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語言藝術教育
Ⅰ 如何培養幼兒教師語言藝術
教師的語言要有趣味性和示範性 幼兒園教育活動不是幼兒隨意的自發的活動,而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以幼兒為主體,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的。新的教育觀強調,幼兒教育不是教師教幼兒學習的活動,而是教師在組織活動中,觀察了解幼兒,誘發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作用在於不僅用語言有意識地提供信息、傳遞知識,而且還應有目的地影響幼兒的學習和認知活動。如復習幾何圖形的活動,當教師出示了身體由幾何圖形構成的機器人後,怎樣去喚起幼兒的興趣呢?怎樣教他們學會正確的口語表達呢?當然不是一遍又一遍地教說:「頭是圓形,身子是正方形……」這樣太枯燥,幼兒的注意力容易轉移。更有效的做法是讓幼兒把自己的身體和機器人對照一下,看是不是一樣。有趣的是機器人有個翹起的小辮子(天線),雖然這與認識圖形無關,但卻能引起幼兒興趣。繼而,幼兒會興致勃勃地說出圓形的腦袋、三角形的鼻子等各種圖形。這里不僅需要教師生動的講述,還要教師啟發性的提問、親切的鼓勵、及時的表揚和糾正。
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你想使知識不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個最主要的創造工具。」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只有使用好這個創造工具,才能為培養創造型人才打好基礎。一般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教師在組織活動過程中,語言既要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又要符合語法規范。即教師在講述中用詞要具體,詞語順序、詞語搭配要正確。介紹故事發生的地點,說「從前在一個地方」,就不如「在一座小房子里」、「在一棵大樹下」更具體;介紹交通規則,說「一個」汽車,「一夥」人,就不如「一輛」汽車、「一群」人規范。幼兒愛動、好奇,教師就要把動詞、形容詞使用好,還有象聲詞的運用,更能激起幼兒的興趣。幼兒在這類知識性活動中,不僅發展了智力、豐富了知識,而且還能受到規范化語言的訓練,從而能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
其二,適當地引導,幫助幼兒正確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比如幼兒評價一個事物時說:「大灰狼很壞」、「小猴不對」等簡單的話,卻說不出為什麼。這時教師可以重復幼兒的話,再加以引伸。「對,大灰狼很壞,它把小紅帽吃了。他又幹了什麼壞事呀?」這就能使幼兒加深對事物的認識,更准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來。當幼兒不能清楚地進行表述時,教師應幫助他用一些介詞、連詞來完整全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其三,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如在組織活動時,教師如果只抽象地說「要守紀律」,幼兒很可能會問「紀律什麼樣?」「怎樣才能守住它?」這並不可笑,因為幼兒就是靠形象認識事物的。有一位教師是這樣解釋的:紀律象個大圓圈,小朋友不遵守它就不圓了,如果不圓就沒法滾動了。你看自行車的車輪,如果不圓就不能前進。不能說這位教師的比喻十分恰當,但她能用形象的東西說明抽象的道理,是值得肯定的。
其四,恰當的運用語言藝術激發幼兒的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比如教師提示:彎彎的月亮象什麼?幼兒會說出象小船的句子。如何引發幼兒更豐富的想像呢?教師可以用歡快的語調、以自述的口吻告訴孩子們月亮的不斷變化:我的名字叫月亮,我的身體每天都在變。最早我的身體只有一條線那麼細,你們看象什麼呀?這樣一邊講一邊問,再加上幾個不同的月亮圖形,幼兒的想像會隨著教師的生動敘述擴展開來,他們能說出:象指甲、象香蕉、象桔瓣、象搖藍、象月餅、象汽球、象鏡子等多種句子。其比喻和想像之奇妙,為成人所不及。這就是語言藝術為幼兒啟開的五彩繽紛的世界。
為了發展幼兒語言的需要,還要注意避免兩種傾向:一種是娃娃腔,一種是成人化。娃娃腔是指一些不規范的小兒語,如把汽車說成「嘟嘟」,喝水說成「喝匪」。教師的語言要求淺顯易懂,但絕不降低語言水平,遷就幼兒的不正確語言。成人化是走向另一極端的錯誤做法,把早晨景色用「雄雞報曉」「冉冉升起」等詞語進行描述,致使幼兒理解不了。
二、教師的語言要有針對性和親切感
教師整天和幼兒在一起,要說很多話,有些話象聖旨一樣很見效,有的則象「耳旁風」一樣,毫無作用。如何利用語言技巧來培養和發展幼兒積極情感,應當引起我們教師的重視。比如早晨入園要問好,下午離園要道別,剛入園的孩子常常忘記。這時教師的再三強調,就不如主動地問聲好或說聲再見更有效。因為幼兒無意記憶強,教師的這種做法能有效加強對幼兒的教育信號,幼兒馬上被提醒了。他會想,明天早上,我一來就問老師好。
