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教育怎麼樣
❶ 應試教育又毀了一代人
孩子正小,教育的責任重大,最近對教育的怨言也頗多,尤其對這個應試教育是深惡痛絕。 應試教育,是教育的短視行為,是急功近利思想在教育上集中體現。它混淆了教育的目的,使教育本末倒置。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教育,教書育人。教書是傳道、授業、解惑;育人是培養合格的人才。 套句老詞兒:二十一世紀什麼最寶貴,是人才!那麼什麼樣的人算是人才呢? 老人家的話有道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才算是人才。無智者是蠢才,無體者是廢才,無美者是庸才,無勞者是劈材。無德者最次,古語有雲:有才有德是聖人,有德無才是賢人,有才無德是小人,無才無德是庸人。無德者,不是小人就是庸人,可見德之重要。 為了應付考試,作文要背範文,數理化要背解題方法,何以為智?當一個個胖墩墩抑或「豆芽菜」的身影從眼前滑過的時候,體又何在?初三以後,非專業學生上過音樂和美術課嗎?何以為美?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在父母畸形「呵護」之下的獨生子女,勞又何在? 至於缺德,原因則更多。公共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少數重點學校佔有大多數的公共教育資源,缺德不?以佔有的大量公共教育資源為依託,收取高額擇校費,缺德不?拿學生的擇校費裝修辦公室、發福利,缺德不?以成績為唯一標准,差別對待不同學生,缺德不?為保持升學率,而把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過早的推向社會,缺德不?北京學生考清華北大多少分數?外地考多少分數?缺德不? 教育者本身缺德至此,還指望他們能培養出來什麼樣的人才呢?除了小人以外,也許只有方鴻漸之流「全無用處」的庸人罷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恨不得一年就樹一個人。樹一個什麼人?一個沒有枝叉,沒有根基,拔出來就能用的人才。卻不知速生林木木質稀鬆,根本擔不了重任,東北長白山風雪中的老林子里才出優勢的木材啊。 應試教育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把孩子培養成錄音機,培養成鸚鵡。中國將來必不缺盜版行業專家,各種仿製的高手,在政策夾縫中暴富的精英。一個只會模仿別人的民族還有什麼前途! 毀了啊,這一代人。
❷ 你們怎樣看待教育是培育一代人,也是毀滅一代人的觀念
教育培育出了一批具有知識的有為青年,提高了他們的素質以及為他們回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答這個例子什麼的也好找。。。但同樣,教育也毀滅一代人,應該是圍繞教育人們的經驗使得人們目光短淺,而沒有創新意識,屈服於老一輩人留下的威嚴下,不利於獲取先進知識,就如中國清代時的固步自封 以及梵高等有才華的人不被認可等例子
❸ 80後是怎樣的一代人
80後是處於時代交接的一代,這代人和以前的一代比少吃了很多苦這是不版可否認的,不過這並不權代表他們不好,80後的一代也是剛剛教育普及的一代,所以大家都接受了先進的教育有著良好的思想,他們深深的知道百善孝為先,深深的知道祖國在心中的意義,深深的知道如果去做一個有意義的人。
而且80後也並不是輕松的一代,他們處在時代交接的時候,所以他們要去面對太多太多的新事物,需要接受太多太多的考驗了,他們從小沒有吃過很多苦,剛剛踏入社會的他們也是很艱難的,現在正是他們在社會中打拚的時候,這一代人還基本上都是第一代獨生子女,他們要肩負起養活老人的擔子。在這代之前的人可以不去考慮太多,農村的每天在家種地就可以了,城市的找個鐵飯碗就可以了,不過這代人必須要出來打拚,否則就註定要被社會淘汰。他們也確實做出一些另前輩們無法接受的事,但是時代也在進步,思想需要改進,而且試問誰不曾年輕過,不氣盛叫年輕人么。
在困難的不斷成長的80後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因為他們確實很不容易而且也做的非常好,也已經逐漸的成為社會中非常重要的一代,他們在逐漸成熟,只會做的更好。
其實關於80後我能想到的還很多,先簡簡單單的評價一下吧
❹ 90後是怎麼樣的一代人
傳說中被上一輩人毀掉的一代 我們不是自干墮落 可以想想那些把我們教育成這樣然後又說我們是垃圾的上一輩人 無奈 不過 等我們老了也可以說下一輩人是被毀掉的一代
❺ 新一代90後的年輕人應該如何教育
親請不要說「新一代90後」這么大的范圍、會被群拍的說。
其實LZ說的只是一小版部分90後。我也是個權90後,如果你認為90後對長輩說話沖沖的,沒禮貌的話,90後的我不是也應該罵你么。我身旁也有這樣的人,你也許不知道,他們中有狠多都是父母分居,離婚後才變成這樣的,我曾經最好的朋友就是這樣,由一個純潔的小蘿莉變成不良少女。要說教育,那教育這樣的90後,是不是得先教育他們的家長?
