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教育公共知識真題
⑴ 四川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綜合知識的題型有那幾類,如選擇填空這種
你是指《教育公共基礎知識》吧?
根據四川省中小學公開招聘教師教育公共基版礎筆試和復習權大綱中得知,《教育公共基礎筆試》題型包括選擇、判斷簡析、案例分析、閱讀分析和論述五種類型。從歷年真題來看,四川教師招考題型主要以客觀題為主,分為四大類:判斷題、單選題、判斷簡析題和案例分析。
題型、題量及分值(以2015年4月教招考試為例):判斷題40個,每個1分,共40分;單選題40個,每個1分,共40分;判斷簡析題3大道。一共給出三句話或三段小材料,每句話或每段材料後面跟隨兩道題,即先判斷再簡析。問題分為兩個部分,一般第一問是判斷,第二問是不定項選擇。一共是6道題,3個判斷,每個1分,另外3個不定項選擇題,每個2分。一共9分。案例分析題4大道,考察形式類似判斷簡析,同樣是給出四段材料或小案例,每一段案例後面跟隨兩道題,每道題都是不定項選擇,每個2分,共8道題,共16分。總計100分。
⑵ 2015年四川省事業單位考試科目
考試不只有兩個科目,2015年的可能會有所出入。
四川事業單位考試包含: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申論、綜合能力應用ABCD及其他專業技能考試,各地會根據招聘的崗位不同而不一樣。
拓展資料
一:公共基礎知識介紹
1.什麼是公共基礎知識考試?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是公務員、村幹部、事業單位、軍轉乾等考試中常考、必學知識,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法律、人文、歷史、科技、行政、公文寫作等。
2.公共基礎知識考試科目有哪些?
目前來說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考核的科目主要包含政治知識,經濟知識,科技知識,法律知識等。
3.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
(1):客觀排除法
在解答公共基礎知識的客觀題時,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題方法之一,並且它也最適合於單項選擇題。在這部分題中,考生根據自己平時所掌握的知識,便能將最不適合題意的選項排除掉。甚至有些題可以直接將其他三項排除掉,選出正確答案。
(2):去同存異法
這種解題技巧適用於考生對題目不能做出准確判斷的情況。當考生在閱讀完試題題乾和所有選項後,如果發現選項中有內容或者特徵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將其排除掉,並保留那些差別較大的選擇項,再將剩餘的選項進行比較、判斷,最終確定符合題意的答案。這樣做的目的是縮小目標,提高答題的准確率。
(3):互相比較法
在解答單項選擇題時,考生可以將各個選項同題目要求進行縱向比較,並根據各自同題意要求差異的大小來確定最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
4.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重點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
(2)、毛澤東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4)、當代中國的政府與政治:中國的國體與政體、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務。
(5)、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機關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價值取向、道德修養、行為規范。
(6)、法律知識: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等(報考全省法院、檢察院系統法律專業職位的加試內容,包括上述范圍及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知識)。
(7)、語文基礎知識和公文寫作:漢字、詞彙、語法、修辭、文學常識,黨政機關公文基本知識、常用公文寫作、常用事務文書寫作、公文處理。
(8)、經濟知識和科技知識: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國際經濟、金融經濟、產業經濟,科技創新、科學前沿、科技常識。
(9)、歷史知識: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現代史。
(10)、其他知識:的時政知識。
5.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題型
一般包括單選、多選、判斷等客觀題型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基的考試形式已不再是單純的客觀題型,多數傾向於公基+材料寫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蘇、河北等地的考試中,公基里政治、法律等內容也出現了主觀題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簡答、簡析等題型。
二: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介紹
1.什麼是行測?
行測,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簡稱AAT)的簡稱,它和智力測驗一樣,屬於心理測驗的范疇。它用來測試應試者與擬任職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是考查應試者進入事業單位必須具備的一般潛能的一種職業能力測試。同時也是其中難度較大的一項。
2.行測考試題型有哪些?
