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教育北京
A. 愛國作文450字
樓主你好,下面有幾篇,最好仿寫,望採納,如有不滿意,請追問:
第一篇:祖國在我心中
在爬滿甲骨文的鍾鼎之上,讀祖國童年的靈性;在布滿烽火的長城之上,讀祖國青春的豪放;在綴滿詩歌與科學的大地之上,讀祖國壯年的成熟……
我想說又不願說,我也曾看到祖國的孱弱,在圓明園燒焦的廢墟之上,我看祖國是一灘血;在鄧世昌勇猛的「致遠艦」上,我看祖國是一團火。但我的祖國沒有沉沒,在亞細亞的東部,用寬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將炎黃子孫攬於懷中,用茅草和土磚修復殘缺的歲月,用野菜和稀粥喂養飢餓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裡開始規劃治國方略,毛澤東,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民族的血肉與骨骼;鄧小平,把飽經滄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災多難的祖國,從世紀的風雨中神奇地走過!
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過壺口,闖關東,走三峽,奔大海。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我看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里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國崇高與巍峨,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
給我膚色的祖國,給我智慧與膽略的祖國。盡管在鄉村,還有輟學孩子渴望的目光;盡管在城鎮,還有下崗女工無奈地訴說,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沖破舊的觀念,舊體制的束縛,迎來新世紀磅礴的日出!
這是一個除舊立新的祖國。這是一個沸騰上升的祖國;這是一個如日中天的祖國。我的話語多得成一部歷史,我的話語多得可組成一片星河,但是說得最多最動情的一句,便是——騰飛吧祖國、祖國吉祥,吉祥祖國。
第二篇:中國好
在那個蔚藍的星球上有一頭巨大的雄雞,他被折磨過,他被傷害過,他曾經輝煌過,也落後過。但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走出來來了,從腐敗的封建社會發展到了現在的社會主義國家了,我們的祖國真好,愛你祖國。
也許你感覺在我們這個國家不幸福,那就打錯特錯了,抬頭看看星空,我們的衛星在自由地飛翔。在看看水裡我們的蛟龍號在下潛著,再看看我們的房屋,從土房走向瓦房,從平方走向大廈。再看看我們上學也不用花錢了,這都意味著什麼。我們的國家在發展,晉代詩人陶淵明想像的桃花源,跟現在的社會相比,我們也不次於那個美麗的桃花源了。我們的社會比《大道之行也》中的想要的社會還要好了,古人多盼有個大同社會啊,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這我們的國家都做到了,真的好幸福了,我的祖國真好啊!
祖國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的學習越來越好,家長也開開心心、快快樂樂,過著大同社會真好。祖國我們想要的社會您做到了,我們也不會辜負您的,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今天為振奮中華而學習,明天為祖國獻出一份真正的力。愛您,祖國,我的祖國真好。
第三篇:愛國的作文:祖國我愛你
如果我是小鳥您就是藍天;如果我是魚兒您就是大海;如果我是小草您就是大地。
自從知道了很多關於日本和我們中國打仗的事後,我感覺我們更應該熱愛祖國,熱愛那些為祖國而失去性命的先烈們,如果沒有他們用生命去換來祖國,我們現在說不定還在日本鬼子的掌心裏面呢。
我現在感覺我們中國很發達,很富有,不再是以前那個要被人欺就被人欺的弱國。更何況,我們中國已有三人飛上太空並安全回歸,而且楊立偉去了一天一夜,費俊龍和聶海勝上去了有整整5天5夜的呀。這在全世界也是了不起的,因為至今上天的只有3個國家。
我想,我們以後的中國應該比現在更加發達,我們以後恐怕還可以登上月球,就像劉老師說的一樣,要在月球上睡上幾個月。再往後面,我真是越想越非常高興,因為說不定我們以後也能到太空上去住了。
啊!我真是太愛我們的祖國了。如果我是小鳥您就是藍天;如果我是魚兒您就是大海;如果我是小草您就是大地。祖國啊,使您培養了我們,使您教育了我們,我們會好好學慣用自己的一切回報您,我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第四篇:愛國的作文:我愛我祖國
我是一個愛旅行的孩子,我走訪過許多美麗的地方,比如說黃山、人間仙境蓬萊、杭州和千島湖。每當我想起它們,我都會自豪,因為這些美麗的山河、風光都屬於我的祖國——中國。
我愛以前的祖國。不僅應為它擁有壯麗的山河,它還擁有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從炎帝黃帝到秦始皇,祖國逐步進入統一。可是,一個又一個皇帝統治了中國,那就是清政府!他們的腐敗使中國寫下了恥辱的一頁!《南京條約》、「五卅」慘案、南京大屠殺,這些可怕的名詞令我不寒而慄。但是在偉人孫中山、毛澤東的帶領下站了起來!我愛她,因為她在歷史的洗禮中顯得更加偉大。
我也愛現在的祖國。盡管她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哪幾個世界之最沒有輪到她,有多少個哲學家、數學家、科學家來自中國?中國的數學家陳景潤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中國的科學家使「神七」飛天……我的祖國還有許多美麗的地方,向北京故宮,上海東方明珠……而且在四川卧龍,還有可愛的大熊貓。令我興奮,令我更愛她的是世博會將要光臨中國上海,讓國際友人重新認識中國。
我愛我的祖國,一個擁有現代文化和歷史文化的發達國家——中國
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哪個專業最值得讀
將要升學本校的北航四年本科來答~
咱是北航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的,自然是要來推薦儀光學院的。
C. 新中國取得哪些成就
1、1965年,中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接近牛胰島素
1963年,鄒承魯領導研究的天然胰島素A、B鏈重組生成胰島素的產率,由原來的5~10%提高到50%左右;1964年,鈕經義、龔岳亭領導的多肽合成組人工合成B鏈。並與天然A鏈重組構建胰島素獲得成功。
1965年,中科院有機所和北京大學化學系合作,由汪猷和邢其毅領導的聯合研究小組完成了胰島素A鏈的化學合成,上海生化所化學合成的胰島素B鏈進行重組取得成功,並純化得到了具有與天然胰島素完全相同的比活性和抗原性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
