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學認識
Ⅰ 談談你對幼兒教育的看法 結合學期幼兒教育學的知識來回答.
幼兒教育就是「玩」的教育.
Ⅱ 淺析如何學習幼兒教育學
學習幼兒教育學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有效的學習領會需要通過思考和實踐逐步達到。只有在學習幼兒教育學的過程中,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認真地進行思考,嘗試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才能從普通人向教育者轉變,邁開成為優秀幼兒教師的第一步。
1幼兒教育學的內涵
幼兒教育學是一門研究3~6歲幼兒教育規律和幼教機構教育工作規律的科學,它是人們從教育幼兒的實踐經驗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教育理論。幼兒教育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它的理論寓於日常我們教育幼兒的活動中,有豐富而具體的表現形式。幼兒教育不是簡單的帶孩子,而是牽涉到有關幼兒發展的方方面面,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對幼兒產生不同的影響,因而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所以我們要學習和研究幼兒教育學。
2學習幼兒教育學的重要性
(1)學好幼兒教育學關系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我國,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需要盡快提高全民族的素質,需要培養大批高質量的人才,而這一偉大工程必須從幼兒抓起。幼師教育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人才培養奠基的光榮任務。提高幼兒教師的素質,使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發展,不僅是時代和社會的要求,也是現代中職教育自身的追求。
(2)學好幼兒教育學是幼兒教師的有力武器。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教育理論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素養是必不可少的。應當了解我國的教育方針,了解我國各類幼兒教育機構的培養目標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影響其發展的各種因素,了解幼幼兒個體發展的現狀、潛力和可能性;必須懂得幼兒敦育工作的規律和特點,掌握幼兒教育的原則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正確認識、分析、獨立思考實際工作中的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等等。
(3)學好幼兒教育學可以幫助幼兒教師形成基本的教育觀念。只有學好幼兒教育學,才能初步了解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幼兒教育、什麼是幼兒的發展及影響幼兒發展的因素,幼兒教育機構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組織幼兒學習活動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合作,與小學的銜接等等;才能了解幼兒教育產生、發展的歷史,對教育的本質、對幼兒教育的價值、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的原理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3怎樣學習幼兒教育學
3.1縱向深入
筆者認為,在校期間,學習理論的第一步是認真學習教材,深入地理解和領會教育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了解幼兒教育學的基本結構,這是讀書學習的重點。除教材之外,其他參考書籍的廣泛閱覽也是重要的。一要反復推敲、弄懂並吃透教材每一章節的主要內容和滲透在其中的重要觀念、教育思想,並弄清楚每一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把握教材的邏輯體系;二要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各派幼兒教育理論的實質、內容、價值等,並嘗試批判性地思考、分析和比較。
獨立思考、切磋討論是學習幼兒教育學的重要方法。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如果一個人掌握了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又學會獨立思考和工作,那麼他必定能找到自己的道路。」對教材和前人的結論、對流行的觀點和看法、對已有的研究成果,要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不必為傳統的觀念和結論所束縛,人雲亦雲。勇於探索新問題,提出新見解,是提高自己認識水平的重要途徑。不過,獨立思考並不是閉門造車,更不是憑空臆測。「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和老師同學相互交流看法,討論切磋,讓不同觀念相互碰撞,能相互啟發,激起思想火花,幫助你更清楚、更全面、更准確地掌握幼兒教育學理論。
3.2橫向聯合
(1)聯系幼兒教育實際。幼兒教育理論是為幼兒教育實際服務的,理論聯系實際是學好幼兒教育學的必由之路。在校期間聯系實際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到幼兒教育機構進行見習、實習,訪問優秀幼兒教師,開展社區、家庭的幼兒教育調查,嘗試設計和組織一些教育活動、做一些教育小實驗,對一個或幾個幼兒進行觀察研究以及參加各種有關的專業活動等等,都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修養和從事教育工作的能力。
(2)聯系相鄰學科和有關知識、信息。在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各門學科越來越具有綜合性和滲透性。幼兒教育學也是在不斷吸收和綜合其他相關的理論和知識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完善的。與幼兒教育學相關的學科很多,如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學、幼兒園各種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中外幼兒教育史、教育管理以及其他科學。相關學科的學習有利於從多種角度更好地理解和領會幼兒教育學的理論,有利於學科知識的相互補充、相互拓展,有利於有關學科的學習和研究方法、思維方式相互遷移、相互補償。
