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錯覺在教育知識與能力的哪個部分

錯覺在教育知識與能力的哪個部分

發布時間: 2020-11-28 15:27:12

① 高學歷和高能力,哪個更重要

有學歷和有能力真的可以劃等號嗎?

學歷是一張名片,很多職位其實非名牌高校的人也完全可以勝任,但卻沒資格去做,硬生生地被學歷這道門檻擋了門外。

甚至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啟事里都會寫上本科以上(限985和211,清北優先),奈何世外高人們身懷絕世武功卻被拒門外,憑啥?

學歷限制了你的收入?能力限制了你的學歷?

網上總是有人說「只要沒有學歷歧視,給我一個機會,我一定可以比清北的人做的更好!」。小扎、比爾蓋茨這些大佬更是坐實了這個說法,輟學創業卻坐擁商業帝國,旗下更是無數名校高學歷人才為他們打工。

所以有學歷和有能力真的可以劃等號嗎?

在這個社會上,存在兩套評價人的標准。一套按照學校,一套按照能力。

估計你也聽過這個比喻:

學歷就像一張火車票,博士是軟卧,研究生是軟座,本科是硬座,專科的民辦的是站票!火車到站,都下車找工作,才發現老闆並不太關心你是怎麼來的,只關心你會干什麼。

即使你上了名校,也不代表你的格局一定會就此提高。高學歷的人確實可能智商更高,名牌大學的人可能人脈資源更廣,但缺乏格局的努力根本都是無用功。

有一句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意思是:你可以烙出大餅來,但是你烙出的餅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鍋的限制。

你未來的人生就像這張大餅一樣,是否能烙出滿意的「大餅」,完全取決於烙它的那口「鍋」——這就是所謂「格局」。

一個沒考上大學的人如果只是羨慕自己的高中同學可以得到一張畢業證書,那一輩子也就毀了,他可能去買文憑卻永遠得不到文憑背後的能力和思維。

所以進入名牌大學就能高枕無憂的准備迎接新人生了嗎?

也不是,聰明本身,不能說明全部,學歷也不能。

每個人都有自己聰明的地方,有些人讀書好,有些人身懷絕技,有些人為人處事靈活。

最可怕的是覺得自己「就是聰明」 。自信過頭的可怕之處在於,沒人能改變這些人的想法,因為他們永遠覺得「我已經拿定主意了,別人說什麼都沒用」。

「上帝給了我們兩只耳朵和一張嘴,就是要我們少說多聽。」

那除了學歷,究竟什麼能夠說明問題?

別做一個高學歷的傻瓜。名校學歷固然重要,聰明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知道自己的「無知」,並擅於利用別人的技能彌補自己的缺陷心中懷有真正的謙遜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為了更有意義的事情而活。

② 聰明和勤奮哪個更重要



其實不能完全割裂的把這個兩個事情來分別看,因為聰明和勤奮這兩個事情,在一個人身上如果單獨的體現的話是不會有什麼特別好的結果,但是如果兩個特性同時聚一身的話,能就會產生1+1>2甚至大於10的效果。嗯,但是我們可以單獨的去說一下,到底是聰明重要還是勤奮更重要。其實我覺得這個是根據不同階段來講的,就拿學生來說,因為從基礎知識學習角度來講,如果你接受能力非常差的話,你的學習就會非常吃力,這個不是你錢是能夠補救的,並不是說你今天在主題你就可以很快能把知識接收。所以我認為在學習的初級階段,聰明比勤奮更重要,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你會發現,只是掌握的牢固程度與你的勤奮更加重要,因為很多時候,你的知識掌握程度取決於你自己如何去運用這個知識,運用這個知識的話就需要大量的練習是錯,才會知道知識的重點和他的要掌握的地方,在哪裡。這個其實如果是聰明人的話,他的過程會比那些不聰明的人要短,但是如果你不去做大量的這種實驗(我所謂的實驗其實就是練習呀,做題啊是錯呀,這種的情況)你就自己總結不出來,你自己需要想要知道的,和要去掌握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這個階段勤奮比聰明要更重要。但總體而言,在整個學習生涯中,如果你沒有勤奮,只有聰明的話,你可能你說。不錯,但如果你有勤奮沒有聰明的話,你有可能會成功,只不過說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當然最好的結果是你既勤奮而且還很聰明。這樣你成功的概率就會非常大。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