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學前兒童體育教育試卷

學前兒童體育教育試卷

發布時間: 2020-11-18 18:48:02

❶ 2題。。。兒童體育教育 加急加急 麻煩大家幫忙謝謝加急 急 急

1設計:請以「走」為內容設計一次幼兒園體育活動。

包括早操、體育課以及戶外體育活動等常規鍛煉方式。

*為什麼要開展幼兒體育活動?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我們幼兒園的工作首位既不是教育,也不是保育,而是健康。把安全和健康放在一切的首位。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目標是什麼?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

二、如何設計一個生動有趣的體育游戲呢? (課):

(一)、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是指一節課教學環節的安排、各個環節教學內容組織工作的安排順序和時間的分配等,通常包括:准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1、准備部分:目的是迅速地把幼兒組織起來,集中幼兒注意力,並從生理、心理上動員幼兒。內容包括組織一般性的和專門性的准備活動,如:隊型練習、關節活動、專項准備、模仿操、熱身操等,准備部分的內容應與新授內容有關聯,為新授內容做好准備和基礎。時間一般占總課時的30%。以大班一節課30分鍾為例,大概佔9分鍾。

2、基本部分:目的是完成本節課的主要教學任務,時間一般占總課時的60%,具體為小班10分鍾左右,中班15分鍾左右,大班為20分鍾左右。環節安排包括:⑴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興趣。⑵幼兒自由探索⑶示範講解,掌握動作要領⑷幼兒再次嘗試,鞏固練習⑸游戲競賽,增強難度。活動中關注幼兒,運用有效策略解決運動中的難點,及時反饋和給予幫助,注意運動安全,運動量的安排要由低到高,運動強度由弱到強,並注意讓幼兒適度休息。

3、結束部分:目的是降低大腦的興奮程度,放鬆肌肉消除疲勞,使身體由興奮狀態恢復到相對的安靜狀態,要有組織的結束。內容包括:針對新授內容有目的進行放鬆,如:肌肉、關節放鬆、韻律操,以及復習一些相對安靜的游戲;此外,結束時要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給予總結和評價,肯定幼兒的進步和努力。時間一般占總課時的10%,即3分鍾

(二)、活動設計必須遵循的原則:

1、安全性原則

從綱要中我們可以得知,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所以作為老師,要時刻把幼兒的安全記在心間。防護措施和准備工作想得周到一些,以便防患於未然。安全第一是對學前教育工作中各項具體活動的普遍要求,不光在幼兒教育方面,在我們當前的社會中,更是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強調「安全生產、安全出行、安全飲食等等」 所以,在體育游戲的設計、組織過程中更應強化安全第一的觀念。幼兒園的安全小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發生在戶外,在體育活動時,如:早操、戶外體育鍛煉、體育課。這是因為體育活動都具有競爭、競技和趣味性強的特點,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都比較強,這就使得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比較容易「忘乎所以」,會不同程度地產生激動的情緒,所以容易有危險的事故發生,有些時候甚至是老師都無法完全事先預料的事。這就要求我們將事先准備工作想得周到一些,以便防患於未然。

比如,在活動用的教具、場所、環境是否有尖銳的稜角和堅硬的器具,不會產生撞擊情況,不會因摔跤而造成傷害等等。在活動前根據活動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活動場地。「如:今天練習高跳下,則選擇比較松軟的橡膠地、草坪,而不在水泥地板。」

此外,還要特別防止人為的傷害。因為有時在比輸贏的過程中幼兒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矛盾沖突,教師應及時進行疏導、調解,簡要地說出正確的行為方式,讓他們及時化解矛盾,繼續游戲,直至完成。

2、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相信這一點大家也不難理解。體育游戲具有較多的競技性、趣味性,除了能發展、完善幼兒精細動作和局部機能之外,更能在心理上使幼兒體驗各種感受,成功、歡樂、失敗、挫折。當勝利或者失敗的時候,教育孩子勝不驕,敗不餒懂得總結成功、失敗的經驗,並在下一次改進失敗經驗,重新獲得勝利。當活動中同伴需要幫助時,能及時地伸出援手助他一臂之力,體現了互幫互助、團結友愛打的良好精神品質。小組競賽中,大家不分你我,共同合作完成一個競賽任務,又能讓孩子體驗到集體力量大無窮的道理。所以說體育游戲更像是一個綜合教育課程。他體現了培養幼兒合作、自信心、自強品質和團結友愛等優良道德風貌。能表現個人價值,又能體現集體力量。

