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陝西文道教育學員登錄

陝西文道教育學員登錄

發布時間: 2020-11-18 14:06:06

❶ 386陝西文能上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嗎能學韓語專業嗎跪求!!!!!求回答准確詳細~非常感謝!!!!!!

陝西386分可以上黑龍江外國語學院,黑龍江外國語學院的最低分是368分。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坐落於「北國冰城」哈爾濱市,是黑龍江省唯一一所語言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始創於1993年,2003年3月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1年正式定名為「黑龍江外國語學院」並沿用至今。為《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111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截至2018年6月,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校園佔地面積53.48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3.31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圖書170萬冊,外文原版圖書8.2萬冊。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20人,在校學生9269人,來自俄羅斯、韓國等國留學生91人。

學院下設12個二級院系,設有25個本科專業和37個成人教育本、專科專業,涵蓋文學、藝術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等5個學科門類。學院與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韓國大真大學等7所國際知名大學聯合培養碩士學位研究生。

❷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的項目基本介紹


地區 受理單位名稱 受理范圍 北京市 清華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教委國際教育交流中心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北京市教育系統人員 北京海外學人中心 北京非教育系統 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國際合作處 部機關及直屬單位 國家林業局人才開發交流中心培訓處 局直屬單位 新華社人事局教育處 新華社所屬各部門和分社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人事部 本會及直屬企事業單位 中國科學院大學 科學院所屬各單位 中國地震局人教科技司教育培訓處 各地方地震局,各直屬單位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人事部培訓開發處 本公司及公司所屬各單位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人事部 本公司及公司所屬各單位 國家體育總局人事司 總局及總局所屬各單位 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總局人事司 機關、在京直屬單位 文化部人事司培訓處 部機關及直屬藝術院團、藝術院校、北京圖書館等單位 外交部幹部司培訓中心 本部、外交學院、外交學會 中聯部幹部司教育培訓處 中直機關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事局教育處 本院各學科科研人員(不含各地方科學院) 國家海洋局人事司人才培訓處 國家海洋局系統正式工作人員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人事司教育人才處 局直屬單位及測繪系統各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合作局 本系統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人事部 本系統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工作部人事教育處/人事教育部 本系統 上海市 復旦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大學 同濟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第二軍醫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教委國家留學基金辦公室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上海市各類人員 天津市 南開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市教委國際教育交流服務中心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天津市教育系統人員 天津市外國專家局 天津市非教育系統 重慶市 重慶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西南大學 重慶市教委國際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重慶市各類申請人員 河北省 河北工業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河北省教育廳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河北省各類申請人員 山西省 太原理工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山西省教育廳外事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山西省各類申請人員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內蒙古教育廳對外合作與交流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內蒙古教育系統 內蒙古人事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內蒙古非教育系統 遼寧省 大連理工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省教育廳國際交流服務中心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遼寧省教育系統 遼寧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人力資源開發與市場處 遼寧省非教育系統 吉林省 