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兒童教育日程
① 0--7歲兒童教育
如今的童書實在是多,一進大書城就像掉進了汪洋大海。根據孩子成長中表現出來的共通特點,幼兒閱讀的年齡階段大致可分為:0~1歲,1~3歲,3~5歲,5歲以上。下面,我來為不同年齡段孩子進行一些推薦。
0~1歲
這是孩子最初接觸世界的階段。在嬰兒的最初四個月,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的聲音,大人讀什麼書都沒問題,只要是自己特別喜愛的,能夠在讀的時候充滿愛憐與溫情。相比之下,節奏優雅、韻律優美的讀物是首選。在最初的階段,如果就能開始堅持每天為孩子讀書,大人和孩子都會感到非常容易。
在1歲以前,大多數孩子還不會說話,我們可以選擇能對他的視覺和聽覺產生深刻而且美好印象的讀物,可以是卡片、認物畫冊、玩具書,也可以是CD、VCD。在語言上,最好能選擇有韻律的文字,比如簡單的童謠、兒歌、兒童歌曲、唐詩等等。
比如《寶寶認知網路》,它是一種將大卡、掛圖和圖畫書合為一體的讀物,每一個大卡上有實物的照片,同時配上相關的童謠;鉤在一起變成掛圖,用綵帶裝訂好又可以變成書。這是很有創意也非常實用的啟蒙讀物。
又如《百歲童謠》,由民俗研究專家山曼先生精心收集、編撰而成,同時由畫家配以帶有濃郁鄉土氣息的傳統彩繪。在欣賞傳統歌謠的同時,還可享受傳統藝術的熏陶。
還有兔子米菲系列圖畫故事,這是荷蘭圖畫書大師迪克·布魯納的不朽作品,他用最簡明的圖畫語言,為孩子營造著溫馨的想像世界,即使是8個月的孩子也很容易進入。
在這個階段,我們著重培養孩子聽和關注的習慣,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孩子在建立這些關聯的同時獲得美好的感受。
1~3歲
這是孩子學習語言非常重要的起步階段。多數孩子會在這個階段擁有第一本自己可以翻閱的書。孩子的第一本書,語言應該非常簡單,可以沒有文字;插畫應該非常豐富,最好是圖畫書;內容應該是故事性的,可以是貼近生活的,也可以是幻想的,但應該有想像力。
選擇圖畫書,要特別留意逐漸適應孩子接受能力的發展。通常在兩歲以前,孩子對故事的線索、結構和意義不甚明白,選擇情節復雜的故事(哪怕是經典童話),孩子也會感到相當的困惑。注意觀察孩子對書的反應,慢慢來。
為孩子選擇書,盡可能選擇圖畫幅面相對開闊,字體偏大,閱讀舒適感強的。在有選擇的情形下,最好不要選純粹電腦製作的圖畫。
國內優秀的圖畫書創作群體,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江南一帶。著名畫家吳帶生和作家葛冰合作創作的「嘟嘟熊」系列故事和兒歌,深受家長和孩子的喜愛。在江南,《東方娃娃》的主創群體,也代表了國內目前圖畫書的最高水平。「袖珍精品圖畫書」系列和「我真棒」圖畫書系列是這個創作群體的代表作。
不過相比國外優秀的圖畫書,國內圖畫書仍然在起步的階段。如今,一些世界經典的圖畫書已經漸漸走入中國。如「比得兔的故事」,是經典作家波特於1903年出版的圖畫書名作,至今仍然在英美的圖書銷售排行榜上名列三甲之內,可謂經久不衰。而德國「彩烏鴉」系列圖畫書,也是世界級圖畫書的典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老鼠無字書」系列,由瑞士插圖大師莫妮克創作,雖然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字,但留給大小讀者無盡的想像空間,是適合0~99歲閱讀的圖畫書典範。
3~5歲
在這個階段,應該鼓勵孩子開始培養自己的興趣。在讀書的興趣和取向方面,孩子深受大人的影響。大人一方面應該選擇自己真心喜愛的書,一方面也應該適當控制,不要讓自己的趣味過多地限制孩子的發展。
許多大人會在這個階段加大培養孩子認字的「力度」。實際上,閱讀起步得較早的孩子會自然表現出對識字的一定興趣。適當選擇輔助識字的讀物也是有益的,但請一定記住,相對培養閱讀興趣而言,識字是次要的事情。不要把圖畫故事書當作識字練習冊,更不要讓識字取代了閱讀。
這個階段也是拓展孩子閱讀領域的好機會,可以捕捉孩子的興趣和熱情,適時提供延伸閱讀的素材。比如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相關的科普故事、知識性讀物,幫助解決孩子的諸多「為什麼」,刺激他更多的觀察和探索。選擇知識性讀物,切忌片面追求大而全,應該著重考慮趣味性、合理性,而且應當是富於想像力的,最好還應該有較好的文學性。