3、智慧性原則

體育游戲過程要能夠讓幼兒有機會閃現出智慧的亮點。通常在較大的體育游戲中,都存在一個怎樣完成游戲才能做到多、快、好、省以及提高游戲的成功率和取勝率的問題。故意給幼兒留下解決問題的思考空間,有利於促使幼兒積極開動腦筋,以最佳的方式完成游戲,這就是貫徹智慧性原則的基本含義。體育游戲也只有體現出較多的智慧性,才有可能顯示出較多的趣味性。

所以為了更好地體現智慧性原則,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的討程中,應該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多地留有完成游戲的多種方法的選擇餘地,這樣就能不斷地拓展幼兒的想像空間和創造空間,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同樣是「穿山洞」、「過障礙」、「走下坡」,就應該有不同的「穿」法、「過」法和「走」法。這正是優秀體育游戲的價值所在。

4、靈巧性原則

學前兒童的走、跑、跳、投、爬等基本動作雖已基本成形,但動作的准確性、協調性都比較差──即缺乏靈巧性,動作的整體形態還顯得較為笨拙。

靈巧性原則要求體育游戲的設計必須有機動應變的可行性存在。如跑動中的急停、轉身,「老鷹抓小雞」游戲中的躲閃動作等,都屬於含有機動、應變制約機制和相關運動能力的訓練內容。