教幼兒學習和使用禮貌用語可以培養幼兒優良的品質,幼兒教師要率先垂範。有這樣一件小事:小亮在游戲活動時拉了一褲子,教師幫助他脫褲子時只輕聲說了句「真臭」,接著就響起了「真臭」、「真臭」的叫喊聲,這位教師立刻意識到自己的話所產生的不良後果,就誠懇地說:「對不起,小亮,老師不該嫌臭。」接著對全體幼兒說:「小亮不是故意的,我們大家來幫助,好嗎?」「好!」話音未落就有幾個孩子上前幫小亮脫鞋、拿盆端水。在平常,幼兒為老師搬來一把小椅子,親切地說一聲「謝謝」,幼兒會歡快地回你一句「別客氣」;用「請」字讓幼兒做事,他們會很樂意地去做。是的,「對兒童的幼小心靈來說,榜樣與範例的作用就象太陽光一樣重要。」
日常與幼兒交談,一忌簡單粗暴,二忌截住話頭,三忌強制命令。在幼兒園有好多孩子不願吃肥肉,對這一現象如果進行訓斥:「肥肉里有豐富的營養,怎麼不吃?」幼兒會默默不作聲,也可能會強咽下不願吃的肥肉。不過長此以往,幼兒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就會埋在心裡。假如換個說法:「哦,為什麼不願吃呢?說給老師聽聽,好嗎?」幼兒會感到老師是關心他,內心的情感也會一觸即發,其教育效果就會好多了。
三、教師要努力提高語言素質
語言並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它和思想品德、文化素質等密切相關。幼兒教師的語言素質首先是一個師德修養問題。古人雲「言,必聲也。」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他的語言應該是熱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其次是專業知識修養和語言訓練修養。教師要盡量擴大知識面,掌握幼兒教育的規律和發展,不斷搜集專業信息,博採眾長,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水平。同時注意積累詞彙,加強語言的基本功訓練。只有這樣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提高語言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學好用好普通話是語言訓練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必須掌握好普通的語音、詞彙,克服方言土語的干擾。如果我們不注意糾正,就會給下一代造成不小的損失。據調查,現在有不少農村幼兒園、學前班的教師不講普通話,有的講普通話也是南腔北調,發音不準,用詞不當。為此,應該提倡幼兒教師練好普通話這一基本功。
Ⅱ 一線少兒語言藝術教師如何有效開展教學
主要有三種幼兒園教材:一、《學前幼兒啟蒙教育叢書》:由北京、上海、武漢、重慶、深圳一線幼教專家聯合打造,2010由天津新蕾出版社隆重推出。二、《新素質幼兒園教材》:中國和平出版社自2003年開始出版《新素質幼兒學前教材及配套系列》叢書。三、《新農村幼兒園教材》:新農村幼兒園教材(新版更名為「幼兒園自主活動課程」),幼兒園自主活動課程》是《新農村幼兒園教材》的修訂版。幼兒園教材的選擇: 1、目前的對幼兒園教材仍然是以五大領域的課程為主。如: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方面,各領域內容互相滲透,多角度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協調發展。而很多幼兒園特色課程、幼兒園教材加盟提供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由幼兒教育專家及幼兒教師一起,在實踐中從某一個領域抓住某一點開發特色課程 2、比如在語言方面,有以母語閱讀為主,研發母語閱讀教材和繪本的幼兒園特色課程加盟; 3、還有以英語為突破點,研發英語特色教材與讀物的幼兒園特色課程加盟。這些幼兒園特色課程加盟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幼兒特色閱讀教材,讓幼兒園多了選擇的渠道和途徑,讓幼兒園的特色課程更加多樣化。
Ⅲ 中國少兒語言表演考級的權威評定機構有哪些
很多國字頭的,都是非法組織
Ⅳ 如何撐握教育孩子的語言藝術培訓心得
近期我有幸聽到李園長和教育局李科長的關於《指南》語言、藝術領域的講座培訓,很受教育和啟發。
首先是李科《指南》語言領域的講座,在講座中李科首先結合案例:狼孩兒的故事,告訴我們學前階段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正處在語言學習的敏感期或關鍵期,教師和家長應抓住語言發展關鍵期的有利時機,可以促進幼兒語言乃至其他方面的迅速發展,在這個關鍵期我覺得教師更應該給幼兒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多提供平台,讓孩子到小舞台表演或者朗誦兒歌等,幫助幼兒敢於表現、敢於交談。對於我們寶寶班的幼兒,教師就要更加耐心的傾聽和交談幼兒所要表達的想法,因為寶寶班的幼兒更容易出現急於想說某一件事情而表達不清楚,這個時候,作為教師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而應該讓幼兒穩定情緒後,再講述一遍。因為長此以往的幫著表達,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也得不到發展與提高。這一次的講座我還聽到了一個有趣的詞,就是李科所說的「前書寫」,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方式記錄,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適合幼兒書寫的辦法,在記錄的過程中既滿足了幼兒的書寫需求,也符合了幼兒的生理心理的發育特點。用孩子自己讀的懂得文字、圖畫、符號形式來代替正式文字,讓人看了忍俊不禁,真是有趣!
