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公立學校好還是教育機構好
⑴ 培訓學校的老師和公立學校的老師有什麼區別
有老師問到這個問題:在您看來公立學校有編制的老師和培訓機構的老師主要區別在哪裡?從收入角度和個人價值角度來說哪種選擇更好呢?對於培訓機構老師來說,城市的選擇是否重要呢?
其實我還從來沒想過呢,是個好問題。
按照答案的復雜程度,我們分別說一說三個方面:
1 收入。2 教學發展。(涵蓋個人價值)3 各種糾結。
我們先從最容易回答的角度來看:
1 收入
人們大體認為培訓學校的老師賺錢多,公立學校老師比較苦逼,整天overloaded,而且還underpaid。這不是憑空瞎說。
在2012年,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的《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圖謀不軌的文章,叫做 How much is a professor worth? 裡面刊登了在一項對世界主要國家大學教授的調查中顯示,中國的教授的薪水倒數第三。如果你往下想,中小學老師,絕對就再掉好幾個量級。
培訓學校的老師也並不是都大款,要看城市和老師的初始級別。一二線城市,在剛剛正式帶課的時候,薪水從3500-6000塊不等。這可能已經超越了很多公立學校老師的穩定水平。如果這位老師好,受學生喜愛,人際關系也不太糟糕,在兩年以後,很有可能進入6000-8000的區間,甚至有些人可以到達10000左右。再有一些要麼資質很優秀,要麼有公眾人物的特質(例如妙語如珠、長相突出、有個人媒體等……),會達到10000-30000的區間。
公立學校的老師,3、5、8年估計工資的變動不會像培訓學校一樣跳躍這么大。
當然,我們的觀察肯定有偏頗,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培訓學校為了招聘需要或者市場宣傳,往往會主打某些明星老師。一來,讓新老師有上升的動力。二來,也向學生說明學校有多成功。這個舉動給不明真相的群眾一個錯覺:好像培訓學校的老師都是土豪。
培訓學校有大量默默無聞的一對一老師,有教著六人小班的老師,他們的工資水平從35 - 100不等,其實非常辛苦。然而機構里競爭激烈,強人如雲,他們的表現機會少,晉升通道窄,很多人就是stuck there,最後轉行。你說如果把這群人跟公立學校老師比,可能就不好判斷誰的待遇更好了吧?
公立學校也一樣培養很多財主,只是這群老師必須低調。迫於社會壓力,或者體制壓力,或者就是活明白了,人家悶聲發大財。我所知有一些公立學校的優秀教師,就是高考逼分一流,後來自己開書院型的機構,一年兩三百萬絕對不成問題。他們的名字可能你都不知道。
所以,不知道我有沒有回答你第一個問題。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開始復雜了。
2 教學發展空間
前面一個部分都說得銅臭了,我們來說說理想。既然教師那麼辛苦,為什麼還有人前赴後繼的做?
教會別人一件事是一個技術活。首先你自己不能做得太差,其次你得知道學生的水平,最後你會把這兩點的差距找齊。
有些人自己很牛掰,可是完全不會教別人。不信你自己去試試教老外中文?你自己會說,不代表教的會他們。(對外漢語的老師們,此處應該有掌聲。)
有些人自己一般牛掰,但是很知道找學生痛點,也知道如何提高。你可以看看那些名不見經傳小補習班們,可能他們自己英語很一般,也不是所有語法點都能醍醐灌頂講到語言學的根底去,但是實用至上,也能活的滋潤。
還有些人兩邊都佔了,這個就教學模式easy了,不用多說。
說回兩種機構,哪一種能讓你有更多的教學探索空間,讓你去實踐如何教?
