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書籍推薦
⑴ 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是哪個出版社出的書籍
一、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夢》(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中國古代教育論著選讀》(已經編好) 4、《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蘇]蘇霍姆林斯基著譯者:蔡汀王義高祖晶主編,...
⑵ 請各位推薦一些適合大學生的健康教育書籍
(一)大學生健康教育教程
作者:郭建麗主編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1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健康和健康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營養、飲食與健康,大學生常見傳染病,大學生常見內科疾病,大學生常見外科疾病,大學生常見口腔疾病,急救,葯物基本知識,常見檢驗及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等10章。全書內容簡明扼要,針對性強,重點突出預防及應急處理,融科普性、可讀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既可作為大學生健康教育的講座教材或試用教材,又可供各高等院校從事大學生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學習參考。
(二)大學生健康教育教程
著 作 者: 栗慶山 高春梅 主編
出 版 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10-1
介紹:
全書包括緒論、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人體結構和生理、生理運動、青春期的生理與心理特徵、大學生心理健康、生活方式與健康、環境與健康、性的衛生知識、性傳播疾病、傳染病概論、常見傳染病的防治、艾滋病、常見病、葯物的基本知識、急救醫學基礎知識、獻血衛生知識。
【《大學生職業心理輔導/21世紀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叢書 》圖書目錄】 理論篇
第一章 職業心理輔導概述
第一節 職業心理輔導的概念和歷史
第二節 職業心理輔導的任務和內容
第三節 職業心理輔導的功能和意義
第二章 職業心理輔導理論
第一節 職業選擇匹配理論
第二節 職業發展理論
第三節 職業決策理論
第四節 職業輔導方法論
第五節 職業輔導理論的整合
自我篇
第三篇 職業個性與測評輔導
第一節 職業個性的構成
第二節 職業需要與職業匹配
第三節 職業興趣測評與職業匹配
第四節 職業氣質測評與職業匹配
第五節 職業性格測評與職業匹配
第四章 職業能力與職業輔導
第一節 職業能力概述
第二節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與職業選擇
第三節 特殊職業能力測試驗與職業選擇
社會篇
第五章 職業世界與職業分析
第一節 職業世界和職業分類
第二節 職業發展趨勢與職業聲望分析
第三節 務類職業對人才的素質要求
……
第六章 人職匹職業定向
第七章 職業適應與自我塑造
求職篇
第八章 求職之路
第九章 招聘考試應試技巧
管理篇
第十章 畢業生就業管理與心理輔導
第十一章 我國大學生就業制度與職業輔導
參考文獻
後記
本 書 目 錄
第一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新觀念………………………………………………
第一節 心理健康與大學生…………………………………………………………
第二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准……………………………………………………
第三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
附一 心理健康自評量表…………………………………………………………
第二章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
第一節 自我意識的發展及特點……………………………………………………
第二節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及其特點………………………………………………
第三節 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確立…………………………………………………
第四節 自我意識的完善……………………………………………………………
附一 自我和諧量表(SCCS)…………………………………………………………
第三章 大學生人格發展………………………………………………………
第一節 人格概述……………………………………………………………………
第二節 人格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與發展……………………………………………
附表一 人格簡易測驗(自我實現)………………………………………………
附表二 氣質量表……………………………………………………………………
第四章 大學生學習心理………………………………………………………
第一節 學習概述……………………………………………………………………
第二節 學習動機……………………………………………………………………
第三節 影響學習的非智力因素……………………………………………………
第四節 創造性思維與學習…………………………………………………………
第五節 大學生常見的學習心理問題及調整………………………………………
附表一 考試焦慮自我檢查表………………………………………………………
第五章 健康的愛情觀…………………………………………………………
第一節 愛情是什麼…………………………………………………………………
第二節 大學生的愛情………………………………………………………………
第三節 愛是自我成長………………………………………………………………
第四節 愛與性………………………………………………………………………
附表一 戀愛態度測試………………………………………………………………
第六章 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心理………………………………………………
第一節 人際交往的概念……………………………………………………………
第二節 人際吸引的條件……………………………………………………………
第三節 保持良好人際關系的途徑…………………………………………………
第四節 大學生人際關系常見的問題及調適………………………………………
附表一 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
第七章 生涯發展與心理健康……………………………………………………
