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大學教育市場

大學教育市場

發布時間: 2020-11-25 19:07:13

1. 大學教育應該以市場為導向

一、要考慮大學教育是否應該以市場為導向,就得先弄清何為「以市場為導向」。所謂「以市場為導向」是指大學教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據市場運行的機制和規律,重構其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控制體系等教學管理系統,調整和修正大學與社會其他組織的關系,將大學逐步改造成為市場經營主體的一種行為過程和趨勢。以市場為航標,導向自己的發展是大學教育的常態和本位,內部的需要和外部的需求決定了它應該以市場為導向;二、正是因為市場不斷需求「實際型」的人才,用人單位特別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們不希望對聘用的大學生支付很高的適應期成本,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人際關系協調能力、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已經越來越重要。如果大學教育還「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顯然無法適應市場需求,其培養的大學生勢必存在就業壓力。三、我們還得考慮中國基本的高等教育現狀:目前,共有3400多所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總人數超過2,000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20%左右,高等教育已進入了大眾化階段。黨的十六大要求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等學校應該有不同的定位。研究型大學應該為培養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服務,但更多的中小規模的高校,主要任務還是培養各級各類實用型、應用型人才,這里的學生畢業後必須「適銷對路」。種種原因決定了「大學教育應該以市場為導向」

2. 大學教育應不應該以市場為導向

大學教育不應該以市場為導向。大學教育是要適應社會的需要,但並不是說就是要以市場為導向。 一、市場經濟以利益為導向,更加強調的是發展經濟,實現利益最大化。 二、大學是一種教育,教育更要考慮的是整個國家素質的提高和競爭力的提升,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並不是就要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現在以市場經濟為導向而辦學,我國的教育體制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四、大學教育應該以培養人才為導向,促使人的全面發展

3. 大學教育應以市場為導向

您好,我個人以為應當如此,畢竟,教育的結果應是使受教育者為社會所用。

4. 辯論,大學教育應不應該以市場為導向

一點愚見:
關於立論,一,大學教育不僅是為了傳授知識,廣播價值觀念,更是為了民族國家培養後繼人才,科教興國。二,國家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創造了市場,這個市場急需大學為之提供合格優秀的人才。三,大學教育為了實現自己的使命,完成國家的重託,應該以市場為導向

關於爭論點及重點:
一,承認大學教育應該以人為本,傳播知識為主,但是決不能否定大學教育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角色和作用,失去這個角色,則大學難以稱之為大學
二,市場不僅僅是狹義的經濟市場,更是廣義的人才市場,人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是廣泛的,不僅僅包括目前國家急需的工業、科技等熱門行業人才,同樣包括國家立國所必須的農業、國防業、教育業、行政管理業等行業的高級人才(學術科研類人才,也應該視為人才市場所需要的),小到手工藝術,大到治國安邦,無不是人才市場所需求而大學教育應該提供培養機制的。
三,導向是指總體方向,戰略大綱,是指大學教育應該朝向為人才市場提供充足供給而不懈努力,而非僅僅只是唯市場馬首是瞻。大學教育執行者應該有更加廣闊的視野,高瞻遠矚的能力,參考市場而又不受限於市場,重視當前市場現況而又能預測未來市場發展,惟其如此,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導向,才不至於浪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好心辦壞事。

5. 大學教育應不應該以市場為導向

大學教育--即高等教育。包括:以學科基礎知識教學為主的學歷教育序列,以職業技能教育為主的高等職業教育序列,以繼續、終生教育為主的成人教育序列,以專業高端理論、科學研究為主的研究生教育序列。大學教育特徵:非基礎教育,非義務教育,教學與科研雙重職能的教育,精英教育與大眾化教育共存、分流雙向發展的教育,培養"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雙屬性人才的生產機構,提供公共和准公共、個性化教育服務的社會化產業。應該--非必須的,指導性的,屬於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或充要條件的。導向--引導的方向。即指導性目標而非強制性目標作為發展趨勢的主流價值、意義。破題:大學教育應該、而不是必須"一刀切"地市場化,更不是在大學教育的各個領域環節上都要實行市場經濟標准、規則。以市場為導向是保證大學教育持續發展的一種方法、手段和主流趨勢但不是絕對方向終極目標和唯一手段方法。大學教育"市場"的含義是:大學是"高級人才產品"生產單位,它一直就有面向市場的內在需要。大學同時是高等教育這種公共產品的消費單位(家庭、學生作為消費者),它一直就是個市場。以市場為航標導向自己的發展是大學教育的常態和本位,內部的需要和外部的需求決定了它應該以市場為導向。以市場為導向並不等於"完全地產業化、自由競爭化、私有化",因為教育本身既是產業而又兼具公共事業屬性。所謂"應該以市場為導向"是指大學教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據市場運行的機制和規律,重構其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控制體系等教學管理系統,調整和修正大學與社會其他組織的關系,將大學逐步改造成為市場經營主體的一種行為過程和趨勢。學校是教育和培養社會主義人才的基地.大學教育如以市場為導向,必然導致:
1.相當一部分工農子弟和弱勢群體的子女因此而望校興嘆,這同社會主義的公平原則是格格不入的.
2.市場導向的實質就是金錢導向,就是只認錢不認人,就是有才無錢莫進來.這同舊社會辦教育有什麼區別?
3.市場導向的教育取向也同社會主義的教育方針背道而弛,不可能培養出具備八榮八恥觀念的社會主義新人,而只能見利忘義的小人

