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是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是

發布時間: 2020-12-01 02:17:21

Ⅰ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是什麼233網校

教育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也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根據。
教育目的與教學目的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教育目的是國家培養什麼樣人才的總要求,反映社會成員在教育上總的需要。
教學目的是教學領域里為實現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學主體的需要。教育目的引導著教學目的,教學目的必然受制於教育目的。通常,教育目的要轉化為教學目的,使社會需要具體化為教學主體的需要。

Ⅱ 什麼是教育目的它有哪些不同的類型確定教育目的的依據有哪些

閩試導讀: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超越了別人許多,那麼一定是你比別人多付出的結果。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功沒有捷徑,只有不斷地學習和積累!閩試教育願意陪伴你走過福建教師招考的每一步,我們將每天整理並更新幾點教育學知識,讓你在點滴的積累中超越平凡,邁向成功!
教育目的的基本類型
(一)根據教育目的自身實踐的特點看,分為價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價值性教育目的:具有價值判斷的意義
操作性教育目的:具有實踐操作意義
前者是後者的依據,設定原則,價值基礎。後者是前者的體現形式。
(二)從教育目的要求的特點看,分為終級性教育目的和發展性教育目的
終級性教育目的:具有終級結果的教育目的
發展性教育目的:具有連續性的教育目的
前者是後者的根本依據,後者是前者的具體體現。
(三)從被實際所重視的程度看,分為正式決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決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決策的教育目的:被社會權力機構確定並要求各級各類教育都必須遵守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決策的教育目的:蘊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論中的教育目的。
推薦閱讀:更多福建教師招考時事政治相關內容請點擊
更多福建教師招考師德法規相關內容請點擊
更多福建教師招考心理學相關內容請點擊
2015年福建教師招聘考試招生簡章
詳情咨詢陳老師QQ:2355456378 電話:13616004950

Ⅲ 中小學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及原則

當前位置:第三章 教育目的>>>第三節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及原則

一、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

(一)確立教育目的社會依據

1、現實依據

第一、教育目的要反映生產力和科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第二、一定的生產關系及由此產生的政治經濟制度是確立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據。

2、 歷史依據

首先,教育目的本身具有歷史繼承性

第二,教育目的的確立都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特定社會或民族的文化積淀也是教育目的確立的依據之一。

(二)確立教育目的的哲學理論依據

任何特定教育目的的確立都有其內在的哲學理論基礎,哲學理論中對人、社會乃至對整個世界本質的看法都會決定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基本方向。在此我們選取個人本位及社會本位這一維度的哲學基礎進行探討。

為個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與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提供深層次理論支持的是個人主義哲學與社會主義哲學。個人主義哲學

1/3頁
認為,個人是原始自足的獨立實體,社會只是抽象的,只是一個虛名;個人先天地具有一個獨立、超驗的自我,在這種超驗的自我中,個人都有一種獨立於社會環境的沖動、興趣和需要,這些心理特徵普遍而固定;在自然狀態下,每個人都是自給自足的,具有一種邏輯上先於社會中政治生活的固有特徵或品質,國家和社會的構成原則是從這種自然狀態下推導出來的。

與個人主義哲學相反,社會主義哲學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個人生活的一切均來源於社會,真正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個人」只不過是一個抽象的觀念,社會才是真正存在的有機體,它並不是單個個體的累加與集合,具有超乎個人存在的性質。

(三)確立教育目的依據之三:人的因素

人作為教育目的得以確立的中介及最終的歸宿,它必然制約於人的因素。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人是確立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據。

第一、教育目的確立者對教育目的的制約作用

第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對確立教育目的的制約作用

二、 確立教育目的的原則

(一)統一性原則

2/3頁

確立教育目的的統一性原則是矛盾對立統一律在確立教育目的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二)偏移性原則

在具體的社會現實及教育現實面前,教育目的所暗含的價值傾嚮往往會向一種傾向偏移。偏移性原則是確立教育主導價值的重要原則,根據這種指向,教育目的中價值傾向不能統一的前提下,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只能根據現實條件向其中一方偏移,從而在特定教育目的中體現出鮮明的主導價值傾向。

