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站姿禮儀教育
⑴ 幼兒園坐姿走姿站姿的導入
1.正確的站姿 正確的站姿應當是「站如松」。昂首挺胸,表情自然,胸稍前挺,微收腹,兩眼平視前方,不聳肩,兩臂自然下垂,足跟靠攏,足間夾角為45度。身體的重心處於兩足間的前端,像松樹一樣端正穩健。糾正孩子的不良站姿方法: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靠牆站立,站立時腳跟、小腿肚和臀部緊貼牆面,但背部要離牆約5~ 8厘米。這樣每天堅持做15分鍾,大約一個月就會見效。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做,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興趣和堅持做下去的毅力。 2.正確的坐姿 正確的坐姿應當是「坐如鍾」。坐椅子上時胸部和腹部挺直,臀部穩重地落於椅子的正中或稍後,大腿保持水平,兩腳自然平放,不聳肩、不歪頭,頭部、脖頸與身體盡量保持直線,雙肩微微向後舒張。糾正孩子的不良坐姿方法:家長在家每天與孩子一起看電視、聊天包括寫作業時,要依正確坐姿時時提醒孩子注意,這樣堅持一個月,一定能收到可喜的效果。 3.正確的走姿 正確的走姿應當是「行如風」。正確的走路姿勢應該從幼兒園時就開始培養。 糾正孩子不良走姿的方法:如果家長在家裡或與孩子外出時發現孩子有內、外八字腳,晃臂、扭臀、駝背等現象,家長就要及時提醒孩子糾正。幫孩子糾正里、外八字的方法可採取:在地上畫兩條平行的直線,其間距為8~10厘米,然後教孩子沿著直線走,步伐由小到大,步速由慢到快;還可在地上拉一條布帶,讓孩子踩著布帶跑,並要求孩子在跑動的時候挺胸、收腹。
⑵ 怎麼樣培養 幼兒正確的坐姿和站姿
1.正確的站姿 正確的站姿應當是「站如松」。昂首挺胸,表情自然,胸稍前挺,微收腹,兩眼平視前方,不聳肩,兩臂自然下垂,足跟靠攏,足間夾角為45度。身體的重心處於兩足間的前端,像松樹一樣端正穩健。糾正孩子的不良站姿方法: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靠牆站立,站立時腳跟、小腿肚和臀部緊貼牆面,但背部要離牆約5~ 8厘米。這樣每天堅持做15分鍾,大約一個月就會見效。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做,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興趣和堅持做下去的毅力。 2.正確的坐姿 正確的坐姿應當是「坐如鍾」。坐椅子上時胸部和腹部挺直,臀部穩重地落於椅子的正中或稍後,大腿保持水平,兩腳自然平放,不聳肩、不歪頭,頭部、脖頸與身體盡量保持直線,雙肩微微向後舒張。糾正孩子的不良坐姿方法:家長在家每天與孩子一起看電視、聊天包括寫作業時,要依正確坐姿時時提醒孩子注意,這樣堅持一個月,一定能收到可喜的效果。 3.正確的走姿 正確的走姿應當是「行如風」。正確的走路姿勢應該從幼兒園時就開始培養。 糾正孩子不良走姿的方法:如果家長在家裡或與孩子外出時發現孩子有內、外八字腳,晃臂、扭臀、駝背等現象,家長就要及時提醒孩子糾正。幫孩子糾正里、外八字的方法可採取:在地上畫兩條平行的直線,其間距為8~10厘米,然後教孩子沿著直線走,步伐由小到大,步速由慢到快;還可在地上拉一條布帶,讓孩子踩著布帶跑,並要求孩子在跑動的時候挺胸、收腹。
⑶ 幼兒園大班建康:養成正確的站立姿勢
活動目標: 1、 掌握正確的站姿 2、 養成良好的體態習慣 核心要素:兩手臂 垂直放 收小腹 挺胸膛 眼平視 看前方 腳並攏 站姿棒 活動准備: 1、教師提前確定好示範時站立的位置,熟練掌握正確站姿的要領。 3、 錄音機、音樂磁帶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1、 教師示範站姿。為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可以一邊示範一邊提問:「小朋友,你們覺得老師的站姿好不好?」 2、 在教師示範和幼兒觀察的過程中,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站立時,頭是怎樣的?肩膀和手臂是怎樣的?雙臂和雙腳是怎樣的?」(頭不歪,眼睛平視;肩膀自然放平,雙臂自然下垂,雙腿和雙腳並攏。) (二) 關鍵步驟: 1、 音樂游戲《停止與站立》 (1) 講解游戲規則:音樂響起,幼兒跟著音樂有節奏地往前走。音樂停止,幼兒也馬上停止走動,並要求以正確的姿勢站立在原地。 (2) 幼兒和教師一起游戲。當音樂停止,幼兒站穩後,教師先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站好,再讓幼兒模仿老師的站姿站立,最後讓幼兒互相之間,看一看,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的站姿好。 2、 組織幼兒有韻律地大聲誦讀核心要素的三字兒歌。 (三) 引歌套詞,兒歌新唱 活動延伸: 1、 與幼兒團討: (1)「正確的站立姿勢是怎樣的?」 (2)你覺得自己站姿好嗎?正確嗎?好看嗎? (3)你認為在做什麼事情時,需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站姿?