快慢機》,(小說方法和戲劇方法是一碼事),是一件真事:我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因為開全縣的三級幹部大會,放假了,我們的教室里都住滿了開會的人。樓梯一個小屋裡,住的是一個搞保衛的縣中隊的解放軍戰士。我們一個女同學周祝君認識這個解放軍叔叔:方石安。就帶著我們到解放軍這里玩,看解放軍的手槍:快慢機。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真槍。很有點意思,就想把他寫成小說。就這樣寫也可以,但不夠,沒有故事,沒有長度。如何把它拉長成故事呢?不能讓看槍太順利,要設計一個阻力:開始這解放軍不同意我看槍。由不同意,到同意,這就產生了一個過程。是一件什麼別的事,對這不同意產生了影響呢?我生活中又有一件真事:就是那個五年級,也就是那個三級幹部大會,我這小學五年級學生當時寫有一篇六千字長文:《參觀花屋生產隊有感》,就講階級斗爭的。結果被縣里看中,就印成鉛字,作為這次大會的參考閱讀文件,這的確是個大事。於是就這樣搞:那個解放軍開始不讓我看槍。有一天我怏怏地在體育場打籃球,忽然周祝君跑來說,你的文章發表啦!我看到她手裡拿的鉛字時,我高興得不得了。接著,她說解放軍找我,要我去看槍。我趕快跑去,原來,這解放軍的桌子上也有一份我的鉛字文章,原來解放軍也喜歡文學,他看到了我的鉛字文章,頗喜歡我這小孩,於是就要我來看槍——最後我不光看了槍,還看到了黃燦燦的子彈!
這就是影響法——用一件事,去影響另一件事!
這是一個比較高明的不露痕跡的手法。

② 如何寫作一個完整的故事

1 我在起點中文網上寫<交鋒>也遇到你說的相同的問題.
2 有的人十年寫一個完整的故事,原因也是多方面.
3 寫作意味著透支精力與經歷.
4 個人認為寫完整的故事,先要有題綱,不要被旁逸斜出的事件打亂陣腳,要亂中有序.
5 要有豐富的聯想空間,避免閉門造車.要有生活的痕跡,自己的,他人的,許許多多理想的真實的情節.
6 要不拘泥於定勢,要有所突破.
7 要讓事件合情合理,但又跳出情理邊界
8 要在構織人物關繫上清晰而復雜,深刻而生動.
9 用復雜的頭腦編織並不簡單的生活.
10 要多讀多聽多看多想多寫.

③ 與法制有關的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寫作文用

隨著一聲凄厲的慘叫,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死神奪走了他的生命卻仍不滿足,依舊殘忍的帶給他的親人們撕心裂肺的悲傷。

可是這又有什麼用呢?

我還記得那血淋淋的事實„„

那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傍晚的霞光分外妖嬈好看。清風拂柳,碧綠的草葉在陽光的照下竟發出一些詭異的暗紅色的光——那是血。一個男人的血。 這是雨花台區汽渡路紅太陽裝飾城附近的綠化帶。一個男人倒在這里,頭部的鮮血正不斷湧出,宛如熾烈盛開的罌粟,飛快地在他頭上和身旁綻放,濃濃的血腥味肆無忌憚蔓延著,與此同時,他的意志正慢慢消磨。已經深度昏迷不省人事的他的身旁倒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

確切的時間是2010年12月15日6點22分。6時45分,交警八大隊民警接到報警,與120救護車同時趕到現場。該男子立即被送往梅山醫院搶救,然而由於傷勢過重,於12月17日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現場沒有路燈,交警八大隊大隊長潘維帶領事故民警對現場進行了勘查,發現現場只有少量塑料碎片,自行車上沒有明顯撞痕,受傷男子除了頭部傷痕,其他部位沒有受傷。根據現場遺留下的痕跡,甚至不能斷定該男子是交通事故受害者,還是自行摔倒的。

幾天後,一名康明斯駕駛員向民警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事發當天,我路過這里,看見前面停了一輛紅色運沙車,一個人在車的旁邊打電話,我當時就覺得出了事故,那人正在打110報警呢,所以沒在意。"除此之外,該駕駛員再無法記起其他線索。民警根據紅色運沙車,將嫌疑車型確定為康明斯,同時著重對附近沙場的車輛進行排查。 21日,一個名為王冰(化名)的駕駛員,託人打聽情況,要求投案自首。

王冰今年34歲,當天夜裡他開著紅色康明斯運沙車沿著汽渡路行駛,突然發現前方有一輛正在行駛的自行車,他急打方向,並緊急剎車,可是車輛還是向前滑行了20米左右。由於康明斯的右邊有一塊駕駛員的視線盲區,因此他無法確認是否撞到了自行車,只聽到一些響聲,於是他下車往回走想看看情況。