第一節 生涯與大學生人生發展……………………………………………………
第二節 大學生擇業的心理問題……………………………………………………
第三節 大學生擇業的心理調適……………………………………………………
第四節 大學生擇業的心理調適……………………………………………………
第八章 大學生的情緒心理…………………………………………………………
第一節 情緒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的情緒………………………………………………………………
第三節 大學生的情緒問題…………………………………………………………
第四節 EQ與大學生的情緒調適……………………………………………………
附表一 焦慮自評量表(SAS)…………………………………………………………
附表二 抑鬱自評量表(SDS)…………………………………………………………
第九章 大學生的挫折心理…………………………………………………………
第一節 挫折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產生挫折的原因……………………………………………………
第三節 大學生受挫後的行為反應…………………………………………………
第四節 大學生挫折承受力的培養…………………………………………………
第十章 互聯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第一節 互聯網與大學生……………………………………………………………
第二節 大學生網路心理及其調適…………………………………………………
http://www.xxan.com/html/psy/page/content.htm
http://www..com/s?wd=%B4%F3%D1%A7%C9%FA%D0%C4%C0%ED%BD%A1%BF%B5%BD%CC%D3%FD&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7
⑶ 想考教師資格證,在職,有什麼教材或書籍推薦嗎
你好!教師資格證考試,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官方設定的教師資格考試。教師資格證考試分為「統考」和「非統考」:
統考地區考試科目:
幼兒園: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
小學: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中學: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能力
非統考地區:
高等學校:《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規概論》、《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教學方法導論》、《職業道德規范與專業標准解讀》。
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規概論》、《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學生與團隊管理概論》、《職業道德規范與專業標准解讀》。
高級中學、初級中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規概論》、《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教學方法導論》、《學生與團隊管理概論》、《職業道德規范與專業標准解讀》。
小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規概論》、《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教學方法導論》、《學生與團隊管理概論》、《職業道德規范與專業標准解讀》。
⑷ 推薦幾本 就業,處世 書籍謝謝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
著者彭志剛, 潘一鳴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640-1061-4
內容: 21世紀高等院校應用型規劃教材
本書圍繞大學生在校期間如何規劃職業生涯、明了目前就業形勢、做好擇業心理准備、掌握求職材料編寫規范、提高面試技巧、了解就業法規政策和自主創業途徑等作了全面闡述。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
著者錢建國
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7-01-005953-5
內容: 本書介紹了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原則、方法,結合大量案例,詳細闡述了如何制訂職業規劃、如何進行就業准備等操作性內容。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
著者張武華, 周琳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623-2616-8
內容: 21世紀高等學校公共基礎課系列教材
本書將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職業能力培養與解決實際就業問題有機結合起來,既介紹了先進的生涯規劃理論和方法,也講授了畢業求職階段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和求職技巧。
職業生涯規劃與大學生就業指導
梁方正
(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 南寧 530003)
市場經濟下的教育體制發生了重大變革, 與高校在校生
關系最為密切的便是畢業後的就業問題。近年來, 高等院校
招生規模的擴大, 繼續再教育的普及, 市場經濟的發展促使
更多的人才向市場流動, 使得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
大學生的就業已成為高等學校辦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因
此, 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應貫穿整個大學教育的全過程, 利用
各種途徑指導和幫助學生進行人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 讓學
生在進入學校起就開始關注就業, 努力提高就業意識, 提高
自己的綜合素質, 邁好職場成功的第一步。
1 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學說起始於20 世紀60 年代, 於90
年代中期從歐美國家傳入中國, 並獲得一定發展, 其對指導
學生求職及未來職業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是取得未
來職業生涯成功必備的知識和技能。簡單來說,「職業生涯」
