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教育學與心理學的和

教育學與心理學的和

發布時間: 2020-12-01 02:32:12

教育知識與能力是教育學和心理學嗎

首先教育知識和能力可以算是教育學但並不一定是心理學~
因為教育知識和能力也許是按照人生理機能和大腦發育及社會需要來定製的,但並不一定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狀態。當然目前教育也很重視心理,但題目說的教育知識與能使是教育學和心理學這是有差距的。

⑵ 怎樣考取心理學和教育學

你好,參加統考把。 教師資格證改革調整內容:
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時間從2015年考試正式實施,改革後將實行國考,考試科目為:幼兒園、小學教師《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初中、高中教師《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能力》;改革後考試內容增加、考試難度加大。
報考條件提高(在校專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報考)。
改革後將不再分師范生和非師范生的區別。
改革後不管是師范生還是非師范生想要做教師都必須參加國家統一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方可申請教師資格證。
2014年9月1日之後考取的教育學、心理學成績單教育局不再承認,即9月1日之後考的教育學、心理學成績單不能申請教師資格證。
2014年9月1日之前拿到的成績單在2017年之前可以繼續向教育局申請教師資格證,教育局最新改革細則給14年9月1日之前拿到成績單的學生兩年的改革過渡期限。
普通話等級不受教師資格證改革影響,普通話等級證書永久有效、全國通用,目前「已經考取了教育學、心理學成績單」、「已經考試還沒拿到成績單」的學生不用擔心改革的影響,只要在17年之前拿著「兩學成績單」 「普通話等級證書」 「畢業證書(學歷證)」到戶口所在地教育局申請教師資格證即可。
目前已經參加考試但是還沒考過的學生或想報考但是還沒報考的學生,不用擔心,你們還有一次考試機會;趕緊在14年的7月份參加考試,盡量確保自己能夠在7月份一次性考過兩學考試,趕在14年9月份之前拿到兩學成績單。

⑶ 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心理學有何區別

教育學和心理學兩門課程都是基礎性的課程,教育學是教育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心理學是心理學專業的基礎課程,而教育心理學是將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放在教育教學的背景下進行研究的課程,其主要是研究教育教學背景下存在或產生的系列心理現象。

教育心理學的重點是把心理學的理論或研究所得應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學可應用於設計課程、改良教學方法、推動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上的各項困難和挑戰。「教育心理學」和「學校心理學」這兩個名詞經常交替使用,但通常從事理論工作及研究的人員較傾向稱作教育心理學家,而在學校或學校相關埸所從事實務工作的就被歸類為學校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關注學生如何學習與發展,實務工作上特別關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不論是資優兒童或有情緒、行為問題等學童)。通過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對理解教育心理學也有一定的幫助。首先,教育心理學是以心理學為基礎,兩門學科之間的關系就像醫學與生物學、或工程學與物理學之間的關系。然後,從教育心理學又可以發展出研究教育問題的眾多特殊領域,包括教學設計、教育技術學、課程發展、組織學習(Organizational Learning)、特殊教育和課堂管理。教育心理學從認知科學及學習科學中得到養分,也回饋到這些學科之內。在大學里,教育心理學專業通常設於教育系內,原因可能是在心理學導論教材中常缺少教育心理學的內容。

⑷ 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區別與關系

教育學是研究人類教育現象和教育規律的科學,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和一般規律的科學,兩者是不同范疇的。教育心理學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研究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

⑸ 教育與教育學有何區別和聯系

兩者是屬於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教育包含教育學,教育管理方面等很多方面。我回是師范院校畢業的,可答以給你說一下教育學方面的知識:
教育學又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方法學、教師師德修養不同學科的內容。每個學校和專業課程的安排都可能會有不同。我們學校那個時候,主要側重在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理論方面的學習。
考試偏向的內容也不同的:有的偏重於教育學,有的是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合並考試,有的則是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學、師德修養、班主任工作的合並考試。當然主要還是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內容。
教育學是研究人類教育現象和教育規律的科學,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和一般規律的科學,兩者是不同范疇的。
教育基礎知識包括教育學和教學心理學,考教師的話主要側重在教師基礎知識方面。
教育學包括以上說到的各個方面。
希望以上信息能幫到你,有什麼不清楚的歡迎隨時提問交流。
如該信息對你有用,請採納。謝謝!

