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感統教育訓練

感統教育訓練

發布時間: 2020-11-18 20:14:36

Ⅰ 感統訓練是什麼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歐美,日本等城市化發展較早的國家,問題兒童日益嚴重,經數百位專家共同研究,終於1972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愛爾絲博士(J.Ayres )首先提出感覺統合理論。感覺統合就是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信息(視、聽、嗅、味、觸、前庭和本體覺等)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感覺統合不足或感覺統合失調就會影響大腦各功能區、感覺器官及身體的協調發揮,引發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Ⅱ 感統訓練的目的是什麼

感統訓練的目的是:

通過最新的多媒體技術為兒童營造出的虛擬康復訓練環境,包含豐富多彩的訓練項目,結合最科學的實物訓練器材,使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效的提高孩子皮膚的觸覺、前庭感覺和本體感受,實現大腦與身體各種機能的聯系與協調,從而促進兒童大腦與體魄的發育。

感覺統合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內外知覺做出反應。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

(2)感統教育訓練擴展閱讀:

感統訓練的作用:

1、感覺統合訓練對腦神經生理抑制具有改善作用。

感覺統合訓練主要通過改善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使運動速度和穩定性都得到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對運動的協調能力增強。感覺統合訓練對提高兒童精細操作能力、視覺辨別能力和反應能力均有明顯作用。

2、感覺統合訓練可以提高運動協調能力。

感覺統合訓練對兒童運動平衡能力差及動作不協調效果顯著。對那些運動協調能力差的兒童,訓練後能得到顯著改善。

3、感覺統合訓練可提高兒童學習成績,改善其厭學情緒。

感覺統合訓練不僅是對生理功能的訓練,還涉及心理、大腦、和軀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兒童通過訓練可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兒童經過一段時間的行為集中訓練後,動作變協調,情緒變穩定,注意力改善,對於學習困難的兒童,參加感統訓練後學習成績會顯著提高。

Ⅲ 兒童感覺統合訓練

據我所知,感統訓練好像針對一些有殘障的孩子. 現在的育兒方法上出現一大漏洞,孩子心不在焉,答非所問的時候,做父母的不了了之,沒有嚴厲糾正的態度;等到孩子上學發現問題了再去糾正就難了許多倍,如果老師與家長緊密又嚴厲的配合,糾正還是有希望的 你家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大多孩子都有這樣的共性,首先可以從父母,家庭環境等方面找原因,慢慢培養孩子對事物的興趣,並加以正確的引導.

Ⅳ 幼兒園感覺統合訓練即感統訓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專業的感統課是一項醫教結合的事情,幼兒園的感統課從業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普通的運動課,當然帶孩子多運動沒有壞事,但是沒有針對性,只是在打著「感統訓練」的旗號,做些運動課,在這里還是要有明確的區分的

Ⅳ 什麼是感統教育

感覺統合簡稱感統是人類智慧的基礎,是人生一切能力發展的根本,從根本上系統培養孩子的行為能力、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專注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創造能力、決策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種能力。

感覺統合不足的危害

感覺統合不足形成大腦功能不全

人類學習最重要的並非知識,知識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用知識才是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身體感官、神經組織及大腦間的互動,身體的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官,透過中樞神經、分支及末端神經組織,將訊息傳入大腦各功能區,稱為感覺學習。

大腦將這些訊息整合,作出反應再透過神經組織,指揮身體感官的動作,稱為運動學習。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的不斷互動便形成了感覺統合,感覺統合不足,便會形成腦功能的反應不全,會引發學習上的困難。

(5)感統教育訓練擴展閱讀:

人類感覺學習發展的過程主要有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建立感覺通路;

第二階段:發展感覺動作 ;

第三階段:認識身體形象 ;

第四階段:形成知覺運動 ;

第五階段:發展認知學習。

Ⅵ 怎樣進行感覺統合訓練

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簡稱SI)是指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內入的感覺信息進容行選擇、解釋、聯系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感覺統合是將各神經系統傳導的不同感覺在腦幹部份做組織統合,如此中樞神經的各部位才能整體工作,使個體能順利地與環境接觸,並感到滿足。
例如剝橘子時視覺使我們知道它是黃色的(成熟時)、圓形的,觸覺使我們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覺告訴我們有芬芳的氣息,味覺告知我們它是酸酸甜甜的,以手掂它的重量時,運動覺告訴我們它重重的。綜合了這些個客觀的感覺,才能形成對橘子整體的主觀知覺,孩子透過這樣的認知,知道橘子是圓的,可以當球玩,它重重的可以使人感到疼痛,也知道它多汁可口,可以解渴。
感統訓練的概念
感覺統合訓練是指基於兒童的神經需要,引導對感覺刺激作適當反應的訓練,此訓練提供前庭(重力與運動)、本體感覺(肌肉與感覺)及觸覺等刺激的全身運動,其目的不在於增強運動技能,而是改善腦處理感覺資訊與組織並構成感覺資訊的方法,正確的概念是「腦功能的神經功能」。