靈巧性原則還要求多安排或穿插進行有益於發展幼兒精確能力、協調能力的游戲內容,如用拍皮球進行計時賽,用球拍端乒乓球過獨木橋等等。

2論述:聯系實際談談如何有效調控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運動量

在幼兒體育活動中,教師普遍存在這樣一種認識:只要幼兒每天戶外運動了,比如跑步了、跳躍了、做游戲了、玩大型器械了……幼兒就鍛煉了,就完成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促進幼兒生長發育、發展基本動作、提高運動能力、培養良好個性品質」的任務了。
幼兒園體育活動固然要注意「時間的保證」「形式的多樣」和「內容的趣味性」,但是,幼兒體育活動如不注重運動量的控制,沒有科學、合理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的設計和安排,其對幼兒身心的促進、發展就難以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運動強度和密度以及幼兒參加運動時間也是影響運動量的不可忽略的因素,運動的強度是指完成身體運動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機體緊張的程度。運動的強度越大,就表明活動量相對較大。 運動的密度有時也稱練習密度。是指在一次體育活動中,幼兒身體實際練習的時間和活動總時間的百分比。活動的密度越大,表明活動量相對越大。此外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越長,其活動量就相對較大。
如果運動量過小,運動對身體刺激會相應減弱,從而失去增強體質的作用,達不到鍛煉的目的;運動量過大,運動對身體刺激會很強,超越了幼兒身體所能承受的限度,從而損害幼兒的機體健康,如高難度的練習,會使幼兒的心血管系統、韌帶、皮膚等機能無法適應;過高過難的運動會超出幼兒身體的體力負荷,使神經系統及其他器官高度緊張而產生不適反應,甚至造成損傷。可見掌控好孩子的運動量和運動密度非常重要。
下面我結合《好玩的大鐵罐》這個體育活動,具體來說說教師如何有效控制幼兒的運動量與密度:
1、安排好運動的強度與密度。在體育活動中,應該以相對密度大一些、強度小一些為適宜,運動強度大的活動,則應當運動密度相應減小;反之,運動強度較小的活動,則運動密度可以相應增加。
《好玩的大鐵罐》這個活動的目標是通過讓幼兒玩大鐵罐,用不同方法讓大鐵罐滾起來,發展孩子走、爬、平衡等能力,走爬是小班階段孩子喜歡、運動量適中而且是必需掌握的運動技能之一,我們選擇了大鐵罐這一孩子熟悉東西作為載體,讓孩子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進行練習,教師在活動中較好的掌控了孩子的運動密度,達到了鍛煉的效果。
2、體育活動要根據個體、年齡差異確定合理的「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體育活動中,不論是活動的內容、方法、運動的負荷量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同時教師要掌控好孩子活動的時間。
在《好玩的大鐵罐》這個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在掌控運動量和運動密度時始終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准備活動到孩子自主探索鐵罐的玩法到交流玩法再到集體鞏固,特別在教師組織孩子從場地兩邊來回讓孩子進行鞏固練習各種玩法時,運動密度加大,孩子的運動量也得到了相應的加大,讓孩子充分得到鍛煉,接著教師通過講解游戲玩法,讓孩子把大鐵罐當凳子坐下來作適當休息,然後再開展游戲,體現了體育活動中「動與靜、激與緩」的有效結合,最後在輕緩的音樂聲中讓幼兒做放鬆的動作,讓緊張的肌肉得到放鬆,在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愉快的情緒結束活動。
3、在確定體育活動的量時,還要考慮到氣候、季節等客觀條件的影響。一般秋冬季氣溫比較低,活動量可適當增大,夏季氣溫較高,活動量大會使幼兒產生疲勞,甚至會發生中暑,因此,可以適當減少幼兒的運動「量」。現在是春季,體育活動更應該注重幼兒的護理,保暖,運動量的適宜。
在幼兒體育活動中我們還十分注重保育工作的跟進。針對個別幼兒易出汗,生活老師在幼兒的背上塞一塊毛巾吸汗,活動結束後拿掉,這樣幼兒就不容易受涼。在活動中要做到一察、二模、三詢問,教師要觀察孩子的臉色、出汗變化,如幼兒臉色紅潤、滿頭是汗、活動的幅度較大,說明幼兒的活動量大,這時要適時調整,並提醒幼兒注意休息,防止幼兒運動過度。反之,幼兒臉色無變化、動作幅度小,就必須提高其活動量,以達到運動的目的。對於不容易觀察的幼兒,還需經常摸摸額頭、脖子,出汗較多的幼兒,可用毛巾墊在其背部幫助吸汗,並提醒這些幼兒在活動中脫衣,防止幼兒活動後因汗悶在衣中而著涼。
在活動中隨時注意幼兒的活動情況,隨時問問幼兒,並從幼兒實際考慮,做到運動強度和密度的合理安排。
除了生活老師對特殊幼兒的特別護理外,在基本部分的設計安排中,教師還根據幼兒游戲中的生理機能變化情況和外部反映情況,及時調整幼兒的運動負荷,隨時注意活動的強度密度的合理安排,在最後的環節大部分幼兒出現了潮紅,出汗,喘粗氣等現象,此時說明幼兒已經疲勞,運動量已經達到了,因此對活動進行了及時的調整,分發禮物吸引幼兒,讓幼兒在獲得禮物後做放鬆動作來緩解疲勞,讓幼兒在還沒有處於疲倦的情況下結束活動。
活動後的保育工作同樣重要,我們要注意穩定幼兒的情緒不能讓幼兒在活動後馬上坐下休息,可以在操場上漫步一會兒再回教室,等幼兒情緒平穩後才能入座,這樣一來可減少活動後心臟的負擔,有益恢復疲勞。同時還要控制適量飲水,在活動後還要注意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毛巾,將額頭、身上的汗擦乾,對出汗較多的幼兒,要及時為其換下濕內衣。當幼兒情緒平穩不再出汗時,要提醒幼兒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
4、幼兒著裝也是體育活動中一個很關鍵而教師最容忽視的問題。在每一個體育活動前,教師要提前和家長溝通,通知家長第二天有體育活動,提醒家長給孩子穿寬松的衣服和軟底鞋,活動前教師都應該檢查孩子的著裝情況,如鞋帶系好沒有,有沒有鞋子穿反的現象,衣服是否穿得過厚過緊,鈕扣是否扣上等,別看這都是些很小的問題,卻會給孩子的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如奔跑的中的孩子一旦踩著散開的鞋帶就可能摔倒;衣服過厚會使孩子在運動中感到笨重、不靈活,活動過後因出汗太多而導致感冒;衣服太緊會放不開活動乃至拉傷肌肉等。因此,在體育活動前,教師要不怕麻煩,認真的檢查孩子的著裝情況,而且不僅是孩子著裝要便於運動,老師也要帶好頭,穿便於運動的服裝。這樣,在示範時才能正確的展示動作要領,或免去高跟鞋給孩子帶來的危險。
以上是我們對合理掌控幼兒體育活動中運動量和運動密度,以及幼兒園體育活動中保育工作的一點思考,請各位領導和同仁加以指導。

