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漫教育
『壹』 國內 最好的動漫學校 是哪裡
我知道的:廣州美術學院,數碼藝術設計系 設計學院數碼藝術設計系的專業涵蓋了 數碼動畫 、數碼影像、電腦游戲、光電綜合媒介、交互藝術設計等一系列綜合運用各種現代媒介、高科技手段與現代設計語言的文化創意形式。作為 21 世紀新興的朝陽產業,數碼藝術設計已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與市場空間,在國際范圍內已經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碼藝術設計系是融匯我校設計學科二十幾年來構成教學成果與現代計算機藝術設計教育成果的一個新興系科。早在1978年,設計教育 家尹定邦教授從日本和香港引進構成教學體系,開創了我國現代設計教育的先河。 1990 年,我校聘請日本著名構成學家朝倉直己教授為客座教授,並派兩名教師赴日師從朝倉直己教授研究構成學; 1991 年及 1993 年以「綜合設計」為專業方向,以現代構成教學體系為核心,招收兩屆本科生,積累辦學經驗。經過多年的建設,「構成學」課程體系已經成為我省重點課程,為新專業的興辦奠定了良好的專業基礎。 1999 年,設計分院正式以「新媒介藝術設計」為專業方向招收本科生,是國內最早的以 數碼動畫 、數碼影像和光動綜合造型為教學內容的新媒介專業。 2003 年創建動畫專業,並與新媒介專業一起正式擴展為數碼藝術設計系。 作為一個年輕的系科,我系僅有三屆本科畢業生。畢業生大多任職於高等院校、電視台、網路游戲公司、動畫製作機構、廣告公司、影視製作公司、展示策劃公司等,一次就業率達 90% 以上,畢業生以扎實的基本功、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強的創新意識受到了廣大用人單位的好評。 六年來,在設計學院領導的帶領下,在全系教師、學生共同的努力下,我系的教學、科研、實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2003 年榮獲中國文化交流中心,中國視協卡通藝術委員會頒發「動畫教育貢獻獎」; 2004 年榮獲中國動畫學會,中國數碼藝術專業委員會頒發「學院特別貢獻獎」; 2005 年,在我校承擔的世界博覽會中國館項目中,我系陳小清教授任中國館聲光電項目負責人,她所主持策劃設計的新媒介光動空間綜合造形作品《數字華彩》;主持策劃的《中國館意念片》以及曾雨林講師的作品《波光》在中國館展出; 2004 年及 2005 年,在陳小清教授主持下,我系師生多個作品參加第一屆、第二屆北京國際新媒體藝術展,綜合媒介互動作品《光運動空間》被中國科技館收藏,常年陳列於中國科技館 A 館。 近三年來,我系共有近 60 人次的學生作品參加國內多個專業競賽,多次獲得「三維動畫優秀獎」、「最佳 CG 短片金獎」、「國際評審團特別獎」等多個重要獎項. 培養目標 數碼藝術設計系培養「知識面寬、基礎扎實、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創新意識強」的數碼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 在教學過程中,本系重視思維方法的訓練、實驗精神的演繹、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扎實掌握、思想品德與藝術素養的綜合提高以及社會實踐的磨練,在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既規范有序,又不斷在與實踐互動、與市場共舞過程中動態調整的活性化教學體系。 