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心理學測試題答案
⑴ 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網上有各種類型的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建議你搜一下,會搜出好多。
⑵ 教育心理學試題求答案
21211 14133 32312 12134 24332 32231
⑶ 教育心理學課後題答案
一. 學生學習的特點是什麼?
答:小學生的學習以間接經驗為主,具有被動性和強制性,具體表現在:直觀操作性,指導模仿性,基礎再現性. 中學生學習特點為1)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化2)學習成績分化日趨激烈3)學生的自主能力日顯重要4)學習的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並存
二. 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內部主觀因素1)智力2)年齡3)知識經驗的精煉程度和概括水平4)學習的心向和定勢5)學習者對學習和學校的態度(二)外部客觀因素1)學習材料的特徵2)學習情境的相似性3)教師的指導
三. 技能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答:技能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基本特點如下:1)技能是通過學習或練習而形成的,不同於本能行為.2)技能是一種活動方式,是由一系列的動作及其執行方式構成的,屬於動作經驗3)技能中的各種動作要素及其執行順序要體現活動本身的客觀法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習慣性動作.
四. 試舉出幾種認知策略,說說它們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
答(一)復述策略,主要用於記住和保持學習材料於頭腦中.
(二)精細加工策略,主要包括:記憶術,做筆記,提問和生成性學習,對於復雜的學習,精細加工策略有說出大意,總結,建立類比,用自己的話做筆記,解釋,提問以及回答問題等,這樣使學生所學信息意義更豐富更有利於記憶.
(三)組織策略,主要包含列提綱,利用圖形和利用表格.,這樣能夠直觀的表述所寫的東西,有利於記憶.
五.態度和品德的關系如何?
答:態度和品德的實質基本相同但是二者也有區別.第一,兩者所涉及的范圍不同第二,價值內化程度不同.
六.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特殊能力?
答:組織教材的能力,言語表達的能力,運用教學策略的能力,處理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
七.論述—結合實際,談談教師應如何進行課堂管理?
答:為了達到課堂管理的目標,教師需要切實抓住學生心理,依據教學內容,應用教學策略.良好的課堂管理策略能夠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讓教師工作的更輕松,使課堂環境更加豐富而有趣。讓教師擁有更多時間進行教學而不是管理學生。
(一) 增加參與,維持全體學生的注意力;作為教師應該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教學,同時給學生提供積極參與的機會,靈活應用討論式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法,但同時注意提問一個學生的時間不要太長。
(二) 保持教學的流暢性;教師應當在上課之前充分考慮課堂教學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以避免發生課堂紀律問題。
(三) 避免打斷課堂教學;對於諸如做鬼臉,打架等偶發事件,教師應盡可能不要再課堂上處理,課下再找其做相應教育和懲罰。
(四) 管理好過渡期;過渡期是管理的縫隙,課堂秩序罪容易打亂。為此,教師應做到:平時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上課鈴一響,馬上安靜聽講。課堂要求小組討論,立即組成小組,在過渡時還要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信號。
(五) 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地評價,盡可能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
(六) 發動學生參與制定課堂規則;這樣做可以使學生更容易遵守規則,並對課堂規則有一個理性的認識,達到自我管理的層次。
八.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對中小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答: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發展性教育和補救性教育兩項任務。中小學教育以發展性教育為主。心理健康教育遵循一定的原則:素質教育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差異性原則預防,發展和矯治的原則。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是
(一) 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全員參與;1)設心理健康課2)開展心理咨詢服務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4)開展家庭心理健康指導
(二) 創設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創造優美潔凈的校園環境,使之達到有德的氛圍.智的啟迪.體的設施.美德情趣等基本要求.
(三) 發展優先.防重於治;學校教育工作應首先著眼於發展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注重維護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而不是將工作的重點放在心理除了問題的學生的矯正與治療方面.
⑷ 高中語文學科教育心理學試題.