當王冰發現騎自行車的人倒在地上,他嚇壞了,連喊了幾聲,卻沒有聽到迴音。他連忙掏出手機想要報警,"110都已經按好了,可是突然我害怕起來,腦子里一片空白,沒把電話撥出去,然後就回到車上,走了。"王冰說。

我想王冰在臨被警察帶走之前,一定是面如死灰,或許他在被人問及為什麼自首時,一定說過:「逃跑?逃不掉。因為這是法啊!」
對!這就是法!錚錚的事實就擺在我們面前告訴我們一個錚錚的真理:這就是法!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它遍布天涯海角;最公平,最公正,它不冤枉一個好人,但也絕不放過一個壞人;它具有絕對最嚴和威嚴,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人,都要信仰它,守護它。這就是法,鐵面如山的法!

我想用最近就行的一件事來結尾: 還記得2010年10月16日,李啟銘在撞了兩位大學女生,致一死一傷時所說的話嗎?

他說:「我爸是李剛!」一句話,引來網友無數熱議。老爸再牛又如何?如今的他,靠著冰冷的鐵窗,六年的牢獄之災,足夠讓他反思一下,「我爸是李剛」的代價,「法」的代價!
-------------…------------這里L7

④ 用於寫作文中感人的故事

天剛蒙蒙亮,父親就挑著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時我剛到縣城裡上初中,父親的負擔因此更重了。隆冬將近,父親經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後賣到縣城,由此給我湊生活費以及學雜費。每個周末,我都會回家幫助父親一起砍柴,然後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學校去。這一次,因為我額外需要五元錢的奧數測試費,所以父親昨晚又摸黑砍了一擔柴,等到今天早晨在縣城賣掉後再把錢給我。

「最近錢是越來越緊張了。」父親挑著擔,邊走邊嘀咕。自從到縣城上學,這句話我聽了已經不下百遍了。一陣輕微的冷風襲來。天漸漸亮了,山脊的輪廓越來越清晰。有白而軟的東西從空中飄下來,落在父親的身上,倏忽就不見了。忽然又有兩個落到我的鼻子上,用手一摸也沒了,鼻尖只留下一點冰涼的酸。抬頭遠望,雪花正從天而降,有些大一點的樹葉上已經掛白了。除了扁擔的顫悠和我們輕重不一的腳步聲,山路靜謐而空明。

不知不覺間,到了縣城。

街上大部分的人家還沒有開門。父親挑著擔,帶著我挨家挨戶找買主。由於擔心耽誤我上學,又怕柴火打濕了沒人要,父親走得很快,我能聽到他的喘氣聲越來越大了。最後終於在一條弄堂里遇到了買柴人。父親卸下柴火,從那人手裡接過一沓毛票,仔細地數了數,一共四元。父親說:「同志,我這擔柴要五塊錢哩。」「什麼?昨天不還是四塊嗎?」那人瞟了一眼父親。「昨天是昨天。您沒看我這擔柴,比別人的要厚重得多嗎?」父親小心翼翼地說。「那我不管,都是四塊錢,我又沒有讓你搞這么厚重。」那人沒有絲毫加錢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您就加一塊吧。」父親幾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我從門縫看見那人在褲兜掏來掏去,終於摸出一張皺巴巴的五元紙鈔,然後把那沓毛票從我父親手裡抓過去,又把那張紙鈔從門縫往外一扔,丟下一句話:「拿去吧!」

風裹挾著雪吹過來,紙鈔落到門檻前父親的腳下。父親怔怔地站著,不知是因為冷還是累,他的鼻氣變得忽粗忽細。等我走過去剛要把地上的錢撿起來,父親忽然把我拉到一邊,然後低下頭,彎下腰,緩緩地把那張紙鈔拾了起來,揣在懷里。父親彎腰去撿錢的時候,我發現他的身體幾乎彎成了一個零度角,頭幾乎觸到了地上。父親站起身來,對那人說一聲:「多謝了!」然後轉身拉著我默默離開。

「爹,你冷不冷?」等走遠了,我問父親。因為要挑擔,父親出門的時候穿得有點少。「你可得給我好好讀書,」父親頓了頓,說,「沒有別的出路,只有讀書才能進城裡哩。」

雪下得越來越大,整個縣城變成了一片銀白色。父親沒有急著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學校去。「爹,本來我不想花那麼多錢去參加那個什麼測試的。可是老師說了,要是獲得好名次,將來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學。」眼看快到學校,我終於忍不住說了心裡話。我有點想哭了,眼睛濕濕的。「測試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學,那真要感謝老祖宗了。」父親摸著我的頭說:「我當年也想上大學呢!看來這個願望你能幫我了。」