專業與師資 數碼藝術設計系目前開設有動畫、新媒介藝術設計兩個專業,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年齡與知識結構合理、敢於創新積極開拓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 9 名,其中教授 1 名,講師 6 名,助教 2 名,長期外專(副教授) 1 名,教師中 90% 具有碩士研究生或同等學歷,教師團隊中大部分教師都曾榮獲國家級大賽的各種獎項,或具有主持國內重大設計項目,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同時,我系聘請了來自美國、英國、日本、荷蘭以及國內業界的多位數碼動畫創作總監、軟體技術指導、音樂創作指導、電影導演、電影剪輯師、綜合媒介設計師、互動設計技術指導等擔任課程教學工作。 教學條件 隨著大學城新校區的建設,數碼藝術設計系教學條件有了質的飛躍。 學校投資 1500 萬元建設了計算機基礎實驗室、數碼動畫高端計算機工作室、數碼影視後期製作工作室、攝影工作室等多個共享實驗室,配備了 SGI 視覺工作站、 AVID 非線性編輯系統、 ProTools HD2 高端錄音系統、 DELL 670/370 圖形工作站、錄音棚、攝影棚等先進設備,為我系的人才培養奠定了優良的物質基礎。 此外,我系還建立了多個校內外實踐基地,其中在國家網路游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我系與廣州市天河軟體園合作共建「廣州美術學院網路游戲與動漫研發實習基地」,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 推動數碼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度創新。 辦學層次 數碼藝術設計系目前僅有學歷教育層次。 學歷教育 主要有面向全國和港澳台地區招收本科學士學位的四年制本科生,攻讀碩士學位的三年制研究生。 現有本科生 160 名,其中新媒介藝術設計專業 98 名, 動畫專業 62 名;碩士研究生(「數碼動畫」、「構成學」 研究方向) 4 名
『貳』 試分析中國的動畫教育有什麼優勢
國動畫的優劣勢分析
縱觀中國動畫的發展歷程,一方面,我們可以對許多優秀的作品如數家珍,諸如《大鬧天宮》、《三個和尚》、《小蝌蚪找媽媽》等一系列優秀的動畫作品,讓我們對中國的動畫藝術充滿了自豪,更對古老民族的文化奇葩充滿了嚮往,然而這僅限於20世紀80年代之前;另一方面,動畫商品化的開端成為一個時代節點,終結了我們對於民族動畫藝術作品的美好想像,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世界動畫作品的經典語錄名錄上很難找到中國動畫的身影。與日俱增的動畫產量,用數字證實了中國動畫的發展速度。如果從辯證的角度客觀審視當下,對目前中國動畫的發展現狀進行判斷,可以發現動畫產業的發展存在諸多矛盾。
一、中國動漫發展現狀:
80年代後期,發達國家的動漫企業為節約成本紛紛把製作環節交給我國的動漫企業完成,比如著名的動畫片《花木蘭》,我國的動漫產業走上了貼牌生產道路,這一方面讓我們喪失原創的動力, 另一方面國內廣闊的市場份額被日本、美國等國家佔領。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的動漫產業在產業規模、品牌、運營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動漫產業規模逐漸擴大。據2008年12月在廣州舉行的中國動畫年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08年底,我國現在擁有動生產機構5473家,國產動畫片的產量從2003年的12000分鍾增至2007年的10萬分鍾, 國產動畫電影從每年1部、2部增至10部。伴隨著產量的擴大,機構的增多,動漫教育也迅猛發展,全國開設動漫專業的大專院校從2005年的237所增加到2007年的447所, 在校研究動畫專業的學生達到了50萬人,遠遠超過美國、日本等動漫發達國家。
2.國產動漫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在中文搜索風雲榜?動漫卡通排行榜TOP50中有十個國產動漫品牌。特別是《喜羊羊與灰太狼》從一年前的第14位上升至第4位。2009年春節上映的《喜羊羊與灰太郎之牛氣沖天》總票房現已達到1.1億元,再次刷新了國產動畫片的票房記錄。
