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野外生存教育館

野外生存教育館

發布時間: 2020-11-18 07:53:56

⑴ 我們舉行辯論會!是關於人類該不該探險的!我們是反方!

你是要打辯論嗎?如果是的話倒可以給點建議
首先你對探險的定義還是含糊
探險是種行為,其目的可以是多樣的,比如殖民啊,移民啊,侵略啊什麼的
人類探險最發達的16世紀,也正是各殖民地人民倍受苦難的時期
資料就簡單了
所有探險的人動機都不怎麼純
說的煽情點
中心思想是他們沒安好心就行了
今年的「五一」黃金周並不平靜:北京戶外探險者被困內蒙古沙漠,一人死亡;新疆31名「驢友」穿越車師古道時走失,隊伍中還有6名孩子,最小的不足6歲;在此之前,13名天津大學生也曾在沙漠遇險獲救……
種種事故與險情,引發人們對戶外探險的深度思考:探險游是勇氣可嘉還是要量力而行?探險是為了認識自然還是鍛煉膽量?面對險情是知難而退還是知難而進,維護自己的自尊心?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堯茂書漂流長江開始,國人迅速投入到各類探險活動中。相對於10年前只是專業人士的活動,探險現在也成為很多普通人的愛好。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時尚而刺激的游戲,視探險為一種人生的樂趣,甚至個人價值的體現。然而,頻發的事故卻為探險游敲響了警鍾。
「驢友」——「外面的世界」是在新疆車師古道失蹤的31人之一,想起「五一」的驚魂之旅,他至今還心有餘悸。
他說,當初決定帶著12歲的女兒參加當地一家戶外店組織的「五一」車師古道游,是為了鍛煉一下孩子的意志。他還算是一頭「老驢」,常跟這傢俱樂部出遊,對領隊周平有了一定的信任。但就是這種信任,使他忽視了周平根本沒有走過車師古道的事實。
他們中共有6名小孩,在暴風雪中迷失的4天中,幾個小一點的孩子凍得直哭,臉也被強烈的紫外線灼傷。獲救的時候,隊伍中有人腳趾被凍傷,更有3人得了雪盲症,需要牽著隊友的背包帶才能緩緩前行。幸運的是,他們最終平安獲救,但北京遊客小倩就沒那麼幸運了,體弱的她在內蒙古遇難的消息更是讓全國各地的「驢友」唏噓不已。
然而,這樣的不幸卻並非獨此一例。今年年初,罹難羅布泊荒原的背包客在全國各地「驢友」的網上尋親行動中才得以魂歸故里;在較受「驢友」青睞的四川線路,去年5月,當地一名藏族向導和一對經營戶外用品的夫婦在四姑娘山登山時遇險,其中兩人遇難身亡;今年元旦,兩名上海遊客在康定爬雪山時凍死,救援人員發現他們穿的竟是行動不便的牛仔褲。
探險游,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危險游戲」。
烏魯木齊登山探險協會主席、被譽為「新疆戶外第一人」的王鐵男說,從內蒙古庫布齊沙漠中的北京遊客遇險身亡,到新疆31名「驢友」遇險獲救,他們共同的問題是盲目自信,對可能出現的風險估計不足。

從一定程度上說,探險是「人類中心主義」觀念支配下的產物。這種觀念認為,面對自然世界及其生物世界,人類無處不可以涉足,只要人類力所能及,便可以「佔山為王」「插旗為疆」,據為己有。但是,如果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框架,我們可以質疑:人類的步履就沒有限度或限界嗎?只要人類足跡所至,那裡就必然屬於人類嗎?就理應由人類來主宰嗎?事實上,人類探險的足跡所到之時,也就是那裡的災難發生之日。不是嗎?人類飛向太空,太空的垃圾已環繞地球;人類登上「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今天的長江之源已受到污染;人類出入原始森林,那裡的「土著」動物、生靈即受到驚擾和侵害,甚至難逃劫難……如同哥倫布探出「新大陸」帶來了殖民主義的擴張,當今人類無所自律無所限制的「探險」,也反映了人類中心主義的擴張。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探險也是如此。人類探險在哪裡留下腳印,也就在哪裡留下了灰塵。

⑵ 我國教育部哪一年將〝野外生存〞訓練納入7所高校試行課程,這就意味

我國教育部2002年將〝野外生存〞訓練納入7所高校試行課程,這就意味著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將納入我國高等教學正式課程及整體素質教育之中。

⑶ 我國教育部哪一年將"野外生存″訓練納入高校試行課程

-我國教育部2002年將〝野外生存〞訓練納入7所高校試行課程,這就意味著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將納入我國高等教學正式課程及整體素質教育之中。