吉林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吉林省教育廳國際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吉林省各類申請人員 黑龍江省 東北農業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東北林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省教育廳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黑龍江省各類申請人員 江蘇省 南京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河海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省教育廳國際交流與合作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江蘇省各類申請人員 浙江省 浙江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浙江省教育廳外事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浙江省各類申請人員 安徽省 安徽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省教育廳外事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安徽省各類申請人員 福建省 廈門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福州大學 福建省教育廳出國留學管理中心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福建省教育系統 福建省人事廳外國專家局引智辦 福建省非教育系統 江西省 南昌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江西省國際合作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江西省各類申請人員 山東省 山東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山東省教育廳外事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山東省教育系統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人力資源市場與人員調配處 山東省非教育系統 河南省 河南大學,鄭州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河南省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河南省各類申請人員 湖北省 武漢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省教育廳外事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湖北省各類申請人員 湖南省 湖南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湖南師范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省教育廳國際交流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湖南省各類申請人員 廣東省 中山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省教育廳外事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廣東省各類申請人員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廣西省教育廳教師培訓中心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廣西各類申請人員 四川省 四川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省教育廳對外交流合作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四川省各類申請人員 雲南省 雲南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雲南省教育廳對外交流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雲南省各類申請人員 貴州省 貴州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貴州省教育廳外事處國家出國留學基金申請辦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貴州省各類申請人員 陝西省 西北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陝西省教育廳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陝西省各類申請人員 甘肅省 蘭州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甘肅省教育廳國際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甘肅省各類申請人員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石河子大學 新疆教育廳外事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新疆教育系統 新疆人社廳外專局 新疆非教育系統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外事處 兵團各下屬單位 海南省 海南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海南省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海南各類申請人員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寧夏省教育廳高教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寧夏各類申請人員 青海省 青海省教育廳外事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青海省各類申請人員 青海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西藏自治區 西藏大學 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西藏教育廳教育合作交流處 除985、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外的、西藏各類申請人員 美國 駐美國使館教育處 本國(轄)區內在外自費留學人員 駐紐約總領館教育組 駐休斯敦總領館教育組 駐舊金山總領館教育組 駐洛杉磯總領館教育組 駐芝加哥總領館教育組 加拿大 