3.動漫產業的運營能力增強。動漫產業的核心雖然是創作,但是最大的利潤卻來源於圖書、音像、玩具等衍生產品的開發與推廣。《美猴王》、《三國演義》、《喜羊羊與灰太郎》、《鄭和下西洋》、《虹貓藍兔光明劍》、《大耳朵圖圖》等國產動畫片在電視台播出獲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相應的圖書、音像、玩具也開始出現在動漫衍生品市場。最值得一提的還是電影《喜羊羊與灰太郎》藉助其票房成績已經擁有了500多家品牌授權合作商, 在《喜羊羊》的收入中,播出版權收
益佔30%,其餘70%來自衍生產品的形
象授權等方面。當然,盡管我國的動漫產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但是與日本、美國等動漫強國相比,我國的產業競爭力尚顯不足,面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要認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 繼續發揮優勢,彌補劣勢,為動漫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贏得先機。
二、中國動畫的優勢劣勢分析
1.優勢:
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華文化資源具有獨特性,五千年的的文化底蘊為國產動畫提供了足夠的素材歷史資源,具有中國特有的特色;
廣闊的市場需求。任何一種產品、一個產業要想獲得持續的發展空間,首先一個前提是有足夠的市場需求作為基礎保障,波特也同樣將需求條件作為鑽石模型中不可或缺的條件。我國是人口大國,青少年達到3億多,這些都是動漫產品的潛在消費群體,另外隨著近幾年,人們生活、工作方式轉變,工作壓力增大,有相當一部分成年人也成為動漫產品的需求者,在現實中我們也確實很多老少皆宜的動畫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年人作為動漫消費群體的比重會越來越大,成年消費群體會對國內動漫產業提出較之青少年消費者更為苛刻的要求以滿足自身不斷提升的精神需求。這將成為動漫產業發展的外在動力;
中國動畫有過繁榮昌盛時期,以萬氏兄弟為代表的中國第一批動畫人開始,隨著第一部頗具影響力的《大鬧畫室》(1926)誕生,國產動畫解開了序幕,新中國成立後,《小貓釣魚》(1952)《神筆》(1955)《驕傲的將軍》(1956)《小小英雄》(1953)《烏鴉問什麼是黑的》(1955)相應問世,動畫鼎盛時期的《豬八戒吃西瓜》(1958)《聰明的鴨子》(1960)《小蝌蚪找媽媽》(1960)《大鬧天宮》(1961.1964)等作品證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僅僅如此,後期出現的《哪吒鬧海》(1979)《鷸蚌相爭》(1983)《葫蘆兄弟》(1987)《邋遢大王》(1987)《黑貓警長》(198-1987)《阿凡提的故事》(1987-1988)《西遊記》(1999)等等都達到的很高的水準,,沒有理由不相信中國動畫的實力與市場;
除了這些,國產動畫片的製作加工能力較強,能夠發揮小製作,成本低的優勢。加上中國GDP強勁增加能夠帶動中國的動畫片的需求,過長動畫片媒體播出方式和播出平台增加,全球動畫產業強勁增長帶來了示範效應。
2.劣勢:
動漫產業被誤讀嚴重滯緩動漫產業的發展:中國大眾一直以來在很大程度上誤讀了動漫產業,以為動漫只是做給小孩子看的,看動漫就代表還沒有長大,不成熟。其實不然,「動畫是一個電影類型,不是兒童片」徐克語。動畫和電
影一樣,動畫其實也是電影的另一種表現方式。
『叄』 國內現在比較好一點的動漫專業培訓機構或學校有哪些
推薦王氏教育實體培訓和他們的網校平台:繪學霸APP動漫設計專業一直是王氏教育18年來的旗艦專業,在CG繪畫,動漫設計,原畫設計,漫畫設計、插畫設計這塊,王氏教育深耕了18年,才做到了行業的標桿,想知道王氏教育實體培訓有多強,線上聽一聽就get到了:點擊進入王氏教育網校(可下載動漫教學APP)。這個過程是無數優秀老師用強大的專業號召力共同搭建出來的,王氏教育一直堅持公司項目總監級老師實體面授,而且王氏教育無論是創始人還是管理層,都是影視動漫和CG繪畫方面的專家,了解整個產業,需求,就業,能無縫對接到市場,王氏教育的課程研發也一直是行業爭相模仿的對象,每個專業都由一線公司的項目總監參與研發和用人對接,學員無縫輸送對應企業。而運用我們專業優勢自主研發的教學輔助產品:繪學霸APP(各大應用市場均可搜索下載,裡面的動漫視頻教程多達8000多套,涵蓋了所有的動漫設計類型)就是一款有著從學習到就業的完整成長路線手機APP。學技能的路很長,參加培訓一點也不能將就,選一個有著多年口碑的面授培訓機構更有保障。