我曾經以為肯定是培訓機構可以有更多自由。原因有三:
1 培訓機構老師擁有更大的教學自由度。
只要管用,培訓機構的老師可以有更多空間探索自己的技巧。例如,很早以前,新東方的元老級教師有時可以一節課都不講語言點,就講外國見聞,講西方思想,這叫做 build up positive mentaility towards the language,其實在教學理論上說得很通。公立學校的老師就比較難這樣做。例如,現在有一些私立小工作室,就直接用外國的教材,使用課堂活動的方式組織教學,甚至用PBL的方式做科學實驗,這也是在教學大綱下難做到的事情。
由於擺脫了很多行政和體制的束縛,培訓學校的老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 what makes sense。回顧我自己的受教育的過程,大多數真正的「教育」反而是在補習班裡獲得的,公立教育總是給我反例,叮囑我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嬉皮一句,孔子其實就是千百年來補習班制度的縮影,他跟一群破衣爛衫的人,游歷在曠野之上,開心就講兩句,辯論一下。等到後代統治者用把他的塑像放到了有屋頂的廟堂里,就都沒意思了。
2 培訓機構的老師有更多時間充實自己
多少由於金錢的驅動,培訓機構的老師更加樂意自主學習。大家有時候吐槽培訓機構的教師培訓,其實就因為自己愛學習,所以才覺得學得不夠。培訓機構的老師上課時間靈活,所以有更多機會去看一本英文原著,去出國旅遊,去參加一些網路課程。
例如,塔客學院去年的200多名老師當中,就有大量培訓學校或者私人工作室的老師。塔客學院的學習強度要求一周有兩個小時的聽課,可能還有其他時間來消化內容,做線上教學任務。而跟下來的,恰恰是有個人動力的培訓機構老師。這跟他們的工作時間構成很有關系。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大多數培訓機構由於能夠提供更好的薪水,所以自然能夠篩選更多本身素質就不低的老師,這些人本身就有可能是上進的人,由於上進表現優秀,就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小時工資,用比較少的時間工作來養活自己,用更多的時間來充實自己,然後自己越強,賺錢越多,然後自己做工作室,拜託了機構的運營成本,賺錢更多,也有更多時間安排自己的學習,於是更強……
公立機構的老師其實是國家教育機器的一個部分,必須擔任了民族歷史敘事的作用。所謂的民族歷史敘事,不是說讓你講歷史,這個教學大綱就代表著國家對於年輕人的期望,而老師有傳達這個期望的任務。另外,公立機構的老師還需要擔任很多家長的職責,做反復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我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真的非常不恰當。培訓機構就猶如古代的高級妓女,也許要吃青春飯,也許要學習很多音樂文學詩歌技巧,也許要跟新來的綠茶婊使手段斗爭,但是過得瀟灑自在。公立機構是嫁了漢的婦人,有人供養,受人尊敬,但是要做個黃臉婆的工作,周而復始,日復一日,一並買斷。
3 培訓機構的老師有更多機會拓展眼界
我曾經說過,豐富自己人生的三種方法:讀書、旅行、見人。
讀書當然需要時間,而且也需要讓別人告訴你讀哪一本好。不同的圈子裡流行的書肯定不同,混對圈子很重要。有些人只看一看那種到處轉帖別人的公眾號,有些人讀兩年前暢銷書的中文譯本,還有些人直接用Kindle買上星期在美國文化類脫口秀裡面推薦的原文。人和人的區別就在這里。
培訓機構通常有出國旅行的傳統,很多老師自己就是海龜,就算留學時間再短,也算是吃過見過。還有很多培訓機構的管理者,也有外國生活的經驗,也會鼓勵員工出門看。不要覺得旅遊是浪費錢,人的想法會因為見識改變,做事風格也會變,行動有了變化,結果也可能變。
最後一條是見人,請參考上面說過的良性循環。因為有不錯的薪水,所以容易吸引到可能更優秀的人,所以就算你自己不是最大的一條魚,看看也好。而且這些人並不一定是高傲不可一世的人,他們當中有很多真正的大牛,謙虛和善樂於助人,這也是你進步的力量。
好,我說了三個理由。但它們都是我曾經的想法。
我當然懷疑過,是不是教育只有在公立的狀態下才能真正自由的發展。
因為培訓機構的反面有錢逼著。
我雖然認為靠知識賺錢是合理合法公平公正的,但的確看得到很多欺詐。很多人為了能夠招到學生,說起「四個小時教你掌握雅思閱讀」「28天形成美語思維」「10天突破托福單詞」,還有一系列保證提分的班級、邪教組織一樣的速成口號。我真心相信,他們心裡也知道這么說不對,但是為了錢,也只能瞎說。
因為培訓機構的生存規則不一定都公平。
