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2016教育心理學試卷及答案

2016教育心理學試卷及答案

發布時間: 2020-12-07 13:36:33

⑴ 2016上半年中等教育心理學答案

一、填空題
1、從學科範疇看,教育心理學是一門___________________的交叉學科。
2、從學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學是一門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學科。
3、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______________,即學的心理活動、教的心理活動及其教與學的互動機制。
4、1903年,______________出版《教育心理學》,標志著教育心理學的誕生。
5、1924年,_________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此後又陸續編寫和翻譯了幾本教育心理學著作,開創了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道路。
6、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不以損害教育對象的發展為基本前提,遵守人道主義的道德要求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要貫徹__________________原則。 7、一般意義上講心理發展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可以將教育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如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是因為______________。
9、在教育中我們堅持因材施教是因為___________。
10、小學階段正是人生心理發展的_________________時期。
11、學習是個體發展的________________。
12、教育心理學的最終價值體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學生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是:整個小學時期,兒童的思維逐步______________過度。
14、由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嘉獎是樂觀、進取和勤奮人格的基本條件
15、小學生的社會認知表現出從表面到內部、從簡單到復雜、_______________(從身體特徵到心理特徵)認知特點。
16、學習本質上講是一種__________行為。
17、根據學習的方式分類可以把學習分為接受學習與___________、機械學習與__________。
18、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主要條件是_______________。
19、動機既是學習的條件又是學習的_________________。
20、動機可以促進學習,具體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習動機使學習者積極主動並持之以恆地尋求有關信息。
21、內部動機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為。
22、一般認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間隔強化好於連續強化,_________________。
23、引起好奇心產生的條件一般認為是_____________、刺激的性質獨特、____________。
24、外部強化的恰當使用能夠促進個體對自身能力的認識,所以外部強化在_______________條件下會促進內部動機的產生與提高。
25、創設問題情境會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能夠激發個體的內部動機。
26、合作的學習環境比競爭的學習環境更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並產生學習上的內在動機。
27、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動機高,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當人和動物接連不斷地受到挫折,便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知識是人類對客觀事物的一種_____________。
30、對知識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得到普遍認同的是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狹義的知識)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的學習實際上指______________的學習。
二、單項選擇題
1、1913—1914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學》發展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學》,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的學科名稱和內容體系。教育心理學之所以在這個時期從心理學的母體中獨立出來,是因為( )。
A、教育需要心理學 B、機能主義心理學興起
C、行為主義心理學興起 D、學習理論形成
2、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使理論建立在材料之上而不是材料建立在理論之上,就要貫徹( )
