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縣教育局官網
⑴ 利津縣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利津縣位於山東省北部,東營市境東部,地跨黃河南北,北瀕渤海。全縣總面積1665.6平方千米,總人口29.52萬人(2007年末)。現轄2個街道、5個鎮、2個鄉:利津街道、鳳凰城街道、北宋鎮、鹽窩鎮、陳庄鎮、汀羅鎮、明集鄉、刁口鄉。縣政府駐利津街道。
東營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1]
東營市統計局
東營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1年5月5日)
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和國務院的決定,我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在國務院、省政府和全市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全體普查對象的支持配合下,經過全市1.5萬多名普查工作人員的艱苦努力,圓滿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務。現將快速匯總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全市總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為203.53萬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79.30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4.23萬人。增長13.51%,年均增長1.28%。
二、家庭戶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4] 67.91萬戶,家庭戶人口為189.25萬人,占總人口的92.98%,平均家庭戶規模為2.79人,比2000年的3.73人減少了0.94人。
三、性別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為103.08萬人,占總人口的50.65%;女性為100.45萬人,占總人口的 49.3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4.21下降為102.62。
四、年齡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 31.69萬人,佔15.57 %,15-64歲的人口為153.70萬人,佔75.52%;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14萬人,佔8.9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26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比重上升了1.78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54個百分點。
五、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受教育程度的為29.04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 受教育程度的為35.60萬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為70.69萬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為45.03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具有大學受教育程度的的由5738人上升為14268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的由15994人上升為17493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33710人上升為34733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由27189人下降為22124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的人)為9.94萬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6.17萬人,文盲率[5]由8.99%下降為4.89%,下降了4.1個百分點。
六、人口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分布如下:
東營區 75.67萬人
河口區 24.76萬人
墾利縣 24.23萬人
利津縣 28.12萬人
廣饒縣 50.75萬人
注 釋:
[1] 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匯總數。
[2] 普查登記的對象是指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3]各縣區的人口,是普查登記的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鄉鎮街道、戶口在本鄉鎮街道或戶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鄉鎮街道、離開戶口所在的鄉鎮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戶口在本鄉鎮街道、外出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
[4] 家庭戶是指以家庭成員關系為主、居住一處共同生活的人組成的戶。
[5] 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歲及以上不識字人口所佔比重。
⑵ 利津縣教育局局長是誰
東營市利津縣教育局局長 畢宜軍
⑶ 利津縣第一實驗學校的校長簡介
楊子讓,山東省教育先進工作者,東營市名校長。1967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曲阜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高級講師。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山東省教師教育學會繼續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理事,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山東研究基地理事,第三屆東營市督學,東營市教育學會會員,東營市心理學會會員。全國科研創新校長,全國德育科研先進工作者,山東省骨幹教師,山東省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先進個人,山東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先進個人,山東省中小學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先進個人,山東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東營市優秀教師,東營市教學能手,東營市百名科研骨幹,利津縣優秀共產黨員。2010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表彰為「全省教育先進工作者」,獲山東省人民政府嘉獎;多次獲中共利津縣委、利津縣人民政府嘉獎。曾在《教師報》、《中國成人教育》、《基礎教育改革論壇》等報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多次獲全省論文評選一等獎。
⑷ 誰知道利津縣教育局的舉報電話我要舉報明集中學
現在有電話不管用,你需要有證據,直接寄到當地的紀檢部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