指的是一個人從職業學習開始到職業勞動最後結束這一生
的職業工作經歷過程,「職業生涯規劃」是指根據個人對自身
的主觀因素和客觀環境的分析, 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
標, 選擇實現這一目標的職業, 以及制定相應的工作、培訓和
教育計劃, 並按照一定的時間安排, 採取必要的行動實施職
業生涯目標的過程。職業生涯的規劃一般是應用「職業錨」來
設計的。美國著名的職業指導埃德加·H·施恩教授認為,
職業生涯發展實際上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探索過程, 在這一過
程中, 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天資、能力、動機、需要、態度和
價值觀等慢慢地形成較明確的與職業有關的自我概念。隨著
一個人對自己越來越了解, 這個人就會越來越明顯地形成一
個佔主要地位的職業錨。在此, 職業錨實際上就是人們選擇
和發展自己的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職業錨的目的就是求職
者在職業生涯中最終實實在在地找到自己認為較為理想的
職業。根據西方國家職業教育的經驗, 就業指導工作意義重
大, 應從學生上小學就開始進行, 這樣才有利於學生們有針
對性地加強學習與進行能力的培養和進行各種准備, 使自己
從事理想職業的機會增加。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是, 幼兒園
是「聽話教育」, 小學和中學是「應試教育」, 大學是「精英教
育」。學生就是專心學習, 學有所成才談論職業, 而「職業」對
他們還是非常遙遠的詞彙。因此, 我們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
規劃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學生一入校就能在學校的組織和導
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職業目標的確立, 通過自己的學
習和能力的培養找到較為理想的職業。這也是在當前環境下
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最終目的。
2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
211 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意義
第一, 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新形勢下高校就業指
導工作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新形式、新方法。職業生涯規劃貫
穿整個職業學習的全過程, 通過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
指導, 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 提升自己的職業品
質。
第二, 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有利於幫助大學生邁
好成功的第一步。每個學子都渴望成才, 但由於缺乏職業生
涯規劃的教育, 有的甚至於到了即將畢業仍不知出校後何去
何從; 有的雖然有目標, 但不知如何下手做好職業的准備。職
業生涯規劃系統地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目標的確立和實
施, 能幫助和指導他們從自身的條件到社會的條件進行綜合
的考慮, 引導他們正確的選擇職業的目標, 設計符合個人實
際的又適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第三, 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有利於增強大學生的
主體意識。由於小學和中學的應試教育和大學的「精英教育」
的影響, 有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主體意識欠缺。學習似乎只
是為了父母、老師, 沒有考慮是自己今後職業生涯發展的需
要。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大學生在全面剖析自我、認
知自我、認知社會、認知職業之後, 就會制定與自己相適應的
職業生涯目標, 從而使學生自覺地進行自我設計、自我規劃、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
第四, 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有利於增強職業技能
的實踐、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設計
的指導, 因目的明確、步驟清晰, 使大學生的職業心理走向成
熟, 職業准備比較充分, 就業心態比較實際, 能有效促使學生
整體素質的提高。
212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和內容
一是認知自我。即自身條件分析, 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
關鍵, 因為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可行性的特性和個人化的
特徵。新生一進入學校就由輔導員負責指導學生正確認知自
我, 每個人要對自己進行全面的剖析, 深入、客觀地分析和了
解自己; 弄清自己為人處世所遵循的價值觀念, 明確自己為
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和追求的價值目標; 熟悉自己掌握的知識
與技能; 剖析自己的價格特徵、興趣、性格等多方面的個人情
況, 以便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通過這幾個層次的自我剖
析之後, 對自己形成一個客觀、全面的認識和定位。在認知自
我過程中必須注意自己的興趣與愛好, 因為興趣是個體積極
探究事物的認識傾向, 這種傾向常有穩定、主動、持久等特
征。如果一個人對某種工作產生興趣, 他在工作中就會具有
高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在工作中就能做出更大的成績。如
果興趣與所選的專業不符時, 應對興趣有一個客觀的分析,
對興趣和愛好進行重新培養和調整。
二是認知職業。即職業目標的確定過程, 引導學生從個
人生存發展的需要去考慮未來所從事的職業。學生在進入大
學前就選擇了自己學習的專業, 不可否認的是, 有的學生在
報考專業志向時存在著依賴的傾向, 他們選擇專業方向更容
易聽從父母、教師等一些對自己有影響的人的意見, 甚至片
面地追求所謂熱門、高薪的專業, 而不是根據自己的職業個
性、自己的喜好和能力來選擇學習方向。因此新生一入校, 就
應由系主任負責作專業介紹系列報告, 讓學生了解本專業不
同就業方向的社會需求情況、發展目標、培養目標、人才素質
