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評價論述題
❶ 學前教育評價存在哪些問題
任何東西都可以用PDCA的循環方法來做事情
P是計劃,D是實施,C是驗證,A是總結和持續改進
沒有經過3個階段就進去第四階段總結階段,存在哪些問題應該不難看出了吧。
PDCA循環又叫「戴明循環」,簡稱「戴明環」。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PDCA循環方法,對於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效果和效率十分重要。美國第一次月球飛升就是靠此方法管理上萬種零部件,取得成功,後來轉為民用,流行於全球企業
PDCA循環理論存在於所有領域,既包括人們的專業工作,也包括日常生活,它被人們持續地、正式或非正式地、有意識或下意識地使用於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和每項活動。
2.PDCA循環的主要步驟
1分析和評價現狀,以識別改進的區域;
2確定改進的目標;
3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以實現這些目標;
4評價這些解決辦法並作出選擇;
5實施選定的解決辦法;
6測量、驗證、分析和評價實施的結果,以確定這些目標已經實現;
7正式採納更改;
8必要時,對結果進行評審,以確定進一步改進的機會。
其中,1234即P——策劃;5即 D——實施;6即C——檢查;78即A——處置。
應當指出,PDCA循環中的A是關鍵環節。若沒有此環節,已取得的成果無法鞏固(防止問題再發生),人們的質量意識可能沒有明顯提高,也提不出上一個PDCA循環的遺留問題或新的質量問題。所以,應特別關注A階段。
3.循環前進,階梯上升
在質量管理體系中,PDCA循環是一個動態的循環,它可以在組織的每一個過程中層開,也可以在整個過程的系統中展開。它與產品實現過程及質量管理體系其他過程的策劃、實施、控制和持續改進有密切的關系。
就這么多了
❷ 論述題論學前教育法規的特點與作用
一、發展現狀
2011年以來,全市大力實施首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強化政府職能,改善辦園條件,規范辦園行為,優化師資隊伍,提升教育質量,「入公辦園難」和「入民辦園貴」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全市學前教育實現較快發展。截至2013年底為止,全市共有幼兒園1024所,在園幼兒達到22.43萬人,較2010年增加239所、5.86萬人,分別增長了30.44%和35.37%。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4.87%,較2010年提高了6.24個百分點。但從總體上看,學前教育仍是當前全市國民教育體系中的短板,普惠性資源短缺、師資隊伍建設滯後、保育教育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還未能從根本上得以解決。未來幾年,隨著全市出生人口的持續增長,全面普及有質量的學前三年教育是全市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面臨的首要任務。
二、發展目標
到2016年,全市學前教育規模、質量、結構和效益統籌發展,初步構建起布局基本合理、資源相對充足、師資日趨精良、質量穩步提升、群眾滿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具體目標如下:
(一)形成覆蓋城鄉、滿足需求的學前教育布局。到2016年,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在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就讀的幼兒比例達到80%以上,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7%以上,努力滿足人口集中、入園矛盾突出地區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留守兒童及「三類」(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入園需求。
(二)形成按編定員、持證上崗的師資隊伍配置機制。到2016年,全市幼兒園按照標准補足配齊教職工並持證上崗。幼兒園80%以上專任教師達到大專及以上學歷。培養一批名園長和名師。
(三)形成追求品質、注重內涵的學前教育發展格局。積極創建省級學前教育示範區。到2016年,100所以上幼兒園達到省級、市級示範性幼兒園標准,全市三級及以上等級幼兒園佔比逐年提高。積極開展公益性0—3歲早期教育指導。
三、主要任務
(一)著力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總量
