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重點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重點

發布時間: 2021-01-16 02:09:02

❶ 統考教師資格證 綜合素質和 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題型都有哪些

筆試的題型分客觀題和主觀題,客觀題為四選一的選擇題,主觀題包括簡答題、論述題、解答題、材料分析題、課例分析題、診斷題、辨析題、教學設計題、活動設計題。

綜合素質考察: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文化素養和基本能力。

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察: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

(1)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重點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兩部分。筆試所有科目採用紙筆考試。筆試各科考試成績合格,才能參加面試。

面試採用結構化面試、情景模擬等方式進行,考生通過抽題、備課、試講、答辯等環節,完成面試。

筆試一般在每年3月和11月各舉行一次。面試一般在每年5月和12月各舉行一次。

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為《綜合素質》 《保教知識與能力》2 科;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為《綜 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2 科;

初級中學、普通高 級中學教師和中等職業學校文化課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 為《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3 科;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考試筆 試科目為《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專業知識與教 學能力》3 科。

❷ 高中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 與中學的差別很大嗎 就是在難度方面

高中和初中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一綜合素質和科目二教育知識與能力是一樣的,不同的就是科目三,高中的是主要考高中科目知識和教學設計,初中的主要考初中科目知識和教學設計,所以難度差別基本是在高中和初中的學科知識上,一般難度相差不大。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都是考以下三門:《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以及《學科知識與能力》。

其中,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的《綜合素質考試大綱》和《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是相同的,《綜合素質》一般考察新課改相關知識、閱讀、寫作能力等;《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察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但是科目三——學科知識與能力是有區別的。

(2)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重點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證考試《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即科目三,科目分為:

1、初中科目三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歷史與社會、科學等15個科目。

2、普通高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文化課科目三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個科目。

3、幼兒園面試不分科目,小學面試科目分語文、英語、社會、數學、科學、音樂、體育、美術,中學面試科目與科目三相一致。

❸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如何分階段備考

第一階段:基礎階段


進入了正式備考的階段,在教師資格證考試基礎階段重要的就是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打好基礎之前還需要對自身的知識水平進行全方位探測。


(1)摸底測試


隨機抽取兩套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試水,直觀地了解一下考試題型,同時對自己的知識水平進行合理評估。結合大綱找出自己薄弱的環節,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重點復習,以節省復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2).以教材為中心復習


時間緊迫,開始復習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半個月肯定是需要細細啃教材的,如果時間不夠,可以針對自己摸底測試的結果和大綱進行針對性的復習,特別是一些常考的知識點並且自己又沒有掌握好的,一定要重點復習復習再復習,且要充分利用好思維導圖,真的強烈推薦!不經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的思維框架,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第二階段:強化階段


經過上一階段的學習,相信你已經對教師資格證考試十分熟悉了,筆試時間也漸漸逼近。所以在這一階段,你需要把所有國考中小學版真題都做一遍,真題不是特別多,做近三年的即可,做題時間和順序要嚴格按照考試進行模擬,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做題策略。對於錯題要及時查書和整理。


第三階段:沖刺階段


馬上就要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了,千萬不要發慌。利用有限的幾天時間把之前整理的錯題重新看一遍,利用思維導圖將之前的知識點再進行串聯回憶一遍,及時發現遺忘的知識點,並且回歸課本,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如何分階段備考?各位考生都清楚了嗎?希望各位考生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❹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和《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各佔多少分

《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和《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單科成績,實際卷面滿分150分,90分以上合格;成績單顯示滿分為120分,70分合格。

考生應在戶籍、學籍或人事關系所在市州報名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普通高等學校畢業及其畢業前一年級學生,以及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可憑學校學籍管理部門出具的在籍學習證明報考,在就讀學校所在地報名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4)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重點擴展閱讀:

符合《教師法》規定的學歷要求:

1、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以上學歷。

2、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及以上學歷。

3、初中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或者其他大學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

4、高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

5、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及以上學歷,並應當具有相當助理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中級以上工人技術等級。

❺ 中學教資中的教育知識與能力的簡答題和辨析題的知識點是不是考過的就不考了

回答:

不一定,很多時候重要的題型是會重復考察的。其實反反復復也就是那些知識點。

模塊一:教育基礎

1.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觀

(1)學生觀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學生是發展的人: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有巨大的發展潛能;處於發展過程中.

