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工作描述
⑴ 早教中心的工作是什麼
幼教畢業如果不是你自己要求,基本上都是安排做上課老師的。 上課的內容就看你所在的機構是打什麼旗號了,一般有雙語,右腦開發,感通訓練,全腦開發跟蒙氏差不多,奧爾夫音樂等,還有很多換湯不換葯的,你應該更清楚這些怎麼上課了。 有些機構0到3歲為早教,有父母陪同,3到6歲自己上課了,一個班通常是6個左右學生,一開始去可能要做助教,管管紀律、准備教具、填表預約、播放音樂等等,薪水不高。正式上課通常會有底薪加提成,提成按你的課量或者帶的孩子數量算,不知道你在什麼地方,不好說。除非是你的課表排得滿滿的,不然應該也是畢業生平均收入水平吧,做市場的話看業績好壞懸殊很大了。
⑵ 早教老師的工作內容
1 班級衛生打掃、物品管理;
2 教玩具准備;
3 組織教學;
4 家長交流和溝通;
5 跟單和催續報;
6 部分時候需要組織大型活動,收集名單。
⑶ 早教的主要工作
1針對0-3歲嬰幼兒及其家長的教育,為其提供科學的、有效的、可實施的育兒方案。
2視覺、觸覺、味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鍛煉。
⑷ 學前教育工作有哪些相關內容
學前教育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為開發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回有系統、有計劃答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學前智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學前智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過程。對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關注也不可小覷。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心智發展極不成熟,需要家長及幼師積極的引導。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缺乏對他人的關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為家長和幼師,應積極引導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分享、樂於分享。
⑸ 早教工作計劃怎麼寫
一、情況分析
回顧2009學年度,我園對社區0-3歲散居嬰幼兒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各項早教活動。通過階段年齡班親子活動、咨詢活動、發放宣傳資料、上門送教活動、家長講座等對0-3嬰幼兒家長進行義務早教指導。在我園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社區、家長的滿意與好評。同時,通過這個暑期的育嬰師培訓班學習,這學期我們又有9位老師取得中級育嬰師證,為我們的早教隊伍增添了新鮮血液。
本學期,我們將進一步擴大早教的輻射面,更好更多地挖掘現有學前教育設施的潛力,面向家庭與社會散居兒童,開展多種形式的親子教育活動,在活動中為家長提供科學的早期教育指導,讓家長認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為嬰幼兒的成長創造條件,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同時0-3歲早教活動也成為了我們幼兒園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我們將積極探索0-3歲早期教育模式,開展0-3歲早期教育的研究,發揮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優勢,不斷擴大幼兒園早期教育的示範、輻射作用,力求不斷提高本社區家長的早期教育水平,讓更多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重質量,有效提升教研活動質量。
1、圍繞本學期新的主題活動教材開展學習和實踐操作活動,如案例分析、說課、現場診斷和參與討論的形式,幫助教師理解理論知識。解決實踐中的困惑問題,注重教師的參與,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一課三研,開展集體備課,組織教學活動,執教教師對自己活動進行自我反思和剖析,觀摩教師從不同的角度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然後調整活動方案,再次觀摩教學。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研討,教學活動趨向完善,而參與研討的教師也可在教學理念、提問的有效性等方面獲得專業的提升。
3、日常生活中各環節的安排要相對固定,內容與內容間要盡可能整合,同一內容應多次重復,但一項內容的活動時間不宜過長。活動方式要靈活多樣,以個別、小組活動形式為主,盡可能多地把活動安排在戶外(環境條件適宜的地方)進行。
4、開展家園共育,指導家長開展親子游戲、親子閱讀等活動,為嬰幼兒的發展提供豐富多元的教育資源。
三、每月活動主題:
三月份:
1、學習有關早教的理念,及0---3歲嬰兒的生理、心理特點。
2、開展問題大家談活動。
3、向社區發放育兒資料及講座
四月份:
1、觀看早教活動錄像
2、向家長、社會開放日活動
五月份:
1、向社區發放育兒資料及講座
2、國際家庭日親子活動
六月份:
一課多研活動
⑹ 關於我國學前教育的描述,屬於什麼教育
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現狀:
