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重慶教育局官網
Ⅰ 重慶市教育局長叫啥
您好!不是重慶市教育局,而是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簡稱教委,主管全市教育行政工作,下屬38個區縣教委!
Ⅱ 2017重慶高考成績什麼時候可以查詢
查詢2017年的高考成績,
可以上省教育考試院官網,
輸入准考證號碼和密碼。
祝你好運。
Ⅲ 2017重慶教師公招信息在哪看
在重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各個區縣也有他們自己的人事網,看網址帶gov的就是官網,教師的招聘信息也可以在cq.zgjsks上面看。
Ⅳ 重慶市教育局網站
這學期才上這么幾天學學校就要補課費
Ⅳ 重慶教育廳電話是多少廳長是誰
http://www.cqjw.gov.cn/這是他的官網
公開電話上班回時間 6385535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63862151
公開電話夜答間 63862437
Ⅵ 重慶教委官網泄露了什麼
重慶市九龍坡區教育委員會官方網站同樣存在多份文件泄露教師、學生個人信息的情況,當地相關部門迅速進行了整改。
此外,九龍坡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2016年8月24日在九龍坡區教委官網發布《九龍坡區2016年「金秋圓夢」公益資助大學貧困新生資助學生名單公示》。在該文件中,5名大學貧困新生的姓名、開卡銀行、銀行卡號、聯系電話等個人信息被公布。
Ⅶ 重慶教育局2018年政策出台內容是哪些
重慶市深化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從有利於科學選拔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引導教育均衡協調發展、維護社會公平出發,深化我市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市提供有力保障,為大力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實現「科學發展、富民興渝」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基本原則
遵循教育規律。充分發揮教育考試招生制度的導向作用,著力扭轉應試教育傾向,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堅持公平公正。把促進公平公正作為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完善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公平機制。保障考試招生秩序規范、程序公開、結果公正,社會監督有效。
注重系統設計。整體設計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強化各階段教育的關聯性。促進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之間的銜接,著力拓寬入學通道、提升人才成長發展空間。為終身學習、人人成才提供多樣的學習選擇和成長途徑。
體現科學高效。增加學生選擇權,促進科學選才,提高選拔水平,確保考試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實施。
加強統籌協調。統籌推進入學考試制度、招生制度和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堅持統一考試與多元評價相結合,堅持轉變政府管理方式與落實學校招生自主權相結合,切實解決一考定終身弊端。
(三)總體目標
2015年啟動我市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重點完善並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和就近入學制度。逐步建立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為主要依據的高中階段教育考試招生制度。2018年建立依據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高校考試招生制度,從當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實施。2021年基本建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教育考試招生基本模式,健全考試與招生相對分離、學生多次選擇、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二、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完善招生計劃分配方式
1.提高高考注冊錄取率。把握國家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的有利時機,認真落實國家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爭取中央部委直屬高校優質來源計劃,吸引市外優質高校增加在我市的招生計劃,科學編制市屬高校跨省計劃方案,引導高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保持我市高考注冊錄取率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上。
2.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認真落實國家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由中央部屬高校和市屬重點高校面向重慶市國家級貧困區縣定向招生。認真落實中央部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農村單獨招生專項計劃,面向重慶市國家級和市級貧困區縣的優秀農村學生招生。實施市屬一本批次高校農村學生專項計劃及「全科教師」、「全科醫生」專項計劃,安排一定比例招生計劃主要面向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等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優秀農村學生定向招生。2017年貧困地區農村學生進入重點高校人數明顯增加,形成保障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主動服務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長效機制。
3.完善中小學招生辦法。全面推進九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立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預測機制,完善義務教育劃片、就近、免試入學具體辦法,積極推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制對口招生。深化高中階段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按照普職比例大體相當原則,編制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合理分配優質普通高中和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計劃到區域內初中學校,推行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主要依據的高中階段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完善和落實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我市接受中小學教育以及參加升學考試的配套政策。
(二)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
1.完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是初中學生畢業和升學的主要依據。按照確保義務教育基礎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校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總體要求,調整、優化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方案,合理確定考試科目,改進考試形式和方式。