A、客觀性原則 B、系統性原則 C、發展性原則 D、教育性原則
3、教育心理學是一門應用學科,其研究必然是應用研究,因此要貫徹( )
A、客觀性原則 B、發展性原則 C、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D、教育性原則
4、發展的速度可以有個別差異,可以加速或延緩,但發展的順序一般不能改變。說明心理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差異性 D、方向性
5、心理發展的童年期正是接受教育的( )
A、學前教育階段 B、初等教育階段 C、中等教育階段 D、初中階段
6、兒童通過感覺和動作與客觀環境相互作用,是認知發展的( )階段。
A、感知運動 B、前運算 C、具體運算 D、形式運算
7、小學階段的兒童正處在自我意識發展的什麼階段?對自己的行為和行為結果的評價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概括與獨立。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會自我 D、他人自我
8、學習的基本功能是( )
A、適應環境 B、發展自我 C、開發潛能 D、獲得經驗
9、根據學習的層次,比概念學習低一層的學習是( )
A、信號學習 B、規則學習 C、辨別學習 D、言語學習
10、認為學習的本質是自我實現的過程的學習理論是( )
A、文化歷史學派 B、行為主義 C、人本主義 D、建構主義
11、什麼情況下,動機對學習具有最大程度的促進作用。
A、動機強度較高 B、動機強度較低 C、動機強度適中 D、動機最強
12、一般來講,容易、簡單、枯燥的學習對動機水平的要求比復雜、思維捲入過多需要一定的創造性的學習對動機水平的要求( )。
A、高 B、低 C、一樣 D、因個體的差異而不同
13、其目標是得到某種地位的學習動機是( )
A、認知的內驅力 B、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C、附屬的內驅力 D、內部動機
14、運用強化激發外部動機的前提是( )。
A、知道強化與被強化的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 B、強化是正強化
C、強化是權威人物給予的 D、強化要及時
15、「誘因對比效應」研究表明什麼情況下後繼強化有效?( )
A、前後兩次強化等值 B、前面的強化大於後面的強化
C、前面的強化小於後面的強化 D、後面的強化與前面的強化無關
16、成就動機可以區分為力求成功與力免失敗兩種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動機( )。
A、高 B、低 C、與力免失敗者一樣 D、與學習無關
17、最具有動機價值的歸因模式是( )
A、歸因於能力 B、歸因於努力 C、歸因於任務性質 D、歸因於運氣
18、成就動機水平高的人傾向於歸因於( )
A、能力 B、努力 C、任務性質 D、運氣
19、對於學習差的學生最好把失敗歸因於( )
A、學習方法 B、能力 C、努力 D、運氣
20、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
A、產生成就感 B、觀察榜樣 C、相信自己 D、認識自己
21、新學習的內容只是原有知識的一個特例,它的吸收不改變原有知識的屬性的同化是( )
A、類屬同化 B、相關同化 C、總括同化 D、並列結合同化
22、人們在保持知識時採用各種記憶術,實際是應用了記憶的( )
A、精加工策略 B、多重編碼 C、過度學習 D、人為增加線索
23、遷移的概括原理理論認為實現遷移的原因是兩種學習之間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奧蘇倍爾 D、賈德
24、表徵知識的基本單位是符號,那麼表徵技能的基本單位是( )
A、概念 B、產生式 C、網路結構 D、模塊
25、智力技能的操作對象是( )
A、身體的運動系統 B、大腦 C、符號化觀念 D、具體的物體
26、技能學習的最基本的條件是( )
A、講解 B、示範 C、練習 D、反饋
27、根據加里陪林的觀點,智力技能的形成不能夠缺少( )
A、知識 B、言語 C、練習 D、示範
28、在沒有進行練習之前,技能即產生式系統還停留在什麼狀態?只有經過練習才能達到自動化成為真正的技能。( )
A、程序性知識 B、動作連鎖 C、言語 D、陳述性知識
29、問題的核心成分是( )
A、障礙 B、條件 C、結果 D、起始狀態
30、解決問題選擇操作步驟時人們最常用的策略是( )
A、演算法式 B、啟發式 C、爬山法 D、手段——目的策略
31、影響問題解決的客觀因素指( )
A、問題情境 B、客觀環境 C、問題的給定信息 D、問題的背景
32、定勢是影響問題解決的重要的主觀因素,證明這一結論的實驗是( )
A、水下射靶實驗 B、羅森塔爾實驗 C、鄧克爾的點蠟燭實驗D、盧欽斯量水實驗
33、創造力的測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
A、測驗法 B、實驗法 C、專家評定法 D、觀察法
34、培養創造力的關鍵是( )
A、給學生以心理上的自由 B、提供榜樣 C、思維訓練 D、人格培養
35、學習者用來調節自己的注意、記憶、思維等過程的技能就是( )
A、學習策略 B、認知策略 C、學習方法 D、元認知
36、品德是一種( )。
A、社會現象 B、意識形態 C、道德准則 D、個體心理特徵
37、品德形成的標志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評價能力的形成 C、價值內化 D、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
38、能夠對他人的情緒、情感狀態進行感知和體驗的心理現象是( )
A、社會認知 B、移情 C、親社會 D、關懷取向
39、用一種客觀標准或大眾標准分析和評論審美對象的審美傾向是( )
A、客觀型 B、聯想型 C、性格型 D、主觀型
40、有人說學生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是教師或家長期望的結果,能夠解釋這句話的原理是( )
A、暈輪效應 B、羅森塔爾效應 C、同化理論 D、關系轉換理論
三、多項選擇題

