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六藝的教育

六藝的教育

發布時間: 2021-01-09 09:19:54

⑴ 中國古代教育中的六藝分別指什麼

「六藝」是西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基本學科。「六藝」具體指:禮、樂、射、御、書、數,按其學科性質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禮樂
禮樂發源於原始社會宗教活動中的儀式(禮)和音樂歌舞(樂)。周禮的范圍已十分廣泛,涉及政治、倫理、道德、禮儀等各個領域。
西周禮的教育不僅在於養成禮儀規范,同時具有深刻的社會政治作用。即通過禮制來標明尊卑上下的等級關系,強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級制度,以有效地維護奴隸社會秩序。樂教也是西周官學中的主要科目。當時樂的概念是非常寬泛的,它包括音樂、詩歌、舞蹈等,實際上是各門藝術的總稱,包含了德、智、體、美多種教育因素。
禮樂教育是「六藝」教育的中心。禮、樂不僅在貴族生活中融為一體,禮、樂的教育作用也是相互配合的。禮著重於訓練人的外在行為規范,樂著重於陶冶人的內在精神情操。
2.射御
西周在鞏固政權的過程中,極重視武力建設,反映在教育上是加強射、御之教。射,指射箭的技術;御,指駕馭馬拉戰車的技術。西周時期以車戰為主,常以擁有戰車的多少來衡量一國武力的大小。因此射、御是當時主要的軍事技術。
3.書數
「書」是指文字,「數」是指計算。書、數是西周小學的主要教學內容。漢字發展到西周,已經相當成熟。根據文獻記載,西周時就已經把文字構造規律歸納為六個方面: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稱為六書。還編寫了小學文字教學用書《史籀篇》,是中國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兒童識字課本。數在西周並不單指演算法,還包括歷法等與數字計算有關的知識。
「六藝」教育經歷了夏、商的發展,到西周最為完備,成為西周教育的特徵和標志。「六藝」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視思想道德,也重視文化知識;既注意傳統文化,也注意實用技能;既重視文事,也重視武備;既要符合禮儀規范,也要求內心情感修養。「六藝」教育對後世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⑵ 先秦時代教育內容以六藝

六藝指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

中國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開始於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

【禮】:禮節。 五禮: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樂】:是六樂。六樂:指《雲門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樂舞。古代最早的禮儀性樂舞《雲門大卷》。堯時有《咸池》。舜時有《大韶》。孔子自稱其聽過韶樂,大加贊賞,稱其樂舞盡善盡美。禹時有《大夏》。商時有《大濩》。周時有《大武》。這都是古代著名的禮儀性樂舞。 周時保存有完整的這六套樂舞,成為六樂,分別在重大的祭祀活動中使用:《雲門大卷》用於祭祀天神;《咸池》祭地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六樂流傳到漢代,只有《大韶》、《大武》二樂。

【射】:軍事射箭技術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准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行之疾;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御】:駕馭馬車戰車的技術 五御:鳴和鸞、逐水曲 、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周禮·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藝……四曰五馭。"鄭玄注:"五馭: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謂行車時和鸞之聲相應;車隨曲岸疾馳而不墜水;經過天子的表位有禮儀;過通道而驅馳自如;行獵時追逐禽獸從左面射獲。

【書】:書法(書寫,識字,文字) 六書(周禮並未說明,後人的猜測可能是):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註:轉注、假借是識字方法 ,而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方法,其中形聲字約佔百分之九十。)

【數】:數術又稱術數,是計算、數學的技術。有九章算術。

⑶ 中國古代教育中的六藝分別是哪六藝

分別為:禮、樂、射、御、書、數.
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內,二曰六樂,三曰容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還有一種說法,六藝即六經,謂《易》、《書》、《詩》、《禮》、《樂》、《春秋》.六藝現代解釋,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藝.

⑷ 「六藝」是哪個時期的教育制度為什麼這個時期要學「六藝」

先秦時代的學生們就飽受上學之苦,那個時候的教育內容就以「六藝」為主回,那個時候的「六藝」是答指:禮,樂,射,御,書,數。也就是禮節,樂理,射箭,御馬,書法,理數。