(3)聯系有關社會現象和問題。幼兒教育與社會息息相關,社會上的思潮、風氣、各種現象會對幼兒教育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經常嘗試運用學過的理論知識對來自社會的問題進行理智的分析、思考,對各種思潮、觀點進行冷靜的判斷、辨析,能讓自己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對現實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始終保持敏感,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論觀點和看法;而且帶著實際問題學理論,還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己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形成實事求是的學風。
總之,學習幼兒教育學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有效的學習領會需要通過思考和實踐逐步達到。只有在學習幼兒教育學的過程中,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認真地進行思考,嘗試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才能從普通人向教育者轉變,邁開成為優秀幼兒教師的第一步。
Ⅲ 什麼是幼兒教育學
補充如下:幼兒園教育的原則
一、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
二、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原則。
三、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
四、充分利用兒童、家庭、社會的教育資源的原則。
五、保教結合的原則。
六、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七、教育的活動性和活動的多樣性原則。
八、發揮一日活動整體教育功能的原則。
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師
幼兒教師的勞動特點:
1 、幼兒教師的勞動復雜而富有創造性
2、幼兒教師的勞動具有示範性
3、幼兒教師的勞動具有長期性
幼兒
1、幼兒是教育的客體
2、幼兒是自身學習的主體
3、幼兒是自身權利的主體
幼兒園環境。
狹義的幼兒園環境是指在幼兒園中,對幼兒身心發展產生影響的物質與精神要素的總和。
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方面。
幼兒園課程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
課程的要素:
1、課程目標
2、課程內容
3、課程組織
4、課程評價
幼兒園課程的特點
一、幼兒園課程融合於幼兒在園內的一日活動之中,具有生活化的特點,並以游戲為基本形式。
二、幼兒園課程以促使幼兒獲得對生活環境的直接經驗為主要目的。
幼兒園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含義:
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和實際水平出發,根據幼兒園教育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和指導幼兒主動學習,以增進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培養學習興趣,幫助幼兒獲得有利於其身心發展的經驗的生活。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特點 生活性與啟蒙性—教學內容
活動性與參與性—教學方法
游戲性與情境性—教學方式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方法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方法包括:教師布置學習環境、運用教具、電教化教育手段、提供操作材料、創設學習情境,對幼兒進行啟發、講解、演示等。它是教師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有效傳遞信息、幫助幼兒理解學習內容,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實現教育目標的一個重要的中介因素。
幼兒園活動的原則
一、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教學方向
二、積極性原則—雙邊活動
三、發展性原則—教學進度
四、直觀性原則—教學手段
五、活動性原則—教學形式
幼兒園常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活動法
(實踐活動) 直觀法
(感知活動) 口授法
(口語活動) 游戲法 觀察法 談話法 實驗法 演示和示範 講解講述 操作練習法 電教手段 討論法 實驗法
實驗法:是藉助材料和設備,讓幼兒來親自動手、參與整個過程,並拿出結論。實驗法可使幼兒獲得直接經驗,有利於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
運用游戲法應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既可以將游戲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一個環節,也可以用一個游戲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
2、使用游戲法時,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所採用的游戲是為教學活動服務的,所選游戲的目標和規則應與教育要求相吻合。
運用實驗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實驗的安全性。
2、教師預先操作實驗,已形成完美的實驗指導計劃,並觀察幼兒實驗的全過程,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促使幼兒在實驗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3、實驗法強調的是幼兒親自動手。
4、在幼兒操作實驗中,選用的設備材料要齊全、夠用,時間要充裕,以便每個幼兒有反復嘗試的機會。
觀察法:
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運用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去感知所選定的客觀事物與現象,使之獲得感性經驗,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概念的方法。
作用:豐富感性經驗、刺激其各種感官、引發幼兒關注周圍事物、培養其積極的態度和觀察力,同時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培養學習興趣。
運用觀察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教育要求,做好觀察前的准備。
