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特色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特色

發布時間: 2020-11-19 06:24:21

①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蒙台梭利認為干涉兒童自由行動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強制性的,懲罰成了教育的同義詞。她強調教育者必須信任兒童內在的、潛在的力量,為兒童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讓兒童自由活動。她特製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傢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兒童進行感官練習。兒童的感官練習對兒童對事物的認識極為重要。

蒙台梭利對於兒童心理發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學說的基礎。過去許多人批評她在這個問題上純屬遺傳決定論,其實並不盡然。縱觀蒙台梭利的全部學說,她認為兒童的心理發展既不是單純的內部成熟,也不是環境、教育的直接產物。

而是機體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通過對環境的經驗而實現的」(蒙台梭利:《有接受力的頭腦》,1949年英文版,第97頁)。蒙台梭利肯定,創造良好的環境,採取正確的教育措施,及早進行教育,豐富兒童的經驗,可以消除和防止智力落後的現象。

蒙台梭利又認為,生命力的沖動是通過兒童的自發活動表現出來的,「生命是活動的,只有通過活動才能發展」,為了使兒童的生命力和個性通過活動得到表現、滿足和發展,就必須創造適宜的環境。

蒙台梭利為「兒童之家」設置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有一個較大的花園,學生可自由進出;輕巧的桌椅,4歲兒童便能隨意搬動;教室里放有長排矮櫃,兒童可任意取用放在裡面的各種教具。這樣的環境設置明顯地是服務於兒童的自由活動的。

蒙台梭利還認為,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發展節律,教育要與兒童發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須用不同的教育來適應不同的成熟節律,因此她十分強調個別教學,讓兒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動,使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1)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特色擴展閱讀:

瑪利亞·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傑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義大利歷史上第一位學醫的女性和第一位女醫學博士。 1870 年 8 月31日瑪利亞 · 蒙台梭利出生在義大利安科納( Ancona )地區的基亞拉瓦萊( Chiaravalle )小鎮。

父親亞歷山德魯 · 蒙台梭利是貴族後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軍人,母親瑞尼爾·斯托帕尼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博學多識、虔誠、善良、嚴謹、開明。作為獨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寵愛,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從小便養成自律、自愛的獨立個性,以及熱忱助人的博愛胸懷。

瑪利亞·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紀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她所創立的、獨特的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點在於十分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

她為此從事了半個多世紀的教育實驗與研究;她的教學方法從智力訓練、感覺訓練到運動訓練,從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從平民教育到貴族教育,為西方工業化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幾代優秀的人才基礎。《西方教育史》稱她是二十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與進步的教育家。

②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干涉兒童自由行動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強制性的,懲罰成了教育的同義詞。她強調教育者必須信任兒童內在的、潛在的力量,為兒童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讓兒童自由活動。她特製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傢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兒童進行感官練習。

蒙台梭利對於兒童心理發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學說的基礎。過去許多人批評她在這個問題上純屬遺傳決定論,其實並不盡然。

縱觀蒙台梭利的全部學說,她認為兒童的心理發展既不是單純的內部成熟,也不是環境、教育的直接產物,而是機體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通過對環境的經驗而實現的」(蒙台梭利:《有接受力的頭腦》,1949年英文版,第97頁)。

蒙台梭利肯定,創造良好的環境,採取正確的教育措施,及早進行教育,豐富兒童的經驗,可以消除和防止智力落後的現象。

(2)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特色擴展閱讀

蒙特梭利的初級教學法適用於3~6歲的兒童,為了促使幼兒生理的正常發展,使他們的日常生活動作熟練化,蒙台梭利十分重視幼兒的肌肉練習,她除了順其自然,讓幼兒通過坐、起、走、穿衣、脫衣、取物、照料動植物等行為得到良好的體育練習外,還發明了種種器具,如螺旋梯、搖椅等等,幫助幼兒進行訓練,還編制了體操乃至於呼吸、唇、舌、牙等方面的特別練習。

如穿衣、個人衛生、室內整理等,使兒童不需別人幫助而能自己處理日常生活上的事項,培養其獨立性。不難看出,蒙台梭利上述做法對於幼兒教育來說有許多可取之處。至於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還須作進一步的分析。

這是蒙台梭利方法中的中心環節,下文將予重點述評。蒙台梭利認為,感官訓練既為兒童將來的實際生活作準備,又是兒童接受知識和發展智力的基礎。

結合感官訓練,提早讓兒童接受讀、寫、算、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同時,通過談話發展兒童的語言能力。

