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網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網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 2020-11-18 17:28:29

⑴ #湖南潭州教育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上班時間是周末雙休不

單休,而且每個月最後一個周末沒休息,如果遇到下個月初是國家規定節假日,不僅不會放國家規定的天數,而且上個月末的一天假也不會補回來,當然每個部門不同,需要問清楚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千萬別去單休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節假日剋扣,休息時間還強迫加班開會,沒有年終獎金,不漲工資。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⑵ 上海網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網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移動在線教育培訓領域的軟版件產品開發與銷售,後續權運維服務以及相關配套設備的銷售及系統集成。
法定代表人:戴劍飈
成立時間:2003-05-13
注冊資本:200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226000439295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閘北區共和新路912號701-21室

⑶ 哪些網路教育學校有護理學專科班

網路教育有護理專業。比如:西安交通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都開了這個專業!

⑷ 北京職考網教育有人了解過嗎想在這報個班

我覺得在評價某個東西的時候,應該從客觀角度來看。特別是培訓機構,想做到公正評價很難。從我的身邊的例子來看,職考網還是靠譜的,最起碼我朋友在認真上完職考網的課後,考到證了。

⑸ 如何扎實有效開展班級學習小組活動

班級活動:是指在班主任指導下,以班級學生為主體,為實現班級教育目標,有目的、有計劃開展的各種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它是班集體形成的重要基礎,也是班集體發展的催化劑,是實現學校、社會以及國家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
依據教育內容的不同,班級活動一般有以下類型:班級常規管理例會(如班幹部會、課代表會、每周總結會等)、主題教育班會(如孝親教育、誠信教育、安全教育等)、學習活動(課堂常規學習的重要補充,如作業展覽、學習經驗交流會、知識競賽等)、文體活動(如聯歡會、生日會、籃球賽、歌詠會等)、科技活動(如科技參觀、化學魔術表演等)、勞動活動(如每周大清掃、義務勞動)、實踐活動(如學軍、學工、學農、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
創造性班級活動:指不同於常規性的、富有新意的班級活動。創造性可以從以下方面來體現。①活動內容的更新:比如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引入新的話題,幸福教育、公民教育;也可以充實常規話題的內涵,比如安全教育,除人身安全外,網路安全不容忽視;也可以導入新的素材,如結合日本地震中的民眾表現來進行公民道德規范教育。②活動形式的變換:同樣是表優,可以進行「班級明星」評選,由常規的評三好學生、積極分子,擴展為評選「文明之星」、「孝親之星」、「志願之星」等;同樣是開家長會,由常規的老師主講,變成學生主持。③活動手段的變化:比如安徽著名班主任沈為慧老師的班級「獎勵勛章」方案,頗有意思:以福娃為主圖案,五枚一套,上寫不同的文字,可用於多種情況的獎勵。①為班級做出貢獻的,可獲貢獻獎章,上面印「你的貢獻讓我銘記」;②發言主動的,可獲自信獎章,上面印「你的自信讓我佩服」;③學習認真的,可獲態度獎章,上面印「你的態度讓我贊嘆」;④成績優秀的,可獲優秀獎章,上面印「你的成績讓我羨慕」;⑤進步快的,可獲進步獎章,上面印「你的進步讓我驚訝」。期末集滿一套者再給予獎勵。④活動地點的演變:如中秋節,很多老師也會組織學生分吃月餅,但師大附中的馬正揚老師,中秋節把學生帶到操場上集體賞月,對月當歌,很好地使學生體驗到了月圓之韻、師生之情。如姜小明老師,建立班級網站,把班級事務的討論地點由有封閉感的教室轉換到了虛擬的廣闊的網路平台,更輕松自如、民主平等。⑤活動時間的突破:如蔣向華老師布置學生回家給父母洗一次腳、過年給家人做一道菜,活動時間已不在局限於常規的學期內校內時段,體現了教育的時空延伸。⑥活動視角的轉換:如劉愛國老師,布置學生「了解爸爸媽媽的一天」,將活動視角由關注自身,到關注身邊人;祝琳麗老師,在組織學生討論「樂學、善學」的話題時,引入本班一個台灣籍學生、一個曾在加拿大留學的學生來介紹國外學習情況,將視角由封閉地看待中國教育,到用開放的眼光在對比中審視我們的學習生活。
當然,班級活動的創造性體現不僅僅只有這些,很多小東西小創意,其實蘊含著大智慧,用好了就能起到大作用。