哪裡又完全公平呢?機構里的老師都見過那種可能教的很一般的人,只是因為帥氣高大,只是因為會說兩句恭維女同學的話,只是愛開黃腔,脫上衣跳舞的人,一樣有五位數的薪水。所以這讓人覺得很挫敗,也有很多塔客來跟我訴苦,說這個世界怎麼了。世界就是這樣:培訓機構的生態在一部分程度上好比show business,有些人雖然look pretty, 但是 full of shit,可惜他look pretty就夠了。
所以,有時候我在想:
也許安心按照科學理論做教育,就不能急著賺錢,就不能整天看業績報表,就不能隨著大流喊反人類的速成口號。可是公立學校的老師也告訴我,他們不看業績,也有其他的煩惱,他們不喊口號,但是有沒完沒了的作業判;他們不用作秀搞怪,但是有領導關系要維持。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很多我尊敬的同事,有的決定一個人做工作坊,那裡有一群懂科學的學生,也有一群安心的老師,收取合理的學費,沒有浮華的廣告,老師有尊嚴的茶米油鹽醬醋茶生活,學生也亦步亦趨的進步。我在想,在科技的推動下,也許個體戶復興的時代來了?(不過個體戶也並非適合所有人,以後有空再寫一貼。)也有的人就要摸爬滾打,跟這個體製做斗爭,於是一路做向高管。還有人出國留學,嫁人之後,相夫教子。
好,說到這里,我可以總結一下。
收入方面:從我直觀感受來說,強者在培訓學校的收入會不錯。如果是弱者,可能在培訓機構並不開心,而在公立機構可能生活舒緩一些。
教學成長:從我片面的觀察來說,培訓機構跟公立機構平分秋色。前者的利弊給你分析過了,有理想的玫瑰色,也有銅錢土黃色。
職業發展:以前我寫過一貼,女教師的職業發展道路,男女老師都可以去參考。我就不再多說了。公立機構的老師我不太清楚,我估計大家可以去參考公務員的晉升模式。
3 令人糾結的例外們
最後,我說說很多個例外,他們都是我見過的老師,也有一些是塔客學院里認識的優秀青年:
老師一:培訓機構老師,二線城市,口語一般,進入培訓機構之後很挫敗,到處比不過別人,索性放棄,教學作業懈怠,整天抱怨自己的錢不夠。最後,在一次教學作業沒有完成的時候,被最後請出了機構。
—— 不是所有培訓機構的人,都有大錢賺。也不是所有人都那麼有鬥志。
老師二:公立學校老師,拖家帶口,二線城市。不但自己要養家,還用晚上的時間繼續學英語,參加網上教師培訓,積極跟同學交流,插科打諢。在學校里也受學生喜愛,我見過他發來的教室照片,一團歡樂。
—— 不是所有公立機構的人,都是苦逼的人,有追求在哪裡都會很快樂。
老師三:海龜回到自己家的小鎮上,開了一間工作坊,用國外先進的方法教三線城市的孩子,不疾不徐、有條不紊。周邊的學生很認可,自己在家鄉工作也很開心。
—— 強者和弱者是一個比較優勢,你問我城市的選擇怎麼選,這要跟你自己的能力相比。一個英國一年的碩士可能在北京不算什麼,一抓一大把;但是到了邯鄲下面的鎮子上,這人就是寶貝。
今天說的有點多,看到這里的都是真愛。希望我有回答你的問題,不論在哪裡工作,一定要問自己的心:我開心嗎?
一個人開不開心,跟他賺錢多少當然有聯系,但跟周邊的人際關系、對知識文化的追求也很有關系。你如果覺得這件事會讓你幸福,就去做。
--原創 塔客學院塔主崔冕
⑵ 是去公立學校當聘用老師好還是去輔導機構當老師好
公立享受國家各種福利,節假日帶薪休假等就不多說了,輔導機構雖然工資可專能高一屬點,累是一方面,而且你自己的空餘時間就很少了。有孩子的話,寒暑假帶孩子去玩一玩,培訓與孩子的感情不是更好嗎? 來自職Q用戶:黃先生
看你要的是什麼,要掙錢和自由時間去機構,要穩定去學校 來自職Q用戶:邊女士
⑶ 培訓機構和學校的區別
培訓機構和學校都是人們進行教育的場所,但在辦學性質和資質等方面有所不同,它們的區別是:
1、在學習內容方面培訓機構是對於某一個方面的專業或課程進行培訓;而學校教育有計劃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綜合的培訓。
2、培訓機構不能發放學歷和學位證書,而學校畢業後會得到相應的學歷和學位。
3、在辦學資質上,學校的辦學資質條件要求要嚴格的多,而且多數學校都是公辦的;而培訓機構的辦學資質則寬松很多,大多數是私人辦學的。
4、學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學校主要分為五種: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而培訓機構並沒有細分那麼明確,是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進行知識的培訓,只要針對這些學生。
⑷ 公辦學校跟民辦學校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1、民辦院校是由社會集團,集體,及個人投資,自負盈虧是國家高等教育體系有益補充的一種教育體制。 公辦是由國家撥款輔助的我國教育體制中的主要形式。
2、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招生的區別:
公辦學校招生是由各當地教委抽取建檔線以上,直接進入高等院校學習深造 ,而民辦院校則是在高考生進入高考期後,由本校派人直接到各地招收學員,各個學校由於各自的差異,因此在招生時選拔學生的方法也不同。
簡單來說,公辦學校由於是國家撥款,所以對工資的需求不高,所以對學生的關心程度也會低於民辦學校,而民辦學校的工資是只能通過學費來發放的,所以為了更多的學生入學,他們的教學肯定會更傾向於學生
⑸ 剛剛畢業,公辦學校還是教育機構哪個比較好
兩方面都可以選擇,若是能取得教學資質及教學編制當然是公辦學校較好,享受正常節假日休息和寒暑假帶薪假期,但發展機會不會有很多,除非教學十分出色;去教育機構正規的大機構確實很磨煉人,隨著時間和教學經驗的積累,崗位提升,星級升高,手裡的學員數增多,薪資待遇也會水漲船高,不過休息一般是周中而非周末。兩方面可以均衡一下。
⑹ 公立學校好還是封閉學校好哪種教育好
針對上述問題,首先說:不能一概而論,按你說的封閉式學校,可能就是指私立學校吧。當今社會無論是公立學校或是公立學校,都有他們的優點,也有他們的缺點。這關鍵要看你所選擇的具體的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各方面優缺點的比較後才能確定,看你對學校最需要的是些什麼,看哪所學校最能達到您的目的。
如果你對要選擇的兩所學校毫無了解,也無法進行調查了解的話,我建議您選擇公立學校。
我一貫不贊成什麼封閉式學校,當然我不知道你說的封閉式學校到底封閉到什麼程度,如果封閉程度越高,我越不贊成。原因是:如果你把孩子送進了封閉式學校,你就是把孩子送進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天地,他等於到了一個與大世界不相同的小世界,可是,將來孩子長大後,他不能在小世界裡生存,他要到大世界裡生存,可當他到大世界時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生存就困難了。所以,我一貫認為:要讓孩子在開放性的學校,讓他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得,將來才能在社會上生存,我不管他是私立學校或是公立學校,要是開放性的學校。
比如,我教育我的孩子不準打人罵人、不準偷拿別人的東西,不準做不道德、違法的事。但我要讓孩子看到和知道打人罵人的事,讓他知道有人會偷人的事,讓他見到和知道有些人做不道德的事和違法的事,這樣,孩子才能了解社會,將來他才能應對各種復雜的社會環境。
其二,通常而言,一般的所謂封閉式學校(私立學校)j是不如公立學校(當然我不排除有辦得很好、很有特色的私立學校)的。原因非常簡單:公立學校的教育資源通常比私立學校豐富得多,學生在公立學校就讀自然比在私立學校要受益得多。比如,在硬體建設上,公立學校的建設全是國家撥款,隨時都有可能大資金的投入,進行大規模、大變革的建設,而私立學校的建設僅憑辦學者自己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管理方面,公立學校是按照國家有關辦學標准及要求進行管理和教育教學的,相對而言更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私立學校往往會側重於學生的書本學習成績(考分)而忽視或輕視學生其它方面的發展;在師資方面,公立學校的師資隊伍穩定,好教師較多,教師的能力、特長、愛好等都廣泛得多,自然對學生的影響就更加豐富多彩了。
從上述分析而言,我建議您把孩子送進公立學校。
針對您說的「孩子學習不自覺,性格開朗」而言。首先,我認為:孩子性格開朗是件大好事,我要在此恭喜您得了個好孩子。因為,由於各種原因,現在性格開朗的孩子太少,許多孩子都比較自閉,不利於日後發展。您的孩子性格開朗,他的智力就一定很強,他一定很合群、很善於社交,這種孩子的發展前景很大,只要家長培養得法,孩子將來必成大才。
這種孩子如果你送進封閉式學校,如果學校真的太封閉了,你不一定能夠達到目的,甚至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那就更麻煩了。
針對孩子學習不自覺的問題,首先請你好好找找原因,有哪些原因可能導致孩子學習不自覺,找到原因後再針對具體問題具體解決,解決的辦法和方式一定要注意妥當。比如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不妥之處,居住的環境、孩子交往的人員情況,孩子在學校的各方面情況,多與孩子的老師溝通,了解詳情,逐一找找有關影響孩子學習自覺性的原因,再針對性想辦法、採取比較恰當的方式解決。
同時,要想方設法找出孩子的優點、特長、興趣、愛好,對其加以引導、發揮,不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覺性,鼓勵孩子積極努力進取,將來成為一名有用之才。
