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課程
初等教育即小學教育,基礎教育或稱,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識基礎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備的教育。通常指一個國家學制中的第一個階段的教育,對象一般為6~12歲兒童。 這種教育對提高國家民族文化水平極為重要,因此各國在其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都把它定為實施義務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標。
根據中國政府頒布的《義務教育法》有關規定,全國各地必須普及初等教育。凡年滿六歲的兒童必須接受在校的教育。初等教育的學制為六年,一般為全日制普通小學。開設的課程有:思想品德、語文、數學、自然、歷史、地理、圖畫、音樂、體育等。
2002年,全國共有幼兒園11.18萬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2036.02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65.93萬人。全國共有小學45.69萬所,在校生12156.71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58%,其中女童入學率98.53%。
② 初等教育要學什麼
初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需求,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能勝任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並能對小學生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和學習障礙問題進行指導和咨詢服務的專門人才。 初等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能勝任小學、幼兒園開展與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師,以及在教育領域從事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的教育技術學科中高級專門人才,包括在IT產業、廣電系統從事相關工作的教育技術職業人才。 各專業均開設的公共必修課程有: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思想道德修養、心理健康教育、語文、口語、數學、英語、音樂、美術、書法、小學生心理學、小學教育學、小學教育心理學、小學班隊管理與實務、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家庭教育學、體育和教育實習指導等課程。 初等教育專業開設的專業必修課程有: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文藝理論、兒童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選讀、高等數學、初等數論、概率與統計、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小學數學教材教法、小學班級管理與實務、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現代教育技術等課程。 初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專業開設的專業必修課程有:兒童衛生學、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心理測量學、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生心理測評與心理檔案、心理咨詢理論與實務、全國心理咨詢員考試培訓、現代教育技術等課程。 初等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專業開設的專業必修課程有:現代教育技術基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計算機程序設計,信息技術課程教法,圖像處理,動畫設計與製作,課件設計與製作,網頁設計與製作,計算機軟硬體維護,現代遠程教育,攝影技術,數字攝錄技術,數字視頻與非線性編輯,計算機網路技術等課程。
③ 請問初等教育(師范類)專業和學前教育(師范類)專業學哪幾門課程啊,
初等教育專業課程:現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歷史、中國地理、世界歷史、世界地理、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小學教材教法、中小學教學研究。
就業面向:小學教師、邊遠地區的初中教師。
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幼兒園語言教育、幼兒園數學教育、幼兒園音樂教育、幼兒園體育教育、幼兒美術教育、幼兒科學教育、幼兒健康教育、學前教育概論、學前心理學、學前衛生學、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與教育、兒童文學、游戲理論與指導、現代教育技術。
就業面向:學前教育行政部門、幼兒園教師或管理工作。
④ 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1、主要課程
主要開設課程有:教育通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學、教育經濟學、教育哲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課程與教學理論、教學設計、小學語文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法、小學英語教材與教學研究等。
2、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施素質教育能力的,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3、培養模式
為了更好地滿足基礎教育對小學教師的人才需求,在院、系辦學思想的指導下,積極實踐以人為本、整體教育、目標培養、實踐體驗的教育理念,構建2111人才培養模式。2111即可擔任小學語文、數學2門主課的教學,兼顧1門其它課程,指導1門活動課程,專長1門課的教學。
在構建課程結構體繫上堅持體現「三性一體」的特徵,三性指高等教育的共性、高師教育的特性、與小學教育專業的個性,一體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為一體。
在培養工作中堅持大學通識課、基礎專業課、學科專業課、公共選修課、活動課、社會實踐課六個課程平台以小學教育專業實踐和小學教育研究一線貫穿,並充分體現小學教育專業綜合培養、學有專長的2111人才培養特色。