(三)時代性原則

教育目的的確立要體現時代的精神。所謂時代精神,應該是一定歷史階段的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共同意志、共同理想的結晶,它具有強烈的感召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在其影響之下,整個國民的文化心理和行為模式無疑會打上時代的烙印。就當代來說,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這是時代對教育所培養人的素質所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育目的中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進而也構成確立教育目的的根本原則。

3/3頁

Ⅳ 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主要是什麼

一、聯系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備課首要明確的問題,畢竟它決定著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的形式,起著導向作用.
認真鑽研教材,是教學目標確定的首要依據:制定教學目標必須以《大綱》為准繩,以教材為依據,明確所教的內容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確定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結合教學實際,認真鑽研每堂課的教學內容准確地把握教材內容,制定的教學目標才能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點.
深入了解學生,是教學目標確定的必要依據:學生是否具備了學習新知識必須的條件,學生到底掌握了哪些要求掌握的知識,有多少學生沒有掌握?哪些知識學生可以自己學會,哪些知識需要教師去教?哪些地方可以作為學生的亮點出現?只有對學生有了相當准確、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從而真正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二、精心設計「新課引入」
一個好的新課引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精心設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利用直觀、形象、具體的事物,創設生動、愉悅的情境,從而讓學生能在輕松、自然的情境下愉快地學習.
三、從實際出發,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要以最少的教學時間,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保證學生的獲取知識,發展思維能力,既要使學生學會,又要使學生會學、願意學,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選擇最合理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組織教學.
四、以學生為本,設計合理的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合理的課堂練習,是減輕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舉措.如果能以學生的知識自主構建的過程為出發點,根據知識的縱、橫聯系設計合理的課堂練習,就能展現獲得知識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弄懂知識的來龍去脈;就能讓知識 教學的過程成為學習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處理、最終內化成知識的過程;實踐與創新的過程.
一個好的准備練習,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發展的線索,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提高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一個好的嘗試練習,能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去探索新知.而教師要設置思維障礙,以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能「跳一跳,摘果子」,並在知識的關鍵處、思路的阻塞處或學生的疑惑處加以引導、疏通、啟發.
一個好的鞏固練習,能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有利於能力的形成,糾正對新知識理解上的錯誤.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不斷的「跳一跳,摘果子」

