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精英教育利弊

精英教育利弊

發布時間: 2020-11-26 12:31:52

『壹』 去英國留學一年費用多少

首先說下英國留學的優勢:

1.學制短,費用低:英國中學GCSE僅需2年,英國高中A LEVEL僅需2年,英國本科僅需3年,英國研究生大部分專業僅需1年。整體學制與國內相比更短,其中,研究生階段的花費可控制在30萬~35萬之間,部分生活成本較低地區的花費也可控制在30萬以內

2.院校認可度高,教學含金量高: 英國作為現代教育的發源地,中學階段私校教育世界聞名。公立院校由於其合理的收費,獨特的教學模式和突出的學術表現也受到廣大家長學生的認可;世界排名Top200的大學里英國院校佔14%。其中,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名校的全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3.主流留學國家: 英國是英語的發源地,語言環境純正,領略文化的同時掌握真正的皇室英語。英美作為長期以來的主流留學國家為我國輸入了很多頂尖人才,無論是政策導向還是學術環境,都非常適合個人發展。

4.脫歐後工作機會多:留學英國的國際畢業生可以在畢業後獲得留英兩年的PSW簽證。

英國脫歐後由於簽證問題,部分歐洲雇員不得不返回自己所在的國家,崗位空缺使得英國政府更重視國際人才的價值。

5.文化氣息濃厚:英國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發祥地,擁有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劇院,畫廊等文化藝術場所,且英國國民普遍接受教育程度較高,國民福利待遇高,犯罪率較低,是理想的留學國家。從英國可選擇搭乘渡輪、火車或飛機等各種交通工具,訪問巴黎、羅馬和馬德里等歐洲主要城市,感受歐洲大陸多元的文化和歷史面貌,還有機會學習一門歐洲語言。

下面給大家說說去英國留學一年費用是多少?

院校申請費

中學申請基本都有申請費,一般在50-500英鎊之間。本科碩士申請費在50-100英鎊之間(大部分學校沒有)。

語言培訓

根據學生水平而定。一個階段在2萬元人民幣左右。

雅思考試費

最近幾年來,雅思考試費用逐年上漲,現在普通A類雅思的考試費用是1960元,而UKVI類雅思考試是2000元。

簽證費

英國簽證費用上調:各類簽證費用上漲2%,學生簽證費用上漲為3015元。加急費用上漲23%;3-5天加急費用為人民幣1656元,24小時加急費用為8271元。

體檢費

英國留學群需要進行體檢,費用基本在550元。

醫療保險費

醫療保險費為150英鎊。

機票

英國的飛機票一般是7000至9000之間

擔保金

英國留學的擔保金是25至30萬人民幣

學費

之前一些報道說英國大學學費上漲,但其實是針對英國本土和歐盟的學生,這些學生本來享受著巨大的學費優惠,學費上漲是為了彌補教育資金的不足,與英國本土學生之間的學費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系,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碩士的學費一般在12000-20000英鎊/年。

生活費

英國的生活費會因為地區不同因此會有所不同。倫敦地區的生活費一個月一般大約1100英鎊,非倫敦地區一個月是900英鎊左右。

住宿費

英國留學除了學費外,生活費用最大的支出花費就是住宿費。如果留學生是住宿舍,一般在80-250英鎊/周。如果在校外租房則價格不定,要看留學生選擇的地理位置、房屋條件等來確定。

『貳』 中國的教育有什麼弊端如何徹底改變中國的教育

中國的教育的弊端:來只注重基礎教育,源不注重去開發學生的天賦和興趣愛好。
如何改變:加強教育力度投資,提高老師收入,多給老師培訓,最好是出國,接受西方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老師思想層次和素質。引進先進教育資源,也就是多引進外教多培養好老師,購買先進教學器材,多給學生時間機會去實踐,別老在分數上糾纏,因材施教,實行小班制,多建學校。

『叄』 考研還是就業

對於明年畢業的大學學子來講,考研還是就業,成為一個現實的兩難問題。如今,大多數選擇考研的學生早已不是單純做學問的心態,而是各種性格、價值觀、人生態度交織在一起產生的綜合反映。
據權威部門統計,2006年的研究生報考人數仍然占應屆畢業生的半壁江山,甚至還略高一些。從以上學生的心態來看,雖然目的各異,但是對就業的恐懼,對自己就業能力的不自信卻是共同點,那麼考研真的能幫他們解決現有問題,走上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嗎?