學生是獨特的人:是完整的人;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獨特性;與成人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

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是學習的主體;是權責的主體。

(2)教師觀

職業角色的轉變:

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教學行為的轉變:

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在對待教學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3)教學觀

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2.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

(1)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教學

(3)進行專門訓練

(4)進行教學反思

模塊二:學生指導基礎

德育原則

一般在材料分析題中出題頻率較高的主要有疏導原則、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長善救失原則。

模塊三:班級管理

1.班集體的形成與培養

(1)確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與明確的奮斗目標;

(2)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與堅強的領導核心;

(3)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與嚴明的組織紀律;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5)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與良好的班風。

2.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

(1)處理原則

教育性原則、客觀性原則、有效性原則、可接受原則、冷處理原則。

(2)處理方法

沉著冷靜面對;

機智果斷應對;

公平民主處理;

善於總結引導。

3.班主任對後進生的個別教育工作

(1)關心愛護後進生,尊重他們的人格;

(2)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

(3)提供範例,增強是非觀念;

(4)根據個別差異,採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模塊四:教學實施

1.教學過程的規律

考查頻率最高的規律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的規律。

2.教學原則

考查頻率較高的原則主要包括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直觀性教學原則、啟發性教學原則、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3.上好課的具體要求

目的明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結構合理、語言藝術、氣氛熱烈、板書有序、態度從容。

(可以記為「書法節目語氣從容」)

4.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1)培養學生學習動機的途徑

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促使學習動機的產生;

重視立志教育,對學生進行成就動機訓練;

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獲得自我效能感;

培養學生努力導致成功的歸因觀。

(2)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途徑

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❻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考情分析

教育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教師資格證考試主要考察教育與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教育與人及社會的發展、教育目的與教育制度,在進行簡答題、辨析題備考中,建議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目的章節重點識記。



中學課程:主要考察課程概述、課程組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備考中單選題主要集中於課程概述,尤其是課程的分類,主觀題部分主要集中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部分;


中學教學:主要考察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其中教學原則作為材料分析題重點備考學習;


中學生學習心理:教師資格證考試主要考察認知過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學習理論、學習心理,重點理解學習動機理論、學習遷移分類以及學習策略分類,學習遷移理論注意結合實驗理解學習;


中學生發展心理和中學生心理輔導:主要考察中學生的認知、情緒、人格、身心發展及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輔導的方法;


中學德育:主要考察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德育原則、途徑與方法,建議以材料分析為主,結合案例,理論與實踐結合進行備考。


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教師資格證考試主要考察群體心理、班主任與班級管理、教師心理,涉及的知識點較多,但是考點容易理解。對於群體心理部分,建議結合生活實際,以理解為主。


大家對於考察的重點應該都清楚了吧,哪塊比較薄弱就強加訓練,有一天理想一定會實現的。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❼ 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都考什麼啊

綜合素質
考核內容:教育理念、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知識、科學文化素養、閱讀理專解、語言表達、屬邏輯推理和信息處理能力
考試題型: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寫作題
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初高中)
主要考核:教育教學、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的基本知識
考試題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考核內容:考核擬任教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的知識和方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能力。
考試題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診斷題、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

❽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方案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主要考核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版中學教學、中學生權學習心理、中學德育、中學課程、中學生發展心理、中學生心理輔導、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等基本知識;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較多,涉及心理學教育學,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特別多。所以,我們在學習教師資格證考試的過程中就需要運用一些較好的記憶方法去進行記憶,比如利用表格法、思維導圖法、口訣法等等。



教師資格證考試這個科目,刷題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多刷幾遍歷年真題,最後留兩份卷子進行模擬,近兩年教資的筆試難度略有提高,所以剛剛考過的真題含金量是很大的。多做題,從題中總結必考點,上岸一點問題都沒有。


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確實是最難備考的一科。 首先,需要記憶的東西很多,需要理解的也不少。其次,知識體系比較龐大,如果完全不準備的話,是很難靠著瞎編胡謅糊弄過去的,尤其是一些非常專業化的知識點,必須先理解再記憶。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方案小編就說到這里了,祝願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❾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考的是什麼內容