下午李園長通過一件件作品,一段段視頻和一個個案例向我們生動的展示藝術領域的三大價值:審美、認知、和諧發展。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藝術貴在創造,教師更應該引導幼兒在感受美、欣賞美的同時用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去創造。在這場藝術盛宴中李老師優美的《採茶舞》,更給了我們美的享受!還有李園長先進的教育理念在進行美術教學活動時普遍會出現老師出示範畫的情況,總是要求孩子達到自己的標准,畫的最像的就是最好的。李園長給了我們適當的指導,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無形中扼殺了幼兒的想像力,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可以供孩子自由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模仿和創作,不要給予太多的要求,因為每個幼兒都會給你帶來驚喜。尊重幼兒自己的想像力,讓幼兒自主創造!
這兩場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在《指南》中還有很多教學理念和教學建議值得我去學習,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與幼兒共成長!
Ⅳ 孩子的語言藝術教育,你選對了嗎
七月,第四屆少年語言藝術大賽北京賽區比賽在六·一藝術團天橋校區正在進行中。這次的優勝者將代表北京賽區參加復賽。
Ⅵ 如何掌握教育孩子的語言藝術
如何引導孩子,家長的語言藝術是關鍵
岳陽劉德華
06月30日
我相信許多父母都曾對孩子大喊大叫的經歷。有時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會擊敗孩子。之後,他們會後悔,並感到自己的教育過於暴力。實際上,認識到僅靠咆哮來教育孩子的方法是錯誤的,那麼父母仍然有機會進行糾正。語言暴力也屬於家庭暴力的一種形式,因此,將來,兒童的教育應正確地使用語言藝術,以便兒童可以通過微妙的方式學習更多的知識。
編輯首先與您分享了兩件事,然後討論了為什麼我們應該注意語言藝術教育。一位母親和一個大約五歲的小男孩一起走在路上。母親一直低頭看著她的手機。她前面有一輛自行車,但小男孩不知道該怎麼走,自行車的主人一直在哭。母親作出反應後,她拉開孩子的衣服,說:「你的眼睛瞎了嗎?」這個小男孩對母親的語氣感到恐懼,開始哭泣,但母親卻完全不舒服。只是低頭看著電話。第二件事是朋友的寶寶2歲以上,喜歡吃果凍。當他在超市看到果凍時,他拒絕回家。朋友們認為吃多糖對身體有害,然後開始思考引導寶寶的方法,從不喊叫。有時,家庭成員通過誇張的表情和豐富的語言來扮演角色,共同表現出吃糖過多的弊端,然後朋友的孩子慢慢淡化了依附感。
這兩個父母的做法使編輯感動。父母認為罵孩子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那是錯誤的。語言具有極大的魅力。如果您可以在正確的場合使用正確的語言,那將是一個誘因。如果使用不當,會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並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當孩子犯了一個錯誤時,父母不應因為一時的憤怒而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應開始譴責和虐待孩子,並使用極端的語言來刺激孩子。也許父母會覺得只有當他們說了絕對的話,孩子才會記住更多,並且下次不會犯錯。眾所周知,這實際上是一種無形的傷害,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父母如何改善自己的語言藝術並與孩子良好溝通?編輯器現在為您提供一些建議。首先,當孩子犯錯時,不要立即批評並問原因。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並避免使用極端的語言,例如:麻煩製造者,不幸的鬼魂等。如果您說孩子沒有用,那麼孩子真的會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一文不值。封閉時,父母很難進入孩子的心臟。其次,學會安慰孩子。並非每個人都喜歡犯錯誤。當孩子已經在自責時,父母仍然會使用一種難以理解的態度。罵孩子意味著向火上加油,使孩子感到不安全,無法獲得父母的照料和支持。孩子的人格受到影響後,可能會感到孤獨或沮喪。最後,學會與您的孩子進行鎮靜和安靜的交流,尤其是在孩子6歲時,語言是關鍵。孩子們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和語言習慣。如果父母只大聲喊叫,罵罵,大喊大叫,那孩子就會變得不講理,並且在需要某件事時會哭泣,並且面對批評不會接受。他甚至和他的父母交談。小學生的心理非常脆弱。父母應該更加考慮孩子在語言教育中的內在活動,尊重孩子的個性,並且不要損害孩子的尊嚴。只要父母能夠小心謹慎和耐心地進行開明語言的教育,教育和表達,就會起到積極的增強作用。
編輯的分享在這里,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建議,請與您分享!