還有,90後畢竟是新的一代,有我們的個性,理想,如果我們和70後60後都一樣不張揚個性,那中國該怎麼發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生活的方式,要教育90後,就得先走入我們的內心,試著理解,相信我,90後的不是冥頑不化的一代,也許我們達不到你心裡的標准,但我們一定不會違反做人的標准。
親希望你能用心教育你說的沒禮貌的孩子,他會明白的。
❻ 為什麼一代人和一代人的教育方式不一樣
因為教育傳遞的是生活、生產經驗,人類社會在發展變化,當然教育方式會存在差異。
❼ 接受上一代家庭的教育觀念。。是否我們將會走上一代人的舊路
每個人的一生來,都無法脫離其家庭背源景的教育。但每一代人又都會加入自己的元素和見解,並整理出一套適合自己生存的法則。這也是人類能發展至今的基礎,因此可以說,我們無法脫離家庭的影響,但也不會完全上一輩的老路,我們會有選擇性的繼承和拋棄。
❽ 我們是怎樣的一代人
80s有很多痛苦的地方
尷尬一:大學文憑算哪根蔥
辛辛苦苦小學六年勤勤懇懇初中三年廢寢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進考場卻趕上國家擴招,任他貓貓狗狗也都能混個大學文憑,現在大學文憑算什麼蔥啊!
尷尬二:剛畢業就失業?
稀里糊塗大學混了四年,使盡渾身解數拿到英語四級、計算機三級證,畢業證、學位證二證在手卻怎麼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有的連工作都找不到——剛畢業就失業。
坦白:混了四年拿了幾個證,現在的工作的感覺就是被騙了,誰叫我們都是「第一次」啊,現在的大學生值幾個錢啊。
尷尬三:乾的還沒民工開心
千辛萬苦進了外商獨資企業當白領,還是世界五百強,才發現原來中國現在遍地是外企,五百強有499家都在中國有分號。干白領的活承受巨大壓力天天加班掙得比民工又多不了多少,稍微發點牢騷就有老外拍桌子:你他媽什麼玩意兒,上午把你fire下午我就能找一個!
坦白:幸運沒進掉外企
尷尬四:房子是心頭之痛!
福利分房早已成為昨日黃花,住房公積金少得可憐,又趕上無恥之徒畜牲一樣遍地炒房,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才發現如果不吃不喝睡大街衣麻袋一年攢的錢才能買四五平米住房,貸款住進新房一點都開心不起來——要換貳拾年的貸款啊!
坦白:沒敢想買房,只想把房租交上
尷尬五:哪裡有「真」可言?
小時候教育要做個誠實的孩子,中學大學又普及誠信教育,工作後卻不得不抽假煙、喝假酒、說假話,上了拿假文憑人的當,在假發票上簽了字,最糟心的是——花錢叫了個小姐,一摸身上全是假的。坦白:雖然假話到是不說,但假酒喝了不少,抽煙那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倒是沒叫過小姐,聽到這兩個字都起雞皮疙瘩。
尷尬六:發現「所學無用」
他們說計劃經濟的教育已經跟不上時代,他們說要普及素質教育,結果我們什麼都得學,什麼都剛摸到皮毛卻連皮毛都不知道。一旦參加工作發現原來在學校里什麼都沒有學到,得花大把大把的錢去上這個班去考那個證。班上完了,證也考到了,發現自己還是一個二百五。
坦白:越來越覺得自己真是一個二百五
尷尬七:「網」上人生的迷茫
電子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網上信息如潮如涌,不論是垃圾還是精華都讓人疲憊不堪,沒手機沒電腦人家會覺得你生於六十年代,有人天天打游戲有人天天上網也有人天天在網上釣魚——美人魚出現的幾率小於萬分之一.
坦白:出現美人魚,是人家的
尷尬八:對社會心灰意冷
從小學完雷鋒學賴寧,接著在學李素麗、孔繁森,之後還有濟南交警還有抗洪英雄還有在異國他鄉被炸死的記者還有……說一套做一套,表面文章做足了接著自私自利。
坦白:看透了社會,就是蒙人玩,打死也不做公務員
尷尬九:一事無成,一錢未賺,一權未謀?
闖盪社會若干年發現一事無成,一錢未賺,一權未謀,必不得已重新拾起書本泡在這個考前沖刺那個精華筆記那個制勝寶典那個某某密題中,希望能夠再去學校混個更高一點的文憑出來好混日子。
坦白:回想起來在學校的日子叫爽啊,可惜沒有珍惜,多希望上天再給一次機會,目前有考研的打算。
尷尬十:誰把我們放在了眼裡?
美好的生活屬於誰呢?二十年前,「屬於我,屬於你,屬於八十年代的新一輩「,十五年前「太陽是我們的,太陽是我們的,月亮……」,十年前「讓我們期待明 天會更好!」,八年前「不經歷風雨,則么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現在「我閉上眼睛就成天黑」。
坦白:1990S初生牛犢不怕虎,誰都沒把八十年出生的人放在眼裡
❾ 武漢一代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我的天啊,坑死人不償命的玩意兒,別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