專家支招:先算三筆賬

「擴招趕不上擴報」,考研成功的幾率並不比找到好工作的幾率大。

對此,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理事長譚浩強教授表示,如果不是有強烈的願望希望自己在所學的領域有所建樹,只是為了逃避目前的就業壓力、抱著不確定的心態考研,那麼就不妨先算清三筆賬,理性分析各種機會與成本,再看看考研是否適合自己。

首先是經濟成本。如果考得上,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也不是小數字。如果一次考不上,還要考第2次、第3次,成本更加驚人。

其次是時間成本。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講,他們更重視的是實際能力、實踐經驗和可塑性,因此一個新踏上社會的研究生並不一定比有著三年工作經驗的本科生有太多優勢。

最後是機會成本,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以某高校的小王和小趙做比較,小王選擇考研,放棄了找工作的黃金時段,而小趙選擇了一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三年後小趙的薪水達5000元,但沒有工作經驗的小王在研究生畢業後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份月薪5000元以上的工作。

職業規劃 職培更重實戰

面對不少學生的彷徨,北大青鳥APTECH就業推薦部負責人的張老師表示,如果學生不選擇考研,而同時對自己就業缺乏信心時,選擇一些專業培訓機構提升自身競爭力,則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以通過培訓後成功進入搜狐工作的佘暉為例,在畢業前他也考慮過用考研來充實自己的學習內容,面臨就業還是考研猶豫不決,最後他咨詢了他大學期間實習的軟體企業的項目經理,項目經理告訴他,他的項目開發能力不強,主要是缺乏實戰訓練和實際能力的培訓。最後權衡之後,他選擇了職業培訓的道路。經過一年的學習,佘暉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進步,現在已經進入搜狐做軟體開發和網路開發工作,不但薪水可觀,上升空間也很大。

另外,除了應屆畢業生外,甚至有些研究生為了給自己未來的就業添一份籌碼,也會參加職業培訓。畢竟學歷教育學到的多是理論,而真要找工作時還是要看實際能力。 對此,職業規劃專家提醒,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最關鍵的是頭腦清醒,要明確自己今後要走什麼樣的道路。對於那些學習成績不是特別優秀、同時對自己就業沒有太大信心的在校生來講,參加社會上的職業培訓不失為一種現實的解決方案,如果選擇得當,也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
考研還是就業

2005年的緊張氣息還未散去,2006年的戰鼓已經敲響。朋友,就要上路了,考研抑或就業,哪個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呢?在大三彷徨的十字路口上,是准備考研,還是為就業而積累經驗?對於這一問題,有相當一部分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難以作出取捨。

為此,筆者近日收集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能幫助困惑中的你,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的人生目標。

-、就業壓力和考研趨勢分析

據初步估計,到2005年,進入就業市場的高校畢業生突破了340萬人,以致今年可能有60萬甚至更多大學生畢業失業。數量如此之大,使得許多畢業生談「業」色變。由於就業的巨大壓力及高校研究生的連續擴招,許多畢業生選擇了考研進一步深造。據教育部統計結果顯示:報考2005年碩士研究生的人數比2004年增加了22.7萬人,增幅為24.1%。而2005年碩士生招生計劃為31.6萬人,比2004年增長15%,錄取比例大約為4∶1。據預測,未來幾年考研熱將繼續「高溫」。

二、就業抑或考研的理由歸納

有些人以為,讀研得大把花錢,且不知三年後就業形勢如何,付出的機會成本巨大;而另一部分人認為本科學歷太低,擔心在競爭中被淘汰。那麼,究竟有哪些理由讓我們困惑呢?

