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代
Ⅰ 請問,哪位朋友有全國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有鏈接也可以。
全國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
課程代碼:0370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1860年洗劫和燒毀圓明園的侵略軍是( )
A.日本侵略軍 B.俄國侵略軍
C.英法聯軍 D.八國聯軍
2.1895年簽訂的將中國領土台灣割讓給日本的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天津條約》 D.《馬關條約》
3.19世紀末,在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國家是( )
A.俄國 B.日本
C.美國 D.德國
4.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A.魏源 B.林則徐
C.龔自珍 D.洪仁玕
5.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時所確定的機關刊物是( )
A.《民報》 B.《新民叢報》
C.《時務報》 D.《萬國公報》
6.1904年至1905年,為了爭奪在華利益而在中國東北進行戰爭的帝國主義國家是( )
A.美國與俄國 B.美國與英國
C.英國與日本 D.日本與俄國
7.我國的科舉制度正式廢除於( )
A.1905年 B.1906年
C.1907年 D.1908年
8.1911年4月,資產階級革命派在黃興帶領下舉行了( )
A.惠州起義 B.黃花崗起義
C.護國戰爭 D.護法戰爭
9.在1911年爆發的保路運動中,規模最大、斗爭最激烈的省份是( )
A.四川 B.湖南
C.廣東 D.湖北
10.1914年7月,孫中山在東京正式成立了( )
A.興中會 B.中國同盟會
C.中華革命黨 D.中國國民黨
11.1938年3月,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勝利的戰役是( )
A.台兒庄戰役 B.桂南戰役
C.棗宜戰役 D.中條山戰役
12.在抗日戰爭中,國民黨由比較積極地抗戰轉向消極抗戰的標志是( )
A.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B.國民黨五屆四中全會的召開
C.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的召開 D.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的召開
13.1941年,在緬北對日作戰中以身殉國的中國遠征軍將領是( )
A.佟麟閣 B.謝晉元
C.張自忠 D.戴安瀾
14.1937年8月,中國共產黨制定《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重要會議是( )
A.瓦窯堡會議 B.洛川會議
C.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D.中共六屆七中全會
15.1940年,八路軍對華北日軍發動的大規模進攻戰役是( )
A.平型關戰役 B.雁門關戰役
C.陽明堡戰役 D.百團大戰
16.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的延安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是( )
A.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 B.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
C.反對官僚主義以整頓作風 D.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17.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進入( )
A.資本主義社會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新民主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中級階段
18.新中國開始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時間是( )
A.1950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9年
19.在我國農業合作化過程中,具有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組織形式是( )
A.互助組 B.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C.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0.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所實行的政策是( )
A.無償沒收 B.有償徵用
C.公私合營 D.和平贖買
21.1956年,陳雲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 )
A.「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 B.「雙重監督」的思想
C.「健全法制」的思想 D.「新經濟政策」的思想
22.毛澤東在1957年指出,我國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是正確處理( )
A.敵我矛盾 B.人民內部矛盾
C.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 D.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矛盾
23.196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會議是( )
A.中共八屆五中全會 B.中共八屆六中全會
C.中共八屆九中全會 D.中共八屆十中全會
24.1967年,譚震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與中央文革小組的錯誤做法進行的抗爭被誣稱為( )
A.「一月風暴」 B.「反攻倒算」
C.「右傾翻案」 D.「二月逆流」
25.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制定通過了( )
A.《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
B.《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C.《關於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
D.《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26.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完整地概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會議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7.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 )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市場為主、計劃為輔的經濟體制
C.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D.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體制
28.1998年,中共中央決定在縣級以上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中深入開展( )
A.講政治、講經濟、講文化的教育 B.講思想、講作風、講文明的教育
C.講理想、講覺悟、講正氣的教育 D.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教育
29.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間是( )
A.1999年12月 B.2000年l2月
C.2001年l2月 D.2002年12月
30.2005年,我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的會議是( )
A.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B.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C.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D.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洋務運動時期最早創辦的翻譯學堂是( )
A.同文館 B.譯書局
C.譯書館 D.廣方言館
32.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奕 B.李鴻章
C.曾國藩 D.嚴復
33.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骨幹力量是( )
A.資產階級知識分子 B.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
C.民族工商業人士 D.民間會黨人士
34.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性主要是( )
A.沒有提出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B.沒有堅持長期的武裝斗爭
C.沒有充分發動和依靠民眾
D.沒有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及其領導核心
35.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屬於四大家族壟斷的大銀行有( )
A.中央銀行 B.中國銀行
C.交通銀行 D.農民銀行
36.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中國政治舞台上影響較大的中間黨派有( )
A.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 B.中華職業教育社
C.中國青年黨 D.中國國家社會黨
37.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的侵華事件有( )
A.九一八事變 B.華北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皖南事變
38.1933年11月,在福州發動抗日反蔣事變的國民黨將領和愛國人士包括( )
A.蔡廷鍇 B.蔣光鼐
C.李濟深 D.陳銘樞
39.1980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設立的經濟特區有( )
A.深圳經濟特區 B.珠海經濟特區
C.汕頭經濟特區 D.廈門經濟特區
40.中共十七大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為( )
A.提出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方針
B.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C.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D.構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
42.19世紀末,維新派對封建主義妥協的主要表現。
43.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44.沒收官僚資本對新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
45.毛澤東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特點是什麼?