行測考試的題型主要包含言語理解,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這五個方面:
(1):言語理解
每道題給出一段語言文字,要求報考者根據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或運用一定的語言文字知識,選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2):數量關系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報考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後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3):判斷推理
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報考者通過觀察分析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
(4):資料分析
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推測和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5):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有關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的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及其運用,要求報考者通過分析、判斷和推理,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項。
三:申論介紹
1.什麼是申論?
申論是事業單位、公務員錄用考試中,考生根據指定的材料進行分析,提出見解,並加以論證。申論主要考查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申論考試是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性質的能力考試。
2.申論考試題型有哪些?
申論題型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寫文章反映的問題或背景,分兩點或三點,或根據材料;
(2):根據反映出的問題找到原因,要和上題一一對應;
(3):根據上題原因提出相應對策,也要和原因順序一致;(要提到貫徹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統籌全局,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等國家相關政策。)
(4):給定題目寫文章或自擬題目寫文章
《申論》主要通過考生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考查其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和行政管理等理論知識以公務員身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申論》試題全部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80分鍾。
四:綜合能力應用介紹
1.什麼是綜合應用能力測試?
《綜合應用能力測試》題型為主觀性題,類似於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科目,但比申論考試的題型更為復雜。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及對基本公文寫作知識的熟悉程度。考試時限120分鍾,滿分100分。
2.綜合應用能力(A類)
《綜合應用能力(A類)》是針對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旨在測查應試人員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合應用能力(A類)考試內容和測評要素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的管理角色意識、分析判斷能力、計劃與控制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管理角色意識:對管理崗位的職責許可權有清晰認識,能夠從管理者的角度理解、思考和解決問題,具有服務意識。
分析判斷能力:面對工作情境,能夠發現和界定問題,分析問題原因及影響因素,做出恰當的評估和判斷。
計劃與控制能力:能夠根據崗位職責和工作要求,利用可支配的資源,設想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使工作按預想的進程和方向發展,以獲得期望的結果。
溝通協調能力:能夠在管理工作中向有關人員征詢意見,傳遞信息,施加影響,獲得支持與配合。
文字表達能力:能夠根據管理工作需要撰寫文稿,准確和清晰地進行書面表達。
綜合應用能力(A類)試卷結構
試卷由注意事項、背景材料和試題三部分組成,全部是主觀性試題。試題內容主要涉及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典型的工作任務,如觀點歸納、資料分類、草擬信函、會務安排、應急處理、聯絡通知等。
綜合應用能力(A類)考試時間及分值
考試時限為120分鍾,滿分為150分。
2.綜合應用能力(B類)
《綜合應用能力(B類)》是針對事業單位人文社科類專業技術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旨在測查應試人員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合應用能力(B類)試卷結構
試卷由主觀性試題組成,主要題型包括概念分析題、校閱改錯題、論證評價題、材料分析題和寫作題等。每次考試從上述題型中組合選用。
3.綜合應用能力(C類)考試性質和目標
《綜合應用能力(C類)》是針對事業單位自然科學類專業技術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旨在測查應試人員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合應用能力(C類)考試內容和測評要素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數據加工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能夠把握自然科學文獻中的數據、事實和觀點,全面准確領會材料含義。
邏輯思維能力:能夠運用邏輯方法,對自然科學領域的現象、數據、問題和觀點等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和論證。
數據加工能力: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信息和數據進行識別、收集、分析和評價,並將數據處理結果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文字表達能力:能夠運用文字、數據、圖表等准確清晰地陳述意見、論證觀點、表達思想。
綜合應用能力(C類)試卷結構
試卷以主觀性試題為主,主要題型包括科技文獻閱讀題、論證評價題、科技實務題、材料作文題等。每次考試從上述題型中組合選用。
綜合應用能力(C類)考試時間
上午9:30—11:30《綜合應用能力(C類)》
下午14:00—15:30《職業能力傾向測驗(C類)
4.綜合應用能力(D類)考試性質和目標
《綜合應用能力(D類)》是針對中小學和中專等教育機構的教師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旨在測查應試人員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中小學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
》
綜合應用能力(D類)考試內容和測評要素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的師德與職業認知、教育教學核心能力和教師自主發展能力。
師德與職業認知: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正確認知,能夠按照教育相關法律法規分析和解決問題,依法施教。
教育教學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學生發展指導能力、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教育組織與管理能力、教育教學評價能力、溝通合作能力等。
教師自主發展能力:能夠主動學習和反思,自主進行專業發展規劃,能夠在各種壓力情境下積極進行心理調適。
綜合應用能力(D類)試卷結構
試卷由主觀性試題構成,主要題型包括辨析題、案例分析題、教育方案設計題等。
綜合應用能力(D類)考試時間設置
上午9:30—11:30《綜合應用能力(D類)》
下午14:00—15:30《職業能力傾向測驗(D類)》
⑶ 2012年7月以後的 四川《教育公共基礎知識筆試》題型及其每題分值 謝謝!