2.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考試范圍覆蓋普通高中課程標准規定的所有科目,考試結果採取合格或等級方式呈現,其他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在校生和社會人員也可參加考試,作為認定高中同等學力資格和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各普通高校要按規定提前向社會公布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報考要求。2018年,完善出台《重慶市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方案》。
3.規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高中階段教育學校要按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求建立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客觀真實、寫實性地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和標志性成果,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科學探索、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等活動。按照「誰使用誰評價」的原則,各普通高校要按規定提前向社會公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使用辦法。嚴格程序,強化監督,確保公開透明,保證內容真實准確。2018年,完善出台《重慶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4.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與全國統一高考相對分開。從2017年開始,統籌高職院校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分類考試招生方式,由市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實施,考試時間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簡稱 「春季高考」)。普通高中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主要實行「文化素質+技術科目+職業傾向能力」考試招生方式進行,並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職學校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以「文化素質考試+專業技能測試」結果作為主要錄取依據。考生也可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進入高職院校。到2017年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占市屬高職院校在渝招生計劃總量的70%左右,成為我市高等職業教育(含應用技術本科)招生的主渠道。
5.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從2016年起,統一高考使用國家命題試卷。增強高考與高中學習的關聯度,從2018年入學的高中新生開始,高考總成績由全國統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考試不分文理科。全國統考3個科目由國家統一命題,市教育考試院組織實施,考試時間在每年6月份,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普通高校專業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自主選擇確定,由市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並組織實施,考試時間在每年3月底至4月初。
(三)改革招生錄取機制
1.減少和規范考試加分。按照國務院的要求,2015年,出台《重慶市進一步調整規范高考加分政策實施方案》。2015年1月1日後,獲得全國奧賽、國家二級運動員、科技創新大賽、工程類大賽、思想品德突出、萬分之一優秀學生等6個項目證書、榮譽稱號的考生,高考錄取不再加分。到2017年,取消農村獨生女、三峽庫區搬遷移民子女地方加分照顧政策。加強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嚴格認定程序,做好公開公示,強化監督管理。
2.完善和規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申請學生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達到相應要求,接受報考高校的考核。在渝試點高校要合理確定考核內容,不得採用聯考方式或組織專門培訓。規范並公開自主招生辦法、考核程序和錄取結果,加強監督,確保公平公正,防止出現自主招生腐敗。嚴格控制在渝普通高校自主招生規模。2015年起,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後進行。
3.完善高校招生選拔機制。普通高校要主動適應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新要求,將涉及考試招生的相關事項,包括標准、條件和程序等內容,在招生章程中詳細列明並提前向社會公布。加強學校招生委員會建設,在制定學校招生計劃、確定招生政策和規則、決定招生重大事項等方面充分發揮招生委員會作用。高校可通過聘請社會監督員巡視學校測試、錄取現場等方式,對招生工作實施第三方監督。建立考試錄取申訴及爭議仲裁機制,及時回應處理各種問題。建立招生問責制,繼續實施由校長簽發錄取通知書並對錄取結果負責的制度。
4.改進高校招生錄取方式。從2016年開始,逐步合並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進投檔錄取模式,進一步完善平行志願投檔方式,加快研究「按專業投檔、一檔多投」的投檔錄取模式並適時推行,增加高校和學生雙向多次選擇機會。
5.拓寬社會成員終身學習通道。擴大社會成員接受多樣化教育機會,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社會人員,可申請注冊進入各類中等職業學校學習。成人高等教育,實行彈性學制、寬進嚴出。鼓勵高等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開展多樣化的繼續教育與培訓。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參加考試提供服務。探索建立高中階段教育和各類高等教育分層次、分類別學分互認和轉換機制,實現多種學習渠道、學習方式、學習過程的相互銜接,構建人才成長「立交橋」。
(四)改革監督管理機制
1.加強信息公開。建立學校招生章程制定和公開制度,全面實施招生「陽光工程」,建立完善全市中、高等教育考試招生信息管理發布平台,健全分級負責、規范有效的信息公開和責任追究制度,堅持考生特徵信息「三級公示」制度。
2.完善保障體系。健全政府部門協作機制,構建科學、規范、嚴密、安全的教育統一考試保障體系,要特別注重提高農村、貧困、邊遠地區考試保障水平。完善學校自覺維護招生秩序、保證招生公平、承擔社會責任的自律機制。建立誠信制度,加強全市教育考試招生人員、考生的誠信教育和管理,健全誠信檔案。適時修訂完善《重慶市國家教育考試條例》,提高考試招生法制化水平。
3.加大違規查處力度。加強考試招生過程監督,嚴肅查處考試招生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追究當事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及時公布查處結果,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研究制定出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
深入調研、充分借鑒改革試點先行省份經驗,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結合重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際,2018年出台《重慶市普通高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方案》。
三、加強組織領導
(一)明確責任。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及時研究解決有關問題。市級有關部門要協調配合,切實履行職責,上下聯動、共同抓好落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分析改革對教育教學產生的影響,加強風險評估,提前研究應對方案,確保改革過程平穩有序。
(二)強化保障。市、區縣政府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加大標准化考場建設力度,改善考試硬體條件,加強考試機構專業能力建設,滿足學業水平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要求。
