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張江教育
❶ 上海張江哪裡開設成人舞蹈教育
玉蘭香苑三期休閑廣場那邊有
❷ 誰知道民辦明珠中學和張江集團學校(上海中學浦東教學基地)哪個好
當然明珠好
上海市民辦明珠中學於1992年7月經黃浦區人民政府和上海市教育局批准,是一所民辦公助性質的全日制完全中學,是上海市首批創辦的五所民辦中學之一。目前學校坐落於黃浦區雲南中路35號。現任校長由上海市格致中學原校長,上海市格致中學名譽校長、全國優秀校長、語文特級教師高潤華擔任。
明珠中學於1997年5月建立董事會,董事會由上海恆源祥絨線有限公司等七家企業,及黃浦區域內社會各界有關人士、區教育界知名人士、明珠中學校長等組成。現任董事長由原黃浦區教育局黨工委書記張俊明同志擔任。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1998年7月建立中共上海市民辦明珠中學支部委員會,支部書記由上海市格致中學原校長姜秀娥同志擔任。2002年4月成立工會。目前全校專職教職員工52名,其中共產黨員21名,高級教師25名。
明珠中學校訓是:「勤奮、務實、求真、創新」,辦學宗旨是「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和「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明珠人精神是:勤奮、務實、求真、創新的進取精神;自覺、自理、自律的刻苦精神;愛國、愛校、樂群、善群的團隊精神。全校積極開展以德育為核心,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近三年來在市區各級各類競賽中,有近700人次獲等第獎,2001、2002兩屆初中畢業生進入市區重點高中均達85%左右,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目前學校已配置了現代化的教育設施,採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學校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現在,高潤華同志團結全校教職員工「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努力把明珠中學辦成「機制活、人員精、質量高、聲譽好」的精品學校,讓21世紀的明珠永放光芒。
10月26日,上海市民辦明珠中學全體師生在共舞台隆重集會,喜迎黃浦區第一所民辦中學的10周年校慶。黃浦區委書記錢景林、區長徐建國聯名寫來賀信。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夏秀蓉、黃浦區委副書記李俊民、區人大副主任王啟民、副區長沈祖煒,市教委和黃浦區老領導陳步君、汪銘昌、沈立恭以及區人大教科文衛主任談幼康、教育局黨政領導陳偉忠、畢玲、楊燕、徐瑞平,教育局老領導、明珠中學董事長張俊明、校長高潤華等參加慶祝典禮。 上海市民辦明珠中學成立於1992年7月,是上海市首批創辦的五所民辦學校之一。1997年學校建立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步入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軌道。1998年7月建立中共上海市民辦明珠中學支部委員會。學校遵循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理念,辦學總目標是: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服務於學生的一切。校訓是「勤奮、務實、求真、創新」。全校積極開展了以德育為核心,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五年來明珠中學發揮了民辦學校靈活的用人機制,組建了一支德才兼備的師資隊伍,目前專職教師中黨員佔50%左右,高級教師佔60%左右,保證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在市、區各級領導的關懷下,98年以來已有12位教師先後獲市、區各種先進個人,多個教研組獲得市、區先進集體光榮稱號;近三年來有不少班級和學生獲市、區三好先進集體等榮譽;在市、區以至全國和國際的各級各類競賽中,有近700人次獲等第獎。OM比賽多次獲得市第一名,機器人滅火比賽和機器人足球比賽也多次獲全市、全國一等獎,其中機器人滅火在赴美「三·一」學院的國際比賽中榮獲初中組第一名。先後獲上海市初中物理競賽團體一等獎、「白貓杯」青少年應用化學知識與技能競賽上海市團體二等獎,多名青年教師獲上海市或全國教學一等獎。2001、2002兩屆初中畢業生分別有80%和85%的學生進入市區重點高中就讀,贏得了一定的社會聲譽。 張俊明董事長和高潤華校長先後致辭,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和辦學情況,衷心感謝10年來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要以校慶為動力,深化改革,進一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探索新的辦學機制,促進黃浦教育均衡化發展做出新成績。 沈祖煒副區長代表區委、區政府向明珠中學10周年校慶表示熱烈祝賀。他充分肯定學校作為基礎教育辦學的新生事物,在探索民辦中學辦學體制、管理機制和實施素質教育機制以及教育教學方面取得的成績,認為以明珠中學為代表的我區民辦學校,對於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多渠道籌措教育資金,增強學校辦學活力,提高教育均衡化水平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沈祖煒副區長贊揚學校圍繞「機制活、人員精、質量高、聲譽好」精品窗口學校的目標,思路清楚,定位明確,措施有力,已經成為我區教育戰線上一顆閃亮的「明珠」。他要求學校全體師生認真學習江總書記在北師大校慶的講話精神,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與時俱進,大膽開拓,勇於進行教育創新,為民辦教育發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寶貴的經驗,促進黃浦教育均衡化水平的提高,滿足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同時表示區政府繼續大力支持我區的民辦教育,支持學校深化辦學體制、管理體制和用人機制的改革,促進民辦教育有序、健康地發展。 夏秀蓉副主任以及教育局黨工委陳偉忠書記也分別講話,肯定學校成績,提出新的要求。 明珠中學教師和學生代表在發言中表示,將按照學校的辦學思想,發揚成績,繼續努力,不辜負領導和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期望,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成績回報社會。
❸ 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有什麼大學
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的大學有:復旦大學軟體學院、復旦大學微電子學專業、復旦大學葯學院、復旦大學計算機學院、復旦大學軟體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信息安全工程學院、北大微電子研究院、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藝術分院、南洋理工大學、美國杜蘭大學商學院,中國科技大學上海研究生院,上海中醫葯大學等。
❹ 請問上海張江地區城建稅、教育附加、河道管理、地方教育附加的稅率分別是多少
教育附加、河道管理、地方教育附加的稅率 3% 1% 2%
城建稅要看你公司所在地的級別 市區7%,鎮為5%...
