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形容
❶ 描寫教育的優美句子
1) 一種學問,總要和人之生命、生活發生關系。凡講學的若成為一種口號或一集團,則即變為一種偶像,失去其原有之意義與生命。——顧隨
2) 中國人的教育是努力後玩,外國人的教育是玩後努力,那為什麼往往是大多數的中國人給外國人打工?
3) 我所嫁之人,將來必須認真且擅於教育我們的孩子,並能以身作則。
4) 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聖經》
5) 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里下手。——俾斯麥
6) 只要父母耐心的杯子永遠是滿的,確保有足夠的快樂和時間與孩子一起分享,孩子就喜歡與我們相處,就會變得更加願意配合。——勞拉·馬卡姆《好孩子不是罰出來的》
7) 不要總誇別人家的孩子好,你並不是他們的父母,教育孩子前應該首先想想自己。
8) 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自我教育的過程。
9) 網路時代,論文可以粘貼,哲理可以復制,素材可以拼湊,唯獨思想和辨別能力是自己的。因此,與其迷戀素材,不如提升思辨力。與其挑選,不如原創。因為那點挑辨別的品味,讓你不同流俗。因為那點寶貴的原創,你成為你自己。
10)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徳不配位,必有禍秧。《朱子家訓》
11) 有時候被人狠狠地罵一場,感覺真的不是在罵自己,而是對方給自己上了一課教育。
12) 教育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可愛的你》
13) 人生之旅歷途甚長,所爭決不在一年半月,萬不可因此著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葨。汝生平處境太順,小挫折正磨練德性之好機會,況在國內多預備一年,即以學業論,亦本未嘗有損失耶。——梁啟超《梁啟超家書》
14) 教育如果無法使學生感受到幸福,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15) 中國教育連基本睡眠都無法保證,拿什麼興國?
17)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❷ 怎麼形容教育的好詞好句
教育是改變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❸ 形容「教育」的詩句有哪些
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2,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3,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4,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5,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
6,集中什九從軍樂,亘古男兒一放翁。
7,沙岸片帆開。寄書無雁來。
8,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9,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
10,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❹ 形容教育的成語
一字師 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
出處: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安詳恭敬 安靜、細心、謙恭、敬重,古時兒童教育的要領
出處:宋·朱熹《小說·嘉言》:「教育小兒,先要安詳恭敬。」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為尊,北面為卑,此指學生敬師之禮。謂年老猶拜師受業。
出處:《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為人師焉,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豈以年乎?」
百年樹人 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巨的事。
出處:《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百世之師 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時代,賢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後比喻社會安定,民俗淳樸。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出處:《漢書·王莽傳上》:「明聖之世,國多賢人,故唐虞之時,可彼屋而封。」
不教而殺 教:教育;殺: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出處:《論語·堯曰》:「不教而殺謂之虐。」
不教而誅 教:教育;誅: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出處:《荀子·富國》:「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進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進行的薰陶。
出處:《呂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無言之詔。」
不堪造就 指沒有培養前途。
出處:茅盾《蝕·追求》八:「第三是學生們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應當淘汰出去──這是清校。」
不可教訓 教訓:教育,教誨。對某人無法進行教育。
出處:《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很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
傳道受業 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春風化雨 化:化生和養育。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處:《孟子·盡心上》:「有如時春風雨化之者。」
東風化雨 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斷杼擇鄰 孟母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用被割斷的紗不成布來做比喻;孟母三遷居處,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子的成長。
出處:漢·劉向《列女傳·母儀傳》:「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學,若吾斷斯織也。』」
反面教員 反面:壞的,消極的一面。指與人民為敵的人的言行,可以從反面教育人民。
出處:李嫻娟等《血染的愛》:「出了最大的反面教員,我們的黨可以從這場血淋淋的慘痛的教訓中汲取教益。」
諷一勸百 諷:用委婉含蓄的言語批評、指責;勸:勸告,勸戒。委婉含蓄地批評、指責一個,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出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而諷一,猶馳騁鄭衛之聲,曲終而奏雅,不已虧乎?」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一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乎顏色。」
畫荻教子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出處:《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
❺ 形容教育的詩詞
絲盡春猶在
燭化意更稠
板上種桃李
碩果滿神州
無題
風雨潤桃李
黑白畫春秋
誰知鬢上雪
日月漸入無
1. 源遠流長圖
欲求賢才棟梁,
天空陸地海洋。
半世東奔西忙,
今又遠航,
路遙山高水長。
2. 老師匡煥學
德高鴻儒博學,
望重英雄豪傑。
天時地利人和,
用筆如魔,
令人拍案叫絕。
3. 王本成
敢說敢作敢為,
無怨無恨無悔。
狂風暴雨驚雷,
吐氣揚眉,
天下舍我其誰?
4.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雲,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尋。
5. 管仲圖
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匯集四方英雄,
師出有名,
天下任我縱橫。
6. 逸仙圖
胸懷萬里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台,
天地為之驚駭。
綠野堂開占物華,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夢瑤台,心知玉女來。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閑三徑,思君賦七哀。
流觴與紅葉,詩酒不勝杯。
更種花。
逸仙圖
胸懷萬里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台,
天地為之驚駭。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雲,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尋
師蠶
教子教女,
辛勤半輩。
滿頭白發,
甘乳一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成語)桃李滿天下。
❻ 形容教育的詩句
無題
絲盡春猶在
燭化意更稠
板上種桃李
碩果滿神州
無題
風雨潤桃李
黑白畫春秋
誰知鬢上雪
日月漸入無
1. 源遠流長圖
欲求賢才棟梁,
天空陸地海洋。
半世東奔西忙,
今又遠航,
路遙山高水長。
2. 老師匡煥學
德高鴻儒博學,
望重英雄豪傑。
天時地利人和,
用筆如魔,
令人拍案叫絕。
3. 王本成
敢說敢作敢為,
無怨無恨無悔。
狂風暴雨驚雷,
吐氣揚眉,
天下舍我其誰?
4.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雲,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尋。
5. 管仲圖
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匯集四方英雄,
師出有名,
天下任我縱橫。
6. 逸仙圖
胸懷萬里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台,
天地為之驚駭。
綠野堂開占物華,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夢瑤台,心知玉女來。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閑三徑,思君賦七哀。
流觴與紅葉,詩酒不勝杯。
更種花。
逸仙圖
胸懷萬里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台,
天地為之驚駭。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雲,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尋
❼ 形容教育孩子的成語
1懸梁刺股 形容刻苦學習。
2聞雞起舞 聽見雞鳴就起身,比喻人發奮學習,勵精圖治。
3卷土重來 卷土:人馬奔跑時捲起的塵土。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圖恢復。
4晨鍾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鍾,暮擊鼓以報時,用以使人驚悟的言論。
5力爭上游 努力爭取上進 求學做人都要力爭上游,不要自滿於現狀。
6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決,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頭的決心。
7投筆從戎 一個人拋棄文職而加入衛國的行列。
8前車之鑒 比喻前人的失敗,可以作為後人的借鏡。
9金石為開 至誠可感動任何事物。
❽ 形容教育的詞有哪些
苦口婆心
語重心長
誨人不倦
諄諄教導
曉之以理
❾ 形容教育的詞,兩個字或三個字
形容教育的兩個字的詞有:教導、啟發、啟蒙、指導、培養、辛勤、專敬業、奉獻、教屬授、請教、教誨、教學。
形容教育的三個個字的詞有:一字師、玉不琢,不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