在寫作教學中適當運用心理學
——《學科教育心理學》學習心得
我是一個語文教師,一直以來認為語文教育是最接近學生心靈的學科,所以,也就特別關注學生的心理,也因此關注語文教學科學的心理科學。最近閱讀了《學科教育心理學》中語文學科心理學,覺得很有收獲,如果說自己以前也似乎曾經遵循過一些教學規律的話,除了道聽途說之外,更多的是自己不自覺地以心度心、以意揣意,不曾專門從心理學角度、在科學的指導下進行更有效教學。
心理學研究指出,一個專家型的教師至少應當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1)所教學科的知識,(2)學科課程材料和結構的知識,(3)一般教學論的知識,(4)教本門學科所需要的特殊概念和特殊方式的知識,(5)本學科特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的知識,(6)學生的性格特徵、文化背景及學習環境的知識,(7)學生學習本門學科的特殊規律的知識。現在讀了這部書之後,感覺自己的理論知識還差得很遠,充分感受到在每個學科教學領域中如何引進教育心理學的一般規律,並且能用它指導學科教學實踐,實在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重要的工作。也覺得從學習中大有收獲,下面結合課本內容和自己在寫作方面的教學實際,談一談心得體會。
一、作文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讓學生們不怕寫作,甚至愛上寫作。
這需要老師首先熱愛寫作,一個不愛讀書,不愛寫作,興趣不再舞文弄墨之上的老師,不可能教出好學生。有了自己的創作體驗,甚至是創作快感,老師才能把這種快樂傳達給學生,跟學生一起享受寫作的樂趣,也不會生硬地寫評語,單純地把寫作課當成教學任務來完成。
其次,老師要多方面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感悟力。在指導作文時,讓學生大量地觀察生活、觀察社會、觀察大自然、觀察周圍的人們,是指發現其中閃光的恭喜,一方面感染、潔凈學生們的心靈,一方面在觀察中思考感悟生長自己的人生經驗,其實寫作就是體驗的抒發,是感悟的流淌。
二、作文教學要培養出有情感,懂情感的孩子,讓孩子們帶上感情去寫作。
首先,《語文教學心理學》中指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情感能成為意志行動的動力,一定的情感,能激發起一定的意志行動。」因此,讓情感進入作文教學是我們教學中不懈追求的極高的教與學的境界。老師們除了善於藉助激情的語言、優美的動作、可親的舉止,即以教師的真情實感去感染學生之外,還通過幻燈、錄像、光碟等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來誘導學生,調動起學生內心相應的感情。在情感互動的過程中進行教學活動,引起情感共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求知慾望,發展學生的情感和認識,讓情感變成持久的學習動力,使學習成為學生的主動需求,實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
⑸ 求教育心理學方面的辨析題及答案
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一書的問世,是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教育心理學誕生的標志。(正確)2.學習是一個從不知到知的認識過程。(錯誤)因為學習不僅有認知領域的學習,還有情感、態度領域的學習、運動技能領域的學習。3.認知結構是指教材的邏輯結構。(錯誤)認知結構是學習者頭腦里的知識結構,不同於教材的邏輯結構。4.如果在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沒有適當的觀念可以利用,要進行新的學習是很困難。正確5.為當三好生而學習是一種內部動機。(錯誤)這是一種外部學習動機,因為學習者追求的是學習活動以外的目的。6.學習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互為因果的關系。(正確)7.記憶中的倒攝抑制是一種學習遷移現象。(正確)8.為了便於記憶,將的值1.41421……記作「意思意思而已……」,這是一種有意義學習。(錯誤)這不是有意義學習,因為學習材料本身沒有邏輯意義,只是為了便於記憶的目的,採用記憶術,人為地賦予它一種意義。9.在間歇強化的條件下,新的行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錯誤)研究事實是:在間歇強化的條件下,新的行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10..教學實驗表明:發現學習的效果優於接受學習。(錯誤)發現學習與接受學習各有利弊。11.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廣義知識概念在外延上與習得的認知能力和動作技能相對應。(正確)12.學習聯結理論重視對學習的外部過程和外部條件的研究,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正確)13.在學習了重力場知識後學習電力場知識,用重力場知識同化電力場知識。這種學習屬於上位學習。?(錯誤)這樣的學習屬於並列結合學習。14.程序性知識的學習過程一般都包含陳述性知識學習的階段。(正確)15.最早用實驗方法批判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家是桑代克和武德沃斯。(錯誤)最早用實驗方法批判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家是詹姆斯。16.一位歷史老師指導學生把明朝遷都北京的年份1421年,記作「一事二益」,這里所使用的學習策略是組織策略。(錯誤)在要學習的新信息上增加了相關的信息來促進理解和記憶,故這種策略屬於精加工策略,而不是組織策略。17.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心理學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應用。錯。教育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但並不意味著它是一般心理學原理在教育中的應用。因為教育心理學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課題。18維果斯基的的觀點,教學必需要考慮學生已經達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學也必須著眼於學生的已有水平。正確。關於教學和發展的關系,維果斯基認為教學必須要考慮兒童已達到的水平,並要走在兒童發展的前面。19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強化分正強化和負強化,無論正強化還是負強化,其作用都是改變同類反映在將來發生的概率。正確。強化是一種操作,強化的作用在於改變同類反映在將來發生的概率,強化分正強化和負強化。20.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歸因時應實事求是,實際是什麼就是什麼。錯,歸因時盡是歸結為努力不夠,不要歸結為能力不足。23考到的知識點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教學過程。24、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效果越好。中等強度學習動機學習效果較好。25、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越高,學生的成績也就越好。錯誤,學生的成績不僅與教師的期望有關,還與學生的人格特徵、歸因水平、自我意識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