包括:確定觀察目的,選擇觀察對象,擬定觀察計劃,創設觀察的環境條件。
2、觀察開始時,教師要想幼兒提出觀察目的,用設疑的方法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
3、觀察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手勢的指導作用,從幼兒的興趣點切入,啟發幼兒從不同方面感知並用語言描述觀察的對象,學習觀察的方法。
4、觀察結束時,要總結觀察的印象,讓幼兒觀察到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條理化。
演示和示範
演示是指教師向幼兒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做實驗。
示範是指通過自己的表演,為幼兒提供榜樣。(語言師范和動作示範)
作用:讓幼兒看的具體、學的生動、可以模仿、容易學會。
電教手段
電教手段就是要運用多媒體、幻燈片、錄音機等設備進行輔助教學。
作用:具體、生動、形象、易引起幼兒興趣,開拓視野,加強印象,增強教學效果。
運用電教手段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運用前做好准備。
2、教師在組織觀看前要提出觀看要求,放映後讓幼兒交談印象。
3、教學中要配合其他其手段。如:插圖、實物、教師講說等。
教案的寫法
活動名稱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2、能力目標3、知識目標
活動准備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2、基本部分3、結束部分
Ⅳ 幼兒教育學教案
幼兒教育學基礎
緒論
一、幼兒教育學(概念):幼兒教育學是一門研究3——6歲幼兒教育規律和幼兒機構的教育工作規律的科學,它是從人們教育幼兒的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教育理論。
二、案例分析:
情景一:父母帶孩子逛商場,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認為不適合他,不給他買。於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鬧起來,父母怎麼勸告都無效,場面難以收拾……孩子為什麼變的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氣、不聽話嗎?對這樣任性的孩子該怎麼辦?如果父母遷就順從,要啥買啥,或者打罵威脅,強令其順從就能解決問題嗎?你對這個案例子怎麼看?
——幼兒的任性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貫不當造成的惡果。父母不從根本上改變「溺愛」、「專橫」等不正確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難以糾正過來的,孩子個性健康發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養方式影響孩子的個性。
第一章 幼兒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幼兒教育的概念和意義
一、廣義的教育(概念15頁):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范圍很廣,一般稱為廣的教育。
二、學校的獨特結構和功能,使其成為近代以來教育活動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種教育中起著(示範)和(主導)的作用。
三、幼兒教育(概念):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就稱為幼兒教育。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發展的活動都是幼兒教育,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指幼兒園教育。
幼兒教育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它專門研究3-6歲幼兒的教育,探索其特點和規律。
四、幼兒教育的意義:(簡答和論述)
(一)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
(二)開發大腦潛力,促進智力發展;
(三)發展個性,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
(四)培育美感,促進想像力、創造性的發展;
總而言之,幼兒教育擔負著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兒期是語言、形狀知覺、音感等發展的敏感期。我們把這個階段稱為敏感期。
第二節幼兒教育事業的產生和發展
一、1、學校誕生時間:幼兒教育機構首先在歐洲誕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於1816年創辦的幼兒學校,最初出現的幼兒教育機構多由一些慈善家、工業家舉辦,實質上不過的慈善性質的社會福利機構而已。
2、德國幼兒教育家福祿貝爾被世界譽為「幼兒之父」,是他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幼兒園。
3、(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幼兒通過他特製的玩具-——(「恩物」)來學習。
4、我國幼兒教育機構:我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所幼兒教育機構,是1903年湖北武昌創辦的湖北幼稚園。當時的這些幼兒教育機構完全抄襲日本,顯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點。
5、幼兒園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銳抨擊的三種大病:一是外國病,二是花錢病,三是富貴病
6、1989年6月,國家教委制定發布了《幼兒園管理條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經國務院批准頒發的第一個幼兒教育法規。
二、幼兒教育思想的發展
(1) 德國福祿貝爾
1、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福祿貝爾認為,幼兒的行為是其內在生命形式的表現,命令式的、強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對幼兒的發展是無效的,而必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重視幼兒的自我活動。
2、游戲理論:福祿貝爾是第一個闡明游戲教育價值的人,他認為幼兒是通過游戲將內在的精神活動表現出來的;他強調游戲對幼兒人格發展、智慧發展有重要意義。
3、協調原理:讓孩子和周圍的環境、社會、自然結合,協調一致。
4、親子教育:他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為母親們開辦的「講習會」,後來還專門寫了一本《母親之歌與愛撫之歌》