Ⅶ 感統訓練內容包括什麼

感覺統合訓練是關系著人類最重要的感覺來進行系統的訓練,可以分為觸覺訓練、前庭平衡訓練、運動感覺訓練等五個項目的訓練,主要是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感統訓練方法,其使用的感統訓練器材也有所差異。主要有以下幾種:

1.觸覺訓練

觸覺訓練適用於愛哭,膽小、情緒化、怕陌生、笨手笨腳、怕人觸摸、發音不正確、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閉、體弱多病等表現的寶寶,目的在於強化寶寶的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的神經感應,幫助寶寶提高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建議選用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觸覺板作為訓練器材。

2.前庭平衡覺訓練

有些寶寶身體靈活度不夠、姿勢不正、雙側協調不佳、多動、愛惹人、語言發展遲緩、視覺空間不佳、閱讀困難、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學習能力以及習慣難以培養。為了調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經系統自動反應機能,促進語言組織神經健全、前庭平衡及視聽能力完整程度,這些寶寶就要進行適當的前庭平衡覺訓練。這類訓練可採用 圓筒、平衡踩踏車、按摩大龍球、滑梯、平衡台、晃動獨木橋、袋鼠袋、圓形滑車等訓練器材進行訓練。

3.彈跳訓練

當你發現你家的寶貝有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姿勢不正、情緒化、身體靈活度不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遲緩、閱讀困難、膽小怕事、情緒化、笨手笨腳、視覺判斷不良、觸覺發展不假、關節信息不足這些問題時,千萬不可小視,它在提醒您:您家的寶貝需要通過進行彈跳訓練來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系統,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從而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推薦使用羊角球、跳床等訓練器材。

4.固有平衡訓練

固有平衡訓練主要是針對寶寶的多動不安、容易跌倒、脾氣急躁、好惹人、語言發展不佳、缺乏組織能力及推理能力、雙側協調不良、手腳不靈活、自信心不足這類表現所進行的訓練。目的在於調整寶寶脊髓中樞神經核對地心吸力的協調,強化中耳平衡體系,協調全身神經機能,奠定大腦發展基礎。可藉助的訓練器械有:獨腳椅、大陀螺、腳步器、豎抱筒等。

5.本體感訓練

語言發展緩慢、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情緒化、組織力及創造力不足,這都是寶寶本體感失調的症狀。這類症狀表現可採用 跳床、平衡木、晃動獨木橋、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圓形平衡板對寶寶進行適當的訓練。長此以往, 便可強化寶寶的固有平衡、觸覺

Ⅷ 感統訓練能起到什麼作用

1、感覺統合訓練對腦神經生理抑制具有改善作用。

感覺統合訓練主要通過改善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使運動速度和穩定性都得到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對運動的協調能力增強。感覺統合訓練對提高兒童精細操作能力、視覺辨別能力和反應能力均有明顯作用。

2、感覺統合訓練可以提高運動協調能力。

感覺統合訓練對兒童運動平衡能力差及動作不協調效果顯著。對那些運動協調能力差的兒童,訓練後能得到顯著改善。

3、感覺統合訓練可提高兒童學習成績,改善其厭學情緒。

感覺統合訓練不僅是對生理功能的訓練,還涉及心理、大腦、和軀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兒童通過訓練可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兒童經過一段時間的行為集中訓練後,動作變協調,情緒變穩定,注意力改善,對於學習困難的兒童,參加感統訓練後學習成績會顯著提高。

(8)感統教育訓練擴展閱讀:

過最新的多媒體技術為兒童營造出的虛擬康復訓練環境,包含豐富多彩的訓練項目,結合最科學的實物訓練器材,使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效的提高孩子皮膚的觸覺、前庭感覺和本體感受,實現大腦與身體各種機能的聯系與協調,從而促進兒童大腦與體魄的發育。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