1、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
A、教的心理活動 B、學的心理活動 C、教與學的互動機制 D、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
2、小學兒童在認知發展方面正處於具體運算階段,具體特點是( )
A、憑借「象徵性」格式思維 B、守恆 C、去自我中心 D、多維思維
3、學習的本質屬性是( )
A、變化是持久的 B、變化既是外顯的行為也是內部的心理結構
C、變化是經驗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葯物或疲勞 D、學習是經驗的獲得過程。
4、學生的學習特點是( )
A、以間接經驗為主 B、有他人的指導 C、有計劃、有結構 D、以語言為中介
5、根據學習的內容分類可以把學習分為( )
A、意義學習 B、行為規范的學習 C、技能的學習 D、知識的學習
6、行為主義是最早的學習理論,它為學校的教學做出的主要貢獻是( )
A、個別化教學 B、非指導性教學 C、交互教學 D、行為矯正、
7、構成動機的主要成分是( )
A、歸因 B、成就動機 C、誘因 D、需要
8、奧蘇貝爾認為影響學生取得學業成就的課堂的主要學習動機有( )
A、認知的內驅力 B、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C、附屬的內驅力 D、強化
9、根據強化對行為反應的作用,一般把強化分為(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零強化 D、懲罰
10、某些信息的刺激特性會作為誘因喚起人們的特殊好奇心,刺激的特殊性表現在( )
A、變化 B、誇張 C、復雜 D、含糊不清 E、新奇
11、學校激發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的措施主要有( )
A、創設問題情境 B、合作學習 C、強化 D、反饋
12、表徵知識的主要方式有( )
A、概念 B、命題 C、表象 D、圖式
13、知識學習的內部條件有( )
A、材料的邏輯意義 B、動機 C、編碼策略 D、已有的知識結構
14、根據知識包含的上下關系和並列關系將同化分為( )
A、相關同化 B、並列結合同化 C、總括同化 D、類屬同化
15、在動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動作階段,所需要的內外部條件是( )
A、示範 B、講解 C、反饋 D、練習
16、智力技能形成的標志是( )
A、智力技能的應用能夠舉一反三 B、智力技能的進程壓縮
C、內部言語成為智力技能活動的工具 D、智力技能的操作脫離了具體的支持物
17、根據問題的性質可以把問題分為( )
A、抽象問題 B、排列問題 C、轉換問題 D、結構問題
18、只有符合哪些條件才算是問題解決?( )
A、能夠回憶與想像 B、有認知成分參與 C、一系列的心理操作 D、目的性
19、根據認知心理學家的觀點,問題解決需要經歷哪幾個階段?( )
A、提出問題 B、表徵問題 C、選擇操作 D、執行操作 E、檢驗假設
20、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觀因素有( )
A、知識經驗 B、慣性思維 C、認知水平與特性 D、人格特徵 E、問題的表徵
21、如果希望有創造力,就必須具備哪些知識( )
A、網路化的陳述性知識 B、相對自動化的技能
C、受意識控制的策略性知識 D、學科知識
22、學習策略包括( )
A、認知策略 B、資源管理策略 C、計劃策略 D、元認知策略
23、問題表徵策略主要有( )
A、外顯表徵 B、符號標記 C、作圖示意 D、內隱表徵
24、學習策略的教學應該堅持( )
A、生成性原則 B、特定性原則 C、教育性原則 D、主體性原則
25、品德與態度共同的成分是( )
A、認知 B、情感 C、意志 D、行為傾向
26、品德的功能結構理論認為品德的構成部分是( )
A、生成結構 B、定向結構 C、執行結構 D、定型結構
27、品德形成的內部條件包括( )
A、認知發展水平 B、性別 C、助人能力 D、依戀感
28、審美情感是對應於不同層次的審美認知產生的不同性質的美感體驗,它們分別是( )A、直覺美感 B、形象美感 C、理性美感 D、倫理美感
29、審美的准備階段需要有什麼內部條件?( )
A、審美經驗 B、審美期待 C、審美能力 D、審美對象出現的信號
30、教師的專業素質在認知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現在( )
A、知識結構 B、智力水平 C、教學技能 D、事業責任感
31、教師的教育能力包含的主要成分是( )
A、理解學生的能力 B、教學監控能力 C、教學反思能力 D、口語表達能力
32、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有( )
A、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B、微格教學 C、教學反思 D、關注自身
33、教學設計的原則是( )
A、系統性 B、靈活性 C、可行性 D、教育性

