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學前教育書法課教案怎麼寫

學前教育書法課教案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1-01-17 23:19:07

⑴ 書法和普通話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應該屬於什麼課程模塊

書法是專業性的課程,有些學校將此作為一個選修類的課程
但是普通話則是獲取教師資格證的必要的一門課程

⑵ 學前教育專科想上書法本科,需要考什麼

寫生字 語言表達能力

⑶ 對於學前教育的大一應該看哪些書有好處

日本書法教育論
作為書壇活動層次的兩極,最高級的如藝術流派的競爭,展覽會的舉辦;和最低級的如書法啟蒙教育、小學毛筆字教育、學前兒童書法觀的培養等等,在日本人心目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這並不奇怪,我們很難否認一個事實:明治維新作為近代日本跨入現代化國家行列的一個歷史關鈕,常常為日本人所樂於稱道,而它的精神之一,便是在全民族全社會推廣優質教育。教育,幾乎是日本社會取得成功的法寶。
日本的書法教育與普通教育一樣,也有高、中、低三個層次。最高的如各地的教育大學(類於我國的師范大學)的專職書法培養,有本科四年制和培訓一、二年制。此外,一些專門的書法學校也因其質量上的聲譽而名列前茅。中級的如一般的書道專門教室,以及高等學校(類似我國的高中)、中學校的書法教育。較低層次的是一般書塾、小學書法教育及個別的學前兒童書法觀念的培養。除此之外,作為社會教育普及化內容之一,成人書法教育如書法講座,書法培訓在日本也深受歡迎。
與中國相比,日本的高級書法人材培養並不太成功。除了少量的本科四年制書法學生之外,研究生級的書法教育和大專級的書法教育都還是很弱的。本科書法學生數量也很不理想。至於中級書法教育,由於高校、中學書法被作為一門選修課來對待,有時作為興趣課來對待,因而從體制上很難得到切實的保證。但書道專門教室一類的書法教育,如果擁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卻很有可能取得出色成果。
最有活力的是那些「書塾」。由一二個書家掛銜,組成一個民間性質的書法學習團體,定期研習講評,由於對象基本上是中小學生,程度不高,易於教學,因此這類書塾很多。日本人甚至有書塾為募集學生「作戰」之說,亦可見各個書塾間為爭奪學生作出努力的激烈程度,從消極方面想,這幾乎是一種謀利取獲的商家口吻,而從積極方面看,則競爭之烈源於書塾的數量極多,一定的量代表一定的質,故眾多的書塾中想必也會有不少質量過得去的師資和教學手段,特別是在教低級的小學生、兒童書法啟蒙階段,作為社會文化結構一翼的書塾之多,應該說是日本書法教育的一個福音。
因而,日本書法教育的現狀也是寶塔形,亦即是:基礎教育實力雄厚、成效顯著,而中、高層的書法教育則尚待努力。之所以會如此,我以為其原因不外如下:
一、低層次的基礎教育,一般懂書法的社會人士即可勝任,而高級書法人材的培養,非專家難以承擔。高等師范大學中專攻書法人材的數量少,限制了師資的發展;這種限制反過來又對高級人材培養本身產生影響。
二、高校和大學的人材培養,書法除本科專攻以外,並未列入專門的必修課程,只限於選修。這種教育體制於書法而言是很不利的,對於在中、大學生中普及必要的書法專門知識而言亦不理想。
三、社會上第一流的書法家並不少,但限於歷史原因,他們很少經過專門的書法訓練,於書法教育學一類的學科也多憑經驗而少理論支持,因此作為高級人材培養的師資而言仍有欠缺。
建立完整的書法教育體格,。發揚和光大這門古老的傳統藝術,除了從教育學體系、師資培養方面加以努力外,體制的確立能保證學科人材的穩定,因而是很重要的。解決這個問題,在日本和在中國都具有同樣的迫切感。日本書壇現在是採用以業余補正規之不足,即以書塾、書道專門教室,私立的書道學院來補高校、大學之不足。在日本的社會結構下,這倒是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對我們而盲也不無借鑒意義。

