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

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

發布時間: 2020-11-19 11:50:29

A. 教育目的的簡介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質量和規格的總要求,即解決把受教育者培養專成什麼樣的人的屬問題。按照《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不同於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規格。教育目的是對各級各類教育的人才培養標準的總體要求,而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是某一層次、類別教育或某一專業的具體要求。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的制訂不應違背教育目的,但又不等於教育目的。同時,教育目的也影響、制約著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總之,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是一般與特殊、普遍與個別、總與分的關系,依次為: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B. 什麼是教育目的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中的具體化

1、教育目標是教育目的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中的具體化。
2、教育目標是表明教育內容的結構、組成、階段及具體的價值,是教育實踐和評價活動的直接目標。教育目標帶有里程碑的含義,表現個別的、部分的、階段的價值。

C. 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是三個還是四個

4個

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中有四個:國家的教育目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

首先這四個層次結構由大到小順序不可以改變,我們以多選題的形式備考。

D. 教育目的有沒有狹義廣義之分,有的話概念分別是什麼

有。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專發生什麼樣的屬變化,或產生怎樣的結果。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才的總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學校遵循的總方針,但各級各類學校應有各自的具體工作方針和培養目標,這就決定了教育目的具有層次性。

(4)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擴展閱讀:

教育目的注意事項:

用戶需要注意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是結合教育目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點制定的各級各類教育的培養要求。基礎教育的培養目標主要是為人的成長發展奠定德智體各方面的基礎;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則是培養各種專門人才。

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之間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教育目的是針對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養目標是針對特定的教育對象提出的,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對象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制定培養目標需要考慮各自學校學生的特點。

E. 各級各類學校或各個學段的教育目標是指什麼

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後,在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期望實現的程度,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課程為中介才能實現。事實上,課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為是使學生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

所以說,課程目標是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最為關鍵的准則。確定課程目標,首先要明確課程與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銜接關系,以便確保這些要求在課程中得到體現;其次要在對學生的特點、社會的需求、學科的發展等各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確定行之有效的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有助於澄清課程編制者的意圖,使各門課程不僅注意到學科的邏輯體系,而且還關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以及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的關系。


F. 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一、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包含國家的教育目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師的教學目標。但有的版本給的是四個層次結構,多了一個課程目標,它是介於培養目標和教學目標之間,大家可以在講課中把這一點進行添加。所以這個順序大家一定要弄明白,切記順序是不可以顛倒的,我們也在這里明確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從上到下依次是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二、教育目的各層次結構的內容
國家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培養人的總的要求,這是教育目的的第一個層次。當前我國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它規定著教育目的的大方向,但是沒有具體的教育培養要求。
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導下,根據各級各類學校、各專業所擔負的任務和學生年齡、文化知識水平而提出來的。這是教育目的的第二個層次。例如,基礎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人的成長發展奠定基礎的。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各種專門人才。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培養目標是國家教育目的的具體化。
課程目標主要指的是某一個學科在實施了之後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圍繞的是某一個學科。這是教育目的的第三個層次。
教師的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如一節課、一個單元或一個學期)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和產生的預期變化。這是教育目的的第四個層次。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目的是針對國家而言,面向的全體學生,培養目標是針對各級各類學校,面向的是特定學生,課程目標是圍繞學科而言,教師目標的主體是教師或教學。只要我們抓住了這些關鍵點就可以做好例子反選題。
三、從國家的教育目的到教師的教學目標,我們可以看出越往下越具體,所以更具有可操作性。越往上范疇越大,越抽象。因此教學目標和教育目的、培養目標之間是具體與抽象的關系。他們彼此相關,不可取代。其中,教育目的是針對所有人來說的,而培養目標只針對特定的學生群體,所以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關系是普遍和特殊的關系。

G.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質量和規格的總要求,即解決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按照《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7)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擴展閱讀:

教育目的不同於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規格。教育目的是對各級各類教育的人才培養標準的總體要求,而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是某一層次、類別教育或某一專業的具體要求。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的制訂不應違背教育目的,但又不等於教育目的。

同時,教育目的也影響、制約著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總之,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是一般與特殊、普遍與個別、總與分的關系,依次為: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H. 中國的教育目的(目標)是什麼

  1. 教育學書上中國的教育目的寫道:「是培養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2. 一個國家教育目的的設定,會從不同角度反應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習俗、信仰等的特點。

  3.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簡稱「新課改」)的國家行為,其基本理念是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為模式,改傳統的教師教為學生主動地學。

  4. 如何看待教育教學過程中主客體關系在教育教學條件下的轉換,如何實現施教與受教的和諧統一,如何使社會和個體的期望得以通過教育來實現,教育目標該如何設定,教育過程該如何進行,是一個急待深入探討的課題。

I. 能不能給解釋解釋 教育目的規定著( ) A.各級各類學校培養人才的具體要求 B.教

BC是教育最終的目的,ade只是方法和手段,規則,是為了最終目的服務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