四、概念解釋
教育心理學、學習准備、關鍵期、學習、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習得性無助、自我效能感、知識同化、遷移、動作技能與智力技能、問題與問題解決、啟發式策略、創造力、學習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領會監控、策略的完形訓練、品德與道德、態度、移情、角色扮演、審美認知、審美傾向、教學效能感、教學監控能力、微格教學、先行組織者、雙向細目評價表、情境教學、合作學習、程序教學、掌握學習、認知風格、群體與集體、從眾與服從、非正式群體、課堂紀律、問題行為、測量與測驗、成就評價和特徵評價、標准化成就測驗
五、簡答題
1、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是什麼?
2、根據小學生人格發展的特點提出教育建議。
3、舉例分析學習、人類的學習和學生的學習的區別。
4、分析動機與學習的關系。
5、學校實施強化的要求是什麼?
6、怎樣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7、影響遷移的因素有哪些?
8、知識應用的一般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9、舉例說明智力技能形成的過程。
10、舉例說明如何培養學生的智力技能?
11、舉例說明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哪些?
12、簡要說明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
13、舉例說明如何矯正不良品行?
14、舉例說明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哪些成分?
15、從哪些方面分析教學內容?
16、陳述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7、教學內容的組織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著手?
18、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有什麼特點?
19、常見的課堂紀律問題有哪些?如何處置?
20、教學評價有什麼意義?
六、論述題
1、舉例說明學習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2、論證發展、學習、教育之間的關系
3、簡要評價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4、舉例分析成就動機的培養
5、根據知識學習的過程與條件,舉例說明如何設計教學過程?
6、根據動作技能形成的過程和條件舉例說明如何設計一個動作技能的教學過程?
7、試論述創造力的培養
8、根據品德形成的過程與影響因素,討論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9、根據小學教師的素質要求和自己的人格特徵設計自己的未來形象。
10、舉例論證差生和優生的主要區別,並提出差生的教育措施。
11、如何根據群體心理的基本原理管理課堂紀律?
12、如何編制一份好的測驗?
七、分析與應用
1、按照要求編制一份具有一定效度、信度和區分度的測驗
2、用群體心理的相關原理分析一個班級
3、分析你認識的一位差生或優生,提出教育方案。
4、根據所給材料設計一份陳述性知識的教學方案

⑵ 2016年報考教師資格證必須先要選修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以及師范類實習才能報考嗎

您好,2016年下半年的教師資格證正在報名階段,統考和非統考的考試內容是內不一樣的。統考的考試容科目如下:
【幼兒教師資格】
《綜合素質》1.單項選擇題 2.材料分析題 3.寫作題
《保教知識與能力》1.單項選擇題 2.簡答題 3.論述題 4.材料分析題5.活動設計題
【小學教師資格】
《綜合素質》1.單項選擇題 2.材料分析題 3.寫作題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1.單項選擇題 2.簡答題 3.材料分析題 4.教學設計題
【中學教師資格】
《綜合素質》1.單項選擇題 2.材料分析題 3.寫作題
《教育知識與能力》1.單項選擇題 2.辨析題{判斷正誤並說明理由}3.簡答題4.材料分析題
《學科知識與能力》
教師資格證報考中的注意事項;http://www.zgjsks.com/html/2015/baokao_0807/138471.html