駐加拿大使館教育處 駐多倫多總領館教育組 駐溫哥華總領館教育組 駐蒙特利爾總領館教育組 澳大利亞 駐澳大利亞使館教育處 駐悉尼總領館教育組 駐墨爾本總領事館教育組 駐布里斯班總領館教育組 英國 駐英國使館教育處 法國 駐法國使館教育處 德國 駐德國使館教育處 日本 駐日本使館教育處 俄羅斯 駐俄羅斯使館教育處 泰國 駐泰國使館教育組 新加坡 駐新加坡使館教育處 韓國 駐韓國使館教育處 以色列 駐以色列使館教育組 南非 駐南非使館教育組 挪威 駐挪威使館教育組 奧地利 駐奧地利使館教育處 芬蘭 駐芬蘭使館教育組 荷蘭 駐荷蘭使館教育處 比利時 駐比利時使館教育處 瑞士 駐瑞士使館教育處 西班牙 駐西班牙使館教育組 愛爾蘭 駐愛爾蘭使館教育組 瑞典 駐瑞典使館教育處 丹麥 駐丹麥使館教育組 白俄羅斯 駐白俄羅斯使館教育組 義大利 駐義大利使館教育處 葡萄牙 駐葡萄牙使館教育組 紐西蘭 駐紐西蘭使館教育處 烏克蘭 駐烏克蘭使館教育處 捷克 駐捷克使館教育組 古巴 駐古巴使館教育組 選派原則(2014年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選派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做好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的選派工作,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實施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應以服務人才強國戰略,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增強其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服務的能力為宗旨,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選拔一流的學生,到國外一流的院校、科研機構或學科專業,師從一流的導師的要求,著眼於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競爭的拔尖創新人才。
第三條 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留學基金委)負責本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
第二章 選派計劃
第四條 2014年計劃選派7000人出國留學,其中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2500人,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4500人。
第五條 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面向全國及在國外就讀的自費留學人員公開選拔。2014年面向在外自費留學人員選拔的實施國別見附件。
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面向全國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選拔,由國家留學基金委以下達指導性計劃的方式確定各單位選派計劃。
第六條 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的留學期限一般為36-48個月,具體以擬留學院校或單位學制為准。資助期限原則上不超過48個月。
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留學期限、資助期限為6-24個月。
第七條 重點支持《人才規劃綱要》、《科技規劃綱要》確定的重點支持學科、前沿技術、基礎研究、人文及應用社會科學領域。國內推選單位應結合本單位重大科研項目、創新團隊、創新基地和平台、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及人才隊伍建設需要確定具體選派專業和領域。
第八條 重點支持留學人員前往教育、科技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實驗室等機構。
可通過推選單位或個人自行聯系國外留學單位派出;亦可利用國家留學基金委與國外教育、科研機構合作協議派出。對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重點支持申請人通過國內外導師間已有的科研合作項目/渠道赴國外學習。
第九條 國家留學基金為留學人員提供一次往返國際旅費和批准留學期間的獎學金生活費,獎學金資助標准及方式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對人文及應用社會科學專業和部分國家急需學科、專業攻讀博士學位人員,國家留學基金可提供學費資助。具體按照《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學費資助辦法(試行)》執行。
第三章 申請條件
第十條 選拔對象:
申請攻讀博士學位人員:
(一)國內高校或科研機構優秀在讀碩士生(包括應屆碩士畢業生)、應屆本科畢業生。相關單位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推薦在讀博士一年級學生申報。在讀碩士生、博士生應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應屆本科畢業生應達到校內免試直升研究生水平。申請時應已獲擬留學單位出具的攻讀博士學位或碩博連讀(僅針對應屆本科畢業生)入學通知書(邀請信)、免學費或獲得學費資助證明。
(二)國內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機關、科研機構的正式工作人員。應具有碩士學位,在相應工作崗位取得較突出成績、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申請時應已獲擬留學單位出具的攻讀博士學位入學通知書(邀請信)、免學費或獲得學費資助證明。
(三)國外高校或科研機構正式注冊的自費留學應屆碩士畢業生(已畢業離校的學生除外)、攻讀博士學位第一年的學生。申請時,應屆碩士畢業生應已獲得攻讀博士學位入學通知書(邀請信)、免學費或獲得學費資助證明;攻讀博士學位第一年的學生須出具就讀院校注冊證明、免學費或獲得學費資助證明。申請時為在外攻讀博士學位第一年的學生,被錄取後留學期限和資助期限從博士第二年開始計算。
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國內全日制優秀在讀博士研究生(委託培養和定向生除外)。申請時應已獲擬留學單位出具的正式邀請信及國內外導師共同制定的聯合培養計劃。
選拔范圍不包括:已獲得博士學位人員;已獲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且留學資格尚在有效期內的人員;擅自放棄國家公派留學資格的人員;5年內曾享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的人員(本科、碩士期間派出者除外);曾享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的違約人員;已獲得國外全額獎學金資助的人員;已取得國外永久居留權的人員。