在圖畫書方面,我強烈推薦從日本引進的《提姆與莎蘭》系列繪本、「小妖怪系列童話」和德國兒童文學大師恩德的童話繪本。
在科普讀物方面,英國DK公司的「背靠背」兒童科學小叢書、韓國的「趣味動物樂園」、美國科普圖畫書名著「神奇的校車」、英國的「兒童目擊者」系列,都是非常好的選擇。特別是將科學知識和漫畫故事完美結合的「神奇的校車」,堪稱兒童科普讀物的典範。
5歲以上
有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已經掌握了足夠多的字,但無論孩子識字或不識字,都不要放棄和孩子一起享受共讀的快樂。
為學齡前到剛入學的孩子選擇適合獨立閱讀的讀物時,可以著重從圖書的形式、內容和親和力三個方面進行考慮:圖書需要能舒適地閱讀,較長的故事需要有合理的章節切分;在難度上不要總是試圖挑戰孩子的能力,因為那會阻卻孩子的閱讀熱情;同時需要充分照顧孩子的喜好。閱讀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在閱讀問題上他有「一票否決權」,即使在大人看來孩子非常應該讀的書,他如果不喜歡,讀了也沒有益處。
國內作家張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孫幼軍的《小豬唏哩呼嚕》、湯素蘭的《笨狼的故事》、秦文君的《小香咕系列》,國外經典作家達爾的《好心眼兒巨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林格倫的《淘氣包埃米爾》、《長襪子皮皮》,都是能讓孩子深深著迷的作品。可以為孩子讀,也可以讓孩子自己讀。
另外,從法國引進的「小口袋文學」叢書,是非常典型的Chapter Book:一種專門為這個年齡段孩子度身定作的文學讀物,半文半圖,輕松幽默。你可以參照這樣的形式為孩子選擇讀物。
為孩子選擇適合的書,是一個需要慢慢積累經驗的過程。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現階段的需要,需要了解孩子的興趣取向。要記住,沒有最好的書,只有最合適的書。還有,多收集來自各方面的有益的信息,特別是來自專業渠道的信息和值得信賴的朋友的推薦。最後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選擇自己和孩子都喜愛的童書。兒童文學經典作家C.S.劉易斯有一句至理名言:「只能被孩子喜愛的兒童文學是不良的兒童文學。」真正優秀的童書,需要同時征服孩子和大人。
附:推薦讀物的版本信息
1、《寶寶認知網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百歲童謠》,明天出版社;
3、兔子米菲系列圖畫故事,童趣出版公司;
4、「嘟嘟熊」系列故事和兒歌,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5、「袖珍精品圖畫書」系列,明天出版社;
6、「我真棒」圖畫書系列,江蘇少兒出版社;
7、「比得兔的故事」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8、「彩烏鴉」系列圖畫書,21世紀出版社;
9、「小老鼠無字書」系列,明天出版社;
10、「提姆與莎蘭」系列繪本,南海出版公司;
11、「小妖怪系列童話」,新蕾出版社;
12、恩德的童話繪本,21世紀出版社;
13、「背靠背」兒童科學小叢書,21世紀出版社;
14、「趣味動物樂園」,四川少兒出版社;
15、「神奇的校車」系列,四川少兒出版社;
16、「兒童目擊者」系列,知識出版社;
17、《大林和小林》,新蕾出版社;
18、《小豬唏哩呼嚕》,春風文藝出版社;
19、《笨狼的故事》,浙江少兒出版社;
20、《小香咕系列》,北京少兒出版社;
21、《好心眼兒巨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明天出版社;
22、《淘氣包埃米爾》、《長襪子皮皮》,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3、「小口袋文學」叢書,開明出版社。
② 七歲兒童如何更好的教育
7歲、8歲的孩子處於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經常會叛逆,給家長添很多麻煩,導致很多父母都比較頭疼,主要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長了很多心眼,撒謊、厭食、貪玩等問題都會出現,那麼如何教育7歲、8歲的孩子?
