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教育培訓機構發達

教育培訓機構發達

發布時間: 2021-01-26 06:23:55

1. 線上線下教育再遭停課打擊,面對生死掙扎要何去何從

線上線下教育再遭停課打擊,面對行業的生死掙扎一定會有轉機的。
由於近期在中國各地又爆發了新冠疫情,有的地區疫情情況比較嚴重,而且為了保護學生們的安全健康問題,必須要對一些中小學生學校進行停課處理。而且還包括一些教育機構,這個消息無疑是給很多教育機構非常致命的打擊,因為2020年的時候,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線下的教育機構都面臨著倒閉,破產的局勢。而近期又受到疫情的再度影響,很多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可能真的要倒閉,破產以及跑路了。而對於線上的教育機構來說是很難發展起來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獲利,其他不知品牌的教育機構是很難發展起來的。

三、但是隨著疫情的過去教育機構也是會有機會反轉的。
為什麼這么說呢?畢竟中國考試太多了,沒有這些教育機構的存在,可能很多學生成績也不是特別的好,但是在疫情期間確實會影響到教育機構的收入問題,但是撐過了這段時間,後面還是比較好的。所以能不能有轉機就要看新冠病毒的走向了。

2. 現在學什麼專業有前途

學自己感興趣的最好,優勢都是相對的,即便有人能講出四年後依舊有優勢的專業,那麼十年後呢?

你不可能工作幾年就徹底轉行吧?但是,能被機器和人工智慧替代的專業一定不能選。

而那些失敗者,則是成天迷茫困惑、渾渾噩噩過日子,並且還在不斷抱怨這個社會不給他們機會。

最後總結一下,要學的專業一定是你本人感興趣並且能能利用到你自身優勢,因為專業學好了,最終是為了更好的就業,即便這個專業非常有優勢,但你一點興趣都沒有,你長期就業下來,自己也會非常痛苦!

3. 哪些城市教育培訓機構行業比較發達

目前來說還是一線城市,上海、北京這樣的城市的教育培訓機構比較發達
在培訓專機構里It行業的培訓屬機構比較發達
因為It行業目前所屬熱門行業 國內都在大力發展互聯網
It培訓行業里我覺得黑馬程序員口碑比較好 是難得的做教育的培訓機構了

4. 阿卡索英語培訓機構課程為什麼那麼便宜教學質量能保證么

總有很多想要學習英語的但是會疑惑阿卡索為什這么便宜,稍微了解回的話就會知道阿答卡索很少做廣告,靠的都是學員的口碑,在這方面能就節省了不少支出,還有就是阿卡索是做在線教學的,對比線下來說又節省了大量的場地費用,因此價格就會很實惠了,低至13.8一節課,還可以免費體驗一節外教課:【點擊領取試聽】

在教學質量方面,放心上課吧。阿卡索的外教均持有tesol證書,並是國內唯一一家可在線查詢資質的機構,在外教方面把控很嚴格,專注做英語培訓的機構,不僅僅是外教一對一授課,還是高頻式的學習,1天1節課,讓學員浸泡在原汁原味的英語語言世界裡,學好英語~

5. 女生上大學選什麼專業比較好

首先,大部分人上大學主要還是以畢業後方便找工作為目的的(學霸、野心大的我就不說了,反正我是學渣)。
其次,相對於男性來說,女性的工作面相對較窄。因為女性在社會分配、傳統習俗和家長觀念的限制下,選擇工作一般都具有本地上班、工作時間規律、工作穩定、待遇不高不低、說出去好聽、方便婚嫁等特點,所以總結下來通常就是幾個方面:醫護、教師、銀行、事業單位、公務員等。這些工作時間穩定,待遇也可以,你父母給你相親介紹的時候說出來也好聽,男方一聽就是正經工作,也能加不少分。那麼照這些算的話,醫護教師銀行選擇專業就簡單了,選擇對應的就好,事業和公務員選擇就要分情況了,因為報考的時候通常都有專業設置,有的專業根本就不能報考,根據歷年報考需求,文言文和漢語言專業,會計類專業是需求最多的,盡量從這些里選擇大學專業。
上面這些只是普通選項,適合家庭條件中等左右選擇。如果你家庭條件不錯,畢業後的生活壓力不大,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有一定上升空間的,比如經濟類、藝術類。經管系專業畢業後,學得好可以走白領路線,分析師、客戶經理、人事部、經紀人等等。藝術系專業畢業後,條件好的話做平面、模特,或者現在流行的主播也可以,開培訓班也不錯,我有朋友就是學藝術的,畢業後開了個培訓班,給小孩子培養興趣愛好,工作不復雜,收益也不錯。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看你的成績了,馬上就高考了,如果你是要參加高考的同學的話,還是根據成績酌情選擇,能考上是第一目的,專業可以去了學校再調劑,轉專業什麼的也好弄。要不就多和父母商量,父母做什麼的肯定對哪方面比較了解,選擇和父母一樣的專業,畢業後悔方便很多,少走很多彎路。