日本書法教育事業的起步
以明治維新為標志,日本書法教育的前後內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明治以前的書法教育,是以如下三點為目的的:
實用;自身的修養;增強學問意識。
書法是心靈的映照,是素質修養高低的標志,毛筆是當時唯一的書法工具,在人們心目中是染上很明確的實用色彩的;此外,當時日本官吏錄用去取以漢學測試為必經之路;作為它的附屬,書寫漢字(書法)成就的高低與漢學詩文水平的高低成正比例,這使得相當一部分人對書法教育和學習不敢掉以輕心。當然,更有意義的是,一些習字範本的內容是詩詞、千字文、經典等方面的名句,這使得漢學與漢字書法在日本人心目中有一種天生的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
早期日本書法教育的生存形態,常常與學術思想密切相關。儒學全盛時期則以儒者為主導,佛家全盛時代則以僧侶為主導:其場所則多取寺院。此中,從江戶幕府時代遺留下來的學校 (它直接受幕府控制)和諸藩領主的藩學,是以培養武士和公卿貴族子弟為目的的;紮根於市民階層的文化教育,則有「寺子屋」的教育機構。它的特徵是:
一、以寺舍為課堂;二、以僧侶為老師;三、每個班少則數十人,多有越過四百餘人者。據說,在明治前,花樣的「寺子屋」有13 000個之多,遍布全國。作為庶民教育、特別是對歷史上為貴族專用的書道教育而言,「寺子屋」式的普及無疑是書法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一個福音。
寺子屋以書法教育為主,所取的範本有六七百種,其中如彳口八歌、書翰文、庭訓往來、千字文、片假名、萬葉假名、百人一首等;應有盡有。童子8歲入寺,修養三年左右,據新井白石的《學書回憶》雲:每天要學習行草書三千多字,冬夏不輟,訓練量是很大的。通過學書而強德化,這是江戶幕府的政策,它無意申刺激了全民書法教育的高速發展。
明治伊始,伴隨著西方科學文化的沖擊,作為日本書法正統的「御家流」(類於館閣書體),苟延殘喘,再也攫不住書法愛好者的心了,書壇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向:傳統的書法對六朝碑誌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在國粹的旗幟下,一部分書家也熱衷於假名書風;作為一種異化,由於學權制度的急速歐化,在書法教育上也出現了虛無主義的傾向:鋼筆的進入實用,擠走了毛筆的傳統地位。一時間,「硬筆萬能」、「廢除毛筆」的論調甚囂塵上,書法教育歷史發展前途莫測。
明治五年(1872)發表了國定學制,「習字」作為教育中第二位的內容,成了獨立的課程,從此,真正的現代化的書法教育事業才拉開了帷幕。