方法/步驟
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
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我認為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很重要,比如飲食起居、穿衣洗漱等等,應該讓孩子都按時的吃飯、刷牙等,即使放假在家,或者家裡沒有大人了,孩子也應該按照自己以往習慣來,這樣對孩子將來大有好處。
多讓孩子發展不同的興趣。
很多時候7、8歲的孩子感覺無所事事,做完作業了,沒有什麼事情做,就想著搗亂了,所以家長們應該給孩子報個興趣班,或者給孩子買個輪滑鞋,讓孩子根據自己興趣,自己練練輪滑等,喜歡踢足球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多去踢踢球等,通過發展孩子不同的興趣,既能增強孩子體質,又能讓孩子不再去哭鬧惹事。
懲戒和鼓勵同時進行。
孩子調皮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往往很著急,比如我家的孩子也有時候會一不如意就在趴地上哭鬧,或者撕打爸媽,家長氣的想打孩子,但是要注意懲戒的尺度,不要過分了,孩子頭部、臉部不能打。
適當的懲罰後,如果孩子知道悔改,有好的表現或者認錯了可以進行一些鼓勵。
多給孩子安排一些家務活,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充實一些。
如果7、8歲的孩子放暑假了,一般都會比較調皮,因為沒有事情干,學習累了就想著發個壞什麼的,特別是男孩子。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們最好給他們安排一些家務活,比如擇菜、拖地、掃地、倒垃圾、洗衣服等等,讓孩子感到勞動的快樂。
用榜樣的作用激勵孩子。
同齡孩子之間往往都喜歡互相比較,家長可以藉助這個特點,讓喜歡調皮、不聽話的孩子有所改變。可以拿孩子的同學或者鄰居作比較,讓他們的優點作為孩子的學習目標,鼓勵孩子向他們學習,告訴孩子你可以做的更好,這樣孩子往往很有拼勁。
盡量通過游戲等方法提高孩子自信心。
7、8歲的孩子還是非常喜歡游戲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忘了游戲法,比如給孩子買一些益智的、培養手眼協調能力的玩具,能增強孩子毅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③ 7歲的孩子很不聽話我應該如何教育
孩子很不聽話可以這樣教育:跟孩子講道理、尊重孩子、偶爾給予鼓勵、耐心培養孩子品德素質。
1、跟孩子講道理
當孩子犯錯誤或行為無禮的時候,不要立即處罰他,應該以友好的口吻來教育他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舉止。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商,你說的話他都明白,只是不善於表達。如果你將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上會覺得講道理會更容易接受。事後再批評,孩子會非常配合你,主動認錯的。
2、尊重孩子
如果你的小孩問:「在我們出去之前,我可以看完這部電視劇嗎?」如果你還有一些時間剩餘的話,應該讓出一些時間來給你的孩子。你應該充分尊重孩子請求的權利。
3、偶爾給予鼓勵
可以通過一些只語片言來激勵你的孩子,通過合作的方式來鼓勵他的進取,類似的話語有:「你看,別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點也不比他們差,你完全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對不對?」
4、耐心培養孩子品德素質
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孩子是否具有誠實的品格對他將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愉快,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經常講一些「做人要誠實」的道理;要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願望;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制定一些規則並嚴格要求;成人要以身作則。
(3)7歲兒童教育日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不要沖孩子發火
即使很生氣,也要壓制自己內心的火氣,不要爆發,讓孩子知道你即使打他也是為他好,而不是因為你隨便發火才打的。
2、讓孩子冷靜思考
當孩子發脾氣耍賴時,若是用打罵去阻止他的,往往會令他情緒更加激動。這是我們應該冷靜對待,不要急於去說服他,讓他一個人在屋子呆一會,沒有多久,他就會安靜下來,這時再和他講道理,他就會接受。
④ 如何正確教育六七歲的孩子
孩子是需要從小就教育的。小時候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首先,要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和職業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這需要從小培養。
其次,要培養孩子非常勤快地閱讀。沒有勤快閱讀習慣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有持久的發展力!勤,是要有閱讀的習慣、要學會零星時間閱讀、要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堅持閱讀,快,是有較快的閱讀速度、有獲得新閱讀信息的能力、有及時與同伴交流閱讀心得的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建議給孩子練習一下「快速閱讀」,具體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把快速閱讀和記憶結合在一起,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孩子閱讀能力。也可以去貼吧《速讀吧》看看,裡面有很多練習快速閱讀的經驗交流。
第三,要訓練孩子會耐心地傾聽。傾聽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大多缺乏耐心,容不得傾聽別人的解說,總希望自己說的才是最准確的、最有道理的,其實很多情形下自己考慮的會有很多的片面性。
第四,可以和任何人溝通。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無法深入現實社會,也就會失去很多個人發展的機遇。就是在實施家庭教育中,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也顯得尤為重要。
第五,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評。很小的時候外婆就告訴我:「敬人者受人敬」。意思很明白,只有尊重別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⑤ 7歲孩子的教育方法
首先養成良好習慣抄:以身作則,嚴格要求
培養學習興趣:玩中學習,興趣自生鍛煉動手技能:授之以漁,教導有方訓練獨立能力:放手去干,保證安全
7歲應該上一二年級了,這是打基礎的時期。
語文:讓他把拼音學扎實,盡量多認字與增加詞彙量,培訓閱讀興趣與能力,讓他學會寫日記,沒事寫幾句話也行,讓他把學過的課文或閱讀過的故事講給你聽。
數學:一兩位數加減法要求他熟練掌握,盡量用心算能算出來,乘法口訣要他背熟。
英語:盡量讓他多說(多讀)。
另外多帶他去科學館、少年宮、博物館、公園等,了解各方面的知識。
⑥ 6~7歲的兒童應該如何教育