第十一條 具有中國國籍,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無違法違紀記錄,有學成回國為祖國建設服務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第十二條 身心健康,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較強的學習、科研能力和交流能力,綜合素質良好,學習成績優異,工作業績突出,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
第十三條 申請時年齡不超過35歲(以申請截止時間為准)。
第十四條 申請時外語水平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一)外語專業本科(含)以上畢業(專業語種應與留學目的國使用語種一致)。
(二)近十年內曾在同一語種國家留學一學年(8-12個月)或連續工作一年(含)以上。
(三)參加「全國外語水平考試」(WSK)並達到合格標准。
(四)曾在教育部指定出國留學培訓部參加相關語種培訓並獲得結業證書(英語為高級班,其他語種為中級班)。
(五)參加雅思(學術類)、托福、德、法、意、西、日、韓語水平考試,成績達到相關標准
(六)通過國外擬留學單位組織的面試、考試等方式達到其語言要求(應在外方邀請信中註明或單獨出具證明)。
第十五條 擬赴德語、法語、俄語、日語、義大利語及西班牙語國家的申請人,如被錄取,派出前外語還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如工作語言為英語,在英語達到合格標準的同時,還須在教育部指定的出國留學培訓部參加留學對象國語言培訓,並達到初級班水平或自行參加第十四條(三)、(五)規定的考試達到合格標准。
(二)如工作語言為俄語、日語,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達到培訓部初級班水平或自行參加第十四條(三)、(五)規定的考試並達到合格標准。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達到培訓部中級班水平或自行參加第十四條(三)、(五)規定的考試並達到合格標准。
(三)如工作語言為德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申請人需達到培訓部中級班水平或自行參加第十四條(三)、(五)規定的考試並達到合格標准。
第十六條 申請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與國外有關教育、科研機構合作協議派出者,還需滿足協議要求的其他條件。
第十七條 申請學費資助者應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並在各方面表現突出;核心課程應在優良以上;(擬)留學單位應為世界一流;國外導師應有很強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系所從事學科專業領域的權威專家或學術帶頭人,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力。
第四章 選拔辦法
第十八條 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採取「個人申請,單位推薦,專家評審,擇優錄取」的方式進行選拔。
第十九條 2014年的網上報名及申請受理時間為3月20日--4月5日。申請人應在此期限內登錄國家公派留學管理信息平台進行網上報名,按照《2014年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申請材料及說明(國內申請人用)》或《2014年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申請材料及說明(在外自費申請人用)》准備申請材料並提交所在單位審核。
第二十條 推選單位應對申請人的資格、綜合素質、發展潛力、出國留學必要性、學習計劃可行性、品德修養及身心健康情況等方面進行審核(評審)後出具有針對性的單位推薦意見。推選單位在對申請材料進行認真審核後,將申請材料統一提交至相關受理單位或國家留學基金委。
第二十一條 國家留學基金委委託以下單位(以下簡稱受理單位)負責申請受理工作:「211工程」建設高校負責受理該校人員(學生及在職人員)的申請;在外自費留學人員的申請委託現就讀院校或科研機構所在國我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負責受理;其他人員的申請由有關國家留學基金申請受理機構負責受理。
國家留學基金委不直接受理個人申請。
第二十二條 受理單位應在4月12日前將書面公函及推薦人選名單提交至國家留學基金委,並通過信息平台提交申請人的電子材料。申請人的書面材料由受理單位留存,留存期限為3年。
第二十三條 國家留學基金委負責組織評審及錄取工作。對申請學費資助人員將另行組織面試。
第二十四條 錄取結果於2014年5月公布。申請人可登錄國家公派留學管理信息平台查詢錄取結果。錄取通知將及時發放至受理單位。
第五章 派出與管理
第二十五條 被錄取人員的留學資格有效期至2015年3月31日。凡未按期派出者,其留學資格將自動取消。未經批准擅自放棄資格或不按期派出者,5年內不得再申請國家公派出國留學。
第二十六條 對留學人員的管理實行「簽約派出、違約賠償」的辦法。留學人員派出前須在國內簽訂並公證《資助出國留學協議書》、交存保證金、辦理《國際旅行健康檢查證明書》,通過相關留學服務機構辦理派出手續。
在外自費留學申請人被錄取者,須回國辦理簽訂並公證《資助出國留學協議書》、交存保證金及派出手續,回國國際旅費由本人自理。自國內赴留學目的國的國際旅費由國家留學基金負擔,由相關留學服務機構在辦理派出手續時購買。
第二十七條留學人員派出前,推選單位應對其進行行前教育,並指導、協助其辦理出國手續;同時,加強心理、精神和道德與誠信等方面的教育指導。
推選單位應合理安排留學人員工作/學業,保證按期派出,並於12月底前將本年度錄取未派出人員名單及原因提交至國家留學基金委。
留學人員派出後,應加強對其指導和檢查,保持定期聯系,協助國家留學基金委和駐外使(領)館做好在外管理和按期回國學習/工作,並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吸引優秀留學人員回國工作。
第二十八條 按照《資助出國留學協議書》規定,留學人員自抵達留學所在國後十日內憑《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資格證書》、《國家公派留學人員報到證明》向中國駐留學所在國使(領)館辦理報到手續後方可享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
第二十九條 留學人員在國外留學期間,應遵守所在國法律法規、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人員的有關規定及《資助出國留學協議書》的有關約定,自覺接受推選單位及駐外使(領)館的管理,學成後應履行回國服務義務。
第三十條國家留學基金委對攻讀博士學位的公派研究生的學業進展進行年度審核。
聯合培養博士生每學期末須提交經國外導師簽字認可的學習報告至國內學校及國內導師,同時通過國家公派留學管理信息平台報國家留學基金委和有關駐外使(領)館。
第三十一條 留學人員與獲得資助有關的論文、研究項目或科研成果在成文、發表、公開時,應註明 「本研究/成果/論文得到國家留學基金資助」。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施行。