Ⅶ 兒童學習的語言藝術是什麼
wjhhbdf
Ⅷ 少兒語言藝術表演考級那種機構才是正規的高考能才分
有各種證書的才是正規的,高考分數主要看自己發揮。
Ⅸ 孩子參加語言藝術大賽哪些好處呢
一、有利於增強孩子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競賽活動重在參與,孩子參與其中,就會為提高成績而積極准備,在今後的學習道路上會更積極主動,從而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性格。比賽就是一種競爭,這樣就能培養競爭意識。通過競爭找到差距,就能促進孩子今後更加努力地學習。
二、有利於孩子學習禮儀知識,提升形象氣質。語言藝術類的競賽要面對評委、觀眾和媒體等,那麼,如何才能獲得得體的禮儀和優雅的形象氣質,為自己的比賽增色呢?這些僅靠平時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在實踐中學習和鍛煉。參加語言藝術大賽就是學習禮儀、提升形象氣質的好機會。
三、有利於孩子戰勝恐懼心理,張揚個性。比賽時要站在舞台上,眼前是嚴肅的評委和眾多的觀眾,孩子的心理受到極大的考驗,這是戰勝內心的恐懼、解放天性、增強自信的極好機會。孩子經過這樣的鍛煉,心理成熟得更快。
四、有利於孩子經受挫折教育。對孩子適當地進行挫折教育,能培養孩子堅強不屈的性格。比賽的本身就有高低之分,肯定會有成績不理想、發揮不好、自身水平存在差異等情況。通過比賽,能讓孩子自己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失敗,在失敗面前不氣餒,從而形成不屈不撓的頑強個性。
五、有利於孩子學會欣賞他人。當別人比自己優秀時,要學會欣賞。比賽的過程就是欣賞他人的過程,學會了欣賞就是學會了對美好事物的理解。技不如人是可以的,但不要嫉妒,不要有失落感!這樣就可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性,寬廣的胸懷,使其成為一個心胸開闊、善解人意的人。
六、有利於孩子形成謙虛的品質。比賽的過程,是相互學習交流的過程,取得了好成績也不驕傲。比賽會教會孩子懂得,即使成績再好也有不足之處。通過比賽,能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點是什麼,不足是什麼,從而揚長避短,克服不足,戒驕戒躁,培養謙虛謹慎、努力上進的品質。
七、有利於孩子增強自信心。比賽過程很重要,但比賽的結果對孩子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那些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孩子,比賽的結果無疑是對他的肯定與鼓勵,會讓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成就感的產生就是自信心建立的源頭。自信心是孩子成長中必須具備和保持的一種積極的心態。
八、有利於孩子藝術素養的提高。青少年兒童參加語言藝術大賽,能獲得更多知識與技能,培養認識美、掌握美、展現美的藝術品質,促進其藝術素養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發展。
九、有利於孩子深度開發智能。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孩子的所有感官都調動起來,經過系統地、循序漸進地、由淺入深地刺激,孩子的思維能力、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通過參加大型語言藝術大賽,孩子的頭腦會更靈活、更聰明,應變能力會得到突飛猛進的提高,肢體語言也會更協調。
十、有利於孩子吸收和傳承傳統文化。青少兒語言藝術大賽,融合了全國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藝術形式、價值觀念和審美理想,讓全國各地的文化藝術在同一個舞台上展示、交流、碰撞,讓孩子們在相聲、小品、朗誦等多種語言藝術形式的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讓孩子們真正接觸並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既可以培養孩子的高尚情操,又能開拓孩子們的文化視野,同時,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有利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吸收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