★被譽為20世紀初的「幼兒園改革家」的蒙台梭利於1907年在羅馬貧民區創辦了一所「幼兒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理論的要點是:
1、幼兒自我學習的法則:每個兒童都是一個遵循自身內部法則的生物體,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發展進程表。
2、重視教育環境的作用
有準備的幼兒教育環境的特點?(簡答)
(1)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2)一個有秩序的環境(3)一個生氣勃勃的環境(4)一個愉快的環境。
3、教師的作用:教師是一個環境的創設者、觀察者、指導者。
★對蒙台梭利教育的缺點和貢獻(簡答):缺點:(1)偏重智能而較忽視幼兒情感的陶冶;(2)其感覺教育教具脫離幼兒的實際生活,過於狹隘、呆板,操作法過於機械等等;
貢獻:重視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重視幼兒的自主性和自我學習,重視環境的作用,以及她對教師作用的觀點等等,無論在蒙台梭利時代還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三)陶行知
★陶行知的解放兒童的創造力包括哪幾方面?(簡答)
①解放兒童的頭腦②解放兒童的雙手③解放兒童的嘴④解放兒童的空間⑤解放兒童的時間
(四)陳鶴琴
★他於1923年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創立了「活教育」理論。他先後在江西和上海創辦省立、國立實驗幼師和幼專,為我國幼兒教育資格培訓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課程的結構: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藝術活動、文學活動等五項,稱為「五指活動」。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Ⅳ 學習幼兒教育學的方法有哪些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啟發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 啟發式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 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幼兒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注重調動幼兒的心智活動,提供給幼兒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 注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2.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並通過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運用情境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要讓幼兒身臨其境,在情境中觀察、感知、操作、體驗,在具體情境的感染下產生歡樂或苦惱、愛或恨、喜悅或憤怒等情感。 創設的模擬情境在形式上要新穎,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容易喚起幼兒的求知慾;在內容上要有實用性,創設的情境要能有效地達到目標,不搞花架子。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要根據需要作啟發講解、點撥總結,以幫助幼兒將獲得的感性經驗進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給予幼兒充分表達、表現的機會和交往的機會,使他們成為活動的主體。 3.活動操作法 活動操作法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供物質材料,引導幼兒在操作物質材料的活動中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從而獲得經驗的方法。 4.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是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病治療學有關知識和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與想像、智力活動、體力活動、練習、音樂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巧妙地利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的方法。 運用暗示教學法要注意 暗示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恰當的暗示手段。 創設好暗示的環境,使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展開無需強記的無意識活動。 暗示的內容必須具體,使幼兒的無意識心理活動能產生教師預期的效果。 把握好暗示的時機,使幼兒的無意識心理活動有利於向有意識心理活動轉化。 重視教學中教師行為、觀念、態度、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對幼兒可能發生的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發揮其積極影響,消除不利影響。 5.發現法 發現法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概念和原理時,只給他們一些事實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在幼兒園運用發現法的一般步驟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Ⅵ 幼兒教育學的意義
幼兒教育學為幼教工作者提供理論指導,是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理論基礎課。學習幼兒教育學是掌握幼兒教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養成專業素質的重要途徑,對幼兒教育實踐工作有較強的指導性。
有利於增強職業情感,堅定職業理想興趣和熱愛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它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人們對未來的事業充滿渴求。幼兒教育學不僅能增進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幼兒教育的理解和認識,還能提高他們對幼教職業的認同感,熱愛幼教工作。在學習過程中,他們還會更深刻地認識到幼兒教育的意義和幼兒園教師對社會的責任,從而更加堅定自己為幼兒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信念。