47.統一戰線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之一,其主要內容是什麼?
Ⅱ 2011年4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
全國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
課程代碼:0370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B.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C.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D.資產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2.日本在甲午戰爭後迫使清政府簽訂了( )
A.《天津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3.嚴復1898年翻譯出版的《天演論》所宣傳的思想是( )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振興中華 D.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4.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爆發的標志是( )
A.金田起義 B.永安建制
C.長沙戰役 D.南京定都
5.太平天國運動後期,提出《資政新篇》這一帶有資本主義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
A.洪秀全 B.洪仁?
C.石達開 D.李秀成
6.19世紀60年代,清朝統治集團中倡導洋務的首領人物是( )
A.曾國藩 B.奕訴
C.李鴻章 D.張之洞
7.1861年,清政府設立的掌管洋務的機關是( )
A.江南製造總局 B.京師同文館
C.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D.外務部
8.19世紀末,梁啟超撰寫的宣傳變法維新主張的著作是( )
A.《新學偽經考》 B.《人類公理》
C.《仁學》 D.《變法通義》
9.標志著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的運動是( )
A.洋務運動 B.戊戌維新運動
C.國會請願運動 D.保路運動
10.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組織是( )
A.興中會 B.華興會
C.光復會 D.岳王會
11.1905年至1907年,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焦點是( )
A.要不要****列強 B.要不要實行共和
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清政府 D.要不要廢科舉,興學堂
12.1905年,中國同盟會創辦的機關報是( )
A.《民報》 B.《新民叢報》
C.《時務報》 D.《國聞報》
13.1911年,標志辛亥革命達到高潮的起義是( )
A.惠州起義 B.河口起義
C.廣州起義 D.武昌起義
14.袁世凱竊奪辛亥革命成果後,於1914年5月炮製了( )
A.《戒嚴法》 B.《中華民國約法》
C.《欽定憲法大綱》 D.《暫行新刑律》
15.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終結的標志是( )
A.二次革命的失敗 B.護國運運動的失敗
C.第一次護法運動的失敗 D.第二次護法運動的失敗
16.1930年8月,******民主人士鄧演達領導成立的中間黨派是( )
A.中國青年黨 B.中國民主同盟
C.中國******臨時行動委員會 D.中華職業教育社
17.中國******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是( )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百色起義
18.1935年1月,中國******在紅軍長征途中召開了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 )
A.古田會議 B.遵義會議
C.兩河口會議 D.瓦窯堡會議
19.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進入全民族抗戰的新階段是在( )
A.九一八事變爆發後 B.一二八事變爆發後
C.華北事變爆發後 D.盧溝橋事變爆發後
20.1935年,北平學生舉行的抗日救亡運動是( )
A.五四運動 B.一二?九運動
C.五卅運動 D.一二?三○運動
21.1938年3月,******軍隊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取得勝利的戰役是( )
A.平型關戰役 B.桂南戰役
C.台兒庄戰役 D.棗宜戰役
22.1945年8月至10月,國共雙方舉行了確認和平建國基本方針的( )
A.西安談判 B.重慶談判
C.南京談判 D.北平談判
23.1947年10月發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宣言》正式提出的行動口號是( )
A.向北發展、向南防禦 B.和平、民主、團結
C.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D.****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24.1949年3月,中國******在西柏坡召開的重要會議是( )
A.****六大 B.****六屆六中全會
C.****七大 D.****七屆二中全會
25.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處理中國******和民主黨派關系的方針是( )
A.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B.以誠相待,患難與共
C.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D.同甘共苦,同舟共濟
26.「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是( )
A.******事件的發生 B.林彪******集團被粉碎
C.江青******集團被粉碎 D.全面整頓的開始
27.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成功發射是在( )
A.1964年10月 B.1966年10月
C.1967年4月 D.1970年4月
28.1978年,我國開展的一場馬克思主義思想解放運動是( )
A.揭批「四人幫」 B.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
C.平反冤假錯案 D.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問題的大討論
29.中國******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是在( )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30.2005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法律是( )
A.《反分裂國家法》 B.《國家安全法》
C.《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D.《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制定的革命綱領是( )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
32.1913年,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二次革命」的導火線是( )
A.段祺瑞拒絕恢復國會
B.******領袖宋教仁被暗殺
C.袁世凱與日本簽訂「善後大借款」
D.張勛復辟帝制
33.在******政權統治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受到( )
A.外國資本的壓迫 B.本國官僚資本的排擠
C.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 D.軍閥官僚政府的壓榨
3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客觀條件是( )
A.政治經濟發展極端不平衡 B.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
C.國民革命的影響 D.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
35.1936年10月,在甘肅會寧、靜寧勝利會師的紅軍主力是( )
A.紅一方面軍 B.紅二方面軍
C.紅十五軍團 D.紅四方面軍
36.1947年2月至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粉碎了******軍隊( )
A.對陝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 B.對東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C.對中原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D.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37.1947年五二○慘案發生後,國統區受國學生運行的斗爭口號是( )
A.反**** B.反飢餓
C.反內戰 D.反迫害
38.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的重大戰役有( )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39.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社會可能分為( )
A.不發達的社會主義 B.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
C.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D.高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40.20世紀90年代後期,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受的風險考驗包括( )
A.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 B.1998年發生的歷史上罕見的洪澇災害
C.1999年北約襲擊中國駐南斯攔夫使館 D.1999年「******」邪教組織非法聚眾鬧事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近代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特點是什麼?