各個縣市區是不一樣的,但主要分單選,多選,簡答和案例分析幾類。有的地方還有填空題。
⑷ 2015年4月26日,四川全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的答案解析。
判斷題(共30道小題,每小題1分,下列各題中,你認為正確的請選「√」,錯誤的選「×」;全部選「√」或全部選「×」,均記為0分。)
判斷題
我國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培養經濟建設所需要的各類專門人才。
答案:錯
解析:我國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遺傳在影響人的身心發展諸因素中起著主導作用。
答案:錯
解析:遺傳是個體發展的物質前提,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諸因素中起主導作用。
在教學活動中,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的作用下降,教師的壓力也隨之減少。
答案:錯
解析:學生學習能力提高,教師的作用不會下降
上課聽講,師傅帶徒,母雞帶小雞都是教育現象。
答案:錯
解析:上課聽講是狹義的學校教育,師傅帶徒弟是廣義的教育中的社會教育,母雞帶小雞不是教育現象。
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民風民俗等都可以作為課程資源。
答案:對
解析:課程資源是課程設計、編制、實施過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顯得很重要,因此,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將已成定論的知識教給學生。
答案:錯
解析:學校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的能力,不僅僅是知識。
復式教學是把兩個年級以上的學生安排在一個教室里,由一位教師分別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
答案:對
解析:題干就是復式教學的定義
盧梭認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一到人手裡,就全都變壞了。」由此,他提出自然教育的主張。
答案:對
解析:盧梭認為只有「歸於自然」的教育,遠離喧囂城市社會的教育,才有利於保持人的善良天性。
班級管理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幹部和規章制度約束學生,實現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控制。
答案:錯
解析:班級管理是保證班集體各項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並不是控制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教師職業是以教書育人為職責的創造性職業。
答案:錯
解析:教師職業是以教書育人為職責的專門職業
師生關系是隱性課程。
答案:對
不同的學生受同一個老師教育,心理反映各不相同,說明人的心理想像是先天固有的。
答案:錯
布盧姆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意志三大領域。
答案:錯
解析:布盧姆教學目標分類系統:認知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目標(過程與方法)、情感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是指由經驗引起的個體相對持久的變化。
答案:錯
解析:學習是指由個體由於練習或引起的行為或行為潛能比較的變化。
根據埃里克森的心理發展階段理論,小學生經常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
答案:錯
解析:「我是誰」是初中生經常思考的問題
學習困難學生就是智能不足的學生。
答案:錯
解析:學習困難學生有可能是因為智能 ,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學習困難。
場依存的學生更多地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同。
答案:對
解析:場依存的學生更多依賴外部學習環境,所以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同
學生學會在聽課和看書時如何做筆記屬於策略性知識。
答案:對
解析:學會學習是屬於策略性知識
動作技能與肌肉運動有關,與大腦無關。
答案:錯
解析:動作技能與大腦有關,要先在大腦當中形成關於動作技能的內部的動作意向,以作為實際執行行動時的參照
處於習俗道德水平階段的學生道德判斷的標准依賴於老師,家長等權威。
