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教育集團發展的模式是什麼

教育集團發展的模式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1-19 06:57:16

1. 中國的教育模式是什麼

目前中國的教育模式是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過渡,主要提倡素質教育。

1、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指與社會發展需要脫節,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應試教育忽視素質教育,採用機械化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學生僅能以出版社出版的課本為准進行學習。

它以升學率高低檢驗學校教育質量、教師工作成績及學生學業水平。它以考試為目的,其教育模式與考試方法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充分發揮,所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工作要求和社會發展。學校、社會和家長對學生採取單一的評價方式,把「成績搞上去」當做唯一要求,通過考試,以分數來衡量學生水平。

「應試教育」採取強制的做法,緊緊圍繞考試和升學需要,考什麼就教什麼,實施局限的知識教學,大搞題海戰術,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也使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養,甚至磨滅了學生的興趣與個性。學校中的學生基本上是都是不注重個性化的,學生被一個「標尺」統一要求和衡量,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和興趣。這種應試方法也曾導致一部分學生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

在中國,絕大多數學校採用應試教育。這種教育制度也流行於東亞地區,如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台灣、韓國、日本還有東南亞的新加坡等諸多地區。中國是世界第一應試教育大國。

2、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臨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目的。

延伸:改變應試教育現狀,實施素質教育,是全社會共同的心聲。

一、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呼喚。

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迅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日益轉向創新驅動。只有高度重視和發展素質教育,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才能搶占發展主動權和制高點,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素質教育決定著國家的未來。

興國必先興學,強國必先強教。當前我們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差距,說到底是人的素質的差距。只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造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加快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升發展的質量,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三、素質教育關系億萬家庭的幸福。

在很多父母心中,子女是整個家庭的中心,特別是當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寄託了幾代人的希望。只有通過素質教育,才能讓青少年成為身心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學有所長的人,每個家庭的幸福生活才真正有盼頭。

四、素質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發展的需要。

我國教育發展正處在由全面普及向質量提升跨越的階段,「有學上」的問題基本解決,「上好學」的問題日益凸顯。只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才能推動我國教育在新的起點上向前發展,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

2. 最成功的教育模式是什麼

最成功的教育模式,首先分析教育過程中所出現的對象:教師、教室、電腦、講義、學生、教材、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實驗器材、筆記本、筆、最重要的就是信念.
信念需要一種實踐性的禮儀來表達,來加強。
老師在教室里利用電腦以及講義交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首先學生主動學習教材、思考問答,對文章中出現的問題做好筆記,多方面求證。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繼而去做綜合性的理論測試和實踐測試。理論測試是做好實踐測試的基礎,所以一定要制心一處。
具體對這些對象的系統性、等級性進行對比,從而有所取捨。
最成功的教育模式當然要投入人力和物力的支撐,我可以斷言,在具備最佳教育模式的基礎上進而免費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模式。
有時間可以寫一篇論文。

3. 中國的教育模式是什麼

中國的教育模式主要是應試教育,其是指脫離社會發展需要,違背人類自然版發展規律權,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應試教育背離素質教育,採用機械化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它以升學率高低檢驗學校教育質量、教師工作成績及學生學業水平。它以考試為目的,其教育模式與考試方法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充分發揮,所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工作要求和社會發展。學校、社會和家長對學生採取單一的評價方式,把「成績搞上去」當做唯一要求,通過考試,以分數來衡量學生水平。應試教育對學生、教師、學校乃至整個中國社會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正面與負面兼有)。雖應試教育有諸多弊端,但其優勢及對社會做出的貢獻仍然不可忽視。

4. 中國的教育模式是什麼

中國的教育模式主要是應試教育,其是指脫離社會發展需要,違背人類自然發展規專律,以應付升學考試為屬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應試教育背離素質教育,採用機械化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它以升學率高低檢驗學校教育質量、教師工作成績及學生學業水平。它以考試為目的,其教育模式與考試方法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充分發揮,所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工作要求和社會發展。學校、社會和家長對學生採取單一的評價方式,把「成績搞上去」當做唯一要求,通過考試,以分數來衡量學生水平。應試教育對學生、教師、學校乃至整個中國社會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正面與負面兼有)。雖應試教育有諸多弊端,但其優勢及對社會做出的貢獻仍然不可忽視。

5. 中國未來的教育模式是什麼樣的

未來教育只有到未來才知道!你現在知道的話,那豈不是不必舉行這個教育了嗎?

6. 中國未來教育的模式是什麼

我認為應該釋放性的,不要像"逼"著我們學習,讓我們的壓力會更大的,我希望自由,也讓我們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啦,我希望將來是自由的.

7. 中國的教育模式是什麼

中國和西方在人才培養上有一個根本的區別,西方是講成長,是以裸塑的質量主義為基礎,是按照效仿自然的法則,按照受教育者的興趣、志願、選擇,自然的生長,不受外界的干預。而中國教育理念的源頭是塑造。塑造就是把受教育者當做一個原材料,把它放在一個標準的模具當中,放到生產流水線上,而生產出來規格毫釐不差的統一產品,這就是中國大中小高等教育特色。我們在人才培養理念源頭上都存在問題。小孩接受父母的塑造,各類學校接受國家教育部統一標準的塑造,其結果就導致我們學校沒有特色,學生沒有個性、沒有創造性,這就是根源所在。

8. 什麼是理想的教育模式

「中國的基礎教育加上美國的高等教育是最完美的教育」這句話既是對中國基礎教育和美國高等教育的高度褒揚,也是對中國高等教育和美國基礎教育的否定。
中國的基礎教育雖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如缺乏創新性、啟迪性、教育模式過於死板,但不可否認,中國的基礎教育能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打下堅定的理論根基。老師在應試教育下的傳輸,雖不能保證每個孩子都能理解,但能保證大多數孩子能用來應付考試。孩子們雖暫時無法理解,但學到更多的知識後,能在較高的知識水平上體會基礎知識的無盡奧妙。相信在那時候,學生們都會感謝那壓制人個性發展的基礎教育的。
我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就像一塊夾板,將一棵棵樹苗固定好,定期施肥、澆水,雖限制了樹的自由,卻成就了樹的正、直;美國的基礎教育卻恰恰相反,它太強調民主、自由,在給了樹苗足夠的養分後任其成長。雖給了不少天才、怪才發展的空間,卻也給了很多不思進取者放縱的自由。美國的高等教育就像一把剪刀,以社會的需要為標准對原本並不怎麼直的樹進行修修剪剪,迫使樹必須從接受高等教育的那刻起正直地生長;而中國的高等教育恰恰相反,在樹苗經過了基礎教育這固定期後就放任自流,樹苗在少了限制後也少了引導,使得不少樹苗在這自由期內長彎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