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成人教育學院
㈠ 大慶石油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的管理機構
校長助理、院長:趙權,主持繼續教育學院全面工作、組織制定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發展版規劃權、人員組織
及調配、經費管理。
書 記:石瑞祥,主持繼續教育學院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學生工作。
副院長:劉玉林,分管繼續教育學院招考辦、教學注冊管理辦。
副院長:付春權,分管繼續教育學院辦公室、培訓部。
㈡ 大慶石油學院與大慶石油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是什麼關系
成人教育學院掛大慶學院的名…也算是其學院的一個附屬學校,但是教學質量就差遠了,讀書不讀成教,去的是混時間的,一無所成,還不如高職或自考…我深有體會!
㈢ 大慶師范學院怎麼樣
簡介:大慶師范學院坐落於有「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美譽的中國著名石油工業城市——大慶市。學校的前身是1965年創辦的大慶師范學校。1980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大慶師范專科學校。1993年改建為大慶高等專科學校。2004年5月,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以大慶高等專科學校為基礎建立大慶師范學院。2013年12月,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 現有主校區和方曉校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62.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3.6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10萬冊,電子圖書86916GB,固定資產4.5億元。 學校建有11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6個理工類科研實驗室,2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大慶精神研究中心為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油田應用化學實驗室為黑龍江省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油田防垢與除垢技術研究實驗室、油氣田地面化學技術研究實驗室、復合驅和微生物採油技術研究實驗室為大慶油田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和中科院濕地研究中心大慶研究基地設在我校。校園網信息資源豐富,高效便捷。 學校下設有教師教育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法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體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等13個院、部,開設39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教育學、工學、法學、管理學、藝術學7大學科門類。初步建成適應行業企業以及地方經濟社會需求的石油化工、機電信息、文化藝術、管理經營和教師教育等方面專業集群,組建了大慶精神與石油文化、教師教育、化工、法與社會管理創新、企業管理、石油生態六大學科群。其中英語、法學和學前教育為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學前教育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學前教育學是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建成了力學、無機化學、英語語言學、教育學、英語教學法、學前心理學、中學數學教學論等7門省級精品課,無機化學教學團隊和學前教育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有化學、生物科學和藝術學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省級「化工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大慶師范學院—大慶油田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批為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化學化工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被確定為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立項建設單位。《C#程序設計案例教程》入選「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學校現有在校生10044人,教職工970人,專任教師613人,正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235人,博士碩士525人,「雙師型」教師113人,特聘教授16人,客座教授2人,常年聘請外教7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6.8%,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近年來,榮獲省教學名師2人,省模範、優秀教師4人,省青年教學能手1人,省高校師德先進個人18人,學校獲省師德先進集體。 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堅持立足大慶,融入油化,面向基層,服務龍江的服務面向,秉承「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學術興校、特色辦校」的辦學思想,形成了以大慶精神辦學,用鐵人精神育人,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和為油田服務並舉,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並舉的辦學特色,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大慶油田生產建設,培養具有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特質,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畢業生遍布石油石化行業及全國各地,涌現出全國道德模範張麗莉等一大批紮根基層的優秀畢業生。深入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啟動了卓越人才培養計劃。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加強實踐教學,持續推進產教融合,加強了質量監控體系建設,促進了教學質量提高。