且其結晶形狀和酶切圖譜也與天然物相同。人工合成胰島素的成功,宣告了中國科學工作者歷經八年的科研攻關,奪得了這項科學競賽的「世界冠軍」。
隨後,由曹天欽主持起草論文,將這一重要科學研究成果首先以簡報形式發表在1965年11月的《中國科學》雜志上,並於1966年4月全文發表。
2、1973年,農業科學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的秈型雜交水稻。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在農業科技上的一項舉世矚目的成就是秈型雜交水稻的育成。這項技術自1976年在全國大面積推廣以後,僅至1994年,就已使中國的稻穀累計增產達2400億公斤。此外,該技術還被出口到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雜交水稻的研究始於1964年。當時任職於湖南省安江農校的袁隆平最先發現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便帶領助手們開展了有關研究。
他們利用野生不育株在中國首先實現了雜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配套的重大突破(1973年),並解決了雜交水稻「優而不早」、「早而不優」等許多技術難題。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的推廣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
3、1954年,召開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的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共有一千二百多名代表。在這些代表中,包括了中國當時所有的民主階級和民主黨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農業勞動模範,武裝部隊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學、藝術、科學、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
包括了中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的代表。這個會議有一百七十七名少數民族的代表出席。這是表示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空前未有的團結統一的一次大會。
出席這個代表大會會議的代表中,包括了戊戌變法時期、辛亥革命時期、五四運動時期、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這許多歷史時期的政治的社會的活動家。
他們的年齡從十八歲到九十歲以上的都有。舊時代中被壓迫在社會最底層的婦女,在這個會議中有一百四十七名代表。
4、2008年北京奧運會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08年8月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開幕,2008年8月24日閉幕。主辦城市是中國首都北京,參賽國家及地區204個,參賽運動員11438人。
本屆北京奧運會共創造43項新世界紀錄及132項新奧運紀錄,共有87個國家在賽事中取得獎牌,中國以51面金牌居獎牌榜首名,是奧運歷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
5、港澳回歸
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港人治港」的政策,享有獨立立法、司法、行政權及免向中央繳納關貿稅等政策,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回歸中國之後,經濟迅速增長,比往日更繁榮,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
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其著名的輕工業、旅遊業、酒店業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最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
D.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關系
北航飛行學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級學院。
北航飛行學院成立於1993年,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辦,充分發揮和利用學校已有教學資源,培養高素質民航飛機駕駛員的二級學院,也是國內首家由大型企業和著名高校共同合辦,實行校企緊密結合、國內外開放式辦學的學院。學校坐落於北京市海淀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於1952年,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自建校以來,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後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
該校的歷年錄取分數可以在該校官網查詢。
(4)宇航教育北京擴展閱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hang University),簡稱北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國際宇航聯合會、「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後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也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於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並組建;1988年4月,國家教委批准,北京航空學院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989年,學校成為國家八五期間全國14所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1997年,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1年,學校進入「985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11年,學校成為國家「珠峰計劃」院校之一;2012年,入選首批「2011計劃」;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