⑶ 2016年廣西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以及德育真題以及答案出來沒有

1.2016廣西中小學教師考試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知識真題,可見圖。

2.若想查看更多2016廣西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筆試真題,可進廣西中公網站,在左側點擊廣西教師考試-題庫即可。

⑷ 教育心理學教材

非師范類學生要取得教師資格,必須加試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所以你准備復習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考試獲者去考自學考試相關的科目。
2.教師證全國通用,不管你哪裡任教,這個都沒有問題

3。教師資格證只是從業證書,只要你能通過三門考試,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專業資格證書。具體的申報要求: 1、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以上標准。2、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按省教育廳部署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合格。(申請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免於教育學、心理學考試)3、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面試、試講。(申請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免於面試、試講)4、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按《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標准及辦法》,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4報名需要學歷證、身份證、照片。
5.沒有教師資格證的是肯定無法取得正式編制的。

具體的報名時間和地點你可以去問一下你們當地的教育局、或者報名教師資格證的地方

考教師資格證的流程是:
1.考普通話證(語文老師要二級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級乙等以上)
一般3月到6月,9月到12月好像沒個月可以考一次。
2.考心理學以及教育學(一般報名點有輔導班,交點錢參加,老師會幫你劃重點,但是你一定要背,因為這些重點只能保證你在及格的邊緣而已;該考試半年一次,通常在3月和10月,成績可以保留三年,因此最好一次性通關;在考心裡學和教育學時,就要報名好考試的等級——幼兒教師/小學/初中/高中(高職)/大學,你的學歷一定要高你報名等級一級,EG如果你要教高中就一定要大專以上學歷,另外大學教師證時提供給大學在職教師考的的)

3.拿上你的以上三個證外加畢業證、身份證、體檢,就可以去報名試講——也就是「說課」。這個時候你要選好科目拉(就是要選好數學、語文之類的)
說課一般是15分鍾,考之前上網下一下模板,就可以拉。
說課是在每年6月和11月好像,通過說課就可以拿證拉。
考試科目
申請高等(包括大學、大專、高職)學校教師資格人員:
高等教育學概論、心理學概論、高等教育方法概論
申請非高等(包括高中、中專、中職、初中、小學、幼兒園)學校教師資格人員:
教育學概論、心理學概論、教育方法概論。

⑸ 聽說2016年考試教師資格證的話就需要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學分了,是真的嗎

您好,目前沒有規定說教師資格證需要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學分。
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的內容:內

容幼兒園: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

小學: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包括語文、數學知識)

初中和高中: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⑹ 安徽省2016年非師范生考教師資格證還要考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嗎

國考後就不再是教育學,心理學的啦,會加大難度。
改革後將實行國考,考試科目為:幼兒園、小學教師《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初中、高中教師《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能力》;改革後考試內容增加、考試難度加大,報考條件提高