最後,建議家長要多擠些時間陪伴孩子學習、娛樂、勞動等,多與孩子交流,進行思想溝通,真正地做到了解孩子,才能有效的教育管理孩子。同時多與老師溝通,向老師請教一些方法,也不時的向一些管教管道有方的家長請教一些方法。
有句話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管理培養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一時間不見成效,千萬別灰心,一定要有耐心、信心,不斷研究,不斷改進,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孩子是能培養好的。堅持下去,就是勝利。
祝您早日把孩子教育優秀,祝您的孩子將來德才兼備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⑺ 目前中國小學階段教育,到底是民辦的好還是公辦的好
以愉快教育的公辦小學,優點功課少,孩子在校活動時間多,偶爾生病請假都比較輕松,學業壓力小甚至從不排名.但這類學校的普遍情況是,大部分的孩子都在周末補課(周末學校功課也不多,學校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家長對孩子進行額外教育).這類學校每年都會有個別牛娃,而且因為學校寬松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孩子能夠兼顧學習和玩的時間(相比之下民辦小學的牛娃們更辛苦).孩子都能有個比較快樂的童年,寬容的心(因為學校不宣揚成績,除個別成績極差的孩子會有影響),我至今記得我孩子公認他們班最有吸引力的孩子是因為他體育成績最好(和國外教育有一拼).但不得不承認,在小升初的環節上大部分的孩子需要家長的關系才能進好初中,雖然他們將來初中不見得就比民辦的孩子差.
以學業較重的民辦和部分公辦學校,優點是學校抓的緊,比普通公辦學校學的深和難,即便不參加課外補課也能在各名校的小5班考試中獲得比較理想的成績.但對於要競賽獲市獎的話,我覺得還是需要額外的課外補課的才行.這類學校也因為畢業生的優秀成績而備受家長追捧,從來不用擔心生源.但這類學校每年都會發生(大部分都是低年級的學生)孩子實在無法適應這類學校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和學習方式而轉學,換言之,成績不好的孩子在這類學校會很痛苦,如果說第一類的愉快公辦學校里這類孩子的比例是1%,那在民辦學校里這類孩子的大概要10%.我記得有一次孩子生病在醫院吊鹽水,和臨床另一個在民辦就讀的媽媽聊天,她就抱怨說孩子病好回學校老師要求一定要把拉下的作業都補掉,覺得身體剛好的孩子又要做很多作業,我當時看著自己病中的孩子很慶幸他不用受這份苦.
其實,說到底,適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學校.
家長還是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願意陪著孩子課外補課而孩子也願意配合的,可能更適合公辦學校,家長忙於工作而無法兼顧孩子學習的,也許進民辦不失為上策.家長初中有路子可以進好初中的,孩子小學也不必那麼辛苦(因為小學知識還是簡單,無論公辦民辦的孩子進同一初中差異也不是很明顯,關鍵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家長沒路一定要靠成績博取名校的那也許民辦的成功率更高.
⑻ 應該選擇私立小學還是公立小學各有什麼優缺點
私立小學和復公立小學的特點是什制么?
私立的收費,服務按常理來說應該要好一點。
公立的按國家標准收費,但是服務應該就有點欠缺。
⑼ 是在教育培訓機構當老師好點,還是去私立學校好點有經驗的介紹一下吧。(目前進公立學校不大可能了)
肯定是私立學校好點。首先,私立學校的教育模式更為接近公司學校,比如教學系統、專評職稱等,這屬樣有助於你適應學校環境。第二,教育培訓機構的教育模式更為鬆散,因為他們相當於一個輔導機構,就是對日常教學的補充和鞏固。第三,你在私立學校當老師可以積累很多教學經驗,這樣對你以考招教會有很大幫助。因為私立學校更為看重教學效果,學生成績、素養的提高,那麼你積累了大量經驗之後,會很容易得到公立學校的青睞。
⑽ 當教師去公辦的學校好還是私立的或者培訓機構好呢
私立和公辦學校的區別就是編制問題。其次是薪資問題,私立學校的工資可能更高一些,公辦學校的老師其他福利可能更好一些。培訓機構嘛,按照課時費來計算的,課多,工資就多。
英語和語文,如果你都能拿下的話,建議英語吧,英語不管在私立學校還是在培訓機構,都比較吃香的。語文競爭力大,畢竟語文老師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