1.繼續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進一步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逐年安排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著力解決人口集中、入園矛盾突出地區兒童、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入園問題,努力增加「三類」殘疾兒童入園機會,在保障廣大適齡兒童「有園上」的同時,更加關注「好入園」、「入好園」。
2.強化城鎮住宅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工作。認真落實《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我市住宅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管理的意見》(武政規〔2012〕1號),重點對住宅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移交、舉辦及回收、補建等全過程實行督辦。從2015年起,每年由各區人民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對住宅區配套幼兒園進行集中清理檢查。
3.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加強農村幼兒園建設,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和基本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確保每個鄉鎮(街道)至少建有1所公辦標准化中心幼兒園的基礎上,探索設立中心幼兒園分園(分部)、教學點、聯村辦園等模式,在留守兒童集中地區舉辦幼兒園,將公辦學前教育資源向下延伸至行政村。嚴禁以各種形式將農村集體(村辦)幼兒園承包或者轉租給其他機構、組織或者個人。2016年秋季開學前,農村小學附設幼兒園(學前班)完成向獨立的三年制幼兒園過渡。
❸ 如何理解學前教育的基礎性論述題
學前教育的基礎性:
1、早期教育是奠基工程,不僅僅是孩子上小學的「預科」,而是對人一生的發展都會有影響。基礎打得好,會終生受益。
2、早期教育不只是學習知識,重要的是養成多方面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這些東西,表面看來,似乎跟掌握知識、做學問沒有什麼直接的關系;其實,關系十分密切,不能忽視。
3、根基牢固才會蓬勃發展。早期教育屬於基礎教育,是孩子一生發展的奠基工程。「基礎者,事物發展的根本或起點也。」
4、早期教育的作用和功能類似於建築物的「跟腳」,不僅僅是為孩子上小學打基礎,而是孩子整個人生發展打基礎。基礎打得是否堅實、牢固,影響孩子未來能不能得以充分發展,甚至決定發展到多高的水平。
5、孩子發展的「跟腳」太淺,不堅實,不牢固,就會缺乏發展、提高的後勁,發展水平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可能有長足的發展。孩子發展的「跟腳」打得是否「寬厚」,也是影響甚至決定發展方向和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3)學前教育評價論述題擴展閱讀:
古人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們常數目的成長比喻人的成長。常言說:「根深葉茂」或「根深枝茂」。其實,「基礎」也像是建築物的「跟腳」。「跟腳」的作用、功能是承載負荷,打得牢固,所承載的負荷才不會動搖、變形、走樣;作為建築物的起點必須要堅固、端正,建築的房屋才會堅固、端正。
孩子在幼兒園學習期間,學習和活動的內容要盡量豐富,廣泛發展孩子多種興趣愛好,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促使孩子身心和諧發展,健康成長,最好不要給孩子過早地定向。過早定向一定會以犧牲全面發展為代價,這是得不償失的。
把基礎打得盡量「寬廣」一些,孩子將來的發展前途就會更加廣泛,可以有更多選擇,成功的機會自然也就更多一些。把基礎盡量打得「厚實」一些,就會為孩子以後的發展提供豐富的資源。
❹ 特殊學前教育的論述題的答題方法
其論述題和簡答題的答題思路是:要先主後次,先字面後含義,先內容後理解,還是那句話,多總結。總結什麼東西?總結答題的框架、角度、技巧以及積累一些素材。所謂框架,比如:1.先破題——即「是什麼」;然後分析,分析可以包括意義、原因、影響、兩個要素之間的關系等等;然後是聯系實際:可以聯系歷史典故、社會事件、自己的過往經歷、自己今後以此為鑒怎麼做、以及對社會事件的建議等等。2.例如人際關系題,可以按照:先說總體原則,然後分析原因,然後說做法。3.可以原因+對策逐條作答。4.對哲理類可以就理解的不同角度分類作答、對人際關系題的前提分類作答等等。以上均為「大框架」,即涉及的每個部分不一定都有,只是建立一個大框架,你想用哪個用哪個,哪個好用用哪個。同時,我提供的這些思路並不是所有,你可以在准備過程中自行總結。所謂角度,比如:1.回答原因,可以從制度、管理、投入等等方面思考,對策同理,比如可以為窮人提供哪些援助,可以有物質、維權、情感、後續跟蹤等等。2.對事件的看法,可以從正反兩方面,也可以正反之後折中。3.可以從同一事件的不同當事人角度回答,例如某癌症病人跪在企業門前求助,這一事件,涉及病人、企業和媒體,甚至政府四個方面。多總結答題思考角度,有利於你在有限緊張的時間內迅速理清思路。
