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工程師職稱繼續教育
Ⅰ 工程師職稱不參加繼續教育,會不會被取消
不會。
Ⅱ 建築中級工程師職稱的繼續教育有什麼用
建築中級工程師職稱的繼續教育作用是注冊執業資格時需要繼續教育滿足一定學時。
繼續教育是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創新能力和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接受繼續教育是專業技術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繼續教育的內容分專業科目和公共科目,專業科目培訓是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主要由行各行業主管部門組織、施教機構和用人單位具體實施。公共科目由人社部門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統一組織開展。
繼續教育每年總學時,專業科目一般不少於72學時,公共科目一般不超過國家規定繼續教育總學時的三分之一。
繼續教育是否合格以市人社局年度審驗合格為准。
18年湖南建築中級稱KAO試BM177+7318-*1955成效元老師
Ⅲ 工程師職稱需要繼續教育嗎
不需要,那些職業證書才需要,比如檢測工程師就需要了
Ⅳ 工程師職稱需要繼續教育嗎
需要的,要求在評審當年前連續三年的繼續在教育。
Ⅳ 請問大家:評高級工程師職稱,繼續教育需要多少學時.
職稱學時,官方稱「南京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教育學時」,它是申報中高級職稱必備的一個條件。在每年送材料的時候,裡面需要有一張由單位注冊地人社局列印出來並且蓋章的學時審驗單,它代表著你所評等級的職稱階段性繼續教育圓滿完成了。這是職稱學時的基本概念,以下針對學時我給大家再普及一些相關的知識:
中級需要160個學時:公共課20個,專業課140個
中級需要360個學時:公共課20個,專業課340個
學時不需要按規定每年修一點,可以一次性修完
很多人錯以為繼續教育學時是按規定:中級需要每年修40個,高級需要每年修72個,不能多修,這里跟大家強調一下,不是這樣的,繼續教育學時是可以一次性修滿修完的,不需要每年修一點,這樣既麻煩又耽誤時間!更多了解繼續教育
修學時第一步該做什麼
當你決定評職稱時,你一定要在每年職稱申報結束前修好中級160個學時,高級360個學時。那麼修學時第一步你需要注冊下南京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的賬號密碼,它是官方修學時的必須要注冊的系統,如果你找熊老師代修的話,只需要你把這個系統賬號密碼給我就行,不用上課和自己操心什麼,學時修好數量會顯示在系統裡面,然後你評職稱之前我們幫忙送審學時,你只要去單位注冊地人社局列印學時審驗單就好了,就省的自己花時間和精力去基地修學時,最重要的是豆腐網的價格比基地還便宜!!!
可以代拿學時審驗單
如果學時修滿了,送審學時後單位注冊地人社局也審核通過了,需要去拿學時審驗單一定非要本人去嗎?不是的,可以代拿。因為作為工程師,很多人都是常年在外出差,根本沒有空去拿,這時候可以委託別人代拿。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委託人身份證原件、被委託人身份證原件、委託書。
Ⅵ 建築中級工程師職稱的繼續教育由什麼用
不是驗證真偽。你以後要申報高級職稱的話,必須是中級職稱有一定課時的繼續教育證書才能有資格申報高級職稱。
Ⅶ 申報工程師職稱,繼續教育學時又增加了嗎
一年申報一次,需要繼續教育學時證明,專業技術人員每年接受版繼續教育的學習時間累權計不少於80學時,其中專業科目不少於56學時,公需科目不少於24學時(45分鍾為1學時)。在繼續教育年度內,學習時間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現已實行學分制的行業部門,學分與學時的轉換由各行業主管部門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辦法。每年中、高級職稱人員至少需要完成72學時,其中公需學時至少24學時,專業課時至少48學時。
Ⅷ 工程師職稱評審,繼續教育學時怎麼處理
1、滿足要求的課時。申報中級任職資格,審驗近四年的繼續教育學時,總學時須累計達到288學時,內容含公需課和專業課。
公需課需完成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在審驗年限內所要求的學習內容,在繼續教育審驗年限期間中取得比所要求的學歷高一級或第二學歷的教育,可視為接受繼續教育。
2、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分為公需科目培訓和專業科目培訓,主要採取集中培訓、學術交流、主題研討、技術考察和網路遠程教育等方式進行。
公需科目內容主要包括政策法規、國情市情、現代信息技術、職業道德、知識產權等方面;專業科目內容主要包括中小學和職業技術教育改革、先進醫療技術應用、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節能環保工程研究等方面。
3、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考核實行學時制和學分制管理。
凡具有高級、中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每年接受繼續教育的累計時間不得少於86學時,其中專業科目不少於60學時,公需科目不少於26學時;初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每年累計不得少於74學時,其中,專業科目不少於52學時,公需科目不少於22學時。每學時為45分鍾。
4、參加學習培訓的人員在完成規定的學時任務後,須參加專業科目和公需科目的考試。
按照百分制,專業科目和公需科目的單科成績分別達60分以上,才能確定為合格。合格後,將頒發省人社廳統一制式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
Ⅸ 工程師職稱怎麼上繼續教育學時課
可以咨詢當地的人事機構,一般情況下在網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