到學校門口了,父親從懷里把那五元錢掏出來,塞到我的書包里。好像生怕它還會飄走似的,他使勁地把書包捏了又捏。「孩子,爹還有一句話。」父親望著我,神情與以往大不一樣,「等你將來有錢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這樣的人,你最好、不要讓他……」

「什麼?爹?」

「在你面前低頭彎腰。」

⑤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簡便,寫作文用

「昨天晚上就聽說有個老師救了4個娃兒,我哪知道就是你……」張關蓉撲到丈夫的遺體上放聲慟哭。她的丈夫、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用自己的雙臂保住了4名學生的生命。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學生,要不是有他們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對記者說。
「那個老師呢?」
「唉……他可是個大好人,大英雄噢!」說著,劉紅麗舅舅的眼圈紅了。他說,那是一位男老師,快50歲了。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當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么硬啊!」張關蓉慟哭失聲……
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中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手臂上的傷痕記下了這一切。
2、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一片一片的廢墟,到處是哭喊的聲音,救援隊發了瘋一樣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著去的攝影只了拍一張照片,就扔下相機去幫忙,因為那情景讓你不可能站著看著。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當時正在上課,幾乎有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全是小學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隊員的戰士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看著那些小小的,帶著紅領巾卻再也無法睜開眼睛的孩子,她說她突然覺得自己說話的勇氣都沒有了。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因為餘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的危險,幾乎等於送死,當時的消防指揮下了死命令,讓鑽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要等到坍塌穩定後再進入,然而此時,幾個剛才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幾個戰士聽見了就不管了,轉頭又要往裡鑽,這時坍塌就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塊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幾個往裡轉的戰士馬上給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兩幫人在上面拉扯,最後廢墟上的戰士們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中帶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就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看到這個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無計可施,隻眼睜睜的看著廢墟第二次坍塌。後來,那幾個小孩子還是給挖出來了,但是卻只有一個還活著,看著那些個年輕的戰士抱著那個倖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著跑向救援所在的帳篷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已經泣不成聲。

3、用自己的身體為娃娃撐起生命的天空
救助人員發現時,她已經死了,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這是世上最偉大的死亡姿勢:她雙膝跪地,身子前傾,雙手著地支撐身體,成匍匐姿勢,身體被壓的變形,成為人與大自然抗爭的雕像。後來,救援人員在她的身子底下發現,有個孩子還活著。人們小心奕奕地清理開她身上的廢墟,從她的身下抱出被小被子裹著的孩子,約三、四個月大,娃娃完好如初,還在安靜的睡著。醫生准備給娃娃做身體檢查,發現被子里有一部手機,屏幕上有一條媽媽留給娃娃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手機在人們中間傳遞著,每個在場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4、年輕的母親臨終餵奶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民宅,數十救援人員奮力挖掘,尋找倖存者。突然,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出現在人們眼前:一名年輕的媽媽雙手懷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已經失去了呼吸,懷里的女嬰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正在不停地吮吸,紅撲撲的小臉與母親粘滿灰塵的雙乳親密地貼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人們小心地將女嬰抱起,離開母親的乳頭時,娃娃立刻大哭起來。看到女嬰的反應,在場者無不掩面悲慟。「我無法想像,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餵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許就是在臨死前,她把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裡。」救援醫生龔晉掩面而泣。

⑥ 如何寫作一個完整的故事

如果你是寫小說的話 第一忌諱:無論文筆多麼優美,都不要讓描寫使你的敘述陷入中止。 小說的作者必須牢記這點:不要過分描述任何事情,無論它是特頓山脈,是夕陽,還是懷基基海灘上的斑馬。否則,你敘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響,你也將使讀者的注意力出現危險的空白。請記住愛勒莫。雷納德的金玉良言:「我總是力圖去掉那些讀者會跳過去的內容。」讀者的確願意跳過那些無效內容。 第二大忌諱: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來描寫並非重要的環境。 小說家大衛。羅吉曾宣稱:「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大多數背景描寫的危險在於一連串的漂亮的陳述句和敘述的中斷將讀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請牢記羅吉的格言,將它打在紙條上貼到計算機或打字機前:「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 第三點忌諱是:不要在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讀者的注意力。這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 第四點忌諱是:不要概括,要具體。 關於寫作忌諱概括化,沒有人比俄國偉大作家契河夫說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誡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認為,對於自然的真正描寫應該相當簡略並與主題存在相關性。應該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寫,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絛紫色的金光一瀉而下』等等。在描寫自然時,要抓住細節,而且要達到這樣一種程度,即使閉上雙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寫的場景。 因此,當你坐下來寫作的時候,請記住,不是「一杯飲料」而是「一杯馬丁尼」;不是「一隻狗」而是「一隻長捲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玫瑰」;不是「一個滑雪者」而是「一位含苞欲放的年輕少女」;不是「一頂帽子」而是「一隻高頂回角帽」;不是「一隻貓」而是「一隻阿比西尼亞貓」;不是「一支槍」而是「一支0。44口徑的新式自動手槍」,不是「一幅畫」而是一幅「馬奈的『奧林匹亞』」。 將描寫四忌與契河夫的金玉良言合二為一,我們就得到了一條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寫時都應該遵循的一條規則:要具體! 你要能准確地描繪出一幅幅場景,使人物真實可信,他們在自己國有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中進行著日常工作。——拉威爾