❸ 文道教育怎麼樣

公司名稱: 陝西文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行業: 教育/培訓
公司類型: 民營
公司規模: 20人以下
公司地址: 西五路24號
主要經營工程類,經濟師類培訓,促銷一、二級建造師、經濟師、造價工程、注冊安全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等教材及輔導(7折/套)。

官網都沒有,估計是剛起步的公司,自己可以先去了解一下。

❹ 陝西省2013年大學新生生源地助學貸款怎麼申請具體步驟有那些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情況介紹

一、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基本概念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國家開發銀行向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簡稱「學生」)發放的、在學生入學前戶籍所在縣(市、區)辦理的助學貸款。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擔還款責任。信用助學貸款的最大優勢是不需要擔保,貸款期限長,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由國家承擔。縣(區)教育局設立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即可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對象及貸款條件
(一)、貸款對象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以教育部公布的學校名單為准)的本專科學生、碩士研究生和第二學士的貧困學生。
(二)、貸款條件
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學生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誠實守信,遵紀守法。
3、已被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設立、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含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正式錄取,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錄取通知書的新生或高校在讀學生。
4、學生本人入學前戶籍、共同借款人戶籍均在本縣(區)。
5、學生當年沒有獲得其他助學貸款。
6、符合以下特徵之一,家庭經濟困難,所能獲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學生在校期間完成學業所需的基本費用:
n 農村特困戶和城鎮低保戶。
n 孤兒及殘疾人家庭。
n 遭受天災人禍,造成重大損失。
n 家庭成員患有重大疾病。
n 家庭主要收入創造者因故喪失勞動能力;
n 無穩定收入的單親貧困家庭;
n 老、少、邊、窮及偏遠農村的貧困家庭。
n 父母雙方或一方失業的家庭。
n 其它原因造成家庭年現金總收入低於8000元人民幣。
其它貧困家庭。
(三)、共同借款人條件
共同借款人和借款學生共同承擔還款責任。共同借款人應符合以下條件:
1、共同借款人原則上應為借款學生父母。
2、如借款學生父母由於殘疾、患病等特殊情況喪失勞動能力或民事行為能力,可由借款學生其他直系親屬作為共同借款人。
3、如借款學生為孤兒,共同借款人則為其法定監護人或自願與借款學生共同承擔還款責任的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4、共同借款人戶籍與學生本人入學前戶籍均在本縣(區)。
5、如共同借款人不是借款學生父母時,年齡原則上在25-60周歲之間。
6、已獲得開發銀行貸款的借款學生原則上不能作為其他借款學生的共同借款人。
三、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用途、額度、期限和利率
(一)、貸款用途及額度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原則上用於借款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當貸款金額高於學費和住宿費實際需求時,剩餘部分可用於學生生活費。每個學生每年申請的貸款額度不低於1000,不超過6000元,具體金額根據學生學費和住宿費實際需求確定。
(二)、貸款期限
貸款年限最長14年,具體計算方法:新生=學制+10(計算結果大於14的填寫14);高校在校生=學制—已讀年限+10(計算結果大於14的填寫14)。學制超過4年或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第二學士學位的,相應縮短學生畢業後的還貸期限。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最後一年到期日期為9月20日。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原則上不展期。
