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貝爾對幼兒教育的主要貢獻
A. 請簡要論述福祿貝爾的學前教育思想 1.幼兒園教育的意義和任務。2.幼兒園教育的方法。3.幼兒園課
1、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
福祿貝爾認為,幼兒的行為是其內在生命形式的表現,是由內在的動機支配的。通過這些行為,幼兒才可以成長發展。保育者的任務是幫助幼兒除去阻礙生命發展的障礙,讓自我得到發展。命令式的、強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對幼兒的發展是無效的,而必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重視幼兒自我活動。
2、游戲理論
福祿貝爾是第一個闡明游戲教育價值的人。他製作的玩具取名為「恩物」意為「神恩賜之物」,現在仍有很多幼兒園在使用。為了紀念福祿貝爾的貢獻,人們為他建了一個紀念碑,紀念碑的造型仿照了「恩物」中的球體、圓柱體等。
3、協調原理
福祿貝爾說,人不是單獨一人存在的,他是家族中的一員,社會的一員,也是民族的一員,是宇宙中的一分子。因此,我們應該讓孩子和周圍的環境、社會、自然結合,協調一致。能夠得到真正的協調是最美好的事。
(1)福祿貝爾對幼兒教育的主要貢獻擴展閱讀:
1、教育順應自然
福祿培爾基於性善論,把教育順應自然作為兒童教育的基點和中心。教育順應自然的思想貫穿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始終。"自然"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是指大自然;另一方面是指兒童的天性,即生理和心理特點。在論述教育順應自然時,自然主要指後者。
2、兒童"自動"發展思想
所謂"自動"發展是指個體利用自我能動的力量,使內部表現於外部和使外部表現於內部的過程。福祿貝爾把人的教育年齡范圍劃分為幼兒期和少年期兩個大的發展時期,幼兒期兒童通過活動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表現出來。
這是一個使內部的東西成為外部東西的時期;而少年期主要是學習的時期,這一時期兒童通過各種感官接受外界的刺激吸取知識,是使外部的東西轉變為內部東西的時期。人的"自動"發展就是通過這兩個階段實現的。
B. 為什麼說福祿貝爾是幼兒園教育之父
(1) 幼兒園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種形式,體現了教育的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系統性和規范性。 因此真正意義的幼兒園必須能夠體現專業性和系統性。 (2) 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是「幼兒園之父」 ,原因就在於他所創立的幼兒園具有一整套幼兒教育理論和相應 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 (3) 福祿培爾創立的幼兒園中以游戲為主要活動, 幼兒通過 「恩物」 來學習, 這不僅尊重了幼兒教育的規律, 而且對幼兒教育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C. 簡述福祿貝爾的學前教育思想
1.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
福祿貝爾認為,幼兒的行為是其內在生命形式的表現,是由內在的動機支配的。通過這些行為,幼兒才可以成長發展。保育者的任務是幫助幼兒除去阻礙生命發展的障礙,讓自我得到發展。命令式的、強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對幼兒的發展是無效的,而必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重視幼兒自我活動。
2.游戲理論
福祿貝爾是第一個闡明游戲教育價值的人。他製作的玩具取名為「恩物」意為「神恩賜之物」,現在仍有很多幼兒園在使用。為了紀念福祿貝爾的貢獻,人們為他建了一個紀念碑,紀念碑的造型仿照了「恩物」中的球體、圓柱體等。
3.協調原理
福祿貝爾說,人不是單獨一人存在的,他是家族中的一員,社會的一員,也是民族的一員,是宇宙中的一分子。因此,我們應該讓孩子和周圍的環境、社會、自然結合,協調一致。能夠得到真正的協調是最美好的事。
4.親子教育
福祿貝爾認為,要讓孩子在愛中成長,首先就必須教育母親。這或許是他幼時沒得到母愛的一種體驗吧。因此他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為母親們開辦的「講習會」,後來還專門寫了一本《母親之歌與愛撫之歌》。
5.明確了幼兒園的任務
福祿貝爾指出通過直觀的方法培養學前兒童,使他們參加必要的活動,發展他們的體格,鍛煉他們的外部感官,使他們在游戲中得到成長。
6.兒童的四種本能(易考點,選擇)
福祿貝爾認為兒童共有四種本能,第一為活動的本能(即是—種創造的本能),第二為認識的本能(即揭示萬物的本能),第三為藝術的本能(即進行藝術創作的本能),第四為宗教的本能,是前三類本能的歸宿。教育的任務在於促進兒童內在本能的發展,以培養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由此,他把課程分為宗教及宗教教育、自然教育及數學、語言及語言教育、藝術及藝術教育四大領域。
拓展資料:
弗里德里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國教育家,被公認為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教育家之一,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他不僅創辦了第一所稱為「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機構,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導著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方向。他的代表作《人的教育》。
母親細心的照料,同伴之間游戲的玩耍,兒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自由發展,幼年的生活當如這般無憂無慮,而這些思想正是福祿貝爾日後所倡導的學前教育思想之一。
D. 福祿貝爾是如何論述幼兒園教育
(1)
幼兒園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種形式,體現了教育的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系統性和規范性。
因此真正意義的幼兒園必須能夠體現專業性和系統性。
(2)
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是「幼兒園之父」
,原因就在於他所創立的幼兒園具有一整套幼兒教育理論和相應
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
(3)
福祿培爾創立的幼兒園中以游戲為主要活動,
幼兒通過
「恩物」
來學習,
這不僅尊重了幼兒教育的規律,
而且對幼兒教育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E. 都有哪些人是學學前教育的
一、德國福祿貝爾
貝關於福祿爾,大家需要關注的考點在於:幼兒園之父----第一所幼兒園----恩物----第一個闡明游戲的重要價值
福祿貝爾是第一個闡明游戲教育價值的人。他製作的玩具取名為「恩物」意為「神恩賜之物」,現在仍有很多幼兒園在使用。為了紀念福祿貝爾的貢獻,人們為他建了一個紀念碑,紀念碑的造型仿照了「恩物」中的球體、圓柱體等。
而至於其他的「協調原理」和「親子教育」則需了解即可。
特別注意:創建了第一所幼兒園,第一個闡明游戲的重要價值,兩個第一是重點!