『肆』 為什麼中國動畫的教育意義遠遠不如日本動畫
其實中國動畫也是很有教育意義的,但由於中國的動漫業發展緩慢且沒有適宜的政策導致中國動漫業發展的畸形,題材單一,因此我們都不愛看。
『伍』 中國動漫大學排行
NO.1:北京電影學院 北影學術毫無疑問第一,學院獎也是權威,老師的親和力和電影派系都是國內一流,雖然不是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不過其影響力和學生就業力把它力推首位! NO.2:中國傳媒大學 綜合實力強勁,是唯一可以和北影媲美的學校,位列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榜首,其學生在國內外賽事上也是全面開花,就業形式也良好,舉辦的中國北京國際大學生動畫節也具有一定影響力。 NO.3:中央美術學院 美術家的天堂,八大美院之首!藝術類最強院校!不過人文媒體類就次於北影和中傳,在國內區域影響上不佔上風,不過良好的底子,第二個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專業的學術研究,使它還是保持實力派,學生也是獲獎無數,不過學生就業代改善。 NO.4:吉林藝術學院 有全國最大的動畫學院,藝術氛圍強,學術化欠缺,影響力有待提高~不過學生活躍,製作動畫技術先進,在全國動畫屆有一定知名度,疑問的是為什麼的第二批(第十二所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院校)。 NO.5:南京藝術學院 南藝動畫拿第四還沒問題的,地處江浙滬,在南方藝術人文最高的院校(中國美院近年表現在綜合上影響力上漸弱),最近幾年表現較好,活躍在中國動畫一線,並具較搞知曉度,學術強,在華東有一定影響力,學生就業良好~一方土地,養育了南藝的成功。 NO.6:陝西科技大學 西北唯一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全國較早一批建立動畫本科點的院校,學術化極強,論文發表眾多,學生活躍於全國賽事,奪得較多大獎,並且與東部知名院校北影,上交大等建立友好動畫合作交流關系,在西部動畫業影響力第一,和川大,川美共同開闊中西部的動畫天空,學生就業良好,接觸新事物有待提高。 NO.7:四川大學 西部綜合實力最好的學校,媒體在全國也是一流,人文氛圍絕對,學術化強,學生在全國賽事上也表現積極,就業力也良好~ NO.8:中國美術學院 南方綜合實力最強的藝術院校,不過動畫發展晚,學術化韻語慢,不過還是考強有力的學院支持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學生在全國賽事上也表現良好,就業力有待提高。 NO.9:四川美術學院 西南藝術實力派,良好全面的藝術氛圍使動畫專業也快速崛起,並在全國賽事上展開攻勢,在西南有一定影響力,學術研究和學生就業有待提高。 NO.10:同濟大學 上海較早開設動畫本科專業的院校,學術化強,就業良好,不過影響力不強,學生賽事活躍度不如其它特色專業院校,依託強大的師資和實力相信同濟明天會更好。 NO.11:浙江理工大學 積極響應振興動畫的口號,浙江全力打造動畫培養人才基地,學生參加賽事積極,收獲良多,就業也可以,學術化有待提高。 NO.12:江南大學 南方開設傳媒類較早的院校,學術氛圍良好,賽事參加和製作質量有待提高,影響力不強,就業一般,依靠著蘇錫常+上海+南京五市動漫基地前景巨大。 NO.13:武漢理工大學 開設動畫專業較早,中部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學術化一般,走技術路線的比較多,學生參加賽事也積極,影響力不強,就業有待提高。