⑸ 六藝 是什麼指教育嗎具體內容是什麼

六藝之說有二:(一)六藝者,禮、樂、射、御、書、數也。《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周代教育貴族子弟的六種科目。「藝」為「藝能」之意。即禮、樂、射、御、書、數。禮包含政治、道德、愛國主義、行為習慣等內容;樂包含音樂、舞蹈、詩歌等內容;射是射箭技術的訓;御是駕馭戰車的技術的培養;書是識字教育;數包含數學等自然科學技術及宗教技術的傳授。其萌芽在夏代已見端倪,經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六藝」教育的特點是文、武並重,知能兼求和注意到年齡的差異及學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別。「六藝」中禮、樂、射、御,稱為「大藝」,是貴族從政必具之術,在大學階段要深入學習;書與數稱為「小藝」,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學階段是必修課。當時,庶民子弟只給予「小藝」的教育,唯貴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藝」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藝」至「大藝」的系統過程。「六藝」服務於階級需要,但也反映了教育的普遍規律,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周禮.地官.保氏》:「保代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明史.選舉志》:「生員專治一經,以禮、樂、射、御、書、數設科分教,務求實才,頑不率者黜之。」
(二)六藝即六經,謂《易》、《書》、《詩》、《禮》、《樂》、《春秋》也。六經之名始見於《禮·經解》孔子之言,又見於莊子之書。蓋為《易》、《書》、《詩》、《禮》、《樂》、《春秋》也。其後嬴秦焚書,《樂經》散失,僅存《樂記》一篇,乃並入《禮記》中,後遂有五經之名。

⑹ 名詞解釋——「六藝」教育

六藝指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是中國奴隸社會時期的學校教育內容專,開始於屬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禮是儀式、行為方式,樂是音樂、舞蹈、射是弓術,御是馬術,書是書法,數是算術。

六藝教育依學生年齡和課程深淺不同分有小藝與大藝。書、數為小藝,系初級課程;禮、樂、射、御為大藝,系高級課程。

(6)六藝的教育擴展閱讀:

六藝作為教學的科目,各有其屬性,而又彼此密切相關。六藝之中,禮、樂重在倫理的培養及情意的陶冶,二者皆關乎文化素養。射、御重在體能的訓練及技藝的精熟,故明顯偏向於武藝,亦即屬於軍事的技能。

其實,五禮中的軍禮即屬軍事范疇,而六樂既然都是一代之樂,當然是文武合一之舞,也與軍事相關。書、數重在知識的獲取及實際的運用,可以視為禮、 樂與射、御的基礎知識與能力。如是,六藝的教學有文事,亦有武備,顯然是文武合一的教育。

⑺ 六藝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有哪些積極的借鑒意義

1,一般情況下,六藝,也是就古六藝:禮(禮節,德育或者社會正式行專為規范)、樂(音屬樂,一般認為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射(射箭,類似於軍訓,古代農閑是是全民練兵的時間)、御(駕馭馬車,也就是要考駕照)、書(書法和應用文寫作)、數(陰陽五行,偏重於哲學的范疇)。
2,借鑒意義:第一,古代教育重視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鍛煉的是綜合型人才。對於重視考試分時的當下,有借鑒意義。第二,教育要向社會輸出人才,至少是遵循和維護社會規范的社會成員。古代教育的要求是為統治階級服務,其只是儲備的方向、社會生存技能的培養,都是直接為統治階級對接的。

⑻ 六藝教育的名詞解釋怎麼答

六藝教育的名詞解釋

禮樂射御書數

禮藝:吉、凶、軍、賓、嘉禮五科,是關於社交能力內的學問;

樂藝容: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護、大武六科,是關於達情能力的學問;
射藝:白失、參連、剡注、襄尺、井儀五科,是關於知識能力的學問;
御藝:鳴和鸞、逐水曲、舞交衢、過君表、逐禽左五科,是關於主事能力的學問;
書藝:象形、會意、指事、轉注、假借、諧聲六科,是關於記述思想能力的學問;
數藝:方田、栗布、差分、少廣、商功、均輸、盈朒、方程、勾股九科,是關於數算能力的學問。

⑼ 中國古代教育中的"六藝"包括下面哪些內容

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內書、數.出自《周禮·容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還有一種說法,六藝即六經,謂《易》、《書》、《詩》、《禮》、《樂》、《春秋》.六藝現代解釋,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藝.

⑽ 西周六藝教育主要學習什麼

六藝中的射御是培養武土的教育,西周禮法中規定士子要習「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學「五御」: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射御教育不僅僅是一種體力或技藝的練習,而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其中包括道德情操和內心志向的培養。在射御二教中,以射最受重視,在西周銘文中屢有王室貴族子弟在辟雍、學宮習射的記載。如:周康王時的《麥尊》:「若日竭,在壁,王乘於舟為大豐,王射大奔禽。」穆王時的《靜嗣》:「王命靜嗣射學宮……射於大池。」射藝的高下常作為士子被獎勵、提升的標准,諸侯貢士也要經過射禮的考核,以定優劣。六藝中的書數是有關讀寫算的知識教育。書是識字教育,分作「六書」:象形、會意、轉注、指事、假借、諧聲;數是數術知識教育,分為九數: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數術教育具有明顯的實用實效特徵,並放置於小學講授,因而稱為「小藝」,是學習禮樂的基礎;射御在大學階段學習,故而稱作「大藝」,也是修習禮樂的必要准備;禮樂之教,則是最高境界的道德學問,是學為人君、治理天下所必備的修養,故稱為「大道」、「大德」,而射御書數雖不可少,卻畢竟是「器」,所謂「君子大道不器」,中國古代教育重德輕技的傳統大抵發源於此。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