⑺ 2016年1月國考教育心理學試題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試題庫含答案 一、選擇
1. 1903年,在美國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學》的心理學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納 C.華生 D.布魯納 [A] 2. 20世紀60年代初期,在美國發起課程改革運動的著名心理學家是(1.2) A.桑代克 B.斯金納 C.華生 D.布魯納 [D] 3. 已有研究表明,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一般在 (2.1) A.2歲 B.4歲 C.5歲以前 D.1—3歲 [ A] 4. 兒童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在(2.2)
A.2-3歲 B.4歲 C.5歲以前 D.1—3歲 [B ]
5. 人格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並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 A.行為系統 B.意識特點 C.綜合心理特徵 D.品德與修養 [ C] 6. 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關系的(2.4)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識 [ D]
7. 廣義的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借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3.1) A.地升華 B.發揮 C.表現 D.持久的變化 [ D]
8. 桑代克認為動物的學習是由於在反復的嘗試—錯誤過程中,形成了穩定的 A.能力 B.技能 C.興趣 D.刺激—反應聯結 [D ] 9. 提出經典條件反射作用理論的巴甫洛夫是
A.蘇聯心理學家 B.美國心理學家 C.俄國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 D.英國醫生 [C ] 10. 先行組織者教學技術的提出者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
A.斯金納 B.布魯納 C.奧蘇伯爾 D.桑代克 [C ] 11. 根據學習動機的社會意義,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 (4.1)
A.社會動機與個人動機 B.工作動機與提高動機 C.高尚動機與低級動機 D.交往動機與榮譽動機 [ C]
12. 對學習內容或學習結果感興趣而形成的動機,可稱為
A.近景的直接性動機 B.興趣性動機 C.情趣動機 D.直接性動機 [ A] 13. 由於對學習活動的社會意義或個人前途等原因引發的學習動機稱作
A.遠景的間接性動機 B.社會性動機 C.間接性動機 D.志向性動機 [A ] 14. 由於個體的內在的需要引起的動機稱作
A.外部學習動機 B.需要學習動機 C.內部學習動機 D.隱蔽性學習動機 [C] 15. 由於外部誘因引起的學習動機稱作
A.外部學習動機 B.誘因性學習動機 C.強化性動機 D.激勵性學習動機[ A] 16. 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5.1)
A.另一種學習的影響 B.對活動的影響 C.對記憶的促進 D.對智力的影響[ A] 17. 下面的四個成語或俗語中有一句說的就是典型的對遷移現象。 A.舉一反三 B.聰明過人 C.思維敏捷 D.物以類聚[ A] 18. 下面所列舉的遷移種類領域中,有一種是錯誤的。
A.態度學習遷移 B.情感遷移 C.知識與技能遷移 D.氣質遷移[ D] 19. 下述所列的遷移說中有一種被認為是缺乏科學根據的:
A.形式訓練遷移說 B.同化學習遷移說 C.經驗類化遷移說 D.認知結構遷移說 [ A]

20. 知識是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 (6.1)
A.感受與體驗 B.前人經驗 C.記憶的內容 D.信息及其組織 [ D] 21. 由於反映活動的形式不同,知識可以分為陳述性知識與
A.程序性知識 B.實用的知識 C.直觀的知識 D.可應用的知識[ A] 22.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知識直觀的方式主要有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 A.言語直觀 B.形象直觀 C.感知直觀 D.表象直觀 [ A] 23. 現代認知心理學把記憶系統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
A.長時記憶 B.內隱記憶 C.操作記憶 D.形式記憶 [ A] 24. 短時記憶的容量
A.較大 B.沒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為7土2個組塊 [ D] 25. 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呈現的趨勢是
A.時快時慢 B.快者愈快 C.先快後慢 D.先慢後快 [ C] 26. 最早提出著名的遺忘曲線的心理學家是
A.艾賓浩斯 B.巴甫洛夫 C.馮特 D.弗洛伊德[ A] 27. 所謂的及時復習,應該是指
A.在學習結束立刻復習 B.復習越早越好 C.在大面積遺忘開始之前復習 D.當天復習 [ A] 28. 根據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復雜程度,知識學習可以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 A.公式學習 B.命題學習 C.原理學習 D.推理學習
30. 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被稱作 (7.1) A.操作技能 B.技巧C.操作能力 D.能力 [A ] 31. 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識遷移C.智力 D.思維程序 [A ]
32.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 (8.1) A.復雜方案 B.學習計劃 C.可行方案 D.思維程序 [A] 33. 學習策略一般包括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
A.記憶策略 B.資源管理策略 C.思維策略 D.學習方法 [B] 34. 對學習過程中制定自我學習計劃、實施自我監督以及自我調控的策略,一般稱為 A.智力技能 B.學習自覺性 C.元認知策略 D.自我意識 [C ] 35. 生成性學習就是要求學生對所閱讀或聽講的內容產生一個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見解 C.認知策略 D.類比或表象等 [D] 36.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由
A.意識和能力構成 B.規則和技能構成 C.認知策略構成 D.經驗和方法構成 [B] 37. 問題是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 (9.1)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問 C.思維狀態 D.思維起點 [A] 38. 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維品質 C.思維程序 D.能力或特性 [D] 39. 問題解決的過程包括發現問題、理解問題、提出假設和 A.思維程序 B.調查研究 C.驗證假設 D.論證假設 [C] 40. 一個人的對人對已、對事、對物的態度是(10.1)
A.與生俱來的 B.在先天因素基礎上形成的 C.是實踐鍛煉的結果 D.通過學習而形成的 [D] 41. 品德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徵和傾向,它是 A.比較不穩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約的 C.時穩時變的 D.比較穩定的 [D]
42. 內化是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