有利於把握教育規律,提高工作能力作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幼兒是項十分復雜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一名以幼兒教育為職業的專業工作者,要想做好幼兒教育事業,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僅憑一腔熱情和良好的意願是不夠的,還必須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掌握幼兒教育的規律,具備這一職業所要求的特殊條件和基本素質。通過幼兒教育學的學習,學生能夠系統地學習教育理論方面的專業知識,了解幼兒教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掌握幼兒教育的教育目標、任務、原則、內容和方法,從而提高幼兒教育工作的能力。
有利於樹立正確觀念,走出教育誤區有人認為,幼兒教育非常簡單,就是讓幼兒每天吃好、喝好、玩好,不出任何安全問題,隨便學點知識就行了;還有人認為「成材樹兒不要育」,教育幼兒無須遵章循法,談不上什麼科學。面對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應該如何辯證思考,才能帶給幼兒更好的教育呢?人們只有在科學系統的兒童觀、教育觀的指導下,才能走出認識上的誤區。幼兒教育學就是這樣一門為人們提供科學的幼兒教育理論體系、建構幼兒全面和諧發展「解決方案」的學科,能夠指導人們更好地開展幼兒教育實踐活動。
Ⅶ 淺析幼兒教育學
學習幼兒教育學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有效的學習領會需要通過思考和實踐逐步達到。只有在學習幼兒教育學的過程中,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認真地進行思考,嘗試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才能從普通人向教育者轉變,邁開成為優秀幼兒教師的第一步。
1幼兒教育學的內涵
幼兒教育學是一門研究3~6歲幼兒教育規律和幼教機構教育工作規律的科學,它是人們從教育幼兒的實踐經驗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教育理論。幼兒教育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它的理論寓於日常我們教育幼兒的活動中,有豐富而具體的表現形式。幼兒教育不是簡單的帶孩子,而是牽涉到有關幼兒發展的方方面面,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對幼兒產生不同的影響,因而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所以我們要學習和研究幼兒教育學。
2學習幼兒教育學的重要性
(1)學好幼兒教育學關系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我國,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需要盡快提高全民族的素質,需要培養大批高質量的人才,而這一偉大工程必須從幼兒抓起。幼師教育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人才培養奠基的光榮任務。提高幼兒教師的素質,使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發展,不僅是時代和社會的要求,也是現代中職教育自身的追求。
(2)學好幼兒教育學是幼兒教師的有力武器。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教育理論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素養是必不可少的。應當了解我國的教育方針,了解我國各類幼兒教育機構的培養目標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影響其發展的各種因素,了解幼幼兒個體發展的現狀、潛力和可能性;必須懂得幼兒敦育工作的規律和特點,掌握幼兒教育的原則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正確認識、分析、獨立思考實際工作中的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等等。
(3)學好幼兒教育學可以幫助幼兒教師形成基本的教育觀念。只有學好幼兒教育學,才能初步了解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幼兒教育、什麼是幼兒的發展及影響幼兒發展的因素,幼兒教育機構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組織幼兒學習活動的原理和
Ⅷ 幼兒教育學的內容簡介
《幼兒教育學》作為培養幼兒教師的專業基礎課程,其教材質量直接影響學生能否對幼兒教育工作形成正確的認識和態度,能否掌握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為了更好地貫徹《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實施《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反映國內外幼兒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新成果、新動向,我們編寫了這本《幼兒教育學》教材。它既是中等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材,也可以作為幼兒園教師、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學習參考資料。
本書的編寫是根據河南省教育廳的要求,立足於幼兒教師實際工作的需要,以幼兒教師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觀念與教育知識技能為核心,來構建教材內容體系。本書共十一章,依據各章節的內在聯系,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即緒論、第一、二,三章,是有關幼兒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知識,主要介紹了國內外幼兒教育的歷史發展與現狀,闡明了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任務、原則與幼兒園的全面發展教育。第二部分,即第四、五、六章,論述了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人(教師和幼兒)和物(幼兒園環境)兩方面的要素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第三部分,即第七、八、九、十、十一章,是幼兒園教育的實施,以幼兒教師在幼兒園的工作為出發點,介紹了幼兒教師必須了解與掌握的實際工作的知識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