近年來,獲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十二五」以來,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獎1000多項,其中國家級特等獎7項。每年都有300多名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和公務員,初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 科研水平逐步提升。學校科學研究始終堅持「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學科專業建設服務、為油田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科研方向,不斷推動科學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發展。2004年以來,學校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98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同時還承擔市局級項目375項,其中,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13 項,省教育廳科學技術項目60 項,省青年學術骨幹支持計劃項目7項,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10項,大慶市社科和科技計劃項目161項,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項目23項;獲得市(局)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672項,其中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等30項省部級以上成果獎;發表學術論文3775餘篇,其中被SCI、EI檢索論文165篇;獲得國家專利45項。科研經費和技術服務費累計近億元。 學校把科學研究作為服務社會的重要抓手,在注重高層次成果的同時,更加重視應用研究。學校為油田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走協同創新和內涵發展道路,形成了以油田結垢與腐蝕技術、微生物驅油技術、油田助劑研究、油田生態恢復、大慶精神、學前教育理論、民商法學等為代表的,在省內外有較高地位的優長、特色研究領域。 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依託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在大慶資源城市轉型、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和現代服務外包業發展、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建設路徑、依憲執政與依法治市、社會管理創新等領域加大政策與應用對策性問題研究的力度,為地方黨委和政府戰略決策提供智力支持。依託自然科學學科,積極拓展結垢與腐蝕技術、微生物驅油技術服務范圍,開展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攜帶型綜合錄井儀感測器檢定裝置等研究領域技術攻關。其中,「三元復合驅沉積物控制技術」項目與大慶油田多個採油廠開展技術服務合作研究達30餘項,檢泵周期由30-40天提高到300天左右。開辦了服務油田的涉外外語、培訓師、專業技術幹部、基層管理人員等20多個培訓項目。「十二五」以來,累計為油田培訓各類人員近60000人次,實現培訓創收9500多萬元。充分發揮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研培中心作用,面向全省開辦了「國培計劃」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培訓教師600餘人次。為大慶市培訓學前教育師資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共1500人次。此外,還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法律咨詢、藝術進社區、文藝展演等公益活動。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如體育場館、創新課堂、圖書信息等免費向社會開放。 開放辦學步伐逐步加快。學校積極與高水平大學合作,與東北師范大學、東北石油大學等聯合培養研究生。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煉化公司等大中型企業簽訂了產教合作協議。與大慶高新區、忠旺鋁業、福瑞邦制葯、大慶文體旅集團、大慶動視傳媒有限公司以及五區四縣共建一批校企合作基地。與大慶油田所屬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2015年4月,獲批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是我校第一個由教育部掛牌成立的校企合作基地。 國際交流合作深入開展。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國立師范大學、烏蘇里斯克國立師范學院聯合招收培養本科學生。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國立師范大學「俄羅斯語言和文化中心」建在我校。學校先後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美國肯塔基大學、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太平洋國立大學、俄羅斯布拉格維申斯克國立師范大學、俄羅斯阿穆爾國立人文師范大學、英國知山大學、澳大利亞科廷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日本札幌大學、紐西蘭東部理工學院、紐西蘭太平洋酒店管理學院、韓國國民大學、韓國牧園大學等院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合作領域涉及聯合培養學生、互派教師、互派留學生、互派實習生、開展學術交流等方面。截至2014年底,有200多名同學赴國外學習和交流,有來自俄羅斯、烏克蘭、日本、韓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80餘名留學生在我校學習漢語。常年聘任外國專家7人,現有來自英國、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教師在我校工作。 文化傳承創新碩果累累。學校堅持以大慶精神辦學、用鐵人精神育人的辦學育人特色,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之中,用「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等優良傳統激勵師生員工成長成才。把以「愛國、求實、創業、奉獻」為內涵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與追求真理、追求科學、追求創新為內涵的大學精神結合起來,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學校注意發揮這一優勢,與大慶油田公司共建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大慶精神研究中心平台,積極開展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時代內涵和時代價值研究,圍繞油田青年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開展專項研究,探索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油田青年職工的有效途徑,完善油田青年思想教育體系,為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精神支撐。學校被授予黑龍江省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和黑龍江省「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文化軟實力明顯提升,辦學思想進一步明確,校訓和辦學理念等得以凝練和固化,打造了一批以新年音樂會為代表的校園文化品牌,形成了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核心,崇尚科學、求真務實的校園文化。