Ⅳ 確立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依據是什麼

確立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依據 1.依據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首先,幼兒教育具有社會屬性。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活動,其職能是把人類歷史上積累的知識、經驗、技能、思維方式、精神文明、優良素質、民族傳統等,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傳播給下一代,培養為社會服務的人。這種人類特有的社會活動,牽動著千千萬萬家庭,事關...子孫後代成長和國家民族的繁榮昌盛。 其次,教育要受社會性質的制約。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級或社會集團,總是根據自身的利益和需要來規定培養新一代人的方向。社會主義的幼兒教育,要為幼兒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其三,教育任務必須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一個國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新一代人應具備的素質要求是不同的。我國20世紀50年代初,要求幼兒園完成教養幼兒、為生產建設服務(含解放婦女勞動力)兩大任務。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進入「四個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席捲全球的新技術革命高潮也同時到來,因此「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成為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使原來只注重傳授知識的傳統教育觀和人才質量觀面對著時代的嚴峻挑戰。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三個面向」的方針,為教育改革和培養目標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於是國家明確規定培養「四有」、「三熱愛」、「兩精神」的一代新人。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80年代以來,強調在豐富幼兒知識、經驗的過程中,要注重開發智力和才能、培養良好個性、發展社會性品質和適應能力等等。在世紀之交的今天,則要求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拓創新教育,強調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新方向。這些不斷發展的新要求,都是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而提出的。 2.依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其需求 全面促進幼兒素質和諧發展是幼兒教育的中心任務。發展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前者指身體的正常發育和體質的增強;後者指知識技能的獲得,生活經驗的豐富,智力才能的開發,思想品質的培養,以及情感、興趣、愛好、志向和性格發展等。由於幼兒「身」、「心」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系統,所以必須保證二者同步、協調、和諧發展,即常說的「體、智、德、美全面發展」。幼兒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而發展的實質是不斷開發其個體潛能,即表現為各方面都由「現有發展區」向「最近發展區」不斷發展的過程。如果對幼兒提出過高、過難或過低、過易的教育要求,都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達不到發展潛能的目的。所以,制定教育目標必須以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要求為依據。 3.依據幼兒教育的啟蒙性質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這是因為幼兒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尚處於朦朦朧朧的階段,還不能分門別類地接受系統科學知識。所以,幼兒教育的任務是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這一啟蒙性質的特點是:第 一,幼兒認識的內容應是幼兒周圍生活環境中所常見的、有代表性的、具體形象的、淺顯易懂的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初步培養幼兒數量、時空等概念,發展語言表達與審美能力等。例如:讓幼兒認識客觀世界的具體事物,認知物體的形態、結構、色彩、氣味、大小、長短、粗細等外部特徵及其數量關系、時空關系等等。知道事物的名稱、用途、與人們的關系。學會排序、比較異同和分類,了解事物之間或自然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因果關系等等,而未要求幼兒掌握抽象的理論。第 二,對幼兒認知要求雖是粗略、淺易的,但必須是科學的、唯物的、辯證的。第 三,幼兒教育的方式應形象、具體、直觀、生動活潑,並要求多種形式、手段、方法合理結合,綜合運用,創設立體、開放的教育環境。第 四,強調幼兒教育不以傳授知識的多少為主要目標,重在發展幼兒素質,開發幼兒智能和創造性才幹,培養良好個性品質,提高適應社會環境能力等。總之,把握幼兒教育的啟蒙性質,在於嚴格區別於小學教育,防止小學化或成人化傾向,使教育目標確實建立在幼兒教育工作規律的基礎上。 只有把握好上述三個方面的依據,才能確立起科學的教育目標。

Ⅵ 確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是()

確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是( C 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總和 )

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滿意請採納,謝謝。

Ⅶ 確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據是( ) A.生產力 B.政治制度 C.生產方式 D.生產關系

確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據是政治制度。

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性質。

①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②決定著受教育者的權利。

③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思想品德教育內容。

(7)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是擴展閱讀:

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1、進行共產主義理想和新時期總目標、總任務的教育,廣泛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和"四有三講兩不怕"活動,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骨幹帶頭作用,進行民兵、預備役部隊的性質、任務和履行兵役義務的教育以及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增強國防觀念和服預備役的光榮感、責任感。

2、進行政策法令教育,增強法紀觀念,保持部隊的穩定和集中統一。

3、進行科學自動化知識教育,培養軍地兩用人才。政治教育的形式,基層一般每季上好一課,也可以穿插採取函授教育、函授考核、筆談賽、徵答賽、廣播、學習交流、書評影評等形式。要充分利用青年民兵之家、工人之家等陣地,與工、青、婦、人武等部門密切配合,注重實效地開展政治教育。