⑹ 教育學和心理學

《談「羅森塔爾效應」》
——教師期望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吳斌

來源:《福建基礎教育研究》(福州)2010年6期第90~91頁

【作者簡介】吳斌,福州市鼓樓實驗小學。

一、「羅森塔爾效應」與教師期望
「羅森塔爾效應」是教育心理學研究中關於教師期望作用的一項研究結果。1968年,美國哈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教授在美國一所小學的一個班裡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的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對這幾個學生進行「發展預測」,然後以贊賞的口吻將「具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有關教師。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跡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實際上,羅森塔爾提供的名單純粹是隨機的,但是,他的「權威性謊言」卻發生了作用。
羅森塔爾認為,這就是由於教師期望的結果。正是教師對學生的期待,學生自尊心、自信心倍增,產生了一種努力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的進步動力,在行動上就不知不覺的更加努力學習,結果就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的預言,會決定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這一效應就是由對教育對象的尊重、信任、熱愛和對其更高的人際期待而產生的「羅森塔爾效應」。
二、教師期望與英語教學
在中國的小學英語學習階段,有些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結果每個學生都取得了很大進步;另一些教師卻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厚此薄彼,對好的更加關心、給予高期望,對差的更加鄙視、給予低期望,造成學生英語學習的兩極現象。
1.在英語學習中,優生似乎生活在樂土,既受到同學的羨慕,又能獲得老師極大的期望。上課時,老師們的目光投在他們身上的次數與時間也比其他學生多,並能從中不斷汲取營養,增強自信心,學習英語興趣越來越濃,獲得優異成績。這一點已從心理學家們的實驗與觀察中得到證實。從優生的自身學習情況看,他們學習動機明確,學習勁頭足,自信心強而持久。對待這一類學生,教師在各方面都對他們另眼相看,積極、恰當地引導。最終,他們取得了更好的成績,對英語學習更有信心、更加努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與優生相反,英語學習中的差生總是處於班級的最底層,老師給予他們低期望,在整個英語學習中總是備受冷落。他們沒有得到老師提供的良好學習環境:
(1)老師會把低期望的學生安排在遠離教師的角落或者把他們集中到一起。
(2)在課堂上很少注意他們,也很少有微笑。
(3)很少叫他們回答問題。
(4)讓他們回答問題時,如果答不出,教師等待的時間較少。
(5)回答不正確時,不會給他們留出糾正錯誤的時間,而通常會做出批評。
(6)當他們正確回答問題,很少給予表揚。
(7)教師經常對他們的回答不予反饋,即便有反饋也不像給高期望學生的那麼精確和詳細。
(8)對低期望學生提出的學習和努力的要求比對高期望學生提出的要求低。
正是因為這些差異使「差學生」沒有得到老師給其他同學提供的良好學習環境,也沒得到老師及時的反饋、恰當的鼓勵和友善的微笑。這種情況正如《聖經》上的這句話:「富有的還要給予,沒有的還有剝奪。越有的就越有,越沒有的就越沒有。」針對此現象,「羅森塔爾效應」應該是一個可行的教育方式。我們不能隨便忽視甚至歧視某些學生,對學生要多給予肯定與鼓勵,要使學生對自己有信心。教師不應佩戴「有色眼鏡」,應當關心每一位學生,從他們的學習實際出發,給予恰當的期望,使得每位小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從而健康快樂地進行英語學習,取得學習上的進步與提高。
三、教師期望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不同於其他基礎學科,它是一門實踐課,其語言技能是需要通過學生個人的努力才能培養和提高的。因此,它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性。教學中,教師應經常進行英語學習目的的教育,使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遠大目標,形成正確的長遠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自覺性,而其他能做的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在學習時進行積極思考,激活學生已有的思維,並能准確、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思想。
1.分檔對待,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根據學生英語學習優、中、差三個檔的水平或成績,提出不同的期望。
優等生自信心強,學習勁頭足,學習動機明確,自主能力強,遇到困難時敢於知難而進,並把挑戰難題作為自己的一大樂趣。因此,對他們的期望要定的偏高一些。經過一段時間,教師對其所取得的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對達到目的者應再提出新期望,對未達目的者,先幫助其找出失敗原因,尋找差距,肯定他們所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同時不斷地激勵、鼓舞學生。
對中等生,在分析他們英語學習成績稍差的原因時,採取「最有潛力或最優等生戰略」,將他們的英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各自具有的其他一些強項與優等生比較,既而提出長、短期期望,同時教師要及時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分析,並幫助其校正學習方法上的偏差,使學生形成長期的動力,以最終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
差等生是英語教學中運用教師期望效應手段的最佳人選。他們往往有學好英語的強烈願望而且智力並不差,他們渴求理解、幫助和信任。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意識地找出他們的積極因素。當他們取得成績時,老師要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們,這樣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們信心倍增。當他們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體諒學生,態度和藹、委婉地指出錯誤,並多肯定他們取得的成績和進步,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常對學生講「Trust yourself」(相信你自己)、「Try your best」(盡最大的努力)、「Never give up」(不要放棄)、「Keep up your courage please」(鼓足勇氣)、「We believe we are the best(我們相信我們是最棒的)」等等激勵話語,並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讓成功的期望取代挫敗的期望,最終實現老師的期望。
教師進行這樣分類期望並實施分類要求,在班級里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主動學習氛圍和努力學好英語的強烈願望。每個人都有一個期望,並以此為目標,不斷努力,學好英語,向更高的台階前進。
2.及時傳遞,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是憑借別人對自己的反應作出自我判斷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各個時機將自己的熱情、關心、信賴和期望傳遞給學生,給學生以積極的期望情緒感染,激發他們參與課堂活動和語言實踐的積極性。
(1)當他們取得成績時,老師要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們,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的積極表現。如表示認可、贊揚或支持學生時可以用:Yes.(是的)Right.(對)Good job. Nice work. Excellent. Wonderful. Well done. Great. You did very well.(做得好,非常棒)等。
(2)當他們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體諒學生,態度和藹,委婉地指出錯誤,並多肯定他們取得的進步,常對他們講:Your idea is good,but let us see others.(你的想法很好,但讓我們一起聽聽其他人的想法)Try your best.(盡你最大的努力)You spoke very well,but please speak a bit louder next time.(你說得很好了,但是請你下次說大聲一點兒)等等。
(3)在給學生布置某個學習或操練任務,或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背課文、閱讀課文或讓學生到黑板上做練習,學生因信心不足而想放棄時,這時教師應面帶笑容,及時熱情地給予鼓勵:Never give up. Don't give up.(不要放棄)They are easy for you.(它們對你來說很簡單)Keep up your courage.(鼓足勇氣)Believe yourself,you can do it.(相信你自己,你可以做得很好)等激勵話語,並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
(4)教師還可以通過非言語評價:微笑、點頭、目視表示贊許、肯定、認可等;觸摸(如輕拍學生的頭、肩、背)可以表示鼓勵;手勢(如豎大拇指)和身姿(如身體前傾靠近學生)也可以表示鼓勵和感興趣。
總之,多給學生表現的機會,使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慾,對於差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盡量給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提的問題不要超過他們的能力范圍,同時暗示「你能行」,要多表揚多鼓勵,並增強自信心。
3.創設機會,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著名的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指出,只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機會,95%的學生可以達到教學規定的要求。教師應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課堂,應給每位學生施展才能的機會——他們是表演的天才。
(1)在新課前3~5分鍾,可以進行英語日常演講,按學號輪流進行,形式不拘,可以是課外,也可以與課堂有關,其形式有背誦英語小詩歌、自我介紹、編對話、唱英語歌曲、玩游戲等。
(2)啟發學生在練習環節中動起來。練習是學生鞏固並實踐新知識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能讓學生在練習時動起來,就可以促使他們將基礎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並發展成為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教材中有很多貼近生活的內容,教師可以把這些課文改寫成生活性的短劇,讓學生去表演。相信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會很快掌握並應用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將文中的對話進行擴展和延伸,將新知和舊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此過程中他們不僅可以依託課本運用了課本中的語言結構,還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語言。在表演過程中,不僅小演員們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其他同學也會受到情緒感染,以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四、結語
總之,「羅森塔爾效應」幾乎是無所不在地影響著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也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心目中的「某某是好學生」或者「某某是差學生」的定位,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變化。對於一個優秀學生來說,那種良性的、積極的期望和評價會使其錦上添花;而對於一個差學生而言,那種負面的消極的期望和評價會使其雪上加霜。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每位教師應寄予每位學生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給予愛和賞識,充分發揮「羅森塔爾效應」的作用,給學生多鼓勵,多肯定,促使每個學生都在英語學習上取得相應的提高與進步,為英語教學帶來可喜的效果。