42.《天朝田畝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義是什麼?
4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44.1962年1月,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七千人大會)上講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5.****十三大提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什麼?< BR>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為什麼說新文化運動是近代中國一次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
47.為什麼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Ⅲ 2011年10月份江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03708中國近代史綱要答案
我4月份剛考過
Ⅳ 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答案誰有是答案,不要沒有答案的試卷...
1-30:ABCCB DDBDA BCBCC CADBB BCBAC BABCD
31-35:AD ABC BC AB AB
36-40:ABC ABC ABCD AB ABC
41.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而衰的主要表現。
乾隆朝後期,清王朝開始由盛而衰。其表現是:
1) 政治上,中央集權強化,官制廢弛,官僚整體性腐敗腐化。
2) 經濟上,土地兼並嚴重,地租高利貸加重,無地少地農民增加,農民生活困苦不堪。
3) 軍事上,軍力衰敗,軍備廢弛。八旗軍、綠營兵腐化無戰鬥力。
4) 思想文化上,厲行專制主義,大興文字獄,壓制異端,萬馬齊喑。
5) 對外關繫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幾乎處於與世隔絕狀態。
42.「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局限。
1)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沒有揭示封建專制主義得以存在的社會根源;(把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失敗的根本原因歸之於思想文化,是錯誤的。他們提倡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不能有效地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
2)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於優先地位,但是又脫離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境的革命實踐,沒有把運動普及到工農群眾中去,僅僅依靠少數人的吶喊,其目標就難以實現。
3)他們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形式主義偏向。
43.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和地位。
1)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發動統治的第一槍
2)它成為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偉大開端
3)它揭開了土地革命革命戰爭的序幕。
44.簡述「七千人大會」的內容及其歷史作用。
內容: 1962年1、2月間,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中央、大區、省市自治區、地區、縣五級的黨政軍領導幹部七千餘人與會,被稱為「七千人大會」。毛澤東、劉少奇等對前幾年的工作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並初步總結了經驗。
歷史作用:這次會議對於恢復實事求是、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評精神起了積極作用,在貫徹落實「八字方針」、推動形勢迅速好轉的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
45.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2003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2007年10月,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全面論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1)內涵:
a.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b.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精神實質:
a.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
b.它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46.試論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1)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洋務派繼承了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強」、「求富」為目標,發展軍事工業,發展若干民用企業,使資本主義經濟成份在社會經濟中明顯增長。
2)成為中國近代教育的開端。為了培養新式外交、軍事、科技人才,洋務派開辦了一批新式學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學生,這是中國近代教育的開始。
3)傳播了新知識,打開了人們的眼界。洋務派翻譯了一批西學的書籍,介紹西方近代的科學文化知識,給當時的中國帶來新知識、新學問,開闊了人們的眼界。
4)引起了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的變化。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傳統的價值觀念也受到沖擊,社會風氣也有所改變這都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利於社會風氣的轉變。
47.試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宣告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歷史由此開辟了一個新紀元。
1) 帝國主義列強壓迫中國、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從此結束,中華民族一洗近百年來蒙受的屈辱,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於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2) 本國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的歷史從此結束,長期以來受盡壓迫和欺凌的廣大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為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一個真正屬於人民的共和國建立起來了。
3) 軍閥割據、戰亂頻仍、匪患不斷的歷史從此結束,國家基本統一,民族團結,社會政治局面趨向穩定,各族人民開始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從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建設的時期開始到來了。
4) 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
5) 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范圍內的執政黨。它可以運用國家政權凝聚和調集全國力量,解放並發展社會生產力,以造福於各族人民,造福於整個中華民族。這就為鞏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為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證。
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的勝利,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范圍內的建立。這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勝利。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第一項歷史任務,即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務基本上完成了;這就為實現第二項歷史任務,即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創造了前提,開辟了道路。
(給你一個字一個字敲過來的,百分之百正確!)
Ⅳ 全國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代史綱要答案
「習題網」上有2012年10月的答案。
Ⅵ 2009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試題答案
我也想知道答案、上次考差3分。這次?12月份成績就要出來了,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