注冊資本:3913萬人民幣
㈣ 大慶師范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可以學習小語種嗎
儒森漢語(Mandarin Garden)是上海及中國地區規模最大的專業對外漢語授課機構之一,擁有15年國際中文授課經驗。學校具有非常中國特色的學習環境,讓您置身於學習中國語言文化的海洋之中。我們為全球近百家世界著名外資企業提供中文課程,在讀外資企業外國學員累計有6000 多人。曾多次被國外媒體「That』s Shanghai、City Week、ICS上海英文頻道、NEWS、China Daily」評為外國學生在上海最喜歡的中文學校和刊登儒森漢語的教學特色和學習方法。我們已經成功向世界各地的教育機構輸出2000多位優秀中文教師。全球對外漢語教學領域唯一擁有並公開全部級別、全部類型中文課程核心教學技術的專業中文機構。
㈤ 介紹一下韓國的大慶大學,要詳細點
院校外文名稱:tae kyeung
所在城市:大邱 所在國家:
學校類別:語言學院
學校簡介:
大慶大學在韓國是最先實行 Global Ecation Program 的大學,廣泛實行 3+1 學期制和 2+2 學期制並同時開始了海外交換生計劃。這樣大慶大學的學生們可以不僅接觸到韓國文化也可以按學生所需在最後兩個學期前往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繼續完成學業。大慶大學已經和 20 多個世界有名的大學建立了合作的關系,教育計劃共有和招聘教授等多樣化合力交流,學生在各大學校履修後能夠得到相應的學歷證明,並且能夠體驗到外國文化和海外先進的文化教育,無論是現場教育還是到海外實習,將培養 21 世紀的跨國人才,這樣的多樣化合力教育無論教育實習還是現場語言研修,在大慶大學能夠實現您的理想。
2.教授陣容
不只是為了外國教育而招聘國人,通過世界化的教育能夠多培養有能力的人才,在美國,中國,日本等國招聘有名望的外國人教授,實現世界化教育,國內大學最大的有名望的
教授,和任用現場經驗豐富的實務型專門教授陣容,體現現場教育的真正意義。
3.100% 就業神話,大慶大學的 CO-OP 教育體系
大慶大學在正規教育課程實施實習之外,安排了相關的產業團體和多樣化的小規模專門
企業體,在產業現場馬上投入實務型產 - 學一體化的培養
4.一流的福祉體系
以 MDP(Most Different Person) 獎學金為主的所有學生都將得到獎學金。
可容納 2000 名學生的韓國國內設施和規模最高的像賓館一樣的寄宿舍,提供了 2-4 人房間可供選擇,宿舍樓內設施一應俱全,包括:寬頻上網,視聽室,閱覽室,洗衣室,體育鍛煉室等
專業設置:
法律,管理,建築,教育,旅遊,人文藝術,社科類,生物,新聞傳播,信息科學,醫學,自然科學
優勢專業介紹:
計算機設計系:通過以完善的實務教育和最尖端的教育設施為中心的教育,培養能迅速適應現場環境、具有設計靈感的當今時代最傑出的廣告、繪圖設計師
學校地理位置:
大邱
入學要求:
具有高中學歷以上的外國人或韓國僑胞;持有允許在韓居住簽證或就業簽證的外國人或僑胞
開學日期:3月/6月/9月/12月
獎學金:無
㈥ 大慶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是幾本啊
如果你是藝術類的話,屬於1表的。如果是普通考生的話,是2表。
㈦ 大慶師范與東北石油大學藝術學合並嗎
根據這兩個學校的資料記載,題主的問題是不能的,不可能會合並的。
大慶師范學院坐落於有「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美譽的中國著名石油工業城市——大慶市。學校的前身是1965年創辦的大慶師范學校。1980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大慶師范專科學校。1993年改建為大慶高等專科學校。2004年5月,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以大慶高等專科學校為基礎建立大慶師范學院。2013年12月,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
現有主校區和方曉校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62.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3.6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10萬冊,電子圖書86916GB,固定資產4.5億元。
學校建有11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6個理工類科研實驗室,2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大慶精神研究中心為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油田應用化學實驗室為黑龍江省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油田防垢與除垢技術研究實驗室、油氣田地面化學技術研究實驗室、復合驅和微生物採油技術研究實驗室為大慶油田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和中科院濕地研究中心大慶研究基地設在我校。校園網信息資源豐富,高效便捷。
學校下設有教師教育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法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體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等13個院、部,開設39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教育學、工學、法學、管理學、藝術學7大學科門類。初步建成適應行業企業以及地方經濟社會需求的石油化工、機電信息、文化藝術、管理經營和教師教育等方面專業集群,組建了大慶精神與石油文化、教師教育、化工、法與社會管理創新、企業管理、石油生態六大學科群。