日本初級書法教育
在日本,初級的小學、初中書法教育程度是不甚高的,但作為教育學研究而言,它的意義絕不下於大學高等層次的書法教育。它是書法家的搖籃。
我們詳細地考察了初級書法教育在日本的現狀,並從中得出結論:在這方面,書法教師們牢牢抓住作為書法教育根本的,
是兩個課題:
一、趣味化——學習動力的原理
二、社會化——方便實用的原理
以此作為初級書法教育的基礎,確乎是出手不凡,准確地抓住了兒童和中小學生的心理的。侈談書法的藝術個性和美學價值,在初級書法教育過程中基本不會有什麼效果,因為對象們還缺乏必要的接受力和理解力。
曾經見到某一個小學書法教師上課時的記錄,在課程展開以前,教師先設計了一個別出心裁的題目:「寫自己的名字」,然後緊接著的則是:「請在教科書上用毛筆寫你的名字」。在還未接觸臨摹、還未正式進入書法學習之前,完成這樣的課題,對小學生們來說無疑是饒有興味的。每個兒童都希望自己寫得好,但他們往往又無法寫好。姿勢、執筆、基本方法、格式,一切問題暴露無遺,而這暴露出來的問題,立即成為教師正式教學要求成立的理由:瞧,因為你寫得不好,所以你應該學習;應該認真地一絲不苟地臨摹。
作為社會性的一翼,小學書法教育中往往含有很大比重的硬筆字教育。一手流利娟秀的鋼筆字往往是小學生們所夢寐以求的,而它在一定程度上則可以成為毛筆書法的間架基礎。故爾,日本有專門的硬筆字協會,在小學中硬筆字教學也很普遍。
當然,作為一種折射,即便是毛筆書法教學,著重培養學生對書法結構分布的概念而暫時擱置其藝術美的一面,也是相當行之有效、直接符合兒童專注單一的學習心理的一種手段。
1970年3月,日本書法教育協會在文部省的支持下,編輯出版了《書寫教育概要》一書作為書法教師們執行教學時的准則,其中關於中小學初級書法教育,有三份表格:有關知識方面,強調要有認真的態度,正確、均勻、整齊的觀念。技巧方面,則講究筆順、形狀、基本用筆、點畫交*等;程度漸高則以次遞增要求如速度、美等;書體也開始分為楷書和假名兩類。到了初三年級,則還開設有限的書法欣賞課,培養學生對書法美的感受,為進入中高層書法教育作準備。
日本初級書法教育屬於國語課內容之一,在小學階段,第二學年重在硬筆習字;第三學年開始到六年級,每年有20學時,四年共80學時。這里的學時,指的是老師課堂指導時間,不包括學生練習臨摹的時間。

作為選修課的高中書法教育
與較低,層次的中小學書法教育相比,高等學校的書法教育染上了明顯的藝術化色彩。但請注意:日本的高等學校不是中國習慣所指的大專院校,它是指高中。
我們之所以不在泛泛的中、小學書法教育之間找對比,卻把初中(中學校)、高中(高等學校)這同屬中學階段的書法教學分開來研究,是基於如下幾個理由:其一:從初中到高中,對於青少年而言往往是心理變化最明顯、分析力理解力增進最迅速的時期。這種躍進迫使書法教育的立場發生根本的轉變。其二,即從課程設置上論,相當數量的學校也開始把初中作為必修課的書法學習變成高中作為選修課的書法學習。其結果是:作為學生知識結構的一個必然部分的書法變成較純粹的自由的欣賞性學習,其強制性顯而易見地遭到了削弱。
判斷書法教育的立場發生轉變的論據,從文部省的《學校學習指導要領》中即可見端倪,在中學校(初中)的書法部分,書法屬於國語課類(第一節),其目標是:
「在正確理解國語、提高表現能力的同時,對國語加深認識,豐富語言感覺,培養尊重國語的態度」。
而在高等學校(高中)的書法部分,書法則屬於藝術課類(第六節),其目標是:
「提高書寫能力,加強書法表現和鑒賞的基礎性能力,養成愛好書法的心情」。
從屬於國語(它的目的顯然是實用性的)到歸為藝術(鑒賞性的),書法教育的立場在變,原有的正確、易認、清晰、美觀、整齊的要求變為創作;線的力和質,適應自己的感情,墨色的濃淡干濕的效果,氣韻的通暢……。從習慣的中、小學分界觀念中解脫出來,卻在初中與高中這本身差別不太大的層次中找出書法教學特殊的分界,這確實讓人感到似乎突然而又順理成章——書法是有著自身的教學規律的。它不一定非要與其他學科保持太僵滯的步調一致。
自然,把書法課改為選修課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使從學人數趨於減少,僅限於對書法有興趣的高中生了。但量少的反面卻是質的提高,教師可以在書法課中實施藝術色彩濃厚的教學手段:其中包含:①形式感的培養;②表現力的培養;⑧把書法導向生活;④創作力;⑤漢字假名的比較學習;⑥書論選讀……等方面的內容,無疑,這是一個相當專門化的教學規模了。在日本高等學校的藝術型學科的選修課中,書法作為一個相當受歡迎的民族性格的課程,一直與音樂、美術、工藝等課程齊頭並進,它的基點有兩個:一是藝術表現,二是藝術鑒賞。當然,較高層次的還有三:研究。