(4)初等教育課程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的作用
從人生發展歷程來看,小學階段是最重要的,是長身體、長知識最旺盛的時期。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思維敏捷,對什麼問題都要問個為什麼,他們像海綿吸水那樣,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小學生記憶力強,善於背誦,對感興趣的事物,能夠牢記在心。
小學生模仿力強,容易做到習久成性,在兒童時代養成的好習慣,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輩子;相反,小學階段養成的不良習慣,到中學和大學時糾正起來就很困難。因此,在小學階段,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發展智力,還要在學習上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思想品德上要有嚴格的要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的基礎打得好,會影響到學生以後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⑤ 大專 初等教育專業 有什麼課程啊
主幹學科:教育學、心理學。
主要課程:普通心理學、教育社會學、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
⑥ 初等教育學習什麼課程
我有個同學是初等教育專業。我記得他們學得有點雜——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其他的公共課以外還要學習什麼音樂,美術,跳舞……
⑦ 美國初等教育的課程主要有哪些
初等教育的課程設置中,讀、寫、算占總學時的80%,另外還設有自然常識、史地、音樂、體育等課程,有的學校還設有衛生、縫紉、烹飪等。
⑧ 初等教育專業要學些什麼
大一的時候,有大學數學,普通心理學,大學英語,體育,形勢與政策,軍事理回論,小學生心理答學,民族理論,語文,毛澤東概論等等(想不起來了,呵呵)
大二:小學生健康發展心理學,體育,初等數論,大學英語,班級管理,影視與鑒賞,形勢與政策,社會學導論,古代作家作品選
大三的我還沒上呢,呵呵,所以不知道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⑨ 基礎教育課程的分類
1、綜合課程。主要指小學階段設置的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2、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指初中階段的設置的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
3、分科課程。主要指在高中階段設置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
⑩ 基礎教育課程包括哪些課程
答:基礎教育課程包括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領域。 造型表現----應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現情感和思想的領域 設計應用----應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製作傳遞和交流信息, 美化生活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是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逐步形成審美情趣和美術欣賞能力 學校美術教育的發展受到哪三種主要因素的影響 答:一·受到教師素質的制約 二·受到教材與實際脫節的制約 答:我從事美術教學已有二十多年時間了,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我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上好每一堂美術課呢?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但要備好課,最主要的是備學生,讓學生怎樣喜歡自己的和喜歡上自己的美術課是很重要的。我經常把管理學生作為我上好美術課的關鍵,因為,每個老師的專業水平都很強,關鍵是看你的學生時不時喜歡你,所以備學生很關鍵:學生課前的精心准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來思考並付諸實踐。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育對培養全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深知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有趣味的學習氛圍中受到教育呢?通過多年的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1、 欣賞教師自己的作品很關鍵,我每年都要接新班,讓學生第一節課接受你很重要,首先讓他們喜歡你,喜歡什麼?我的經驗就是把我這幾年的國畫創作作品展示給學生看,讓他們認可你的水平,通過欣賞作品激發想像力,培養創造力。 黑格爾說過:「想像是藝術創作中最傑出的藝術領域。」欣賞是觀察者在創造的心理活動,在一幅幅范畫面前,學生常會羨慕不已,創作激情油然而生,教師有聲有色的啟發,很快就成為學生在黑暗中探索的指明燈。教師還可以通過現代電教媒體及圖片,巧設情境,誘導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那麼以後的美術課,你怎麼上他們都喜歡和期待。2、 很高興的接受學生向你要你自己的作品 ,開心的給學生畫一張他們喜歡的畫,學生滿足了好奇和慾望,也同時接受了老師,那麼,以後上課你想怎麼上老師就可以怎麼上,因為學生喜歡上了老師。3、 在課堂上積極評價學生,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學生創作完後,急切想得到別人的評價,對於初中學生來說,一幅作品一旦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那麼他們的學習興趣會更濃,信心也就會更強。4 終生學習是教師工作的生命力。現在不是強調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准備,教師 而 是要像泉水一樣要有不斷的知識才能跟上現代教育的步伐,所以我作為一名老美術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斷學習、思考,不斷探索、研究,美術課堂才會更具生命力,這是我這么多年美術教學的一點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