⑺ 教育心理學和教育學好考嗎

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比較好考。重點內容如下:
教育學重點:
· 教學的基本規律版
· 教育目權的與教育制度
· 教師與學生
· 課程
· 教學
· 德育
· 班主任與班級管理
· 教學研究及及方法
教育心理學重點:
· 心理發展及個別差異
· 學習理論
· 學習心理
· 教學心理

⑻ 心理學跟教育學有什麽不同

1.心理學(英文名稱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回學。心理學答既研究動物的心理(研究動物心理主要是為了深層次地了解、預測人的心理的發生、發展的規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因此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
2.教育學是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歸納總結人類教育活動的科學理論與實踐,探索解決教育活動產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教育問題,從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教育是一種廣泛存在於人類社會生活中、有目的培養人才的活動,教育學的研究具有客觀性、必然性、穩定性、重復性、現實性、辨證性、科學性。

⑼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是教育學和心理學 的合並

不是,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是相對於專業科知識來說的,它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材與教法,教育法律法規,專業科就是語文或數學專業知識

⑽ 教育學與教育心理學去哪裡考

報考(教育學與教育心理學)教師資格證首先要找到一個授權考點(一般是師范院校),報名時要報上所選科目和所選級別,然後是准備考試分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兩科,9月中旬筆試。

在教師資格證統考之後,非師范生參加教師資格證筆試已不再需要考《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如果考生是想要考取匯總學教師資格證的話,需要考的只是《綜合素質》和《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能力》。

教育教學能力要求:

(1) 具備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2) 按照國家語委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標准》,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二級乙等及其以上水平;

(3) 非師范類專業畢業生在初中及以上學校從事教育教學的人員須補修教育學、心理學,並達到考試合格以上水平;

(4) 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病,無精神病史;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10)教育學與心理學的和擴展閱讀

凡報名當年年底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具備《教師法》規定教師資格條件並願意從事教師工作的中國公民,均可申請並依法認定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含實習指導)教師資格。

教師資格證學歷要求

(一)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二)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三)取得初級中學教師、初級職業學校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或者其他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四)取得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取得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和職業高中學生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學歷,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五)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師資格,應當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類別,分別具備高等、中等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