❺ 學前教育評價存在哪些問題
由於教育活動所涉及的多是精神產品,教育評價大多數時候要將不可直接觀內察的事物轉化為可觀察事物容的一種替代物,然後才能進行評價。由於指標和我們真正要評價的屬性並非必然一致,因此就必然存在評價的效度問題,往往是評價並沒有得到真正想評價的東西,而我們得到的並非我們想要評價的。目前,教育評價既存在著由於指標體系不夠科學而導致的評價的信度、效度不高這一現象,同時也存在有些評價內容由於人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一個直接測量這種信息量的科學方法,從而使人們迴避對這些因素的測評,加之評價指標過於抽象、操作性差,造成評價結論的主觀性等問題,影響了教育評價的科學性。有的幼兒園從各方面的資料得到了量化的評價體系,但其中有許多不適合本幼兒園的標准,而教師又不知如何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性質的幼兒園對其進行具體的修訂,保證評價工作在幼兒園得以開展。有的幼兒園雖然建立了量化評價指標體系,但評價指標較粗,內容簡單
❻ 學前教育學論述題:如何看待學前教師的職業道德
1、熱愛幼兒,尊重幼兒。
2、為人師表,堪為人師。
3、尊重家長,廉潔從教。
4、團結協作,豁達大度。
❼ 請問學前教育歷年試題裡面的論述題和簡答題的答題思路是怎麼樣的
其論述題和簡答題的答題思路是:要先主後次,先字面後含義,先內容後理解,還是那句話,多總結。總結什麼東西?總結答題的框架、角度、技巧以及積累一些素材。
所謂框架,比如:1.先破題——即「是什麼」;然後分析,分析可以包括意義、原因、影響、兩個要素之間的關系等等;然後是聯系實際:可以聯系歷史典故、社會事件、自己的過往經歷、自己今後以此為鑒怎麼做、以及對社會事件的建議等等。2.例如人際關系題,可以按照:先說總體原則,然後分析原因,然後說做法。3.可以原因+對策逐條作答。4.對哲理類可以就理解的不同角度分類作答、對人際關系題的前提分類作答等等。以上均為「大框架」,即涉及的每個部分不一定都有,只是建立一個大框架,你想用哪個用哪個,哪個好用用哪個。同時,我提供的這些思路並不是所有,你可以在准備過程中自行總結。
所謂角度,比如:1.回答原因,可以從制度、管理、投入等等方面思考,對策同理,比如可以為窮人提供哪些援助,可以有物質、維權、情感、後續跟蹤等等。2.對事件的看法,可以從正反兩方面,也可以正反之後折中。3.可以從同一事件的不同當事人角度回答,例如某癌症病人跪在企業門前求助,這一事件,涉及病人、企業和媒體,甚至政府四個方面。多總結答題思考角度,有利於你在有限緊張的時間內迅速理清思路。
❽ 學前教育評價試題 在對學前兒童的學習品質評價需注意什麼
一、評價原則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評價是一種比較微觀、比較真體的評價,與教師聯系更密切,對教師影響更直接。因此,幼兒園教師應當直接參與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評價。這樣,教師可以及時了解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過程中的不足,討論改進的辦法,不斷提高語言教育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證評價的深人性和全面性,避免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的對立現象。
客觀性原則。實施教育活動評價必須採取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而不能主觀臆斷或摻雜個人的情感色彩。
2.全面性原則。對語言教育活動的各個構成要素進行全面評價
3.參照性原則。參照性原則是指制定的評價標准要有依據
二、評價內容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幼兒語言學習行為的評價,另一個是對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設計和組織實施行為的評價。
1.對幼兒語言學習行為評價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項目:
①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②這些任務是由具體活動目標直接轉化而來的。
③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獨立見解情況。
④幼兒在活動中創造性運用語言的表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