6. 大學教育應以市場為導向

之前的辯論十分的激烈和精彩,對方辯友的表現也讓人嘆為觀止。然而對於這樣一個題目,首先我們要解決以下三個概念性問題。
1.大學和大學教育是不同的概念,我們要嚴格的將二者區分開來。大學是進行大學教育的場所,是靜態的。而大學教育則是一個過程,是動態的。如果誤將二者混為一談,就會將市場的規則引入到大學領域的各個環節,導致教育產業化,進而產生種種弊病,而這並不是我方觀點。
2.何為市場?市場的概念很寬泛,有狹義的有形市場,也有廣義的無形市場。既有物質市場也有精神市場,思想市場。對方辯友一再拿著放大鏡來觀察市場的弊端,誠然,我方並不否認市場有其自身無法克服的缺陷,但我們更要看到它的優點:平等性、公平性、法制性、開放性,這才是其主流啊!市場的缺陷其自身無法克服,但是人可以去克服啊,我們所討論的市場是包括國家干預的市場,不能無視政府的宏觀調控。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市場的弊端是可以克服的啊。對方也許會說,以市場為導向就會造成道德的缺失,那我就不明白了,難道市場不需要誠信?誠信就不是道德?況且,市場競爭導致優勝劣汰,只有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才會有發展前途啊!
3.導向。導向並非旗幟,起的是指導性而非領導性作用,並不一定非要上升到某個高度。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所反映的不也是一種導向作用嗎?
在明確了上述三點之後,我們再來看這個題目。假設大學教育不以市場為導向,首先、畢業生將因為所學知識不符合市場需要而難以就業造成青春、財力的浪費,甚至耽誤人的一生。其次、對於學校來說,畢業生就業難就自然的導致了招生難,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將使整個大學教育萎縮,並伴以大量的教育資源浪費!再次、從整個社會來看,學生難就業不僅是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更會醞釀社會矛盾,這和我們建設和諧社會是格格不入的呀!請問對方辯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當今社會,市場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模式,大學教育作為社會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當然被市場所調節。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想問題辦事情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即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現在的實際是什麼?就是現在我們所處在一個市場的大環境中,從這個實際出發,大學教育以市場為導向是歷史潮流,不可抗拒!是時代的要求!
最後我想闡明一點,導向具有不排他性。怎麼說呢?我方一再強調市場導向,但並未說市場是大學教育的唯一導向,就像我們在朝共產主義奮斗的時候並不妨礙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啊!而且我們還應當看到,市場導向和大學教育的其他導向是相互促進的。既然市場對各個方面都有好處,那為什麼不以它為大學教育的導向呢?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綜上所述,我方已從概念、可行性和積極意義三個方面分析了大學教育應以市場為導向,我們還從時代性以及市場導向與大學教育的其他導向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兩個角度進一步論證了我方觀點,所以,我方堅持認為,大學教育應以市場為導向!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大學教育以市場為導向,真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討論一個大學教育的導向問題,我們和對方辯友都是在校大學生,我們的出發點是一樣的,都是希望我們的大學教育有一個更好的明天。
但是我們和對方辯友的分歧在我方認為大學教育應以市場為導向而對方辯友觀點是大學教育不應以市場為導向,這里我們不禁要問了,對方辯友認為大學教育不應以市場為導向,那麼對方辯友認為大學教育應以什麼為導向呢?