要求等, 讓學生結合自身素質條件, 初步篩選出符合自身發
展的職業目標, 進行針對職業方向做許多方面的調整, 其中,
涉及個人對所選專業的學習動力的自我激勵、制定適合自己
理想的學習計劃, 專業與興趣不符的調試等, 都與職業目標
有關。因此就業指導工作在大學一年級就應指導學生根據個
人自身條件分析及所學專業知識, 較為准確地把握好社會對
人才需求的類型和數量、樹立積極且實際的職業理想, 慎重
確立好自己初步的職業目標。
三是認知社會。任何規劃的制定都不能脫離現實而存
在。讓學生從職業目標確定之日起, 結合自身條件, 充分參考
家長、教師以及高年級學生的意見, 制定出自己大學生活的
發展規劃。學校在此階段就加強對他們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
甚至選修科目調整的指導, 而學生也應該意識到自己所選的
專業是當前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依據, 大學生對所學的
專業知識要精深、廣博, 除了要掌握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外,
還要拓寬專業知識面, 掌握或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相近的若
干專業知識和技術, 使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日趨完善, 因為
大學生邁向社會就業後, 主要是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來實
現。所以大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時, 應積極把握社會人才需
求的動向, 把社會需要作為出發點和歸宿, 以社會對人的要
求為准繩, 既要看到眼前的利益, 又要考慮長遠的發展, 既要
考慮個人的因素, 也要自覺服從社會需要。
四是制定策略。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目標, 發展規劃采
取大規劃分步驟完成法, 將職業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目
標, 使學生在每一學年、每一學期、甚至每個月、每個星期都
有自己的小目標, 然後根據具體的小目標, 採取相應的具體
措施, 步步落實, 逐一實現, 最終完成職業目標。在此期間, 學
生應在調整好專業及選修科目的學習的同時, 積極參加有益
的職業訓練。當前, 大學生進行的職業訓練較少, 即使是職業
測評, 也只是在20 世紀80 年代末才出現, 直到90 年代末才
有少部分人開始運用它為自己職業規劃做參考。職業訓練包
括職業技能的培訓, 對自我職業的適應性考核、職業意向的
科學測定等。目前, 高校組織大學生參與的暑期「三下鄉」活
動、大學生校園創業活動、大學生畢業實習工作以及鼓勵有
條件的學生利用假期到父母或親戚朋友單位實習等都是職
業訓練很好的形式。大學生通過參加有益的職業訓練, 努力
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因為綜合能力與專業知識的積累同樣
重要, 換個角度考慮, 綜合能力有時比專業知識更為重要。因
此, 大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 應注意培養從事本行業
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專業能力, 即重點培養滿足社會需要
的決策能力、創造能力、社交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組織管理
能力和自我發展的終身學習能力、心理調適能力、隨機應變
能力等。
五是生涯評估。即反饋與修訂, 通過學生在實施過程中
對職業目標認識的進一步加深和自身素質的發展變化, 以及
社會就業市場的變化, 及時調整奮斗目標及其實施措施, 靠
著科學的選擇和不懈的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職業
生涯規劃中有一條適時性和適應性的原則。職業生涯規劃不
是一經設計就一成不變的, 它應隨著社會需求的發展變化而
變化, 因此, 學校應教育、引導大學生注意職業需求變化對職
業生涯規劃的影響, 規劃要有彈性, 要密切關注職業的發展
變化, 學會收集、分析社會需求信息, 隨時調整職業生涯規
劃。
213 職業生涯規劃的方式和方法
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具備的特性有可行性、適時性、適
應性和持續性。因此, 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工作也應遵循這
四個特性來開展。
①可行性。指的是規劃要有事實依據, 並非美好的幻想
或不著邊際的夢想, 否則將會延誤生涯良機。可以通過開展
形式多樣的活動和工作如: 演講比賽、新老生學習經驗交流
會、主題班團會、辯論賽等, 發動和組織廣大新生探討如何確
立大學目標, 如何成才等問題, 引導新生通過這幾個層次的
自我剖析之後, 對自己形成一個客觀、全面的認識和定位, 做
好自我生涯規劃。
②適時性。指規劃是預測未來的行動, 確定將來的目標。
凡事預則立, 不預則廢, 因此各項主要活動何時實施、何時完
成, 都必須有時間和時序上的妥善安排, 以作為檢查行動的
依據。故學校和指導老師必須依據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
相對應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 例如在三、四年級引導學生
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在離開正規學校系統教育後, 能通過
各種途徑去繼續接受教育。與此同時進行職業心理咨詢, 讓
學生了解自身的特點, 揚長避短, 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才有可能成為職業生涯的成功者。
③適應性和持續性。指規劃未來的職業生涯目標, 牽涉
到多種可變因素, 因此規劃應有彈性, 以增加其適應性。根據
當前就業形勢和國家就業政策, 以事實教育為主, 多方面收
集有關信息和資料, 使學生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下, 勞動力主要是通過市場進行調節、配置的。讓學生看到,
一個人在一個單位的某種崗位上干一輩子的可能性將越來
越小, 每個人都應做好在自己的一生中轉換幾次職業的准
備。因此, 可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轉變就業觀念的教育,
提倡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就業模式, 樹立終身學習和繼續
教育的觀念, 為將來職業轉換做好充分的准備。
⑸ 有沒有好的職業教育書籍
到新華書店去找,目前各種書非常多。各大出版社的網站上也可以找得到。另外,當當網,卓越網上也有。
⑹ 關於教師的書籍
小學語文教師必看的書有:
一、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夢》(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蘇]蘇霍姆林斯基 著 譯者:蔡汀 王義高祖晶 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4.《終身教育引論》[法]保羅·郎格朗《終身教育引論》,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專業必讀書目]
5.《明日之學校》(杜威著,趙祥麟、王承緒編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6.《民主主義與教育》(寫於1916),[美]杜威,王承緒 譯,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7.《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楊漢麟譯,作者:(英)伯特蘭·羅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6.《愛彌爾》[法]盧梭,李平漚譯,商務印書館, 1978年版
9.《教育過程》(美國,布魯納)邵瑞珍譯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0.《教育過程最優化》[蘇]巴班斯基 吳文侃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01
11.《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教師期望與學生智力的發展》[美國]羅森塔爾、雅各布森著,唐曉傑、崔允潡譯,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
12.《學習,別聽學校的》(德國,菲拉·費·畢爾肯比爾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註:此書為德國中小學教師必讀書)
13.《和老師的談話》(贊科夫)[蘇]JI.B.贊科夫著 杜殿坤 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14.《多元智能》 [美國]加德納 著,沈致隆譯,新華出版社出版
15.《教育詩》[蘇]柯著磊然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三七作家,專門在 2003-02-13的《南方周末》上推薦此書)
16.《大教育論》1957年,[捷克]誇美紐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學論》的書名重新出版。影響歷史進程的一百本(社會科學類)
17.《普通教育學》[德]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8.《教育論》(英)斯賓塞《教育論》HerbertSpencer1820--1903),19世紀下半期英國功利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家。胡毅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19.《教育漫話》(漢譯世界教育名著叢書) [英] 約翰·洛克 著/ 徐誠 、揚漢麟 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1999
20. 《人的教育》,福祿倍爾(福祿倍爾:幼兒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1.《審美教育書簡》,席勒著,范大燦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二、理論視野
22.《葉聖陶教育文集》葉聖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獲得國家圖書獎
23.《陳鶴琴教育論著選》,呂靜等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4.《愛心與教育》1999年,李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一書出版,這本書同時獲得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大獎、冰心圖書大獎和中國教育學會「東方杯」科研成果一等獎。李鎮西著,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25.《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72,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26.《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緒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7.《中國教育思想史》郭齊家,教育科學出版社,1987.6[專著《中國教育思想史》曾先後在大陸和台灣出版,獲全國第一屆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及全國首屆優秀教育理論著作優秀獎,以後又被外文出版社譯成英文。
28.《教育基礎》(江蘇教育出版社)
29.《教育心理學》
30.《兒童發展》(江蘇教育出版社)[美]勞拉·E·貝克著,2002年12月
三、教改實踐
31.《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32.《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點問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33.《教育中國——50名流素質教育訪談》夏欣著,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7月
34.《素質教育學習提要》(教育部編寫)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01年
35.《當代教育學》(修訂版)袁振國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36.《教育理想與信念》(肖川)嶽麓書社出版2002年6月
《我的教學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蘇教育出版社,1985年
37.《我的教學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蘇教育
38.《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李吉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39.《向孩子學習》主編:孫雲曉;副主編:康麗穎。晨光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本書榮獲共青團中央第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作品(圖書)獎。