其中英語、法學和學前教育為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學前教育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學前教育學是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建成了力學、無機化學、英語語言學、教育學、英語教學法、學前心理學、中學數學教學論等7門省級精品課,無機化學教學團隊和學前教育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有化學、生物科學和藝術學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省級「化工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大慶師范學院—大慶油田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批為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化學化工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被確定為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立項建設單位。《C#程序設計案例教程》入選「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學校現有在校生10044人,教職工970人,專任教師613人,正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235人,博士碩士525人,「雙師型」教師113人,特聘教授16人,客座教授2人,常年聘請外教7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6.8%,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近年來,榮獲省教學名師2人,省模範、優秀教師4人,省青年教學能手1人,省高校師德先進個人18人,學校獲省師德先進集體。
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堅持立足大慶,融入油化,面向基層,服務龍江的服務面向,秉承「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學術興校、特色辦校」的辦學思想,形成了以大慶精神辦學,用鐵人精神育人,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和為油田服務並舉,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並舉的辦學特色,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大慶油田生產建設,培養具有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特質,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畢業生遍布石油石化行業及全國各地,涌現出全國道德模範張麗莉等一大批紮根基層的優秀畢業生。深入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啟動了卓越人才培養計劃。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加強實踐教學,持續推進產教融合,加強了質量監控體系建設,促進了教學質量提高。近年來,獲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十二五」以來,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獎1000多項,其中國家級特等獎7項。每年都有300多名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和公務員,初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
科研水平逐步提升。學校科學研究始終堅持「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學科專業建設服務、為油田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科研方向,不斷推動科學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發展。2004年以來,學校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98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同時還承擔市局級項目375項,其中,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13 項,省教育廳科學技術項目60 項,省青年學術骨幹支持計劃項目7項,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10項,大慶市社科和科技計劃項目161項,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項目23項;獲得市(局)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672項,其中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等30項省部級以上成果獎;發表學術論文3775餘篇,其中被SCI、EI檢索論文165篇;獲得國家專利45項。科研經費和技術服務費累計近億元。
學校把科學研究作為服務社會的重要抓手,在注重高層次成果的同時,更加重視應用研究。學校為油田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走協同創新和內涵發展道路,形成了以油田結垢與腐蝕技術、微生物驅油技術、油田助劑研究、油田生態恢復、大慶精神、學前教育理論、民商法學等為代表的,在省內外有較高地位的優長、特色研究領域。
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依託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在大慶資源城市轉型、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和現代服務外包業發展、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建設路徑、依憲執政與依法治市、社會管理創新等領域加大政策與應用對策性問題研究的力度,為地方黨委和政府戰略決策提供智力支持。依託自然科學學科,積極拓展結垢與腐蝕技術、微生物驅油技術服務范圍,開展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攜帶型綜合錄井儀感測器檢定裝置等研究領域技術攻關。其中,「三元復合驅沉積物控制技術」項目與大慶油田多個採油廠開展技術服務合作研究達30餘項,檢泵周期由30-40天提高到300天左右。開辦了服務油田的涉外外語、培訓師、專業技術幹部、基層管理人員等20多個培訓項目。「十二五」以來,累計為油田培訓各類人員近60000人次,實現培訓創收9500多萬元。充分發揮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研培中心作用,面向全省開辦了「國培計劃」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培訓教師600餘人次。為大慶市培訓學前教育師資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共1500人次。此外,還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法律咨詢、藝術進社區、文藝展演等公益活動。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如體育場館、創新課堂、圖書信息等免費向社會開放。