當前制約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第一,對學前教育的性質、功能、目標、內容的認識存在偏差。
第二,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缺乏領導機構與計劃的保障。
第三,學前教育發展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規范。
第四,幼兒園教師的待遇、培訓等問題仍未很好解決。
第五,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與支持。
依法落實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切實維護幼兒教師權益,完善落實幼兒園教職工工資保障辦法、專業技術職稱(職務)評聘機制和社會保障政策。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公辦幼兒教師,按國家規定實行工資傾斜政策。對優秀幼兒園園長、教師進行表彰。
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辦好中等幼兒師范學校。辦好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建設一批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加大面向農村的幼兒教師培養力度,擴大免費師范生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規模。積極探索初中畢業起點五年制學前教育專科學歷教師培養模式。重視對幼兒特教師資的培養。建立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培訓體系,滿足幼兒教師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創新培訓模式,為有志於從事學前教育的非師范專業畢業生提供培訓。三年內對1萬名幼兒園園長和骨幹教師進行國家級培訓。各地五年內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一輪全員專業培訓。 四、幼兒園辦院准入門檻提高,完善法律法規,規范學前教育管理。嚴格執行幼兒園准入制度。各地根據國家基本標准和社會對幼兒保教的不同需求,制定各種類型幼兒園的辦園標准,實行分類管理、分類指導。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審批各類幼兒園,建立幼兒園信息管理系統,對幼兒園實行動態監管。完善和落實幼兒園年檢制度。未取得辦園許可證和未辦理登記注冊手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幼兒園。對社會各類幼兒培訓機構和早期教育指導機構,審批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
分類治理、妥善解決無證辦園問題。各地要對目前存在的無證辦園進行全面排查,加強指導,督促整改。整改期間,要保證幼兒正常接受學前教育。經整改達到相應標準的,頒發辦園許可證。整改後仍未達到保障幼兒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當地政府要依法予以取締,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兒。
幼兒園安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要高度重視幼兒園安全保障工作,加強安全設施建設,配備保安人員,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責任制,落實各項措施,嚴防事故發生。相關部門按職能分工,建立全覆蓋的幼兒園安全防護體系,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加強監督指導。幼兒園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加強內部安全管理。幼兒園所在街道、社區和村民委員會要共同做好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
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把學前教育作為督導重點,加強對政府責任落實、教師隊伍建設、經費投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督導檢查,並將結果向社會公示。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進展情況進行專項督查,組織宣傳和推廣先進經驗,對發展學前教育成績突出的地區予以表彰獎勵,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學前教育的良好氛圍。
⑺ 早期教育教師的核心能力
早教師,也可稱為早期教育指導師,是從事0—6嬰幼兒保育、教育、養育的咨詢、指導、顧問、教學的教師;與幼師不同,早教師不僅教育孩子,更主要的是教育家長,尤其是母親。早教師可分為育嬰師、親子教師、感統教師、蒙氏教師、奧爾夫音樂教師、入戶早教師等。
作為一種專業教育,早期教育涉及到嬰幼兒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營養學、腦科學,還涉及到女性心理學、思維科學、行學科[1] 學、學習科學、家庭教育學等學科,這不是普通家長所能了解和掌握的。因此,早教師專業性相當強。
1、考普通話證,語文老師要二級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級乙等以上。
2、考心理學以及教育學 .
3、拿上你的以上三個證外加畢業證、身份證、體檢,就可以去報名試講——也就是「說課」.