40.《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葉瀾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41.《創造性思維與教學》《創造性思維與教學》陳龍安(台灣)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年版
42.《討論式教學法:實現民主課堂的方法與技巧》2002年1月(美國)布魯克菲爾德 普瑞斯基爾 著 羅靜 褚保堂 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43.《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加]馬克斯·范梅南著,李樹英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44.《走出教育改革的誤區》藤田英典[日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5.《中外教育小說選》(已經編寫好)
46.《中外教育散文選》
四、教育人物
47.《孔子評傳》匡亞明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12出版,此書獲得中國圖書獎
48.《中國教育家評傳》沈灌群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1989年全國優秀教育理論著作獎;1995年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教育類碩士必讀教材)
49.《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獲1997年國家優秀圖書獎
50.《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朱永新博士(市長)主編
51.《中國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錄》朱永新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
52.《教育的奇跡》(主編朱永新)
53.《窗邊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黑柳徹子[日本]2003年8月
54.《仁愛一生: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里薩修女傳》屈雅君、劉鐵英編譯,珠海出版社,2002年7月
增補:
1.《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皮亞傑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傅統先譯。
2.《為了21世紀的教育——問題與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3.的教育科學圖書
4.《國際教育新理念》 2001年10月。由顧明遠和孟繁華主編的一書,海南出版社出版了。
5.《我的教育思想》(於光遠)蘇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6.《21世紀中國教育向何處去》蔡克勇著 1999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7.《當代世界教育改革》徐輝、徐仲林撰寫 1997年1月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8.《教室的革命——語文主題活動新探索》(浙江教育出版社褚樹榮老師主編)2002年9月
9.《現代課程論》(鍾啟泉)、《現代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8年第五次印刷,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1991年繁體字版)
10.《德育新論》(江蘇教育出版社)(魯潔譯)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⑺ 考教師資格證都需要買什麼書籍資料啊
一申報小學(幼抄兒園)教師資格使用教材:《教育學考試大綱》、《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均為教育部人事司和教育部考試中心編,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
二申報中學(初中、高中以及相同層次)教師資格使用教材:《教育學考試大綱》、《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均為北師大出版社出版)。
一般都是各省依據考試大綱編寫輔導用書.可以當地的報考點購買.
⑻ 關於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書籍有哪些
《築夢——高中生生涯規劃》
《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 胡偉國
《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
《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吳志蘭
我是誰?我需要什麼?
我到底想干什麼?我到底能幹什麼?
人大附中職業策劃師、中學生職業規劃第一人吳志蘭傾情力作。 目錄 理念篇
第一節 答媒體問 第二節 答家長問 第三節 答學生問 第四節 媒體報道 方法篇
第一章 認識自我,發現內心的渴望 第一節 你喜歡干什麼——職業興趣 第二節 你適合做什麼——氣質和性格 第三節 你能夠干什麼——智能和技能 第四節 你最看重什麼——職業價值觀 第二章 認識職業,發現身邊的機會 第一節 認識職業,從身邊開始 第二節 行業概覽 第三節 職位概覽
2、中學生人生規劃導航 崔祖瑛,侯書森
藉助夢想導航,創造精彩人生
成才不是夢:早設計早追求就能心想事成 未來不是夢:早規劃早行動必能夢想成真 內容簡介
指引中學生精心繪制未來的人生藍圖。 指導中學生誰知自我開發自己的潛能。 指點中學生發揮優勢塑造核心競爭力。 點拔中學生面對未來理性地選擇職業。 目錄
緒言 你用什麼咸就自己的人生 你想擁有怎樣的未來人生 為什麼兒時的夢想無法兌現
盡早規劃人生.成就美好的未來 第一篇 志存高遠,規劃人生的遠景 一、為人生確定遠大的理想與目標 遠大的理想造就光明的前途與未來
⑼ 在哪可以買到職高的高考教材《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等等之類的書
你家在哪裡啦?如果在省會或比較大的城市,去新華書店或市圖書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