二、義大利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的理論是跟福祿貝爾學的,是一種傳承,但是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恰好福祿貝爾是幼教之父,蒙台梭利是幼教之母,兩人可以對照記憶。
1907年在羅馬貧民區創設了「兒童之家」,招收3~6歲的幼兒,在這里進行她的教育實驗,逐步制定了整套的教材、教具和方法,創建了蒙台梭利教育體制,這套體制一直沿用至今;現今很多中外的幼兒園都以蒙台梭利來命名。所以考試中,蒙台梭利也出現的很頻繁。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具有一種下意識的﹑不自覺的感受能力與特殊鑒別能力,簡稱「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既能通過與周圍環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觸和情感的聯系,獲得各種謹嚴和知識。
而兒童這種下意識的教育能夠成功的關鍵是需要一種有準備的環境;而在這一環境中,老師是作為這一環境的創設者、觀察者、指導者出現的。同時,蒙台梭利還利用感覺教育創設了專門的教具。
對於蒙台梭利,主要考點即在於:幼教之母、吸收性心智、感覺教育、專門教具。
特別注意:蒙台梭利創設的專門教具主要是鍛煉兒童的感官的,進行感覺的教育;這和福祿貝爾的恩物有很大不同。而在考試中,兩者往往容易混淆。
三、誇美紐斯
誇美紐斯是17世紀捷克教育家,是人類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對學前教育提出了深刻認識並有系統論述的教育家。誇美紐斯的學前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1632年出版的《母育學校》中,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1658年出版的《世界圖解》是世界上第一本依據直觀原則編寫的課本,也是一本教給兒童基本知識的帶有插圖的網路全書。
誇美紐斯這一人物的主要考點在於其代表作《母語學校》
四、盧梭
盧梭,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之一。盧梭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於他的教育著作《愛彌兒》一書中。
盧梭對於幼教領域一大重要貢獻就是強調教育應當尊重自然,反對揠苗助長。他認為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護兒童善良的本性,他主張教育要與兒童天性的自然發展一致起來。09、12等幾年武漢事業單位幼教專業課真題中都考過,考得跟我們現在很喜歡的理念契合的人和理念。
盧梭這一人物的主要考點在於其代表作《愛彌兒》和自然教育的理念。
特別注意:雖然誇美紐斯也提到了「自然」,但是他並沒有做過多強調,只是輕描淡寫提到了「自然」;而盧梭是著重提到了「自然教育」,培養自然人,一般「自然」這一點考盧梭考得更多。
F. 福祿貝爾在學前教育理論和幼兒實踐上的主要貢獻
福祿貝爾確定了幼兒園的地位和教育方法,建立了一個以活動與游戲為主的要特徵的幼兒園課程體系,包括游戲與歌謠,恩物(一套供兒童使用的教學用品),作業(將恩物知識運用於實踐),運動,游戲,自然研究。
G. 福祿貝爾對游戲的理解
福祿貝爾是德國著名的幼兒教育學家,在幼兒的教育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專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學前教屬育事業,他認為家庭和母親在早期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吧,並主張有必要建立公共的幼兒教育機構來彌補家庭教育的缺陷,在1840年他正式將這所學校命名為「幼兒園」。
在教育中他主張要適應兒童的發展,遵循兒童的本性,而且注重以兒童的自我活動為主,教師只為兒童提供條件,而不幹預兒童的活動,充分發揮了兒童的主體性,並且重視各種游戲,福祿培爾認為,「游戲是兒童發展的最高階段」,它是「人在這一階段里最純潔的最神聖的活動」。是教育史上第一個成人游戲的重要價值,有系統的把游戲活動列入教育過程的教育家。而且在教育實踐中,
福祿培爾一直重視對游戲的研究,他認為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工具,所以制除了一套供兒童使用的教學用品,成為「恩物」。意為「上帝的恩賜」。它最大的價值在於是可以幫助幼兒認識自然及其內在規律的重要工具。
福祿貝爾獨特的幼兒教育學體系對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期的世界幼兒教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所以被大家稱為「幼兒教育之父」。
H. 福祿貝爾是誰,是什麼時期的,著作,貢獻
德國教育家,被公認為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教育家之一,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他不僅創辦了第一所稱為「幼稚園」的學前教育機構,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導著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方向。當時來說,能讓孩子上他的教育課程者均為有錢有權之父母。
《人的教育》(1826年)
《慈母曲及唱歌游戲集》(1843年)
《幼兒園教育學》(18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