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中人教育
㈠ 山大附中、育英、外國語這三所中學哪個更好(濟南)望知情教育人士給予答復
初中的話是育英最好,百年老校。
每年中考的平均分比濟南市中考的平均分高80分左右,這啥概念?嗯?
鄙人育英學生
㈡ 濟南市市中區財政局繼續教育審核是否可以由他人拿著我的會計證取代為辦理,可以的話需要什麼手續
我是外省的但我這兒可以的一般拿著上崗證就可以的
㈢ 濟南第九中學怎麼樣啊
山東省濟南抄第九中學創建於1954年,位於濟南市經十路與經七路交匯處,佔地36491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7109平方米。
濟南九中是省級規范化學校、省級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教育廳重大課題心理教育實驗與研究重點研究基地,是經省教育廳批準的濟南市唯一的一所高級中學軍訓試點學校,2004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濟南市三所新課改定點聯系學校之一。
學校連續十六年被評為濟南市文明單位,連續兩年在濟南市教育局全方位目標管理考核中被評為先進單位。
山東省濟南第九中學寬敞明亮的教室,舒適整潔的學生公寓,設施完備的藝體館,現代化塑膠運動場,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設備先進的實驗室,現代化的計算機教學設施,綠樹成蔭的優美校園,處處展現著教書育人的人文氣息,為莘莘學子創設了理想的求學環境。
㈣ 中公教育的7天7夜封閉班,包住的房間是幾個人一間啊我是醫療類的,去濟南上課要。
這個具體就要咨詢濟南中公教育了,地址如下
㈤ 不好意思,請問有沒有人知道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和市中區考辦是一個地方嗎
凡是職業中專的學生,有學籍均可參加本省統一的職業對口高考。回所以說職對口全稱一般為答《**省職業中學對口升學考試》考試的地點一般是省直轄市以及省會城市(地級市,諸如河南省的開封市、山東省濟寧市、安徽省亳州市、江蘇省鹽城市、浙江省寧波市、山西省運城市等等級別均為省直轄市)所在地,考試形式每個省不一樣,諸如安徽省的是3+X,也就是說3代表語數外,X一般是職高時所學的專業知識。
㈥ 《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容
《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通過對濟南冬天場景和特點的描述,寫了濟南的雪,山,城,水。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對濟南這座城市的熱愛之情,以及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生活情操。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老舍先生在英國講學六年之久,英國的霧氣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來到濟南後,感受非常強烈,標題「濟南的冬天」,點明地點,節令。告訴讀者,它是不同於其它地方的冬天。
濟南市,簡稱「濟」,別稱「泉城」,是山東省省會、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山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經濟、交通和科技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都市圈核心城市、新一線城市。
(6)濟南中人教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老舍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據老舍夫人胡絜青回憶,老捨生前「常常懷念的是從婚後到抗戰爆發,在山東度過的那幾年」。
該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原為一系列直接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長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節,發表在《齊大月刊》歐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小說家,戲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喪父,北京師范學校畢業,早年任小學校長、勸學員。1924年赴英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中文,開始寫作,連續在《小說月報》上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成為我國現代長篇小說奠基人之一。
㈦ 濟南的冬天的原文
原文:
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
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並不著急,因為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裡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卧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7)濟南中人教育擴展閱讀:
《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作者充分調動了讀者的想像力,使《濟南的冬天》具有繪畫藝術的特色。同時,也可以說它是一篇成功的寫景散文,它的寫景藝術是值得後人學習與借鑒。——中國考試命題研究中心主任委員田昊明。
在促膝而談的氛圍中,更顯老舍先生的情真意切,一切盡在無言的回味中,無須大書特書熱愛、喜愛等字。全篇留給讀者無盡的想像空間,慢慢體會、細細品味,如撞鍾已止而餘音繚繞不絕,更有一番情韻在其中。——高密市書法家協會支部委員會書記李連鴻。
這篇短文的敘述語調是平易朴實的,語言是凝煉而親切的,用詞是准確生動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結構。它似乎無結構,但是內容組合的又是這么自然、精巧、恰當。——浙江工商大學西湖學者、教授吳炫。
老舍(1899-1966),小說家,戲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喪父,北京師范學校畢業,早年任小學校長、勸學員。1924年赴英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中文,開始寫作,連續在《小說月報》上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成為我國現代長篇小說奠基人之一。
歸國後先後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同時從事寫作,其間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微神》、《斷魂槍》等。抗日戰爭爆發後到武漢和重慶組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對內總理會務,對外代表「文協」,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並對現代曲藝進行改良。
1946年赴美講學,四年後回國,主要從事話劇劇本創作,代表作有《龍須溝》、《茶館》,榮獲「人民藝術家」稱號,被譽為語言大師。曾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全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及北京文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