申請認定
①提交申請認定材料
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教師資格認定或者依法接受委託的高等學校提交下列基本材料:
(1)由本人填寫的《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一式兩份)。
(2)身份證原件、復印件,戶籍原件、復印件和工作單位證明(或所在鄉鎮、街道證明)。
(3)學歷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4)教師資格認定指定的縣級以上(含縣級)出具的《××省申請教師資格人員體格檢查表》。
(5)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6)由申請人工作單位或者其戶籍所在地鄉(鎮)或街道辦事處提供的《申請人思想品德鑒定表》。
(7)非師范教育類專業畢業的申請人員,需提供《××省教師資格認定教育學心理學合格證》及教育教學能力測評成績證明。
(8)申請認定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的人員還需提供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或工人技術等級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9)近期二寸免冠半身正面相片兩張。
②考核申請人是否具備的申請能力是否具備教育教學能力、是否適合做教師是教師資格認定中要考察的一項重要內容。
熱愛教育事業,思想品德好,能為人師表,能完成教育教學工作和思想品德、文化科技教育,能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等內容都是准備執教的人應當具備的素養。為此,鑒定要對申請人的教育教學能力專門進行面試(答辯)、試講和心理測試。
⑻ 早教中心教師工作職責
教父母,育兒童。呵呵,這是我寶貝早教老師的格言,專業點的我就不知道了,你可以打個電話去我寶貝早教問問,那裡老師都蠻熱心,愛爾貝早教東圃了中心,應該可以網路到她們座機號,老師的手機號我就不方便告訴了。
⑼ 早期教育有什麼意義
1.幼兒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抓緊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學習效果。
2.早期教育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早期豐富的環境刺激與學習機會不但不會傷害大腦的發育,而且還會促進大腦的發育。
3.父母在給孩子實施早期教育的時候,也學會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給孩子以後的身心健康、生活學習添一把力。
4.早期教育不僅讓孩子大腦的到開發,而且在一系列親子活動和教育活動中,讓孩子學會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從小讓孩子懂得克服困難,對孩子以後面對和處理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做好心理准備。
5.期教育核心在於提供一個教育營養豐富的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進行「激活」,在從而為其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9)早期教育工作描述擴展閱讀
早期教育的基本教學任務:
0-3個月可以用黑白閃卡進行視覺訓練、用撫觸球進行觸覺鍛煉;
4-6個月可以進行翻身訓練 孩子會感受旋轉空間;
7-9個月進行多種口味食物的適應 手部抓握訓練 簡單的發音練習;
10-12個月進行爬行 記得一定要多爬 便於日後感統協調;
13-15 進行站立和邁步練習 語言的學習;
16-18 大肌肉的鍛煉;
19-21 自我認識的建立;
22-24 簡單的人際關系建立 初步的人際交往;
25-30自我服務意識的建立 譬如准備好熱毛巾 孩子自己洗臉 自己穿鞋 自己喂飯;
31-36 分類的學習 概念的認知 規則意識的建立。
⑽ 學前教育教學實習工作內容
實習內容與要求
(一)教育教學活動
1、集體教育活動:教學與游戲活動
能組織幼兒園各類教學活動,會觀察、鼓勵、支持、推動、組織幼兒的游戲,能較好地與幼兒溝通,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基本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
2、區域活動
認真記錄實習班級的區域活動的設置(如:語言活動區、科學活動區、益智區、娃娃角、自然角)情況,重點了解活動區的材料投放、活動時間、活動常規及與幼兒身心發展的關系。觀察原班老師對區域活動或小組活動指導,每人均能開展1次以上區域活動或小組活動,學會為不同的區域或小組製作、投放活動材料,學會進行分組、分層次指導。
3、個別教育活動
平時能主動觀察幼兒,發現幼兒間的個別差異,會根據幼兒的心理或生理特點,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抓住教育契機,實施個別教育。每人寫一篇個案教育筆記,記錄自己如何針對幼兒的個別情況,進行教育的過程與效果。
4、特色教育活動
積極了解實習園的特色課程,主動了解特色課程的開設依據、
學習特色課程的組織方法、思考特色課程的教育價值,記錄一次特色課程。
(二)保育工作
貫徹保教結合的原則,會觀察幼兒的身體狀況,能獨立承擔一天以上的保育工作,按照實習幼兒園作息制度照顧幼兒的生活,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保證幼兒的安全,高度重視幼兒的身心健康。
(三)環境布置
能根據幼兒興趣、身心發展的需要、教育活動的進程和實習幼兒園的要求,與幼兒一道布置活動室環境,充分認識環境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學會創設應答性環境,促使幼兒在與環境互動中學習。
(四)家長工作
了解與家長溝通的各種方式,能及時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情況,每人在原班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一次家訪活動,並能參與家長開放日、家長園地建設、家園聯系本的填寫等家長工作。
(10)早期教育工作描述擴展閱讀:
學前教育(Preschool Ecation)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孩童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
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學前智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過程。對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關注也不可小覷。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心智發展極不成熟,需要家長及幼師積極的引導。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缺乏對他人的關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為家長和幼師,應積極引導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分享、樂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