(升旗、表演、打招呼等。) 2、可採取行為辨析的方式對幼兒進行站姿的禮儀教育。 例如:在幼兒園觀察其他班級小朋友的站姿後,可與幼兒一起討論: (1) 你看到哪個小朋友站姿最好看、最正確? (2) 你認為哪個小朋友的站姿是錯誤的,應該如何改? (3) 我們該怎樣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自己的站姿? (4) 你認為最好看、最正確的站姿應該是怎樣的? 3、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幼兒到較大的鏡子前練習站姿,讓幼兒能看到自己的站姿,並讓幼兒將自己的站姿與同伴和老師進行比較,找出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以便及時糾正不正確的站立姿勢。 4、 在幼兒園里,可以結合其他活動,組織幼兒進行站姿比賽並設置一些簡單的小獎勵,激發幼兒的進取心。 家園互動: 1、 生活中,家長應提醒幼兒改正錯誤的站姿。 2、 家長對幼兒應進行隱性教育,並做到站姿要規范(身教重於言教)。 注意事項:在培養小朋友正確的站姿的同時,還應該提醒幼兒注意避免一些幼兒微的小動作的出現,如用手揪衣角、挖鼻孔等。 活動反思: 1、 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麼? 2、 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裡? 3、 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⑷ 幼兒園教師禮儀 老師站姿說話語氣待人接物
-=-嗨親。我會告訴你我有點不懂你的意思么~· 你是不是想問當幼兒園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 0.0好的把我想想。 站姿: - -這個你正常的站姿就可以了。但是記得兩點、接待家長和幼兒也就是早上和晚上兩個時間段一點是保證自己能在門口,即使有事也需要交代一下。這樣在保證幼兒安全基礎上還能讓家長覺得你這是關注注重了他的孩子。 說話語氣:這個要看的。公立幼兒園貌似要求要溫柔不打罵什麼的。私立的雖然也這樣要求,但是我覺得不管怎麼樣只要是幼兒園打罵是少不了,連家裡都會打罵的難道當老師就是眼看著幼兒調皮甚至做危險事情而不去呵斥? 反正多希望少批判、多鼓勵少動手。就是只平常對幼兒教育時說話多以『我希望你。。。怎麼怎麼樣』這形式。 待人接物-=-:就那樣把。看性格滴。
⑸ 禮儀站姿怎麼站
一、禮儀站姿:
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鬆。
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
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裡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二、站姿變化:
為了維持較長時間的站立或稍事休息,標准站姿的腳姿可作變化:
①、兩腳分開,兩腳外沿寬度以不超過兩肩的寬度為宜。
②、以一隻腳為重心支撐站立,另一隻腳稍曲以休息,然後輪換。
(5)幼兒園站姿禮儀教育擴展閱讀
標準的站姿:
從正面觀看,全身筆直,精神飽,兩眼正視,兩肩平齊,兩臂自然下垂,兩腳跟並攏,兩腳尖張開60°,身體重心落於兩腿正中。
從側面看,兩眼平視,下頜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貼褲縫,整個身體莊重挺拔。
好的站姿,不是只為了美觀而已,對於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站姿是人的一種本能,是一個人站立的姿勢,它是人們平時所採用的一種靜態的身體造型,同時又是其他動態的身體造型的基礎和起點,最易表現人的姿勢特徵。在交際中,站立姿勢是每個人全部儀態的核心。如果站姿不夠標准,其他姿勢便根本談不上什麼優美。
⑹ 站姿的禮儀是怎樣的
1)站立時,來頭要正,下自頜微收,梗頸,肩要並,並微向後張,雙肩自然下垂。
(2)站立時,要挺胸,收腹,立腰,夾臀前送。
(3)在正式的交往場合,雙臂在體側自然下垂,五指並攏,自然微屈,中指壓褲縫,或者雙手在體前相握,右手放在左手上,置於腹前;在非正式的交往場合,也可以把雙手背在身後。(4)站立時,兩腿挺直,兩膝並攏,腳跟和靠緊,雙腳呈「V」字型。
(5)站立時,要正直站好。從正面看,身體的重心線應在兩腿中間,並通過脊柱及頭部,要防止重心線偏左或偏右。身體重量均勻分布在兩個前腳掌。
(6)站立時,表情要自然,眼睛平視,環顧四周,嘴微閉,面帶微笑。
⑺ 幼兒園常識及 走姿 站姿 坐姿教案怎麼寫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2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八.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⑻ 如何培養幼兒坐姿寫字姿站姿的良好習慣
1.正確的站姿