⑦ 寫作文技巧小故事

筆桿販子
有一次,雨果出國旅行到了邊境,憲兵要檢查登記,問他:「姓名?」「雨果。」「干什麼的?」「寫東西的。」「以什麼謀生?」「筆桿子。」
於是憲兵在登記簿上寫道:「姓名:雨果;職業:販賣筆桿。」

⑧ 關於一些作家寫作的小故事!!!!

1、晏殊的寫作故事

晏殊,字同叔,幼聰慧,七歲能文,被譽為神童。宋真宗召見他時,讓他和進士們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試。晏殊作文,援筆立就。據說,晏殊在會試中看了題目後,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過這篇文章,草稿尚在,請聖上另命一題。」皇上贊其誠實,當眾賜同叔進士出身。

幾年之後,晏殊赴杭州做官,途經揚州時,住在大明寺,他看到牆上有許多題詩,就叫侍者誦讀,但不許念詩的作者的姓名,讓他先體味詩意再說。侍者誦讀了一首詩:水調隋宮曲,當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國,廢沼尚留春。儀鳳終陳跡,鳴蛙只沸聲。

凄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晏殊聽到此,說:「別念了,作者是誰?」侍者說:「江都縣尉王琪。」「快請他來吃飯,我要向他請教。」晏殊認為王琪是個才子。王琪來了,在吃飯中兩人談得很投機。

晏殊決心向他請教,說:「我的小詞有『無可奈何花落去』句,但對句寫不出來了,幾年來可謂無計可施,無可奈何!」王琪道:「何不用『似曾相識燕歸來』句?」

晏殊聽了,拍手叫絕,說:「我寫完『無可奈何花落去時』時,進入了死胡同,那叫『山重水復疑無路』,現在你幫我寫出後續句,我眼前一片光明,這叫『柳暗花明又一村』。」

晏殊慕王琪詩才,請他當了幕僚,後來又請王琪的好友張亢做幕僚。這兩個人一肥一瘦,就像一副對聯。

胖子張亢,被王琪稱為「牛」,瘦子王琪被張亢稱為「猴」,他們戲作對句雲:張亢觸牆成八字,王琪望月叫三更。前一句說的是「牛」,後一句說的是「猴」,晏殊大笑,並為這兩個才子擊掌叫好。

2、 文不厭精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十分重視文章的修改。他在安徽滁縣任太守時,曾寫過一篇散文《醉翁亭記》。據說,他把這篇文章寫好後,清清楚楚地謄抄了好幾遍,叫人張貼到當時的六個城門口,請過往行人閱讀修改。

一天,有個擔柴的老人經過一個城門前,見圍著不少人,出於好奇,就放下柴擔擠了進去。這時有人正在讀牆壁上貼著的《醉翁亭記》:「滁州四面皆山,東有烏龍山,西有大豐山,南有花山,北有白未山。其西南諸峰……」老人一聽,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太守的文章雖好,就是太啰嗦。」

此時,歐陽修也正好在旁邊。一聽這話,恍然大悟。他連忙趕回家中的書房,提筆凝思,將這段文字改了又改,反復錘煉,最終,這幾十個字的開頭只剩下「環滁皆山也」這極精煉的一句了。

3、錦囊·詩袋·瓦罐

唐代詩人李賀,為了把詩寫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飯兜、錦囊,騎上一匹瘦馬,沿著一條小溪漫遊。一路上,他細心觀察和了解自然風物,即景吟詩,每逢想出佳句就寫在紙條上,放入錦囊之中。就這樣從早到晚堅持積累生活素材,勤奮地進行詩歌創作。