❺ 上海華師大二附中的紫荊校區和張江校區是否有所不同
兩者相對來說,張江更具有師資實力,特色課程也是張江具多,合格率則是相對而言的。詳見以下內容:
華東師大二附中(張江校區)位於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內,投資2.25億人民幣,征地150畝,總建築面積52000平方米。學校有一個標准足球場,6個標准籃球場,一個體育館,兩幢宿舍樓,一幢教學樓和食堂等建築設施。二附中張江目前有十五位在職教師被評為特級教師。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創建於1958年,1963年被確定為上海市教育局直屬重點中學。1978年被確定為上海唯一的一所教育部直屬重點中學,2005年被評為上海市首批實驗性示範性高中,2007年被人事部,教育部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校是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49」創新人才培養基地,上海市科技特色示範學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教育革新為發展服務計劃聯系中心」(APEID)成員單位。
2002年學校遷至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現校址。2012年,學校又建成了閔行的紫竹新校區。現擁有兩個現代化的校區,實行一校兩校區的管理格局。學校現有中外學生1500人。專任教師133人,其中特級教師12人。此外,學校還承辦了民辦華二初中和二附中附屬初中。
學校創建近60年來,逐漸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創新」的校園文化精神。二附中長期堅持「以質量立校,以科研興校,以改革創新發展學校」的辦學理念。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按照「追求卓越,培養創造未來的人」的辦學思想和「優秀加特長」的目標要求,二附中深入開展全方位教育教學改革。世紀之交在全國首創「首席教師制」,逐步構建了「六個百分百」素質教育育人模式,實現了創建德育金牌學校的目的。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推出了以提升中學國際競爭能力為目標的學校課程,建立了「卓越學院」,不僅大大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推動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附中的教育改革始終走在中國基礎教育的前列,素質教育碩果累累,英才輩出。據中國科協統計,二附中在國際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總共獲23枚金牌,4枚銀牌和1枚銅牌,金牌總數名列全國前茅;二附中學生連續參加國際中學生科學與工程大賽,共榮獲10多個獎項位居全國第一,顧宇洲、白雪霏兩位同學為此還獲得以他們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榮,學校獲評「全國科技教育創新十佳學校」。
====================================================
華東師大二附中(紫竹校區)有教學樓、實驗樓、體育館、游泳館、運動場等設施功能齊全的學習環境,以及食堂、宿舍等一流的綜合服務設施。紫竹校區現有六位上海市特級教師;
華東師大二附中(紫竹校區)坐落於華東師大、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紫竹科學園區合作共建的"華東師范大學閔行紫竹基礎教育園區"內,毗鄰華東師大閔行校區。學校校園優美,有教學樓、實驗樓、體育館、游泳館、運動場等設施功能齊全的學習環境,以及食堂、宿舍等一流的綜合服務設施。
華東師大二附中作為上海市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的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在基礎教育領域的實驗性、示範性品牌效應近年來日趨明顯。新成立的華東師大二附中(紫竹校區)採取一校兩區管理模式,在傳承二附中"追求卓越,崇尚創新"辦學理念和傳統,實踐"六個百分百"育人模式的同時,可以更好地依託大學,充分發揮華東師大教育研究和學科發展的優勢,指導學校特色課程開發、教科研實踐、師資培訓和學校文化建設,共享大學資源。而紫竹科學園區的高科技和人才資源,也為學校課程開發提供良好的發展平台。二附中紫竹校區積極利用科學園、大學園等豐富而厚重的科學、文化資源,為卓越人才的終身發展奠基。
二附中(紫竹校區)已經形成了特級教師、區骨幹教師及高學歷教師等優勢明顯的能研善教的教師隊伍,其中有發展學生學科特長的奧賽教練員團隊、發展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課題研究指導教師團隊、拓展學生視野和愛好的社團指導教師團隊、進行學科教學規劃核心課程開發的研究性骨幹教師團隊、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綜合實踐能力的學生學業與生活指導教師團隊。這些教師團隊的形成,為全體學習的個性化充分發展做好師資保證。
在二附中(紫竹校區)精心構建的課程中,學生將逐漸形成善思愛問的學習習慣,在探索科學、藝術和人文歷史等奧秘中發現和發展自己的潛能,激活自己的創造力;在課程學習中,學生將學會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和自我反思與評價,學生群體體魄增強的同時,精神生活的生命力不斷壯大;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同學與同學互動,每個人逐步學會理解群體中的自我,自己和群體共贏的適應力得到發展;同學們將根據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並參與不同的拓展課、課題研究及社團團隊,在其中打造自己的領導力,包括策劃計劃、組織管理、交際溝通、談判抉擇、執行實施等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