Ⅷ 確立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有哪些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及原則
[b]一、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
[/b](一)確立教育目的社會依據
1、現實依據
第一、教育目的要反映生產力和科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第二、一定的生產關系及由此產生的政治經濟制度是確立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據。
2、 歷史依據
首先,教育目的本身具有歷史繼承性
第二,教育目的的確立都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特定社會或民族的文化積淀也是教育目的確立的依據之一。
(二)確立教育目的的哲學理論依據
任何特定教育目的的確立都有其內在的哲學理論基礎,哲學理論中對人、社會乃至對整個世界本質的看法都會決定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基本方向。在此我們選取個人本位及社會本位這一維度的哲學基礎進行探討。
為個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與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提供深層次理論支持的是個人主義哲學與社會主義哲學。個人主義哲學認為,個人是原始自足的獨立實體,社會只是抽象的,只是一個虛名;個人先天地具有一個獨立、超驗的自我,在這種超驗的自我中,個人都有一種獨立於社會環境的沖動、興趣和需要,這些心理特徵普遍而固定;在自然狀態下,每個人都是自給自足的,具有一種邏輯上先於社會中政治生活的固有特徵或品質,國家和社會的構成原則是從這種自然狀態下推導出來的。
與個人主義哲學相反,社會主義哲學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個人生活的一切均來源於社會,真正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個人」只不過是一個抽象的觀念,社會才是真正存在的有機體,它並不是單個個體的累加與集合,具有超乎個人存在的性質。
(三)確立教育目的依據之三:人的因素
人作為教育目的得以確立的中介及最終的歸宿,它必然制約於人的因素。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人是確立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據。
第一、教育目的確立者對教育目的的制約作用
第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對確立教育目的的制約作用
1010131413001發表於2010-12-4 19:30
確立教育目的的原則
(一)統一性原則
確立教育目的的統一性原則是矛盾對立統一律在確立教育目的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二)偏移性原則
在具體的社會現實及教育現實面前,教育目的所暗含的價值傾嚮往往會向一種傾向偏移。偏移性原則是確立教育主導價值的重要原則,根據這種指向,教育目的中價值傾向不能統一的前提下,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只能根據現實條件向其中一方偏移,從而在特定教育目的中體現出鮮明的主導價值傾向。
(三)時代性原則
教育目的的確立要體現時代的精神。所謂時代精神,應該是一定歷史階段的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共同意志、共同理想的結晶,它具有強烈的感召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在其影響之下,整個國民的文化心理和行為模式無疑會打上時代的烙印。就當代來說,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這是時代對教育所培養人的素質所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育目的中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進而也構成確立教育目的的根本原則。

Ⅸ 如何理解確立教育目的理論依據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
一、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
(一)確立教育目的社會依據
1、現實依據
第一、教育目的要反映生產力和科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第二、一定的生產關系及由此產生的政治經濟制度是確立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據。
2、
歷史依據
首先,教育目的本身具有歷史繼承性
第二,教育目的的確立都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特定社會或民族的文化積淀也是教育目的確立的依據之一。
(二)確立教育目的的哲學理論依據
任何特定教育目的的確立都有其內在的哲學理論基礎,哲學理論中對人、社會乃至對整個世界本質的看法都會決定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基本方向。在此我們選取個人本位及社會本位這一維度的哲學基礎進行探討。
為個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與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提供深層次理論支持的是個人主義哲學與社會主義哲學。個人主義哲學認為,個人是原始自足的獨立實體,社會只是抽象的,只是一個虛名;個人先天地具有一個獨立、超驗的自我,在這種超驗的自我中,個人都有一種獨立於社會環境的沖動、興趣和需要,這些心理特徵普遍而固定;在自然狀態下,每個人都是自給自足的,具有一種邏輯上先於社會中政治生活的固有特徵或品質,國家和社會的構成原則是從這種自然狀態下推導出來的。
與個人主義哲學相反,社會主義哲學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個人生活的一切均來源於社會,真正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個人」只不過是一個抽象的觀念,社會才是真正存在的有機體,它並不是單個個體的累加與集合,具有超乎個人存在的性質。
(三)確立教育目的依據之三:人的因素
人作為教育目的得以確立的中介及最終的歸宿,它必然制約於人的因素。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人是確立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據。
第一、教育目的確立者對教育目的的制約作用
第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對確立教育目的的制約作用

Ⅹ 確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據是( ) A.生產力 B.政治制度 C.生產方式 D.生產關系

確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據是政治制度。

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版性質。

①政治,權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②決定著受教育者的權利。

③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思想品德教育內容。

(10)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是擴展閱讀:

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1、進行共產主義理想和新時期總目標、總任務的教育,廣泛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和"四有三講兩不怕"活動,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骨幹帶頭作用,進行民兵、預備役部隊的性質、任務和履行兵役義務的教育以及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增強國防觀念和服預備役的光榮感、責任感。

2、進行政策法令教育,增強法紀觀念,保持部隊的穩定和集中統一。

3、進行科學自動化知識教育,培養軍地兩用人才。政治教育的形式,基層一般每季上好一課,也可以穿插採取函授教育、函授考核、筆談賽、徵答賽、廣播、學習交流、書評影評等形式。要充分利用青年民兵之家、工人之家等陣地,與工、青、婦、人武等部門密切配合,注重實效地開展政治教育。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