6. 二本學生折射了多數普通年輕人的狀況,這話是什麼意思


985、211,「雙一流」院校聲名遠播,以至於人們常常忘了這些名校的數量僅佔全國高等學校的0.5%,而二本及以下學生是被名校光環所遮蔽的、沉默的大多數。


學者黃燈在廣東F學院任職十多年,教過超過4500名學生,經過長達十多年的跟蹤走訪,她寫下教學札記《我的二本學生》,並於今年8月出版。在書中,她重點記錄了百餘名學生入學、畢業、擇業的過程,筆觸輻射85後、90後學生,以及時代浪潮沉浮之間的個人史和家庭史。黃燈與學生彼此照亮,也看見了二本學生這一龐大群體背後的隱秘。在急劇分化的社會,他們與命運對抗,奮斗沖破自身局限,為此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和內心風暴。


大眾化教育時代,文憑貶值,競爭越發殘酷。二本學生在擇業競爭中有著觸目可見的天花板,學歷歧視赤裸地出現在讀研、就業等人才選拔當中。


黃燈看到,她的學生在考研的時候常常會因為第一學歷而遭遇挫折。「哪怕他們筆試名次特別靠前,專業素養很不錯。面試的時候就因為第一學歷不好,總會因各種理由被刷下來。」在她看來,這一現象也是高校「內卷」非常重要的體現,「現在重點大學的保研率遠遠超過我們當年讀大學的時候。比如它對外招生十個研究生,六七個來自保送,剩下兩三個名額又只招重點大學的孩子。」


回望1999年,黃燈考取武漢大學研究生。事實上,她的第一學歷是自考本科文憑。「拿到自考文憑,就可以和武漢大學的學生一樣,面試的時候,絕不會因為你拿的是自考文憑而看輕你,刁難你。」她記得,武漢大學有一個插班生制度,它向第一次高考沒有考上武大的學生開放,那些在其他院校讀了大一、大二的學生,通過插班生考試考到武大,轉學過去和其他學生一起上學,拿一樣的學歷。


今天,學歷歧視不僅出現在考研這件事上,用人單位的選擇同樣如此。黃燈看到,很多大學在招聘老師的時候,明確提出第一學歷要求,「第一學歷不是985、211,連簡歷都投不進去。對於一些企業來說,為了節約招人成本,簡單粗暴地以第一學歷為准則。」


從二本院校學生擇業傾向來看,不少人在畢業前夕奮力備考公務員,其努力程度趕超高考。另一些學生經歷幾年兜兜轉轉,趕在年齡限制之前奮力考上地方公務員或者是事業單位,並通過這份工作步入了穩定安寧的生活。這通常是二本學生性價比較高的歸宿,公務員考試給他們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體制內的工作也能夠給他們身後的家庭一個體面的交代。


2020年11月,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結束,有157.6萬人通過資格審查,報名人數再創新高,較去年增加14萬人,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61比1。「考公」成為年輕人擇業的熱門選擇,而這種趨勢不僅僅存在於二本學生當中。「985、211的學生也考公務員,他們可能會考國家部委或者省級、經濟發達的城市。二本院校的學生不會去報考那種特別熱門、競爭特別激烈的崗位,他們會安於到縣里去,或者到鄉鎮去。只要是有編制的,他們都願意去。」


「通過公務員考試這樣一個隱秘的標尺,可以勘測到一些現象,比如社會活力的匱乏。」采訪中,黃燈又一次聯想到當年她和同學們畢業時的擇業去向。2002年,黃燈碩士畢業,她記得當年深圳市政務部門在武漢大學招生,承諾只要分數過了,保證錄取。即便如此,很多學生還是不會報考,而是會選擇進外企或者是一些文化機構。「就算是報考也是提前三四天准備,突擊看書,了解題型。不會像現在這樣,買很多書,像對付高考一樣去備考。」在她看來,大學生們紛紛加入「考公」的大潮,是因為「別的路子也沒有了」。