下面是對於對方提出的導向的一些分准備
[Power=0]
***如果對方說以社會需求為導向
對方辯友告訴我們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可是我們知道的是市場反映了社會需求,那麼是不是對方辯友也認為大學教育應以市場為導向呢?舉個例子說,先闡述兩個事實:1、我方三辯xx同學的學號是xxxxxx;2、我的成績不好。我昨天去學院的時候發現年級第一名的學號是xxxxxx,然後我覺得別人能做到的我為什麼做不到,所以我決定要努力趕上,今後呢,我的學習要以xxxxxx這位同學為導向,可是對方辯友非常熱心,他們走過來告訴我,不應該以xxxxxx這位同學為導向,應該以全年級第一的xx同學為導向,我就不明白了,這兩個說法在我學習導向的方面有什麼區別?xxxxxx就代表了xx同學了啊,同樣,在今天的市場經濟時代,市場也就反映了社會需求啊...所以說對方辯友說的不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么?

***如果對方說不要一個導向
對方辯友告訴我們大學教育不要一個導向,我們知道,所謂導向是指導行動或發展的方向,對方辯友難道認為大學教育不要一個方向么?那麼對方辯友要我們的大學教育走向何方啊?還是應該止步不前呢?

***如果對方以提高素質一類的為導向
對方辯友告訴我們應以自身素質的提高為導向,可是我們知道提高學生素質,本身就是大學教育的一個內容,而我們說的導向是指導行動或發展的方向,請問自己的一部分如何指引自己啊?就說我們今天男性同胞們談戀愛的導向是我們廣大的女同胞,而不能是我們男同胞自己啊。素質是要提高,不過如何提高素質以及提高怎麼樣的素質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導向問題啊!

***然後接著說
我們說大學教育出來的人才都是要面向市場的,而對方辯友卻告訴我們他們嚮往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居生活...對方辯友難道不知道你們今天坐在這里,經歷的九年義務教育,以及三年的高中教育國家投入了多少金錢你們的父母老師投入了多少精力?就算對方辯友肯,你們的父母,你們的老師,和我們的祖國也不答應啊,就算大家都答應了,對方辯友還要注意一個客觀的事實就是陶淵明時代我國的森林面積還很大,而現在我國的森林面積已經越來越小了..我們的野生動物朋友們居住的地方也越來越少了...這個時候對方辯友作為一個當代的大學生竟然告訴我們他們畢業以後不投入市場為社會發展做貢獻而要進入森林和野生動物爭一席之地...對方辯友於心何忍啊!?

我們說的以市場為導向並不是要我們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白銀落酒天,要我們一切向錢看,而是以市場的人才需求結構作為我們調配教育資源的原則,對方辯友告訴我們市場是多麼多麼功利,多麼多麼的有銅臭味,可是我們要知道功利的不是市場,而是人,金錢本身也沒有錯,錯的是人的貪欲啊!我們國家現在以市場作為導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是不是希望我國變成功利化的國家,銅臭味的國家呢?

當然,我們也和對方辯友一樣渴望童年時期那種天真無邪,那種無憂無慮,渴望在希望的海灘拾起希望的貝殼,不要背負這現實的沉重的包袱,但是,現實就是現實,我們走出大學,就將面臨著市場的挑戰...大學教育出來的人才必須要適應市場並且大學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市場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我們說在大學教育中的資源調配就必須以市場的人才需求結構來進行,也就是說大學教育應以市場為導向。
[/Power]
最後一段抒情主要用來調節時間時間不夠了不說了
的確,校園的浪漫,青春的回響,激情的凱歌,都讓我們深深感動,當你在這段明麗的膠片上寫下記憶的時候,你會感到生命的縷縷深情;可是,當你登上市場導向這座高峰,向校園之外眺望的時候,我相信,您將看見更加壯麗和廣闊的一片人生風景!

7. 大學生教育應該以市場為主導一辯。 我是正方

如果是反方的話,我會問,如果沒有基礎學習,再怎麼以市場為導向也做不出來市場所需的東西,一切還是以專業為導向,所有市場的事物都是通過專業知識衍生發展而來的,不能說不以市場為導向的教育就沒有市場

8. 辯題---大學教育應不應該以市場為導向

大學教育不應該以市場為導向。對方肯定會提出「大學教育要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現在回是市場經濟,因此大學教育答要以市場經濟為導向」這一說法來支持他們的論點。
我覺得你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一點:大學教育是要適應社會的需要,但並不是說就是要以市場為導向。
一、市場經濟以利益為導向,更加強調的是發展經濟,實現利益最大化。
二、大學是一種教育,教育更要考慮的是整個國家素質的提高和競爭力的提升,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並不是就要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現在以市場經濟為導向而辦學,我國的教育體制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四、大學教育應該以培養人才為導向,促使人的全面發展