大學書法專業的入學考試
一個熱愛書法藝術的高中生,滿懷希望地把他的申請材料投入郵筒,寄向他准備報考的大學書法學部。
但他目前所要努力的,卻不是如何把字練得更好,他首先要通過文部省舉辦的共同考試。共同考試針對高中課程,提出了必試和選試課程。國語、數學、英文是必試課,日本史、世界史、地理、倫理學、化學、物理、生物學是選試課,選試科目一般是四種。共同考試由國家定題,統一時間(一般為二天)。以書法專業學生而言,在1 000分中如總分能達到700—800分,就算是通過了第一關。
接下來便是各大學自定的專業考試。東京教育大學的考試是這樣的:
(一)作品部分:
時間:六小時。考試內容:
①假名:臨摹一件(有示範本),創作一件(在色紙上書寫和歌)。
②漢字;臨摹一件(有字帖,但要求原大),半紙創作二件(行、楷書各一,內容規定),條幅二件(臨摹一件、漢詩,創作一件、漢詩,書體自由選擇)。
總共是六小時完成七件作品,橫跨漢字假名兩個領域,又要臨摹、創作並進,還要熟悉和歌、漢詩等古典內容,其難度確實不低。
(二)論文部分:
時間:六小時,考試內容:
①用幻燈看日本古代藝術作品十件(書法、建築、繪畫、雕刻、佛像等),隨便選二件作品,按照題目要求作論文一篇,題目如:歷史間的比較、地域性的比較、藝術種類間的比較、個性間的比較。文長三五頁。
②專家寫的古典作品評論文章三篇。每篇讀一遍需十五分鍾,讀完後回答問題。如:作者的藝術觀,作者的立場。總共是六小時完成四個內容:一篇論文和三個回答。其中特別是第一個論文寫作有相當難度。故現在在築波大學考試也不一定採用全部內容。而是選擇其中一二項為之。
(三)面試:
時間,半小時或一刻鍾,考試內容:
老師直接提出問題,有各個方面的,如考生的思想、履歷,考卷中的內容,學習書法的目的等。
按文部省規定,招生100名可有300名考生參加,錄取率為三比一。但書法方面競爭稍烈,一般能參加考試的有五六十人而錄取的不過七八個。築波大學如此,其他教育大學也相差無幾。在日本考試成災、學生苦不堪言的教育背景之下,一個書法學生要這樣過關斬將,不經過一番拚搏是很難成功的。

一般師范大學書法課程的分類
與嚴格的考試和作業要求相呼應,學生們所面臨的必修選修學科也是龐雜的。如果說前者反映出每一課程的相對深度;後者則集中反映了書法學生知識結構的廣度。
以築波大學(原東京教育大學)書法科為例。一個書法學生在四年學習生活中,將面對六十餘門課程,把這些課程歸納一下,可以尋出大致的教學構想和基本層次。課程總為五大類:
(一)專業課
A.書法概論;B.技法概論;C.中國書道史;D.實習(漢字·假名);E.書法原理;F. 日本書道史;G.測試和考查。
(二)基礎課

A.美學b藝術學概論;B.藝術學特別講座;C.想像方法論;D.表現性實習;E.造形心理學;F.構成實習金石學。
(三)知識課 ,
A.繪畫概論;B.雕塑概論;C.構成概論;D.綜合造形概論;E.視覺傳達設計概論;P.建築設計概論;O.構成原理;H.中國文學講讀;1日本文學講讀;J.美術史講座;K.印刷概論;L.日本文學史;M.中國文學演講(學生);N.倫理學通論;O.政治學原論;P.比較政治學;Q.數學通論;R.中國史概況;S. 日本語言學概論;丁.西洋音樂史。
(四)綜合課
A.企業與社會,B.世界的教育·日本教育;C.學問與自我;D.發展科學;E.學生課堂討論會;P.體育;G.第一外語;H.第二外語(選修外語);L國語;J.情報處理概論;K.情報處理實習。
(五)教職課 -
A.教育心理學;B.兒童青年心理學;C教育原理;D.道德教育學研究;E.語言教育學研究;P.國語教學法;G.書法課教學法。
第一、二類課程比較書法化,而且,完全以書法的書寫能力創作、技法、形式方面的問題為主要側重。第三類是修養課,范圍廣而課期短,一般能了解就行,不要求有太深入的研究。第四類課則重在訓練學生日後走向社會時所應具備的能力,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注重應用,其中情報處理、討論會等等形式,無疑是增強了學生的適應社會工作需要的本領的。第五類則偏於教育學,是作為師范大學學生培養的必備條件。五類課深程淺高低寬窄不同的互補,構成了一個很理想的教學體系,作為書法專業設置而言是比較成功的。