正確的站姿應當是「站如松」。昂首挺胸,表情自然,胸稍前挺,微收腹,兩眼平視前方,不聳肩,兩臂自然下垂,足跟靠攏,足間夾角為45度。身體的重心處於兩足間的前端,像松樹一樣端正穩健。糾正孩子的不良站姿方法: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靠牆站立,站立時腳跟、小腿肚和臀部緊貼牆面,但背部要離牆約5~ 8厘米。這樣每天堅持做15分鍾,大約一個月就會見效。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做,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興趣和堅持做下去的毅力。
2.正確的坐姿
正確的坐姿應當是「坐如鍾」。坐椅子上時胸部和腹部挺直,臀部穩重地落於椅子的正中或稍後,大腿保持水平,兩腳自然平放,不聳肩、不歪頭,頭部、脖頸與身體盡量保持直線,雙肩微微向後舒張。糾正孩子的不良坐姿方法:家長在家每天與孩子一起看電視、聊天包括寫作業時,要依正確坐姿時時提醒孩子注意,這樣堅持一個月,一定能收到可喜的效果。
3.正確的走姿
正確的走姿應當是「行如風」。正確的走路姿勢應該從幼兒園時就開始培養。
糾正孩子不良走姿的方法:如果家長在家裡或與孩子外出時發現孩子有內、外八字腳,晃臂、扭臀、駝背等現象,家長就要及時提醒孩子糾正。幫孩子糾正里、外八字的方法可採取:在地上畫兩條平行的直線,其間距為8~10厘米,然後教孩子沿著直線走,步伐由小到大,步速由慢到快;還可在地上拉一條布帶,讓孩子踩著布帶跑,並要求孩子在跑動的時候挺胸、收腹。
⑼ 幼兒園小班禮儀站姿教案怎樣寫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演示示範法,行為辨析法 活動目標: 1、 掌握正確的站姿 2、 養成良好的體態習慣 核心要素:兩手臂 垂直放 收小腹 挺胸膛 眼平視 看前方 腳並攏 站姿棒 活動准備: 1、教師提前確定好示範時站立的位置,熟練掌握正確站姿的要領。 3、 錄音機、音樂磁帶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1、 教師示範站姿。為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可以一邊示範一邊提問:「小朋友,你們覺得老師的站姿好不好?」 2、 在教師示範和幼兒觀察的過程中,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站立時,頭是怎樣的?肩膀和手臂是怎樣的?雙臂和雙腳是怎樣的?」(頭不歪,眼睛平視;肩膀自然放平,雙臂自然下垂,雙腿和雙腳並攏。) (二) 關鍵步驟: 1、 音樂游戲《停止與站立》 (1) 講解游戲規則:音樂響起,幼兒跟著音樂有節奏地往前走。音樂停止,幼兒也馬上停止走動,並要求以正確的姿勢站立在原地。 (2) 幼兒和教師一起游戲。當音樂停止,幼兒站穩後,教師先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站好,再讓幼兒模仿老師的站姿站立,最後讓幼兒互相之間,看一看,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的站姿好。 2、 組織幼兒有韻律地大聲誦讀核心要素的三字兒歌。 (三) 引歌套詞,兒歌新唱 活動延伸: 1、 與幼兒團討: (1)「正確的站立姿勢是怎樣的?」 (2)你覺得自己站姿好嗎?正確嗎?好看嗎? (3)你認為在做什麼事情時,需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站姿?(升旗、表演、打招呼等。) 2、可採取行為辨析的方式對幼兒進行站姿的禮儀教育。 例如:在幼兒園觀察其他班級小朋友的站姿後,可與幼兒一起討論: (1) 你看到哪個小朋友站姿最好看、最正確? (2) 你認為哪個小朋友的站姿是錯誤的,應該如何改? (3) 我們該怎樣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自己的站姿? (4) 你認為最好看、最正確的站姿應該是怎樣的? 3、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幼兒到較大的鏡子前練習站姿,讓幼兒能看到自己的站姿,並讓幼兒將自己的站姿與同伴和老師進行比較,找出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以便及時糾正不正確的站立姿勢。 4、 在幼兒園里,可以結合其他活動,組織幼兒進行站姿比賽並設置一些簡單的小獎勵,激發幼兒的進取心。 家園互動: 1、 生活中,家長應提醒幼兒改正錯誤的站姿。 2、 家長對幼兒應進行隱性教育,並做到站姿要規范(身教重於言教)。 注意事項:在培養小朋友正確的站姿的同時,還應該提醒幼兒注意避免一些幼兒微的小動作的出現,如用手揪衣角、挖鼻孔等。 活動反思: 1、 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麼? 2、 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裡? 3、 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