A.新觀點 B.認知結構 C.策略系統 D.價值體系 [D]
43. 認同是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 A.與他人基本相同 B.與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認可 D.與他人相接近 [D] 44. 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
A.自覺性 主動性和穩定性 B.積極性 C.適應性和社會性 D.內化性和意志性 [A] 45. 態度的認知成分是指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帶有評價意義的 A.知識經驗 B.觀念和信念 C.道德認識 D.道德觀 [B]
46. 態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隨態度的認知成分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是 A.態度的核心成分 B.動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內化了的成份 [A] 47. 態度的行為成分是指准備對某對象做出某種反應的 A.行為方式 B.意向或意圖 C.行為習慣 D.語言或行為 [B]
48. 心理健康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和良好的 (11.1) A.社會適應 B.社會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狀態 [A]
49. 心理健康的人能夠有效地發渾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
A.積極的社會功能 B.應有的責任能力 C.應有的責任義務感 D.道德精神面貌 [A] 50. 強迫症包括強迫觀念和
A.怪異觀念 B.強迫行為 C.強迫洗手 D.強迫恐懼 [B]
51. 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 A.什麼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極端焦慮 [D] 52. 恐怖症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
A.嚴重懼怕 B.原因不明地懼怕 C.非理性懼怕 D.持久性地懼怕 [C]
53.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發育過程中的不良適應,如過度手淫、迷戀黃色書刊、早戀、不當性游戲、輕度性別認同困難等,一般
A.不容易矯正 B.容易矯正 C.不屬於性心理障礙 D.也屬於心理障礙 [C] 54. 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 (12.1) A.思維品質 B.學習內容 C.學習結果 D.知識技能 [C] 55. 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分為 A.若乾等級 B.五個等級 C.三個等級 D.四個等級 [B] 56. 根據認知學習理論,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的實質是內在的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動 C 信息輸入 D.心理變化 [D] 57. 任務分析必須將教學目標逐級細分成彼此相聯的
A.各種智力活動 B.各種子目標C.各種課堂行為 D.教學階段 [B] 58. 領會超越了單純的記憶,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學習活動 C.復雜記憶 D.理解 [D]
59. 有些課題主要包含高度有結構的知識和技能(如數學、物理、化學、計算、語法等),如果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盡快地掌握這種知識和技能,則宜於採用 A.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策略 B.師生互動策略 C.以學生為中心的發現學習 D.合作學習策略 [A]
60. 在情境教學中,教學環境是一種人為設計的問題情境,它與現實問題情境 A.有所不同 B.相類似 C.有一定聯系 D.沒有必然聯系 [B]
61. 合作學習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它的特徵是以學生的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代替 A.教師的主導教學 B.獨立完成作業