李賀的媽媽看著兒子那裝滿記有詩句紙條的錦囊,十分心疼地說:「唉呀!孩子啊,早晚得把你的心嘔出來才罷休嗎?」正因為李賀不辭辛勞,精雕細琢,才使得他的詩篇千年傳頌。

無獨有偶,宋代的著名詩人梅堯臣,凡外出遊玩或訪親會友時,總是隨身帶著一個號稱「詩袋」的布袋,看到什麼新鮮的事或美麗的風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詩,立即用筆在紙上記下,把它投入袋中。長此以往,梅堯臣的詩作獲得了很高的成就。

4、錢鍾書-代父寫序

錢鍾書18歲時考入美國聖公會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他常為父親錢基博代筆寫信,由口授而代寫,由代寫信而代做文章。

一次錢鍾書代父親為鄉下一家大戶代作墓誌銘。偶然間,他聽見父親對母親稱贊那篇文章,這是錢鍾書第一次聽到父親稱贊他,高興得簡直要跳起來。

楊絳晚年回憶,錢穆的《國學概論》1931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他請錢基博為之作序。錢基博就讓錢鍾書代筆。序寫好後,父親一個字也沒有改動。《國學概論》出版時,沒有人看出這篇序是一個剛滿20歲的年輕人代寫的。

5、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准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

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台、硃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

⑨ 寫作技巧:一個好故事要怎麼寫

1故事,這個不能再拿來當做寫小說必要的前提條件,你在創作一部小說之前,一個好的故事已經萌芽在你的腦海之中,這個故事的模型在你所有的靈感之中會簡化為一部小說的輪廓。
2 當一個故事在你的腦海中形成較深的印象,甚至你可以把這件事情娓娓道來,不論這件事情是否來自於你的生活經歷或者是一個不著邊際的夢,你都應該把她當做你一個創作的點。
3 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所寫的小說也都是在憑著自己的想法所創作的,每個作者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但是一個好的故事不僅僅是來源於那些自己所謂的生活經歷或者不著邊際的夢。
4 如果你有一個好的故事,那可能是你的一些情感經歷,你的前任女友因為背叛了你,看上了一位富二代,你是個窮酸的大學生,卻有無比的嚮往的志氣,所以當她背叛你之後,你發奮圖強,終於當上了大款,又重新找了一個女朋友,然而就在這時你的前任女友忽然找到你,說她其實是喜歡你的,因為種種原因等等。
5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發生了太多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或許你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這世界每個人都在重復做著前面人所做過的事情,每個人都在不耐其煩地活著。」或許我們是在重復別人的故事,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描述方式,你可能方式和別人相同,但這就是你自己的故事。
6你可能會說,我看過很多書,我可以仿照別人的寫作手法。對啊,這是一種不合邏輯的方式,但也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方式。現在的故事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版本,可是在這之中也不缺乏有別出心裁的作品,這些作品有著另類的描述方式。
7 我們可以嘗試從生活中發現故事,也可以從書本中仿寫劇情,這些都不是一個寫作者所應該具備的能力,因為一個寫作者的使命是將自己的生活用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故事。

⑩ 靈異、懸疑故事的寫作技巧

其實技巧遠不如故事本身重要,尤其對懸疑小說來說是這樣。
與其在寫作過程中注意小技巧的運用,不如把功夫花在動筆前的構思上的。
兩點極為重要。
1,使讀者產生對故事結局強烈的期許。寫故事的時候,心裡要有結局。注意懸念的設置和適當的鋪墊。
2,注意節奏。這一點非常重要。要讓讀者的心理和感情跟著你走。張弛有度。高潮何時出現,戲劇沖突的設置,人物矛盾的數量等等問題。非常需要鍛煉。
3,另外的一些。視角啦,環境的渲染啦,等等。根據自己的偏好發揮。
-----
可以參考學習的故事:

其實在閱讀的時候體會作者的技巧是很好的方式。
個人感覺中國原創里的《樓下的房客》《夜之琴女與耶穌之笛》,日本的《ZOO》《異邦騎士》,經典的《愛倫坡短篇小說集》《亞森羅賓探案集》都是很好的學習範本。

專業推理的——

《無人生還》
《羅傑疑案》
《x的悲劇》
《嫌疑人X的獻身》
《占星術殺人魔法》
《希臘棺材之謎》
《猶大之窗》
《東方快車謀殺案》
http://www.douban.com/doulist/203939/

電影里五部最好的懸疑
蝴蝶效應
記憶碎片
穆荷蘭道
心慌方
電鋸驚魂
http://www.douban.com/movie/tag/%E6%82%AC%E7%96%91
----------------------
看來我真是修行到了。竟然被人說是摘抄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