2.2 價值判斷:我們為什麼要創造性地開展班級活動?
2.2.1 實現教育效果最優化的需要
從心理學角度看,青少年活潑好動,求知、求新、求美、求樂。從社會學角度看,在轉型期的多元化社會中,他們可以獲得多元化的外部刺激,學校教育已不再是學生獲得外部刺激的唯一甚至主要渠道。如果班級活動內容單一、形式呆板、不靈活,學生就會興趣索然,活動效果就會大為降低。而豐富多彩、新穎出奇班級活動,能激活學生對刺激的認識和認知,增加教育三味——口味、美味和鮮味,才能激發他們參與的熱情,使活動開展更有實效。
2.2.2 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理念不斷推廣,教師們都已認識到,現代社會需要的是高素質創新型復合型的人才。如何培養這樣的人才?怎樣將這個教育目標落實到現實的教育實踐中去?教師應該在班級活動中敢於創新,勇於變化,並鼓勵學生嘗試創新、體驗變化。這,既是一種言傳身教,也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提供了契機和平台。
2.2.3 形成班級特色、打造特色班級的需要
一個真正優秀的班集體,決不能只按學校量化評估中的成績排名多少、比賽獲獎若干來考察。它應該具備以下幾個基本特徵:有共同的願景的共同的榮譽感、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優良的班風學風、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較強的價值行為認同感、有團結友愛和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而這些特徵絕不是靠說理教育就能形成的,需要通過創造性班級活動,起到潤滑、凝聚和催化作用。在實施外顯的富有創造性的特色活動過程中,才能積淀具有文化和精神特質的班級特色,最終打造出一個優秀的特色班級。
2.2.4 克服教師職業倦怠感、實現專業提升的需要
有學者說過,「創造性的幸福不僅是激動人心的,而且同時是一種人生成就,一種貫穿一生的意義。」教師的生活,有人把它形容成「朝七晚十」、「兩點一線」,不斷重復刻板單調的日子,職業倦怠感也就會悄悄地到來。如果換一種思維,主動嘗試組織一些創造性的班級活動,在變化和創造中會不斷體驗到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並在總結反思中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教育風格,最終才能實現教師的專業提升和自我超越。

2.3 阻抗因素:是什麼阻礙我們創造性地開展班級活動?
剛才我們已經了解到開展創造性班級活動的必要性,但是,有句網路經典名言說得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套用過來,德育的理想、目標和德育的現實、實踐始終會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為德育實踐中會存在一定的阻抗因素,即各種障礙和抗拒現象。對它進行一定的剖析和認識,會為我們改進德育實踐提供一些診斷性依據。
2.3.1 管理目標功利化和管理模式程式化
班級管理目標的功利化,主要表現為:其一,班級管理目標不是服務於學生的生命成長和健全人格的培養,而是只單純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升學率。當創造性班級活動和以知識獲取為重心的學習活動沖突時,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知識性學習。其二,班級管理目標不是著力於班級成員內心是否獲取了成長的意義和發展的力量,而更重視班級以外的固化的考核評估。當創造性班級活動和學校常規檢評發生沖突時,更多地側重要學生嚴守檢評規范。
班級管理模式的程式化主要表現為:其一,管理思維程式化:管理主義思想盛行,即漠視學生個別差異,以方便管理為首要考慮的態度和方法,將「管理」由手段異化成了目的。其二,管理結構程式化:內在結構是由上至下金字塔般具有鮮明等級性的科層制管理,對外封閉化,班級建設與家庭、社會隔離。其三,管理內容程式化:強調人的行為標准化,組織中呈現一種單向服從狀態,班級活動安排基本是聽從由行政部門規定,按部就班開展。
這樣狀態下,學校就像一個加工廠,教師是工人,學生是待加工的產品,教育管理陷入了一種標准化的操作模式。強調的是共性、規范和服從,而不是個性、多樣性和主動精神,缺乏求異思維和創新的取向,這就很難滋生創造性班級活動,也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了。
2.3.2 教師思想的固化和行為的惰化
傳統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在思維慣性的影響下,教師很容易滋生守舊心理、自足心理、排外心理等,思想上的封閉僵化,會導致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對社會、班級、學生等的發展反應遲鈍或失當。而教師的工作又如此辛苦,在壓力和現實面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容易產生行為上的惰性。走向思想僵化和行為惰化的教師,很難產生教育敏感,更談不上教育機智和教育創新了。
2.3.3 學生或家長群體的不理解甚至抵觸反對
學生是班級活動中最主要的受眾,家長也是班級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他們的接受與否,是創造性班級活動成敗的關鍵。為什麼會遭受來自行為主體的阻力呢?這固然和學生的心理認知能力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以下兩個方面原因:其一,尚未構建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教師的創意或點子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去落實執行時,很容易遭受個體意識不斷增強的學生潛意識的抵制。其二,教師缺乏對活動的科學指導和合理調控。比如為什麼要開展這樣的活動,意義的宣講不到位,很難與學生形成理解上的認同和心靈的契合。比如「活動即交往」,在活動過程中如果忽視了班級人際關系協調,可能會出現關系沖突而導致活動流產或失效;比如活動如果放得太開,或者佔用學生時間過多,使學生負擔過重,沖擊到以學業學習為重的家長或學生思維,也自然會遭受抵制反對。
2.3.4 學校體制的約束和教師群體間的制約
教育實踐需要多方力量協調合作。但是,校長、學工處領導、班主任群體對開展創造性班級活動的目的、內容、意義理解不同,在實踐熱情上就會表現的參差不齊。管理層往往從便於管理的角度出發,搞「規定動作」,或者缺乏民主管理精神,比如黑板報內容,「迎接新學期」、「運動會」、迎國慶……。而班主任作為在教師管理層級的末端,會有被驅使感,很難發揮主動精神;甚至可能會因為特色活動和學校常規活動沖突而被管理層阻止或扼殺,最終都會導致一個學校,「千班一面」。如果教師群體間缺乏經驗交流與平等對話,尚未形成集體認知,我們在開展創造性班級活動時,就可能會在教師群體中產生「標新立異」、「嘩眾取寵」之觀感,也會帶來一定阻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