教育「內卷」


隨著教育培訓的興盛,黃燈的一些學生加入了另外一條熱門就業路徑:成為一名教育培訓機構的老師,1994年出生的陳雪便是其中一個。在一所培訓機構就職之後,陳雪發現,和她競爭的有很多來自985、211的學生,這讓她感到一些安慰,但身處其中,她一直不敢提及自己的學歷。後來盡管獲得了工作機會,因為來自普通學校,最後還是被降級為普通老師。


在與黃燈的交流過程中,陳雪承認,自己小時候所承受的學習壓力與現在大城市的孩子比較起來算不得什麼。「廣州的孩子幾乎每個都報班,無論家長還是學生,都把它當做一件正常的事情。大部分孩子從周一到周日都在學習,各種各樣的作業,學校的作業、機構的作業,無窮無盡地刷題。最恐怖的是小升初,小升初考的內容要求特別高,大部分是初中的知識。」


學歷歧視導致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從起跑線開始,家長以名校為目標,在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允許孩子落後。這也形成了教育層面的「內卷」,以家庭為單位逼迫著孩子力爭上游,沒有一絲喘息的機會。「這其實是和一個孩子的成長完全違背的。小孩在這個階段努力一點,可能在另外一個階段放鬆一些,這是很正常的。他是一個幼小的生命,成長是需要空間的。事實上,上補習班興趣班純粹就是一個非常短視的行為,就像體育比賽時的興奮劑。」黃燈說。


至於為何教育會變得如此焦慮,在黃燈看來,農村的大部分家長並不關心孩子的教育,「農村教育資源跟城裡比差太遠了,沒法競爭。那些真正有錢的家長不在乎這種教育,選擇太多了。」真正焦慮的那一批家長正是當年那一批受益於教育的大學生,尤其是重點大學的畢業生,他們通過高考來到大城市,又因為獲得了較好的工作機會順利立足,在房價很低的時候,因為成家立業的需求購置了房產。「然後他回憶起來,覺得這條路是性價比非常高的。現在他的孩子面臨同樣的問題,他渴望復制這樣的一條路徑,所以才會焦慮。」


客觀而言,黃燈覺得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覺得你得到的所有東西就是理所當然,因為每個人其實是和時代聯系在一起的,你獲得的一切也不單純是靠個人的努力,其實是時代的大潮把你推到了這個位置。」她也理解這些家長的焦慮,「他們也特別累,比如說小升初,本身教育資源就不太公平,差異特別大,其實我覺得在基礎教育階段應該是標准化、均衡化,應該是所有的中學小學都差不多的,讓大家慢慢地成長,到了高中可以允許有差異,因為每個孩子的資質不一樣,但現在中小學就搞重點班,這個是沒道理的。」


相比於家長的焦慮心態,更應該反思的是如何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加公平的環境:「就算你的孩子能脫穎而出,你也不能保證你的孫輩脫穎而出;但是如果有一個相對公平的正常環境,你的孩子哪怕暫時落後了,以後還有突圍的機會,這樣大家就都舒服了。我們想的應該是營造這樣的一個環境,而不是你的孩子上補習班,我比你上更多的補習班。」


中學時期的老師、家長,總認為通過各種手段,將孩子送到大學就萬事大吉,但中學教育的後果,大學老師才有更直接的感知。在具體的課堂中,黃燈感受到教育像一場慢性炎症,中小學時代服下的猛葯、抗生素、激素,到大學時代,終於結下了默然、無所謂、不思考、不主動的惡果。


教育的目標到底在哪裡,這是黃燈一直思考的問題。「教育的每一個階段都被一個非常短視的目標所綁架,唯一的代價就是孩子。這其實是非常可怕的。」在她看來,應該鼓勵孩子去實踐,去真實的生活中歷練,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去培養一個人更健康的內心,真正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原生家庭與個人奮斗


十多年來,越和學生深入交流,黃燈越能夠感知其背後的家庭在他們身上烙下的印痕,學生成長的可能性越來越受制於家庭的溢出效應。不能否認的是,諸多個案中一次次確認學生命運和背後家庭之間牢固的正向關系,黃燈的內心也陷入了茫然。