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1.了解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義及構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態及其歷史發展脈絡;理解教育與社會發展的基本關系,包括教育與人口、教育與社會生產力、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教育與精神文化等的相互關系;理解教育與人的發展的基本關系,包括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與人的個性形成,以及影響人發展的主要因素--遺傳、環境、教育、人的主觀能動性等及它們在人的發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變化,包括中學生的身體外形、體內機能、腦的發育、性的發育和成熟。
3.理解義務教育的特點;了解發達國家學制改革發展的主要趨勢;了解我國現代學制的沿革,熟悉我國當前的學制。
4.掌握有關教育目的的理論;了解新中國成立後頒布的教育方針,熟悉國家當前的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及實現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及其相互關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等。
(二)中學課程
1.了解不同課程流派的基本觀點,包括學科中心課程論、活動中心課程論、社會中心課程論等;理解課程開發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兒童、社會以及學科特徵等。
2.掌握基本的課程類型及其特徵,其中包括分科課程、綜合課程、活動課程;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顯性課程、隱性課程等。
3.了解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標及其基本的實施狀況。
(三)中學教學
1.理解教學的意義,了解有關教學過程的各種本質觀。
2.熟悉和運用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包括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的特殊性規律(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教學的教育性規律),分析和解決中學教學實際中的問題。
3.掌握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及要求;掌握和運用中學常用的教學方法;了解教學組織形式的內容及要求。
4.了解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主要觀點與趨勢。
(四)中學生學習心理
1.了解感覺的特性;理解知覺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類,掌握注意的品質及影響因素;了解記憶的分類,掌握遺忘的規律和原因,應用記憶規律促進中學生的有效學習。
3.了解思維的種類和創造性思維的特徵,理解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和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4.了解學習動機的功能,理解動機理論,掌握激發與培養中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
5.了解學習遷移的分類,理解形式訓練說、共同要素說、概括化理論、關系轉換理論、認知結構遷移理論,掌握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措施。
6.了解學習策略的分類,掌握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
7.理解並運用行為主義、認知學說、人本主義、建構主義等學習理論促進教學。
(五)中學生發展心理
1.掌握中學生認知發展的理論、特點與規律。
2.了解情緒的分類,理解情緒理論,能應用情緒理論分析中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
3.掌握中學生的情緒特點,正確認識中學生的情緒,主要包括情緒表現的兩極性、情緒的種類等。
4.掌握中學生良好情緒的標准、培養方法,指導中學生進行有效的情緒調節 。
5.理解人格的特徵,掌握人格的結構,並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及埃里克森的社會性發展階段理論,理解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掌握性心理的特點,指導中學生正確處理異性交往。
(六)中學生心理輔導
1.了解心理健康的標准,熟悉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抑鬱症、恐怖症、焦慮症、強迫症、網路成癮等。
2.理解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包括強化法、系統脫敏法、認知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理性-情緒療法等。
(七)中學德育
1.了解品德結構,理解中學生品德發展的特點。
2.理解皮亞傑和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理解影響品德發展的因素,掌握促進中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3.熟悉德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理想和傳統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等。
4.熟悉和運用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包括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分析和解決中學德育實際中的問題。
5.理解德育原則,掌握和運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徑。
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學就業指導等的意義及基本途徑。
(八)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1.熟悉班集體的發展階段。
2.了解課堂管理的原則,理解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課堂氣氛的類型,理解影響課堂氣氛的因素,掌握創設良好課堂氣氛的條件
3.了解課堂紀律的類型,理解課堂結構,能有效管理課堂;了解課堂問題行為的性質、類型,分析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掌握處置與矯正課堂問題行為的方法。
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方法,掌握培養班集體的方法。
5.了解課外活動組織和管理的有關知識,包括課外活動的意義、主要內容、特點、組織形式以及課外活動組織管理的要求。
6.理解協調學校與家庭聯系的基本內容和方式,了解協調學校與社會教育機構聯系的方式等。
7.了解教師角色心理和教師心理特徵。
8.理解教師成長心理,掌握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的理論與方法。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