開放辦學步伐逐步加快。學校積極與高水平大學合作,與東北師范大學、東北石油大學等聯合培養研究生。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煉化公司等大中型企業簽訂了產教合作協議。與大慶高新區、忠旺鋁業、福瑞邦制葯、大慶文體旅集團、大慶動視傳媒有限公司以及五區四縣共建一批校企合作基地。與大慶油田所屬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2015年4月,獲批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是我校第一個由教育部掛牌成立的校企合作基地。
國際交流合作深入開展。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國立師范大學、烏蘇里斯克國立師范學院聯合招收培養本科學生。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國立師范大學「俄羅斯語言和文化中心」建在我校。學校先後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美國肯塔基大學、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太平洋國立大學、俄羅斯布拉格維申斯克國立師范大學、俄羅斯阿穆爾國立人文師范大學、英國知山大學、澳大利亞科廷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日本札幌大學、紐西蘭東部理工學院、紐西蘭太平洋酒店管理學院、韓國國民大學、韓國牧園大學等院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合作領域涉及聯合培養學生、互派教師、互派留學生、互派實習生、開展學術交流等方面。截至2014年底,有200多名同學赴國外學習和交流,有來自俄羅斯、烏克蘭、日本、韓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80餘名留學生在我校學習漢語。常年聘任外國專家7人,現有來自英國、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教師在我校工作。
文化傳承創新碩果累累。學校堅持以大慶精神辦學、用鐵人精神育人的辦學育人特色,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之中,用「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等優良傳統激勵師生員工成長成才。把以「愛國、求實、創業、奉獻」為內涵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與追求真理、追求科學、追求創新為內涵的大學精神結合起來,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學校注意發揮這一優勢,與大慶油田公司共建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大慶精神研究中心平台,積極開展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時代內涵和時代價值研究,圍繞油田青年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開展專項研究,探索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油田青年職工的有效途徑,完善油田青年思想教育體系,為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精神支撐。學校被授予黑龍江省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和黑龍江省「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文化軟實力明顯提升,辦學思想進一步明確,校訓和辦學理念等得以凝練和固化,打造了一批以新年音樂會為代表的校園文化品牌,形成了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核心,崇尚科學、求真務實的校園文化。
㈧ 大慶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好不好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學前教育音樂及教育、舞蹈、幼兒教育概論、公關禮儀、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辦公自動化、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幼兒安全教育、幼 兒英語、手工、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學前衛生學、幼兒文學、幼兒教育法規與政策、幼兒教育課件製作、學前兒童數學教育、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學前兒童體育。
㈨ 本人齊齊哈爾醫學院成人教育大慶校區畢業,由於本人不慎將畢業證丟失該怎麼辦
可以補辦的,建議你先上學信截圖你的學籍資料,發給我們,可製作個一樣的,如果方便的話,把你同學的原版照片發過來參考更加好。。。
㈩ 大慶師范學院學費
大慶師范學院學費收費標准: 2020年普通類專業4000-5500元/年(其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6500元/年),藝術類專業9000元/年,體育類專業4500元/年,師范類專業3000-4800元/年(其中物理學專業2500元/年)。
新生入學繳費總額=學費+住宿費+自願交納的相關費用。
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收費標准約為280元每年,外地低保對象112元每年,本地低保回社區辦理。
(10)大慶成人教育學院擴展閱讀:
大慶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簡介:
大慶師范學院(Daqing Normal University),坐落於中國著名石油工業城市大慶市。學校的前身是1965年創辦的大慶師范學校。1980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大慶師范專科學校。1993年改建為大慶高等專科學校。
2004年5月,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以大慶高等專科學校為基礎建立大慶師范學院。2017年獲批碩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
截至2020年6月,有主校區和方曉校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60.5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3.67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26.02萬冊,電子圖書68.48萬冊,固定資產總值4.2億元;有13個學院,開設44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812人,專任教師4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