黃燈看到,一些現象真實地存在於同一個班上:有些孩子家境優越,家裡有上市公司,他們畢業出來可以不找工作,直接回去打理他的家族企業就可以了;但是還有些孩子,上學的時候連生活費都得不到保障,必須每個星期到餐館裡面去洗盤子,掙幾百塊錢的生活費養活自己。


房價飆升加速分化,勞動創造價值不再是鐵律,一些學生早早看透了生活的殘酷,選擇了接受。黃燈擔任班主任的第二屆學生(2015年入學)和她說,憑工資是沒有辦法買房的,「也沒有幾個學生說要去買房,就說一輩子租房住」。所以她覺得,對現實悲觀的心境不該由年輕人承擔,有些改變應該是獲得利益的人去實現。比如住房政策的調整,「小鳥需要一個巢,狗需要一個窩,這是剛需,不是奢侈的需求,得先讓他們能夠住下來,才能安心地創造。創造還得靠年輕人。」


盡管如此,依然可以看到,一批年輕人身上洋溢著蓬勃的生命力和獨屬於青春的熱情。不少孩子雖然家庭極其普通甚至貧窮,仍然顯示出自由從容的姿態。「家裡窮,對孩子來說不是最可怕的,小孩子對貧窮和富有的感知沒有大人那麼敏感,但是有沒有愛,對他們來說很重要。」黃燈說。


童年的陰影所造成的內心傷痕無法掩飾,在隨堂作文中,黃燈讀到了許多學生隱秘的過去和幼年的家庭悲劇,這些陰影綿延至大學階段困擾著他們的精神世界,抑鬱、神經衰弱阻礙著他們的健康發展。她感受到學生心中的沉重一直未能充分排解:「如果只是貧窮,其實到了大學他很容易化解,留守兒童、父母躲避計劃生育四處漂泊帶來的後遺症,在大學裡面看得很清楚。」


與留守兒童形成對比的是兩個越南媽媽的孩子。書里記述的沐光雖然家境貧困,但他並沒有因為出身貧寒所致的局促和不安。黃燈回過頭來分析,正因為越南媽媽過去沒有身份,不能到外面打工,反而能夠陪著孩子成長。


另一個沒有在書中寫到的女孩,家裡同樣極度貧困,家徒四壁。但在黃燈眼中,這個女孩聰明可愛,身上沒有農村孩子的自卑,因為研究越南媽媽的課題便主動找到了黃燈。做完課題之後,她在黃燈的鼓勵下以非虛構的筆法寫了越南母親的故事,文章引起較大轟動,更引起政策部門調研,最後她的母親因此擺脫了黑戶身份。「她家裡非常窮,但是她很努力,她的內心是敞開的,覺得好不容易讀了大學,就應該像海綿一樣吸取能量。」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讀書改變命運」在教育市場化的今天有所褪色,但高等教育和個人奮斗依舊無比重要,一些學生因為考上大學,避免了若不讀書,會滑入更糟境地的可能。「大學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學生能夠從落後的村莊走到大城市,即使不是一所很好的學校。他依然可以接觸到很多新鮮事物,接觸到比較有見識的人,看見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盡管就業的局促、高漲的房價成為年輕人無可逃避的生存壓力,在一些學生的身上,黃燈看見建設性的力量正在倔強生長,他們不願意屈從一條常規的成功路徑,而是遵從內心的夢想與現實對抗,他們或者在市場中搏擊創業,或是在公益性質的崗位上發揮能量。「子然、志勇、陳雪……我對他們的選擇內心是特別認同的,但是我知道這條路很艱難,所以又比較心疼他們,一個人要跳脫出時代,其實要付出很多,需要特別強大才能扛過去。但是如果他們堅定走這條路,一定會闖出來。」


「他們願意為社會付出,願意讓社會變得更美好。當他們和你談理想的時候,眼睛裡是有光芒的。」在黃燈看來,這就是教育的價值。「我希望學生不但自己能過得好,還能夠給社會帶來一些東西。如果只是培養一個只為自己的人,我覺得教育沒有什麼意義。」


7. 現在學什麼技術最好

推薦學廚師。學廚師沒有年齡與學歷的限制,只要你想學、只要你喜歡,你就可以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傳統理念與現代經濟的融合,為廚師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廚師以其獨特的職業優勢,成為國家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突破口。吃,並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升華到享受階層。這一需要預測著廚師職業作為朝陽產業,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熱門職業。

