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中的名詞解釋頓悟
發布時間: 2020-11-28 15:07:10
❶ 教育心理學中苛勒道德學習理論稱為什%
苛勒的「頓悟」學習理論
苛勒(1887-1967),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格式塔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苛勒曾在1913~1917年間,對黑猩猩的問題解決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從而提出「完形——頓悟」說。苛勒指出:「真正的解決行為,通常採取暢快、一下子解決的過程,具有與前面發生的行為截然分開來而突然出現的特徵。」這就是所謂頓悟,而頓悟學習的實質是在主體內部構建一種心理完形。其基本觀點是:
1、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
苛勒認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本身的智慧與理解力對情境及情境與自身關系的頓悟,而不是動作的累積或盲目的嘗試。學習包括知覺經驗中舊有結構的逐步改組和新的結構的豁然形成,頓悟是以對 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手段與途徑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學習的過程就是頓悟的過程。
2、學習的實質是在主體內部構造完形
完形是一種心理結構,它是在機能上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整體結構,是對事物的關系的認知。苛勒認為,學習過程中問題的解決,都是由於對情境中事物關系的理解而構成一種「完形」來實現的。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構建完形的過程。
苛勒的「頓悟」學習與桑代克的「嘗試—錯誤」學習不是互相排斥和絕對對立的。「嘗試—錯誤」往往是「頓悟」的前奏,「頓悟」則是練習到某種程度時出現的結果。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