通過特別設計的教具操作流程與數學教具,幫助孩子掌握「數量」的抽象概念。

通過大量的語言活動與教具,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文字書寫與閱讀能力,並增加兒童口頭表達能力。

③ 蒙氏數學教育的特點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1 蒙氏教育的優點
1、蒙氏教育的優點——數學的思維 孩子對事物的處理方法和思維方法都有數學邏輯性,這對於孩子將來邏輯思維的形成與發展以及數學的學習都是受益匪淺的。
2、蒙氏教育的優點——幾何的直觀能力 通過蒙特梭利的感覺教育,孩子可以發現事物的原心點,把它幾等分,正確的掌握其均衡關系。這為孩子輕松學習和理解自然科學打下了堅實基礎。
3、蒙氏教育的優點——出色的語言能力 在現今這個電視音像普及的時代,再加上家庭中的孩子成員減少,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普通下降。然而,接受蒙特梭利教育的孩子可以很明確地表達自己想說的內容,他們總是不慌不忙地找出自己想要用的詞語,從容地、不怯懦地把它表達出來,我想這一方面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模式為孩子創造了一個能夠充分表達的環境,另一方面,也得益於蒙氏老師簡潔而准確的表達。
4、蒙氏教育的優點——動作純熟靈巧,在運動中形成學習能力 在不必動手即可了事的現代文明社會中,孩子的手也變得不夠靈巧。但是,蒙特梭利教具給孩子許多機會調節力量的大小及訓練使用手指的方法,加上在蒙特梭利教室中每天要進行的線上運動,使孩子不但可以自如地運用雙手,而且也有極好的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利用「工作」來學習分類、配對、系統化、在時空中定位等經驗,在「工作」中形成學習能力,在操作中發展思維,也形成終生學習的原動力。
5、 蒙氏教育的優點——專注而極具耐心 多數成年人都認為要孩子精神集中是件困難的事。但是在兒童期,發育中的肉體能量( 敏感期的力量 )和精神能量(智能和意志力的力量)一致,蒙氏教育的優點只要有能夠任其自由持續做活動的環境,他們的注意力可以進入非常深度地集中。這種「 集中的全人格」 是使人成熟的關鍵所在。蒙氏教育的優點專注而極具耐心的個人品質對一個人一生有重要的影響。
6、蒙氏教育的優點——坦率並積極探尋,顯現出自主的學習態度 蒙特梭利教育中設計了「 錯誤訂正」 的機會,使孩子們發覺錯誤時可以重新做起。每一件蒙特梭利教具和學具都有蒙氏教育的優點——「 自我糾錯」 的特點,蒙氏教育的優點孩子可以用眼睛看或用手摸來辨別是否正確。只有體驗過「 自我訂正」 的人才會坦率,而且會自主地學習。眼看著接受過蒙特梭利教育的孩子面對事實的坦率表現,連做父母的都會有被超越的感覺。
2 幼兒園蒙氏教育的缺點
幼兒園蒙氏教育的缺點(一)
《童年的秘密》那本書提到過蒙氏教育的重點其實並不是那些教具,教具只是配合兒童成長需要而設計的工具,而不是用教具來讓兒童成長,是因為蒙氏教育的缺點兒童到了那個發育階段,這些教具可以提供更好的幫助,蒙氏教育的缺點但是往往很多不太懂得蒙氏的人舍本取末。
幼兒園蒙氏教育的缺點(二)
蒙氏的缺點可能還是執行者的素質問題,因為實際操作的人必須深刻理解蒙氏精神,了解到底什麼是蒙氏教育,給孩子的愛和自由,清楚明白孩子的每個動作每個行動的內在意義,這樣才能更好的執行蒙氏教育,所以我想很多所謂的蒙氏幼兒園可能只是搬了一套教具過去而不是將蒙氏精神真正貫徹在對孩子的點點滴滴中了。

④ 蒙台梭利感官訓練教具特點

①刺激的孤立性
蒙台梭利教具中,每一種教具只訓練一種感知能版力,以排除其它感權覺的干擾,以使相應的感官以最大的敏銳度去感知這種刺激,得到純正、清晰的感覺。
②操作的順序性
蒙台梭利認為,感官教育主要是針對兒童的敏感期而擬定的,而敏感期的出現是服從個體發展節律的,所以要根據這種發展節律設計有順序的系列教具,並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
③工作的趣味性
蒙台梭利教具對兒童的吸引力不在於它的外表,而在於它的內部——能夠滿足兒童內在的需求,因而它可以長時間地吸引孩子。
④教育的自動性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不是教師直接將知識教給幼兒,而是幼兒通過自己操作教具來自我學習。蒙台梭利教具的「自我糾正錯誤」的功能,使幼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變為可能。