1、就業理由歸納:

最簡單的理由:考研太苦。

最有眼光的理由: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充電,不斷放電的過程,不能夠總是處於同一種狀態。在經歷了十幾年的讀書生活以後,走向社會實踐一番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最現實的理由:有過工作經驗後,學習比目前的直升會更有針對性,與現實更貼近。

最有經濟頭腦的理由:考研是需要成本的,即使能夠上研,還是要付出機會成本,因為兩三年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而畢業後面臨的就業壓力是一樣的。

最無奈的理由:有一大筆上大學的欠款要還,而考研需要更多的投資。

2、考研理由歸納:

最直接的理由:為了高學歷,容易找到好工作,本科生的薪水太少了,一個月薪水還買不到一平方米的房子。

最有挑戰性的理由:考研只是一種嘗試。

最現實的理由:學校級別不高,自己平時表現平平,本科生找工作難,考研積累資本。

最沒有主見的理由:考研已成為一種潮流,別人都考,我也跟著考。

最避世的理由:找工作難,社會復雜,通過考研繼續享受校園生活。

三、向左走,向右走

無論是先考研,還是先就業,都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論。

「當學歷遭遇經歷,我們選擇經歷。工作同樣也是一種經歷,這種經歷是書本永遠無法給我們的,我們可以選擇這種經歷!」有人這樣認為。無論如何,選擇就業的人是一群勇敢的人,他們是在同齡人當中首當其沖去社會的大潮流中試水的人。但在就業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要了解自己,首先需要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適合什麼樣的環境,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如果不了解自己,就會失去選擇的基準。

隨著大學生「天之驕子」的風光不再,研究生也從「皇帝的女兒」變成了「行走在尷尬地帶的群體」,有的本科生帶著盲目性去讀碩士,當他在取得高學歷的同時,錯過了青春,錯過了良好的實踐歷練的機會。一個除了上學什麼也不會做的人,又對工作的要求條件很高,這個時候畢業面臨社會比本科畢業面臨社會會有更大的適應上的困難。

四、專家分析和指引

一份初步意向統計表明:在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中,有86%的人表示曾經考慮過要考研。面對如此龐大的「研民」隊伍,就業指導專家們的看法並不樂觀。

他們解釋道,雖然從2000年起,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數量也不斷增加,但是擴招如此快速的增長不可能滿足更快速度的考研人數數量的增長,因為我國現有的研究生教育畢竟是高級別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為一種大眾化的義務教育。這就意味著必定會有一部分一門心思打算考研的大學生最終無法考上,從而也就錯過了就業的機會。

其次,即使有一部分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兩三年以後他們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未必會和現在一樣,這種變化誰也不可能很准確地預料到。

第三,讀完研究生出來後,學歷起點高了,但社會經驗和實踐經驗與已經就業的同屆畢業生比起來,會顯得有些單薄,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不利於就業的。

因此,考研不一定能規避就業風險,這是在報考之初應該想清楚的。

專家觀點:如果你是學工科的,理論和實踐都搞得不錯,那麼工作應該不會很難找,所以考研沒有太大的必要;如果你是學實踐型經濟類學科的,如會計、國貿等,本科學的理論在實踐中應該夠用了,去社會上鍛煉比在學校學理論要好的多,所以考研也沒什麼必要;如果你是學理論型學科的,那麼考研還是一條比較好的選擇;如果是文科生,以後讀研究生,千萬要想清楚一點,免得出來競爭力還不如本科生,如果一定要讀,最好換個專業,比如本科學新聞的學點經濟,本科讀中文的再加門外語,說不定能對自己找工作多些幫助」。有條件和對考研有信心的同學還是在學校直接考研為好。因為有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說,考研是一次成年人的考試。從做出這個選擇的開始,你就要為自己的將來負責。

考研是否有利於就業,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選擇就業還是選擇考研,都必須要擺正自己的心態,看清自己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有利於自身發展的結果。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