如果你講究實用性和受眾面,你可以選擇學習中餐;如果你喜歡優雅精緻的環境,你可以選擇學習西餐;如果你心靈手巧富有創意,你可以選擇學習西點。

世間萬物,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8. 目前學生中存在哪些不同的就業觀念

1、一味追求高工薪,忽略了職業的發展。

大學生投入了巨大的教育成本,經過數年的寒窗苦讀,剛畢業的大學是普遍期望找到好工作,獲得高工資。甚至為了高工資選擇非對口專業的工作,以至於職業發展的前景並非樂觀。這些大學生在現實中很容易碰壁,不利於自我價值的實現。

2、從眾的就業觀念。

有的大學生沒有明確自己的就業目標,盲目的隨大流,別人找什麼工作,自己也找什麼工作,什麼工作熱門找什麼工作。最後考了許多證書,報了許多培訓班,投簡歷如天女散花,結果草草簽約之後進入工作階段才發現並不是自己想乾的工作。

3、自我意向的偏差。

很多大學生頭腦中精英意識過強,對資金和職位要求過高,眼高手低,不能勝任理想職位。由於不能恰當地給自己定位,導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出現了大學生就業市場「就業不難,這也難」的現狀,一部分大學生寧願待業或做臨時工作也不願意屈就。

4、追求高職位。

很多畢業生不願意到基層就業,找工作只注重工作環境和條件等外在東西,以至於很難在走上工作崗位後迅速完成角色轉化。有些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便抱怨工作條件差,開始逃避現實,逃避工作,所以好多畢業生很難有發展前途。

5、求安穩,求職一次到位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有的大學生即便不就業也不想到不如意的單位去,擔心進了那樣的單位就要永遠在那裡呆下去,一輩子也走不出去,於是就業是非常謹慎,總覺得用人單位提供的工作崗位不合適自己,結果都快離校了還沒簽約。

9. 現在創業做什麼好

現在有不少的年輕人都抱有一種想自己創業的心態,其實這是很好的,畢竟打工不可能是一輩子都幫人家打工的,如果有條件經濟允許的話,那麼還是自己創業比較好。
01.小吃店投資小
當今世上賺錢的門路真的有千千萬萬種,中國自古就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所以飲食行業從古至今都是相當吃香的,因此,餐飲類的行業一直以來都是經久不衰,喜歡創業的有為青年,可以向小吃行業這方面發展,可能小吃店比不上所謂的大餐館賺的錢快。
但是重在它薄利多銷,投資低,所以也是有著相當大的市場前景的,不過謹記,無論做任何一種行業,都要適當的創新,這樣可以為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02.游戲直播很賺錢
現在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人類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路,而且網路對我們的生活影響非常的大,所以想賺錢的,可以選擇當一個主播,這也可以說是個人投資創業的一種,估計去過一些主播直播間的人都知道,有些人氣好的主播一個月輕輕鬆鬆就月收入幾十萬甚至更多。
當然,可能主播這個行業不是什麼長久之計,因為隨時都會有過氣的一天,但是它卻可以為你帶來很多後續的利益,尤其是很多人在做主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之後,都逐漸轉行,利用自己的名氣做起其它的生意或者是開起了網店。
03.教育行業前景好
現在有不少的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一般對他們在教育學習這方面都很重視,而且隨著人們的各種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長投資在孩子中的教育方面也更多了,因此,教育前景也是相當有前途的一種行業。
尤其是近幾年,有不少的人都看到這方面上的商機,所以各種什麼才藝培訓班,什麼英語,奧數班紛紛崛起,有的甚至還成立了加盟類的教育品牌。
04.理發店利潤高
這個年代啊,女人的錢是最好賺的啦,這話絕對沒騙你,喜歡自主創業賺錢的可以投資理發店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按照現在的市場來看,現在隨便的一個女人去燙發,理發,染發,都不會少於幾百塊,有些地方高級的,上千都有。
而且理發店的成本非常的低,利潤高,只要捨得投資找個好的位置,一般都有的賺,而且理發它不像衣服其它什麼的,可以逐漸被網店所取代,只要你是想理發就一定要本人親自去消費。
05.養生館市場需求大
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呢,多多少少身體這方面上都有著一些小毛病,就連現在的年輕人幾乎每個都受到亞健康的影響,因此,也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養生方面的問題。畢竟跟金錢比起來,其實健康更加的重要,個人有創業傾向的,可以向著養生這方面出發,比如,投資開個:養生會所或者是養生館什麼的,市場需求會很大,而且發展前景也相當的有市場。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