師范大學書法專業種種
正如我在前面所談到的那樣,日本書法教育的狀況呈寶塔形。基礎部分力量雄厚,高級書法教育則人數有限。目前在大學級的書法教育設置專門課程的,多限於幾個教育大學,如築波大學(原東京教育大學),奈良教育大學、大阪教育大學、京都教育大學、福岡教育大學……日本的教育大學,即類於我國的師范大學。
能進入教育大學書法專業學習,意味著學生從此步入書法專六人員的行列,畢生從事這一工作了。因此,從各地、各高等學校匯集攏來的一批批拔尖人材,都努力在競爭中試圖取勝。每年能入在學深造的,只是考生的千萬分之幾。
雖然,就我們旁觀者看來,進入教育大學還很難意味著真正的書法創作研究的地步。因為它染上了明顯的師范色彩,一般教育大學的培養目標,是專門的訓練有素的教師而不是單純的藝術家,把這種側重與初級、中級書法教學側重聯系起來看,很容易就能把握住其間異同,為明其屬列表於後。
┌—————┬———————┬———————┬————————┐
│ 教育層次│ 中小學(必修)│高籌學校(選修)│教育大學(專業) │
├—————┼———————┼———————┼————————┤
│學科所屬 │國語課的一部分│ 藝術科目 │ 書法藝術教育 │
├—————┼———————┼———————┼————————┤
│ 性 質│ 實用屬性的 │ 藝術屬性的 │不純粹藝術屬性的│
└—————┴———————┴———————┴————————┘
正規的官方教育就是如此。不像美術方面,有專門的藝術美術大學在擔任藝術創作人材的培養。書法似乎天生就與學問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日本人士傾向於認為:在此中培養純粹的創作人材意義不大。
書法教學的形式也染上了教育學的色彩。除了正規的理論授課、專題講座之外,很注意調動學生的創造熱情。在師范大學里,幾乎都有這么一個課程:演習。書學演習、漢字書法演習、假名書法演習、日本文學演習、中國文學演習、中國語演習、情報處理演習……。
所謂演習的確切含義,大概是這樣的:比如一個班級的學生希望開設中國書法史課程,老師同意,並用了一學年時間授完全部內容,他就可以採用演習方式:一班中十個同學,分段准備魏、晉、唐、宋、元、明、清的書法史大概材料以及自己的見解,最好構成書面文字,在演習課時依次發表。即使在授課中的某一段,也可採用演習方法。如教課到明代末期,則分別由,四個同學准備黃道周、倪之璐、張瑞圖、傅山的專題,分別演講自己的看法,老師則根據准備材料的充分程度和觀點的新穎程度加以評判。
「演習」成功的話,則每個同學准備的和發展的見解,無疑是一堂堂書法課;一代或一人為題的書法課。這對於學生日後走上教學崗位是極有價值的預習。當然,由於這種訓練對學生而言難度不小,故一般都是從二、三年級開始設置「演習」課,其要求也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課程的實施與檢驗
前面披露的日本師范大學書法專業課程設置的資料,重在體格的確立。這種種名目繁多的課程,在具體實施時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以及如何採用最佳方法引導之,在每一個實施過程中不會是千篇一律的,經過較長時期的積累,也經過各教育大學之間不同實施結果差異的比較,初步形成了書法專業學習的大概結構,這種結構與日本高等教育體制相呼應,但在學制、側重方面也帶有書法藝術教育特定的痕跡。
首先,各科目採用的都是學分制。許多課程全期不過一年,或半年三個月,集中授課,授完考查,不再重復。這樣便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擴大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和作為大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建築、雕塑、設計、倫理學、西洋音樂史的課程,.都採用學分制,在一個年級或一學期中授完全部內容。但作為最重要內容的一些基本課程,無論是實踐還是理論,都跨年度重復出現。如實習課跨三個學年,構成理論課則在一年級和三年級出現,外語課、教育學課也在每一學年均有設置。這種保證重點的做法,使四年大學學習不至於流於龐雜而泛然。
檢驗學習的成績評判標准,在築波大學中是採用ABCG四級分制。80分以上是A級,70分以上是B級,60分以上是C級。其側重點是高分寬松,低分緊密。好處是可以防止學生片面地為爭高分特別是為爭滿分而過分計較,反而忽略了基本能力的自我培養,從中反映出的教育思想是很有啟發性的。至於G級,是指新人課堂討論會。演講、情報處理方面的考查合格。它更是直接針對基本能力訓練。考慮到這些學生將來畢業後都要獨擋一面,擔任教職,對他們而言,運用自如的語言表達、敏捷靈活的邏輯思維,乃至教學心理研究觀察能力的增強,是第一位重要的培養課題,故爾這G級計分相對於其他分制而言,其意義更重大但不宜扣得太死,因為它是個漸進的過程。
應該看到書法教育專業與書法創作性質的相異。一個教師在學生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循循善誘加上知識淵博。培養循循善誘的能力依賴於G級計分,而知識淵博則取決於A—C級計分。學生們希望自己面對著的,不是一個過於深奧專門的研究者。一些專題可以由他們自己學著去做。但在課堂里,他們需要掌握的是一般規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規律。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在學術報告會上,帶有藝術普遍意義的史論課題往往會引起聽眾廣泛的興趣;而在某一專人某一作品的年代考辨問題上的侃侃而談卻會令人惘然。書法教育學人材的培養和課程設置,當然不能與此南轅北轍。從這個角度看,課目的廣和計分的相對松,正是日本書法教育學科經驗積累之所在。