⑻ 2016年教育心理學四川四川1000道試題及答案

http://www.kao910.com/zhaojiaozhenti/2016-0203-44115.html

⑼ 2016上半年中等教育心理學答案

教師資格中學教育心理學簡答練習題及答案6 1、 心理健康的標准 1、對現實的有效知覺。 2、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 3、有自我調控能力。
4、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 5、人格的結構穩定與協調。 6、生活熱情與工作高效率。 2、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的需要。 3、對學樣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3、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心理輔導。
4、 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
⑴強化法。根據學習原理,一個行為發生後,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個行為就會再一次發生。
⑵代幣獎勵法。代幣是一種象徵性強化物,籌碼、小紅星、蓋章的卡片、特製的塑料幣等都可用來做代幣。當學生做出教師所期待的良好行為以後,就發給相當數量的代幣作為強化物。學生用代幣可以換取有實際價值的獎
勵物或活動。 ⑶行為塑造法。行為塑造法是指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當學生很少出現教師所期待的行為時,就依次強化那些漸趨目標的行為,直到合意的行為的出現。
⑷示範法。觀察教師呈現的範例(榜樣)。 ⑸懲罰法。用處罰消除不良行為。
⑹自我控製法。讓當事人自己運用學習原理,進行自我分析、自我監督、自我強化、自我懲罰,以改善自身行為。
5、 指導教學包括六個主要活動 1、復習和檢查過去的學習。 2、呈現新材料。
3、提供有指導的練習。 4、提供反饋和糾正。 5、提供獨立的練習。 6、每周或每月的復習。
這些活動並不是遵循某種順序的一系列步驟,而是有效的教學因素 第一章同步訓練模擬試題及答案同步訓練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教育心理學初創時期的時問大致為( )。 A.19世紀20年代以前 B.19世紀80年代 C.20世紀20年代以前 D.20世紀80年代
2.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了解學生的注意穩定性、情緒狀態和個性特徵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測驗法 B.觀察法 C.實驗法 D.調查法 3.( )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是師生之間傳遞信息的工具。
A.教學工具 B.教學環境 C.教學設施 D.教學媒體
4.60年代初,( )發起課程改革運動,自此,美國教育心理學逐漸重視探討教育過程和學生心理,重視教材、教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
A.布魯納 B.桑代克 C.皮亞傑 D.廖世承
5.在教育心理學看來,( )不僅是課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疇,也是學習過程研究和教學設計研究所不能忽視的重要內容。
A.教學內容 B.教學媒體 C.教學環境
D.評價/反思過程
6.教育心理學成熟時期比較注重結合教育實際,注重為學校教育服務。( )思潮掀起一場教育改革運動。
A.人本主義 B.行為主義 C.認知心理學 D.資訊理論
7.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誕生於( )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8.( )是研究如何促使學生從內部理解所學內容的意義,並對學習進行自我調節。
A.主動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會文化研究
9.調查法中技術性最強的方法是( )。 A.測驗法 B.問卷法 C.觀察法 D.談話法
10.心理科學研究中應用最廣、成就最大的一種方法是( )。 A.觀察法 B.談話法 C.實驗法 D.問卷法
二、多項選擇題
1.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該系統包含的要素有( )。 A.學生 B.教師
C.教學內容 D.教學媒體 E.教學環境
2.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 A.如何學 B.如何教
C.學與教之間的相互作用 D.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E.如何管理學生
3.教育心理學的作用體現在( )。 A.幫助教師准確地了解問題
B.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C.幫助教師預測並干預學生
D.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疾病 E.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4.學生這一因素主要從兩方面影響學與教的過程( )。 A.群體差異 B.年齡差異 C.性別差異
D.學習方式差異 E.個體差異
5.心理學研究的具體任務包括( )。 A.描述和測量 B.解釋和說明 C.預測和控制 D.探索和發現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