這個年齡段特別重要,對於兒童智力的開發要從各方面努力!像這些東西讓孩子多練習。會特別有用的。這是個軟體里的,軟體要先注冊才能使用,所以我先送你邀請碼:7264848B0235356C619 地址: http://www.dayinbao.com/3_0/Register.aspx?reguid=7264848B0235356C619
⑦ 七歲的孩子應該怎麼教育
怎樣教育子女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絕大多數的家長由於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系,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筆者認為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採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長對子女造成的恐懼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著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 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說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努力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為子女建立自信心 發明家愛迪生,幼年求知慾很強,喜歡追根尋源。他向老師提出「2+2為什麼等於4」的問題,因此闖下大禍。剛進校3個月的他,被勒令退學。他的母親十分悲憤,下決心親自教育兒子成長,為兒子建立自信心,給他講文學、物理和化學,培養他愛學習,愛科學的習慣。愛迪生的求知慾因此進一步被激發起來。「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最終成為舉世聞明的發明家。可見成功源於自信,自信心的樹立,來自於周圍的人們的常識。做父親的都不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愛迪生的母親不賞識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今天的發明家愛迪生,對目前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子女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掌握一個度,絕不可越佾越皰,要留有餘地。如:孩子問某字怎麼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的。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與子女一起成長,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所要學習的更新的東西越來越多。作為家長,應隨時體現出求知上進的精神,給子女作出榜樣。「爸爸媽媽同樣在學習,在進步啊!」使子女明白學習新知,不斷進步是伴隨人終生的。其次要經與子女溝通,努力縮短與子女心靈的距離,原意聽子女淡知心話,真實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長。 在教育子女時切忌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要以譏諷語氣,來冷嘲熱諷子女,冷漠子女,這樣會抹殺子女的自信心,給子女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子女的成長和進步。 「讓子女有出息」是家長永恆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種多樣,子女的個體情況,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學校教育,達到共同教育好學生的目的,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當愛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時,對孩子的愛就成為極端的愛,這往往會導致孩子身心發展出現障礙,心靈發生扭曲,對孩子將來的人生發展有著不良影響。 .. 對孩子的愛的極端表現有: 1、認為只要無限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就是愛孩子,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愛。孩子對愛的需要不僅是 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長只注意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品,卻忽視了對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許多書籍或買了電腦,卻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去讀書或正確地使用電腦,也不明白對孩子的精神鼓勵、贊揚、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愛,然而,這種精神上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 2、家長過分保護孩子,為孩子做了許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這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降低了他們的自立精神與自信心。這種愛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發展,對孩子將來獨立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3、對孩子的要求過於苛刻,常常批評,甚至體罰孩子。有的家長的確非常愛孩子,但是,在觀念上錯誤地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想像不一樣時,就通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種愛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這種望子成龍的愛往往會形成相反的情緒或情感――恨,對家長、對他人、對社會、甚至對自己的恨。家長應該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而不是發現問題就批評、指責或懲罰,才有可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 我記得有一位外國科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的確,父母的教育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教育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將來,所以說家庭教育尤為重要,是個必不可少的課題,「望子成龍「是家長們的共同心願,每個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將來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樣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在這方面付出努力。 對於「怎樣教育好子女?