9. 大學教育是否應以市場為導向

辯論賽竟落到我頭上了,雖然同學們認為我的口才還不錯,但平生第一次參加辯論賽,心中不免充滿焦慮。四處搜集材料,做了一個初步了解,身為反方辯手,我做了一點小小的總結。
首先,什麼是大學教育,大學教育的目標和理念是什麼呢?明確一點,我們所謂的大學教育與小學以及中學教育完全不同。大學教育注重個人素質的提升和獨立人格的塑造,它培養的是一群思想獨立,學術自由,德才兼備,具有創造性的人。它的目標是:一,人文教育;二,科學研究與創新;三,社會服務。理念是傳承文明,造就健全國民,培植社會資源。
其次,我方認為大學教育不應以市場為導向,原因有三。第一,社會和人類賦予了大學教育傳承人類文明,完善學生人格的神聖使命,可以說大學教育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不應為個人利益的滿足就忘記了我們應肩負的責任,我們更不應該讓有血有肉有靈魂的自己成為滿足市場的掙錢機器!第二,大學教育可以與市場有合作有幫助,但是市場絕不應該凌駕於大學教育之上成為大學教育的總司令,大學教育要引領時代進步,有其前瞻性;要放眼社會的長久發展,有其長期性:與此相對,市場要追求利潤最大化,有其功利性;市場的供求信號還有短期性和滯後性。如果大學教育應以市場為導向,難道我們大學教育也要盲目的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嗎?因此,從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角度來說,大學教育不應以市場為導向 。第三,大學教育是人才的搖籃,但大學教育不僅僅是企業家的搖籃,它更應該是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教育家,科學家的搖籃。市場需求包含於社會需求,但是社會需求不僅僅是市場需求。翻開人類文明史,大學教育秉承著探索真理的理念,培養出一批對人類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才,他們的研究成果沒有辦法在十年二十年內轉化為市場上的產品,但他們更多的是為了幫助人類擺脫蒙昧與無知,更好的認知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所以說,大學教育不應以市場為導向。
我們反對大學教育以市場為導向,就是因為大學教育的特殊性。企業的發展無疑要以市場為導向,否則難以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席捲。即便如此,也必須用宏觀經濟調控來避免"市場失靈"時的經濟大崩潰。在市場經濟下,"市場失靈"的表現有:第一,市場解決不了總量問題;第二,市場機制不能有效地協調微觀利益和宏觀利益;第三,市場機制無法 自發地消除壟斷;第四,市場調節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滯後性,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那麼假設大學教育以市場為導向,按市場的一套來治理大學,就意味著大學里的一切,包括院系的設置,課題的選擇,人事安排和聘用,職稱評定,以及一切都得圍繞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來運轉了。那麼大學教育就可能不以文化傳承和創造,人文教育為指向,而變的急功近利喪失文化殿堂的尊嚴和使命。不能傳承和宏揚本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來適應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未來世界的格局。
最後,在市場變幻莫測,功利之風盛行的今天,誰來捍衛人類文明的神聖?誰來呼喚人性中的真善美?誰來保持客觀的心境對未來運籌帷幄?誰來平衡金錢與真理在地球上的對抗?是我們這些意氣風發的大學生啊。這些便是我們大學教育的使命,現在讓我們擺脫市場套在身上的枷鎖,明曉「削足適履非明路,因材施教是正途」,讓自由的靈魂告訴世人:大學教育不應以市場為導向。
在此,我還收集了其他論據,以供參考:1.以市場為導向只能隨波逐流,一個人的成就往往來源於他的興趣,如果根據興趣潛心鑽研,做到這個行業的第一,那麼他不需要以任何市場因素為導向,因為市場會以他為導向。
2.大學生應該以自身的能力特點為導向,如果你非要讓一個短跑健將去跑長跑,就是浪費人才。
*注*:絕大多數資料來自網路,我只是進行了小小的整合,不足之處,請您給以糾正!

10. 中國的大學教育現狀怎麼樣

大學教育體制弊政頑劣而不自知,教學、科研的量化管理和大躍進式的發展觀,寫就了中國大學教育的墮落歷史,21世紀更加變本加厲。 一是校長負責製成為校長、書記及其同仁的獨斷制,所謂改革方案也好、教師考評也好,從來就是自上而下的,對於教育改革、大學改革這樣一種重大公共事業的的綱領措施,如果不廣泛經過師生的認可而強力推行,其結果是任何改革不過都是帶著個人色彩的盲動,權利效應在大學里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一切以市場化為標准,而法律尚不健全的今天, 二是產業化和市場化造成大學教育的本末倒置。 三是浮誇風泛濫虛構著大學教育的神話。這決不是新鮮的話題,但身處其中感受彌切。 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大學師資的不足 第二,科研的不足 第三,管理的不足 第四,應試風氣扼殺學生創造性 第五,被動和浮躁的學風 第六,個人主義影響學生全面發展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