(三)、貸款利率
貸款利率執行貸款發放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貸款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貸款利率每年12月21日調整一次,調整後的利率為調整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同期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
四、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流程
(一)、登錄系統
貸款學生請登錄https://www.csls.cdb.com.cn,錄入申請信息。
1:續貸學生登陸系統(針對08、09年已經獲得貸款,並再次申請的學生)
(1)點擊登陸網址,在「請選擇您的貸款類型」中選擇「生源地助學貸款」。
(2)選擇「使用身份證登陸」。
(3)選擇「省」「市」「區」「資助中心」(如:依次選擇「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寶雞市扶風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4)輸入申請人18位數身份證號碼,密碼為申請人8位數生日(如:19900101)。
(5)輸入驗證碼即可登陸系統。
2:新貸學生登陸系統(針對新錄取學生、以前未辦理過貸款的高校在校學生)
(1)點擊登陸網址,在「請選擇您的貸款類型」中選擇「生源地助學貸款」。
(2)點擊「注冊」。
(3)注冊用戶協議條款中,點擊「同意」。
(4)輸入姓名(中間不能空格),18位數真實有效身份證號碼,選擇貸款辦理所在地的資助中心(如:依次選擇「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寶雞市扶風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5)輸入「畢業中學」。
(6)輸入就學信息,點擊「高校名稱」後面「選擇高校」,輸入就讀學校名稱,點擊「查詢」,點擊就讀高校前面「選擇」按鈕,點擊「確定」。依次錄入「院系名稱」,「專業名稱」、選擇「專業科類別,錄入學號、入學年份、學制、學歷。(註:1、高校名稱、院系名稱、專業名稱都要嚴格按照通知書內容填寫;2、新錄取學生學號可以不填;3,入學年份為考取大學的時間,即進入大一階段時間)。
(7)點擊下一步,設置「登錄名」、「密碼」、「安全信息」。(登錄名和密碼用於登錄系統,注冊後請牢記。安全信息用於找回密碼和保護個人信息,務必填寫)。
(8)依次錄入「個人信息」「通訊信息」「家庭信息」「聯系人信息」,以上各類信息盡量填寫完整,以免影響貸款審批,「聯系人信息」可以填寫直系親屬有關信息。所有信息填寫完成後點擊「提交」。因信息填寫不完整,導致學生貸款審批被拒絕,由學生自己負責(註:聯系電話填寫方式為區號加號碼,如09175230384,以下均同此式)。
(9)頁面彈出提示「注冊成功」,點擊「返回」,使用剛注冊的登錄名和密碼登陸。
(10)登錄系統之後,上述「個人信息」,「就學信息」等信息都可以修改,修改之後點擊提交。
(二)、在線申請
1.點擊左側選擇欄目中「貸款申請」,點擊「新增」,選擇「貸款金額」,「貸款年限」「申貸原因」依次錄入「貸款原因描述」(註:貸款金額最大隻能選擇輸入6000),貸款年限最長14年,具體計算方法:新生=學制+10(計算結果大於14的填寫14);高校在校生=學制—已讀年限+10(計算結果大於14的填寫14)。「貸款證明出具單位」(至少為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部門一級)、「出具日期」、「聯系人」、「聯系電話」。(如在錄入以上信息時,不能確定出具單位名稱、出具日期、聯系人聯系電話,可以暫時不填。等列印出申請表格、蓋完章後在補錄到系統中去)
2.輸入共同借款人信息(續貸學生可以在下拉框選擇原來的共同借款人,也可以選擇新增,重新增加一個共同借款人,新貸學生直接選擇新增共同借款人,共同借款人原則必須是學生的父母或直系近親屬)。
3.賬戶信息,代理結算機構選擇「支付寶(陝西)」(註:支付寶賬號將在貸款申請被受理後,錄入合同信息時系統會自動生成,並列印到合同上,學生在合同上可以知道自己的支付寶號碼,支付寶操作辦法將通過網站或資助中心通知學生)。
4.點擊「提交」,系統會彈出提示,表明申請提交成功,點擊「返回」後,點擊「選擇」選中所列申請表,再點擊「導出申請表」,另存為word文檔後,直接列印申請表(一式兩份)。
(三)、學生持申請表到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等部門簽字並加蓋公章。
(四)、學生持申請表和符合貸款條件要求的有效的貧困證和其他證明原件復印件(一式兩份)到資助中心現場確認,並簽訂合同。(貸款資格將由縣資助中心進行審查)
(五)、學生持貸款合同和貸款受理證明到學校辦理回執。並將回執(一式兩份)寄回當地資助中心。學生在線服務系統為生源地貸款學生專用數據系統,學生個人貸款信息,放款信息,還款信息都可以查詢,並可在網上提出提前還款申請和還款操作。還款部分的網上操作說明將在後期發布。貸款程序及信息系統有關操作仍然在不斷完善中,如有更新會及時發布,請擬申貸學生予以關注。