「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家長們共同探討的話題,一邊是社會,學校所關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對於每個孩子的教育方法並非千般一律,應因人而異,這其中就大有學問,教育孩子應根據他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採取相應的方法,這樣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教育孩子應先從「德、智、體、美、善」五個方面抓起,即素質教育,首先,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須從小就要做一個品德良好的好孩子,可以舉一些實例或者通過看電視,漫畫等引導孩子告訴他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像其中的人物一樣。 二、家長平時應多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使他感覺到大人很在乎他的學習,不要不聞不問,這樣他會感覺到學得沒勁,另外,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出一個目標,實行獎罰分明,當達到該目標時,家長應遵守「合同」給予相應的獎勵,若沒達標時,家長也不應責怪,打罵孩子,應鼓勵幫助指導他,這樣才能重新樹立起他的信心。家長應教孩子養成「不恥下問」的好習慣,獨立思考,善於分析難題等良好讀書習慣,教他學東西時應靈活掌握,不要死記硬背,「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習方法不管用,時間花不少,效果卻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寫生字,寫了一排,過段時間他還是寫不出來,這種方法太「死」,家長應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結子女。 三、「健康是財富」,家長應教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早起早睡,平時打打籃球,跑跑步等對身體很好。 四、家長應教育孩子從小就要養成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對人有禮貌,教他們怎樣待人接物。 另外,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子女影響非常大,這一點應引起家長的重視,說話要得體,辦事要認真,給子女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告訴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時在家裡給他
⑧ 7歲兒童心理教育如何進行
要孩子做事真的不難,只要我們稍微改一下我們的語言,語氣語調,效果立馬就不一樣。
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孩子,來給孩子做示範,孩子一下就學會了。媽媽的行為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媽媽優秀,孩子會更優秀。可私信,進行探討。
⑨ 7歲的孩子應該怎樣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很多中國家長愛孩子無度,這樣的愛很容易變成寵愛和溺愛,就像給花施肥過度,反而會把花給害了。家長都願意把最好的奉獻給孩子,但即便把所有的一切——生命、財富、地位全部給孩子,孩子也未必會獲得終身的幸福。只有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成功的人,教會孩子學會追求自己的目標,學會享受達到目標以後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俞敏洪——《換個角度做父母》 這書不錯 你可以看看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成功,而孩子成功與否,與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確息息相關。孩子的品格和道德教育得好與壞,是孩子一輩子成功與否的關鍵。
⑩ 7歲兒童的家庭教育怎麼進行
而孩子成功與否,與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7歲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不可忽視,因為7歲的孩子剛剛踏入了學校的小社會,時不時的會耍些小脾氣。那麼7歲兒童家庭教育怎麼進行呢?現在的孩子都是身嬌體貴,打不能打的。如何教育就成了是家長們所關心的問題。我們為您挑選了關於7歲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第一,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對於孩子的倔強任性行為,我們不能夠只表達對孩子的不滿情緒,要孩子有表達和解釋的機會,讓他說清楚堅持這件事的理由,這樣可以防止家長冤枉孩子。如果他對這件表面很無理的要求能夠提出合理的解釋,家長們不僅要尊重他們的意見,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幫助他們滿足需求。這是家長和孩子很好的交流機會,他覺得你相信他,他也就相信你,這樣孩子也就不會為了一個錯誤說謊。但是家長如果長期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只是粗暴對待孩子的錯誤,慢慢的孩子就不會與你交流了。所以很多家長很苦惱,為什麼孩子不愛說話啊?這是因為你無意識的剝奪了他說話的權利,不尊重他。 第二,對於聽不進去道理,過於任性的孩子,要學會恩威並用。比如哭鬧的時侯家長可在一旁悄悄觀察,不予理睬,孩子看到自己這樣並未引起重視,時間久了就會放棄這種表達方式。在孩子大發脾氣,不可理喻時,進行合理的冷處理。把孩子帶到安靜的地方,讓其自我冷靜;並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後果。比如因為哭鬧吃不到該吃的水果,得不到該擁有的玩具,告訴孩子這些都和他發脾氣和無理的哭鬧有直接關聯,這樣孩子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後果就會有意識的控制。不管怎麼做,都要讓孩子最終明白這種行為對大家造成的不好的影響以及他自己所承擔的後果。 第三,給孩子講清道理,不能粗暴批評,責罵。當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與做法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給孩子講清楚道理,把不合理之處告訴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對,以及哪裡不對,為什麼不對。對於不愛聽大道理的孩子家長可以講一些相關故事讓其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氣的跟孩子解釋,千萬不要以威脅的口氣和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一定的時間就會有效。 第四,大人的言傳身教,要想孩子文明,懂禮貌,性格溫和,家長必須做到。如果家長脾氣暴躁,講再多的道理對孩子來說都不足說服力,因為有這樣的壞榜樣所有的道理都很蒼白無力。所以為了孩子的將來,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的性格,建議家長也要改變自己,收起自己粗暴的教育方式,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