野外生存生活訓練是一門新拓展的高校體育課程,目前已被引入到我國高校體育課程體系。 野外生存生活訓練與其它體育課程相比,在課程目標、課程設計、教學模式、教學設施設備、評價內容與標准等方面,無論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很大區別。目前,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訓練課程還沒有系統、完整、科學和規范化的大綱、教材,尚處於實驗研究階段。 農林院校重視實踐性教學,野外作業多是農林院校專業特點之一,多數專業培養的學生不論在教學實習還是畢業之後的工作經常涉及人煙罕至的野外環境,需要一定的野外生存生活的知識和能力。調查顯示,農林院校專業課中並未涉及野外生存生活能力方面的教學,目前學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野外生存生活訓練,造成了學生野外生存生活能力的欠缺。因此,結合農林院校實際情況構建符合農林院校實際情況和農林院校學生學習和發展需要的野外生存生活課程體系顯得尤為必要。

⑷ 我國教育部哪一年將"野外生存″訓練納入高校試行課程

2002年將"野外生存″訓練納入高校試行課程。

⑸ 我國教育部哪一年把野外生存訓練納入七所高校課程

2002年

⑹ 我想做一個野外生存的教育基地和真人CS的店。請問需要哪些設備,越具體越好,大概需要投入多少資金。

合鼎真人CS裝備 QQ1412732635

⑺ 我國教育部哪一年將"野外生存″訓練納入7所高校試行課程,這

據悉,華東師范大學和浙江林學院的學生共同在浙江大明山的森林腹地整專整跋涉了5天6夜,屬走過20多公里崎嶇的山路,從海拔200米的基地攀爬上1200多米的險峰。白天的訓練內容包括登山、攀岩、瀑布岩降、負重越野、溯溪、搭木筏漂流、搭繩過界、定向尋物,晚間他們還要搭建帳篷,宿營於林中空地,揀拾柴禾、埋鍋造飯。
水土不服和疲勞是大學生們在訓練中面臨的最大困難。在大明山基地參加訓練的學生中有超過三分之一出現腹瀉症狀,而幾乎所有的學生感到肩、腰、腿、腳肌肉酸痛。此外,沉重負荷、懸崖絕壁、急流險灘、毒蛇螞蝗都對隊員們構成嚴峻挑戰。

⑻ 以杭州史上最溫暖圖書館為寫作材料的高中作文 八百字! 謝謝!急求!!!

昨天,媽媽從圖書館借了一本《世界童話名著故事》。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明希豪森奇游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明希豪森的冒險家。有一天,他騎著馬來到了俄國。這里正下著鵝毛大雪,周圍一個小村莊都沒有。只有一根小柱子,明希豪森隨手將凍僵的馬栓在了柱子上,然後倒在雪地上睡著了。過了一夜,他醒來了,發現自己在一個小鎮里。他很奇怪,「我的馬呢?」明希豪森驚奇地問。突然他聽見了馬嘶聲,明希豪森抬頭一看,「我的馬掛在鍾樓房頂的十字架上了!」明希豪森驚訝地叫了起來。他想:一定是昨天晚上大雪把鎮子蓋住了,只露出半節十字架,到了白天,雪化了,他降到了地面,而馬卻還掛在十字架上。他舉起槍,瞄準韁繩打了一槍。馬飛快地跑回了他的身邊。不久後,他買了一輛雪橇。一天傍晚,他駕著雪橇在雪地上跑。突然,馬驚叫起來。他回頭一看,只見月光下有一隻可怕的狼,正張著血盆大口追趕著雪橇。明希豪森嚇得把眼睛閉了起來,他的馬發瘋似的跑。但是,狼沒有注意明希豪森,狼從他的頭上跳了過去,只追著那可憐的馬。一分鍾後,馬的下半節身子就消失在狼的嘴裡。馬的前半節身子還在奔跑。狼又把前半節身子也吃了下去。明希豪森用鞭子抽打那隻狼,很快狼就回到了馬的位置。他駕著狼,滑到了大家面前,給大家觀看明希豪森這個騎著狼的英雄。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明希豪森的想像力真棒!想出了這么多古怪和離奇的事情。媽媽說寫童話故事就需要想像力。如果我多寫,也就能寫出這樣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和媽媽的話,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想像力是我寫作的好朋友。
小編手記:閱讀就像一場旅行,而讀後感是旅行的人寫的游記,讓另一個讀者體會到一本書或者一個故事的簡單內容,有初步認識。這篇讀後感讓讀者體會到想像力的好玩之處。

⑼ 我國教育部哪一年將〝野外生存〞訓練納入7所高校試行課程

我國教育來部在2017年將「野外生存」自訓練納入7所高校試行課程中。可以看出此次僅是一次試驗,在7所高校中試行。「野外生存」訓練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與高校每年都會組織的軍訓是一個道理,都是為了鍛煉高校大學生的心理以及身體素質的一項措施。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