研究生級的書法教學
無可置疑,書法教育層次中最高的是研究生級,鑒於目前日本教育體制中對藝術類學科研究生僅限於碩士一級為止,我的議論也以此為限。
相比較而言,研究生級書法教育是難度最大的。但它又最以常規推循。專業性的教學和教授親自授業的特點,使它在實行過程中完全缺乏大學、高中那樣一成不變的秩序。它太個性化了。每個研究生主攻方向的不同會導致其課程設置的截然相異。在此我例舉兩個不同的研究生課程類型以饗讀者:
第一個是藝術研究創作型的,學制二年:
共同基礎課:
(A)設計教育論專論
(B)設計史
專攻課程:
(A)書技法論
(B)書論
(C)書道史
(D)漢字書法研習
(E)假名書法研習
(F)書法製作
(G)古跡、碑、法帖概論
(H)創作A
(1)創作B
(J)創作C
(K)創作D
與上期大學生課程相比,范圍明顯地窄。當然授課內容更深了,只是在課名上看不出深度而已。同是一個「書道史」,對高中生和對研究生的講授側重和深度可以完全不同,但名字都叫「書道史」,這是不奇怪的。
第二個是教育型的,學制也是二年:
必修課:
(A)課程安排的設計與分析
(B)教材開發研究
—般教育研究課:
(A)社會教育概論
(B)日本教育史
(C)教育和社會發展
專業教育學課:
(A)書法科教育法概論
關連教育學課:
(A)地域美術綜合研究
(B)西洋美術史專論
(C)藝術教育學專論
專業素質培養所需課程:
(A)書法史專論
(B)書法技法實習研究
(C)書法概論
由於專業關系,教育學方面的課程顯著地受到尊重,它是軸心,貫串著各門學科和美術史、書法史方面的具體內容。當然,與前一課表相比,理論色彩也濃起來。教師不同於畫家:知識面和知識型傳授比技巧性傳授在課堂中作用更大,但因為二—般研究生在入學前已經經過了大學四年的訓練,故有意地拓寬知識課,把范圍拉得太開也不合適,這一步在大學階段已經完成了。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生課程中,應用和設計已被放在議事日程之上,表一的「創作A、B、c、D」和表二的「課程安排的設計與分析」、「教材開發研究」,是預想作為創作家和教育家在實際工作中的種種態勢,它無疑是個模擬應用的課程;或許更准確地說,是提供一個模擬環境以供研究的重要課程。