(三)加強宣傳。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組織好相關工作的系統培訓,加大對我市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配套方案的宣傳解讀力度、及時回應社會關注熱點問題,凝聚共識,營造良好的改革輿論氛圍。
Ⅷ 2017重慶大學會計專碩學費
研究生一般收取費用為9980元/年,不同大學研究生院收取費用稍有不同根據當地情況而定。
據重慶大學研究生院消息,重慶大學2017年碩士研究生學費獎助標准已經發布,詳情如下:
根據國家文件要求,每個研究生均需交納學費,各專業學費標准待重慶市物價局和學校審定後及時在重慶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公布。重慶大學從2008年開始實施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建立以科研為導向、鼓勵優秀為目的的動態獎助體系。按照國家政策,從2014年入學的研究生開始實行收費制度。學校將按照國家和重慶市的規定收取學費,同時向全日制碩士生提供以下獎助學金:
1、國家助學金
面向全日制碩士生(在職定向除外)提供每生每年6000元的國家助學金(具體辦法請查詢http://yz.chsi.com.cn/)。
2、國家學業獎學金
在學制年限內符合條件的全日制大部分研究生(定向培養、國防生及電影學院研究生除外)可獲得學業獎學金,具體辦法請查詢http://yz.chsi.com.cn/)。學業獎學金實行動態管理,每學年評選一次。
3、國家獎學金
在學制年限內符合條件的全日制研究生可申請國家獎學金(博士每生每年3萬元,碩士每生每年2萬元,每學年評選一次)。
4、其他獎助金
學校設立了創新基金、院士基金、國際交流基金、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崗位等,具體名額和金額根據國家和學校相關文件執行。
(8)2017重慶教育局官網擴展閱讀
重慶大學於2000年經教育部批准試辦並於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研究生院。學校自1948年起開始招生研究生,是我國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學之一。
1978年重慶大學成為教育部首批恢復研究生招生並有碩士、博士學位授權的單位之一,1981年在全國首批獲准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
1988年獲批國內第一個生物力學國家重點學科,1998年在全國首批獲准機械工程等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學校現有碩士、博士研究生21000餘人。
Ⅸ 重慶市教委主任是誰
彭智勇同志簡歷
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
市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
1963年2月生,男,漢族,中共黨員,重慶市大足縣人,1988年7月參加工作,西南師范大學畢業,研究生學歷,教育學博士,研究員。
曾任重慶巴蜀中學教師、副主任、副校長,重慶市教委主任助理、黨組成員,重慶市教委副主任,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副書記,重慶市教科院黨委書記,重慶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中共十七大代表,三屆市委委員,市二屆政協委員,國家督學。
主持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全面工作。分管政策法規、人事、新聞工作;聯系市教育評估院。
Ⅹ 重慶教育局投訴電話。
重慶市教育局的聯系電話為023-63862437。
其中, 市教委總值班室:63862437 ;
市教委安全穩定辦公室:63636009 ;
市教委信訪室:63862151 ;
市教委行評辦:63855358。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指導教育產業、勤工儉學、學校後勤改革和安全保衛工作,實施對23個區、11個縣、4個自治縣政府教育工作的「督政」和對各類學校的督導工作,管理、指導全市的語言文字工作,歸口管理普通話培訓測試工作,承辦重慶市委、重慶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10)2017重慶教育局官網擴展閱讀
重慶市教育局的職責有:
(一)貫徹執行教育工作的法律、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起草教育地方性法規、規章,擬訂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教育政策,指導全市教育工作。
(二)負責全市各級各類教育的統籌規劃和協調管理,管理市屬高校、所屬事業單位,負責全市教育體制改革,負責高中階段及以上學校的布局結構調整;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課程教材建設及教育科研工作;負責教育統計、信息工作。
(三)負責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負責義務教育的指導與協調,組織實施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進一步向農村和民族地區傾斜的政策措施,實施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指導普通高中教育、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四)負責全市教育督導工作;負責全市基礎教育發展水平、質量監測工作,負責對區縣(自治縣)教育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
(五)指導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組織實施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政策措施,指導職業院校提高辦學水平和質量。
(六)負責全市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承擔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創新水平、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的責任;統籌指導各類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工作。
(七)負責本部門教育經費的統籌管理;督促檢查區縣(自治縣)對教育的財政撥款和教育稅費的徵收工作,參與教育經費的審計監督;負責教育經費的安排和預決算工作;負責教育援助的管理;監督檢查區縣(自治縣)招生經費收支情況。
(八)統籌管理、協調民辦教育,擬訂民辦教育管理的政策措施,規范辦學秩序,承擔民辦教育監管的責任。
(九)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德育、體育衛生藝術教育和國防教育等工作。
(十)主管全市教師工作,負責實施教師資格制度,指導教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負責教育系統機構編制、人事和社會保障及教育培訓、人事調配、職稱評定工作。
(十一)負責全市的學歷教育、學位和學籍管理工作,參與擬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指導普通高校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
(十二)負責大學中專招生工作;負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的招生計劃;負責各類教育考試、錄取管理工作。
(十三)組織、指導高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精品特色專業課程建設;組織高校承擔國家及本市重大科研項目,規劃、指導教育系統的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高新技術及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工作。
(十四)歸口管理教育系統的對外交流和外事工作;負責與國際及港澳台地區的教育合作、交流;負責教育系統僑務工作。
(十五)管理、指導全市的語言文字工作;制定語言文字工作中長期規劃;負責普通話培訓測試工作。
(十六)負責對各類學校的國有資產進行宏觀管理;指導學校校建設、教育裝備、教育產業、勤工儉學、學校後勤改革工作。
(十七)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