⑤ 蒙氏教具的特色是什麼它主要強調了什麼

①刺激的孤立性
蒙台梭利教具中,每一種教具只訓練一種感知能力,以排除其它感覺的干擾,以使相應的感官以最大的敏銳度去感知這種刺激,得到純正、清晰的感覺。
②操作的順序性
蒙台梭利認為,感官教育主要是針對兒童的敏感期而擬定的,而敏感期的出現是服從個體發展節律的,所以要根據這種發展節律設計有順序的系列教具,並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
③工作的趣味性
蒙台梭利教具對兒童的吸引力不在於它的外表,而在於它的內部——能夠滿足兒童內在的需求,因而它可以長時間地吸引孩子。
④教育的自動性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不是教師直接將知識教給幼兒,而是幼兒通過自己操作教具來自我學習。蒙台梭利教具的「自我糾正錯誤」的功能,使幼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變為可能。

⑥ 蒙氏教育的特點

蒙氏教育的特點:

一、 以兒童為中心:
反對以成人為本的教學觀點,而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
二、 不教的教育:
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教學,主張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主動學習,建構完善的人格。
三、 把握兒童的敏感期:
0-6歲的兒童會出現特定的敏感期,若順著敏感期學習,即可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四、 老師扮演老師的角色:
蒙氏教育是啟導員,必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孩子提供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
五、 完全人格的培養:
蒙氏教育的最大目標就是透過環境的設計、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構完善的人格。
六、 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
根據兒童發展的進程,對有不同特點的兒童因材施教,不主張設置課程表,不搞一刀切的教育
七、 混齡教學:
讓三歲到六歲的孩子在一起,以個別與小組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可使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齡層的模仿對象,而較大的孩子可以從幫助年幼的兒童中增強自己的知識與能力,並培養愛心和責任心。
八、 豐富的教材與教具:
蒙氏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過這些工作,從自我反復操作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九、 摒除獎懲制度:
蒙氏教育採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十、 爆發的教學成果:
蒙氏教育新生孩子內在的需求,讓孩子適時適性的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會在某一時間內爆發的形式彰顯出孩子內在的心智發展水平。

⑦ 簡述蒙台梭利關於兒童發展觀和感官教育的基本觀點

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重視感官教育主要基於以下原因:1、幼兒正處於各種感覺的敏感期內;2、感覺對智力發容展具有頭等重要性;3、與他早期從事特殊教育時所形成基本信念有關,即「智力低下與其說是醫療問題,不如說是教育問題」。
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訓練。針對人的感官設計了種教具,其特點是:1、教具根據其用途分為不同的種類;2、每種教具各訓練一種特殊的感覺;3、教具能控制兒童犯使用不當的錯誤。
蒙台梭利兒童發展觀
(一)兒童心理發展與遺傳、環境的關系
兒童的生長,是由於內在的生命潛力的發展,使生命力顯現出來,兒童的生命就是根據遺傳確定的生物學的規律發展起來的。
環境是生命現象中的第二因素,它能改變人,包括助長和抑制。
環境對人的智力、心理的發展是舉足輕重的,絕不可忽視。
(二)兒童心理發展的具體特點
第一,具有獨特的心理胚胎期。第二,心理具有吸引力。
第三,發展具有敏感期。第四,發展具有階段性。
第一階段,0~6歲;第二階段,6~12歲;第三階段,12~18歲。

⑧ 評價蒙台梭利感官的教育論

感官教育來被視為蒙台梭利教育源體系的基礎,其原因主要是概念的形成必須依賴感官的操作練習。本書從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內容出發,以感官教具作為發展的媒介,分為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五種感覺的教育,有系統地開始,使幼兒自我教育,而並非依賴教師的能力。蒙台梭利關於感官教育的意義及應注意的問題:
蒙台梭利把感覺教育的意義歸結為四個方面:
第一,促進兒童感覺機能的發展;
第二,幫助兒童獲取各個方面的正確認識;『
第三,養成兒童集中注意的習慣;
第四,打下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蒙台梭利在論述感覺教育問題時,還特別指出了進行感覺教育應該注意的問題;
1.1.1應該重視視、聽、觸覺的訓練
蒙台梭利的感覺教育在重視所感覺器官訓練的基礎上特別重視視、聽、觸覺的訓練,而且把觸覺的訓練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上。在蒙台梭利看來,對兒童觸摸能力的訓練不僅可以為他們小肌肉動作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讓兒童親自動手,可以促進他們的思維,並使其活動中得到最初的發展。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