『陸』 國內比較有名的動漫培訓機構有哪些,各
推薦王氏教育實體培訓和他們的網校平台:繪學霸APP動漫設計專業一直是王氏回教育18年來的旗艦專業答,在CG繪畫,動漫設計,原畫設計,動畫設計這塊,王氏教育深耕了18年,才做到了行業的標桿,想知道王氏教育實體培訓有多強,線上聽一聽就get到了:點擊進入王氏教育網校(可下載動漫教學APP)。這個過程是無數優秀老師用強大的專業號召力共同搭建出來的,王氏教育一直堅持公司項目總監級老師實體面授,而且王氏教育無論是創始人還是管理層,都是影視動漫和CG繪畫方面的專家,了解整個產業,需求,就業,能無縫對接到市場,王氏教育的課程研發也一直是行業爭相模仿的對象,每個專業都由一線公司的項目總監參與研發和用人對接,學員無縫輸送對應企業。而運用我們專業優勢自主研發的教學輔助產品:繪學霸APP(各大應用市場均可搜索下載,裡面的動漫視頻教程多達8000多套,涵蓋了所有的動漫設計類型)就是一款有著從學習到就業的完整成長路線手機APP。學技能的路很長,參加培訓一點也不能將就,選一個有著多年口碑的面授培訓機構更有保障。
『柒』 國內哪家動漫教育機構好些
你可以看看我們學校,我們是企業辦學,本身製作公司就是做動畫的。
學校名稱:圖藝動漫畫學校(原名方塊動漫畫學校)
學校簡介:深圳圖藝動漫畫學校(原方塊動漫畫學校),我們是國內五強的動畫企業,方塊動漫集團公司。我們自己做動畫原創作品,自己發行,自己做玩具等後產品,自己辦學校。我們這邊做作過後期特效作品包括《老夫子》、《五子說》《閃閃的紅星》、《風雲決》,還有現在正在熱播的《喜洋洋與灰太狼》、《雷速登》等,真人電影特效方面就有:《龍虎門》、《殺破狼》、《戰無雙》(製作中,5月15日上映)。你可以從我們的這些作品中看出我們的製作水平,我們的老師都是製作公司安排的,公司也有在學校設立實訓室,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參與公司動畫項目的製作,這些你到時都可以來學校實地考察一下。如果你還想做更詳細地了解,可以加我,我是黃老師,我的Q是:243-822-921,或是致電給我也行,我的電話是:137-1455-4516,希望能夠幫到你。
『捌』 國內較好的動漫學習學校
完美動力青島香港路校區很好啊
完美動力動畫教育是中國影視、動漫行業中產業、教學、研發無縫聯接示範單位。完美動力動畫教育依託央視、中視完美動力影視基地,憑借多年的教育經驗,為央視、地方電視台、各文化創意企業培養了大批的行業人才。「完美動力動畫教育」目前在各大省會城市建立了21家授權培訓中心,足跡遍布祖國各地,並與全國多所高等院校開展合作,建立高校動漫社團聯盟,與全國30萬專業人才互動交流。完美動力動畫教育已經發展成為中國動漫教育領導品牌。
完美動力青島香港路中心作為完美動力動畫教育在華東地區的教育基地,在師資、教學和就業上擁有完全的領先優勢。
學員入學即簽訂推薦就業協議
如果有興趣可以親自去學校網站或者學校了解
學校具體位置在青島香港中路58號金光大廈3樓~
『玖』 為什麼中國的動畫片一點教育意義都沒有
因為中國的動漫就是這樣、你不需要理解、中國人的思想和外國的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中國製作的動漫和外國製作的動漫有很大的不同、外國做的是為了教育孩子、而中國的、只是為了好看、
『拾』 為什麼中國的動畫片一直都是圍繞著教育來做的呢
也不是因為國家規定吧,是因為中國動畫現階段受眾層面比較偏低齡化,都是孩子們在專看屬,如果沒有教育意義,除了廣電不過,對孩子們其實也沒什麼用處。創新精神當然一直也都有的,比如這兩年的《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什麼的不僅從劇情有了很大的提高,製作和特效都非常棒,還有國產的動漫也挺不錯的,比如根據小說改編的《全職高手》、《鎮魂街》啊什麼的其實從畫風還是音效其實都還不錯的。國內動漫發展的雖然緩慢但是也一直在努力的創新和往世界的方向邁進,而且非常的缺人才,國家對動畫行業開設的專業和扶持力度也不是特別大,即使這樣,中國動畫行業始終在一直努力。所以不要對國內動畫太失望了,其實是很有潛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