❺ 陝西省職稱英語考試陝西人事考試網

報名程序: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事考試中心要求,資格考試的報考信息全部在網上提交。我省採用網上填寫報名信息、上傳照片,網上繳費確認為主,現場繳費確認為輔的方式進行。網上報名及繳費確認的基本程序:

1、 考生可在報名期限內登陸陝西人事考試網,按照考試報名類別、級別、專業及科目(附件1),填寫並提交《資格考試報名表》(務必根據本人所在地區正確選擇考試地點)。

2 、報考人員上傳本人近期免冠正面電子照片(證件照,jpg格式,二寸、20Kb 以下)。

3 、上傳照片審核通過後,報考人員進行網上支付考試費用,報名確認結束。

(5)陝西文道教育學員登錄擴展閱讀

職稱外語考試設6個語種,每個語種分為A、B、C 三個級別,其中英語各級別分為綜合、理工、衛生3個專業,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不分專業。

凡依據專業技術職務條例受聘擔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除符合陝人發[2007]52號通知規定的免試條件(附件2)外,均應按照人事部人發[1998]54號規定的《職稱外語考試等級劃分和適用范圍》(附件3),報名參加相應語種、級別的外語水平考試。

各級別、專業的試卷全部為客觀題,在答題卡上作答。提醒考生應考時認真閱讀「應考人員注意事項」,按要求填塗信息點。

❻ 陝西省公務員面試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答:考官組成:公務員面試一般由5、7或9名考官(人數不定,但總為單數)組成,人員包括用人單位、組織人事部門、紀律監察部門和理論社科部門的人員等。
評分標准:一般為每位考生面試後先打初評分,等所有人面試結束後通過平衡整體情況再給予每人最後得分。每個人的得分是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後的平均得分。面試分數在所有人員面試結束後當場公布,所以,請隨身攜帶紙筆,記下自己的得分和其他面試人員的得分,面試結束後詢問一下別人的筆試分數,按比例進行總分計算(一般為筆試*40%+面試*60%,或筆試*50%+面試*50%),即得出你在筆試及面試後的名次,這時能不能被錄取基本就心中有數了。
面試准備:一是衣服。要准備一身整潔的衣服,男士要穿正裝,即西裝+領帶+白襯衫+黑皮鞋(深色襪子),女士要裝職業套裝,可根據氣溫情況決定下身著套褲或套裙。二是外表。頭發要整齊,面部要整潔,男士要剃須,皮膚要清潔。女士可化淡妝。三是注意坐、立、行的姿式。要站如青松,坐如泰山,要給評委以穩重自然的印象。四是准備白紙兩張,筆一支,表一隻(最好要大字大顯示屏的)。
面試程序:到考場後,會有專門的准備室,這時所有面試人員都在一起,面試前30分鍾左右抽簽,決定面試順序。第一名面試人員結束後,不回准備室,到休息室,與其他面試人員不得相見。第二名面試人員結束後,到休息室,與第一名一起等待結束,依次類推,如面試人員較多,中間會有休息的時間,結束面試的可在休息室附近自由活動,但不可接近考場和准備室。
當輪到你面試時,會有工作人員引領你到考場門外,然後進入考場,回答考官的問題,結束所有回答或考試時間已到,由工作人員帶到休息室。
所有人員面試結束後,會有一段時間徑向等待評委打分和工作人員算分,算分結束後,工作人員會把所有面試人員再次領到考場,由主考官按面試順序宣讀每位考生的面試最終得分。詳情請登陸文京教育網或者陝西公務員網.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