書法教師的標准與條件
成為一個書法教師,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一方面,指的是有書法教學的實際能力;另一方面,則指具備書法教師的資格。在重資歷、重學歷的日本社會中,教育本是首要的支柱,當一個教師更是並非隨手可得的工作。它需要得到官方的認可。在最高的文部省之外,各部道府縣一級行政機構中,更次一級的市町村機構中,都有專門的教育委員會。每一個教師的能否獲得實際授課資格,往往以有沒有教育委員會出具發行的教員證明書為標志,從中可窺日本全社會對教師之絕對尊敬和態度嚴謹之一斑。
書法教師當然也離不開這一紙證明,它是權威的象徵。日本新漓大學教育系書法教師培訓科對未來的書法教師提出了明確的知識要求,一個合格的書法教師的條件大致如下:(一)應當具備人文學科知識。包括哲學、倫理學、心理學、歷史、文學、音樂、美術、書法、宗教史等等。(二)應當具備社會學科知識。包括日本憲法、法學、社會科學概論、政治經濟學、地理學、教育學等等。(三)應當大致具備自然學科知識。包括物理、數學、化學、生物、統計等等。(四)應當切實掌握專業學科知識。包括書法技巧(假名、漢字),書法概論、中國書法史、日本書法史、書論研究、創作研究、鑒賞理論、篆刻等。(五)應當堅固地掌握教育學科知識,包括初、中級教育原理、道德教育、兒童與青年心理學、書法科教育法、國語教育法等。 (六)應當掌握一些應用知識,包括外語、體育、情報處理、科學與方法等等。

⑷ 有些學前教育專業的同學說,我只要把鋼琴,舞蹈,寫字,普通話學好就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幼師,學不學《學

不對。幼師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要心疼小孩子。如果沒有愛心,專業知識再好也沒用。

⑸ 我是學學前教育專業的,為什麼書法課學繁體字,教孩子也用不上

首先說,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你學習毛筆字的結果不一定是直接對幼兒進版行教學用,那你權可能還開設計算機編程,英語聽寫、泛讀,師德常識、法律基礎······你能說這些都跟你以後的教學相關嗎?其次,你應該很慶幸作為學前教育專業開設了毛筆字的課程,學寫毛筆字,能夠提升教師的形象和氣質,而且毛筆字作為一種傳統的書寫方式在幼兒園的教學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價值,四川遂寧蓬溪機關幼兒園就是一個以書法作為幼兒園的特色,利用當地書法之鄉的資源,開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幼兒活動,並成功的承擔了該項課題的研究,這就是一個實例。我也是學學前教育的,但是我們並沒有開設這門課程,反而顯得有些遺憾。

⑹ 學前教育要學什麼 要學鋼琴 舞蹈 唱歌 書法 繪畫嗎

要把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基本為四個模塊: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專、綜合素質課程和教育實屬踐課程。其專業理論素養主要是指具有學前兒童衛生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保育技能主要是指照顧兒童基本的飲食、睡眠、盥洗等日常生活的能力;教育技能主要是指說、寫、做、彈、唱、畫、跳、玩等組織教育活動的技能。

⑺ 國家對學前教育中語文寫字、識字有什麼要求

國家對幼兒的識字和寫字是沒有固定要求的。都是上小學後開始有要求。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