❷ 您覺得如何才能學好《學前兒童體育教育》這門課程呢

學前兒童叫做健康,玩,有針對性的玩。比如帶著孩子學青蛙跳:可以鍛煉孩子跳躍能力、雙腿彎曲再到伸直,手臂向上。

❸ 江蘇學前兒童體育與健康教育自考

自考是比較難的 個人參加考試的話 比較吃力 加油

❹ 17文藝學前教育理論綜合知識第二次月考測試卷答案

單項選擇題
1.D【解析】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三歲左右的兒童在其身心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第一反抗期」。故選D。
2.B【解析】安全型依戀最有利於兒童成長。故選B。
3.C【解析】智力是智商的內容。故選C。
4.B【解析】情緒激動對學習與之相匹配的詞彙有利。故選B。
5.A【解析】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成熟勢力說」是由格塞爾提出的。故選A。
6.D【解析】「前讀寫」階段是指在書面語言(讀和寫)發展之前的階段。學前期只是書面語言發展的准備階段,主要完成的任務不是嚴格要求兒童盡量多識字,而是培養興趣,為書面語言的發展做好准備。故選D。
7.B【解析】幼兒園環境按其性質可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大類。物質環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物質環境是指對幼兒教育產生影響的一切天然環境與人工環境中物質要素的總和。狹義的物質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對幼兒發展有影響作用的各種物質要素的總和。精神環境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精神環境泛指對幼兒園教育產生影響的整個社會的精神因素的總和。狹義的精神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對幼兒發展產生影響的一切精神因素的總和。故選B。
8.B【解析】家庭物質環境決定幼兒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富裕家庭的幼兒可以享受舒適的生活和優良的學習條件,如充實而實用的生活和學慣用品、科學營養的飲食起居等,從而為幼兒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故選B。
9.D【解析】心智技能是藉助於內部言語實現的,因此,言語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選D。
10.A【解析】處於依從階段的態度和品德,雖然水平低,卻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階段。它們是態度與品德建立的開端環節。故選A。
11.A【解析】單詞句是1至1歲半嬰兒使用的主要句型。故選A。
12.C【解析】動機是推動人的活動並使人的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容動力。故選C。
13.B【解析】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是20世紀關於兒童思維影響最大的理論。故選B。
14.C【解析】這是表達了小孩的願望,屬於願望性想像。故選C。
15.C【解析】從評價對課程實施過程的影響看,它具有鑒定、診斷、改進和導向的作用。故選C。

❺ 學前兒童體育教學應注意什麼

學前兒童先天體質的強弱是可以通過後天的營養和鍛煉加以改進和提高的。重視小兒體育鍛煉對改變兒童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
學前兒童的大腦皮質興奮狀態占優勢,而抑制能力較差,他們對新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也喜歡模仿,而且好動;骨骼較柔軟,可塑性大;肌肉纖維細,力量弱;心肺功能差。因此,學前兒童的鍛煉必須適應他們的年齡和身體狀況。
學前兒童的體育鍛煉應遵循寓教於樂的原則。對他們應開展一些豐富多樣、有趣的運動和娛樂活動,並且應多配合音樂來增加趣味性。幼兒應以靈活性、模仿性強的娛樂活動為主,如拍皮球、捉迷藏、做模仿操和小兔拔蘿卜等。
另外,走、跑、跳躍、平衡、攀登、投擲、做操等都適合學前兒童鍛煉。家長或教師可帶領孩子到兒童公園內練習,但要注意安全,應守秩序,家長或教師不可離開孩子。
學前兒童的鍛煉,先要學會基本運動姿勢和動作,例如走、站、跑的正確姿態,如何單腳跳、雙腳跳等,再進行10米的往返跑;在地面上的長條木板上走,練習平衡能力;兩手交替拍皮球,邊走邊拍球等運動。同時,應利用空氣、日光等自然因素開展戶外活動。
家長或教師應在孩子活動中和運動後對他們進行細致的觀察,有的孩子身體不適或疼痛怕對老師說,有的孩子也說不清楚。因此,在天涼時,應觀察孩子是否有打噴嚏、寒戰、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等寒冷反應;在天氣暖和或氣溫較高時,應注意有無出汗過多及精神萎靡現象。在兒童活動後,應觀察其精神狀態、食慾和睡眠情況。

❻ 簡答題:什麼是學前兒童體育的意義

,自考考試題型可以看自考歷次真題,也可以看自考教材上的考試大綱,後面都有試題舉例。自考真題及其答案可以網上看看有沒有,一般自考輔導試卷有專門的歷次考試試題的。自考書籍主要是教材、大綱和輔導書模擬題歷次考試真題,可以網上試試,或是有賣那種歷次考試真題的試卷的輔導資料的可以,或是模擬試題都是可以的。

❼ 你好 我男朋友也考 學前兒童體育和健康教育 你考過沒有 我想問下 這本書的歷年真題 哪買的 謝謝你

大的文軒書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