答案: 錯
解析:依賴老師,家長等的權威是屬於前習俗階段
按照操作性條件反射的觀點,行為之所以發生變化的條件是模仿。
答案:錯
解析:操作性條件反射的觀點是:行為是由於先前特定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模仿是班都拉社會學習的觀點
「上行下效」,「耳濡目染」,這是班杜拉所強調的觀察學習的具體體現。
答案:對
解析:班都拉的觀察學習,即通過觀察別人而進行的學習
在教育行政執法中,違法者必須服從教育行政執法主體單方作出的處置決定。
答案:錯
解析:除另有規定的特殊情況之外,一般均可由教育行政執法主體單方依法作出處置決定,違法者必須服從。
根據我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可收雜費。
答案:錯
解析:義務教育不收學費和雜費
根據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師和學校對學生的法制教育負有直接責任。
答案:錯
解析:《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發=法制教育負有直接責任,學校在對學生進行預防犯罪教育時,應當將教育計劃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結合學校的計劃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教育。
教育法律救濟以侵權損害事實為前提。
答案:對
學生申訴必須以書面形式提出。
答案:對
解析:《學生申訴處理辦法》第三章第十三條:申訴受理條件,必須以書面方式提出且書面形式符合本辦法要求。
學校通過對學生優良品德的培養可以逐漸改變社會風氣。
答案:錯
解析:因果倒錯。學生的品德形成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風氣的影響,並不是學生的品德改變社會風氣。
「終身學習」是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的基本內容。
答案:對
解析: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第五條:終身學習
教師職業道德結構中最重要的是教師職業道德認知。
答案:錯
解析:最重要的是教師道德行為
二.單項選擇題(共45小題,每小題1分,共45分。每小題僅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
發現教學模式倡導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認識的過程,強調學生的主體,這一教學模式的提出者是()
奧蘇貝爾 B.布魯納
C.柯勒 D.瓦。根舍因
答案:B
解析:布魯納認為,知識學習最有效的形式是發現學習。
某教師對學生說:「我讓你們干什麼,你們就得干什麼。」這種教師屬於()
仁慈專斷型 B.放任自流型
C.民主型 D.強硬專斷型
答案:D
解析:強硬專斷型也是權威型教師強調學生服從教師的一切要求。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見諸於()
《大學》 B.《中庸》
C.《論語》 D.《學記》
答案:C
解析:這句話出自《論語》
實用主義教學是在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 B.文化教育學
C.實驗教育學 D.赫爾巴特教育學
答案:D
解析:實用主義代表人物杜威在批判赫爾巴特教育學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教育教學觀點。
選擇和確立教育目的時,在基本價值取向方面,長期存在的對立是()
神本位與人本位
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
社會本位與自然本位
個人本位與自然本位
答案:B
解析:選擇和確立教育目的時,在基本價值取向方面,長期存在的對立是個人本位和社會本位。
在教師知識結構中,關於緘默知識的理解,正確的是()
它是顯性知識
可以被明確地傳授
可以用詞語表達
可以通過實踐活動而獲得
答案:D
解析:緘默知識指教師的隱性知識,指不能系統表述的知識,可以通過實踐活動而獲得。
利用校園的花壇、草坪影響學生的品德,這種德育方法是()
品德評價法 B.榜樣示範法
C.情感陶冶法 D.說服教育法
答案:C
解析:通過創設良好的情景,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是情感陶冶法
影響師生關系的核心因素是()
教師的素養 B.學校的管理
C.國家的政策 D.學生的認識
答案:A
在德育過程中,各個要素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為了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要處理好的關系是()
教育者與教育內容的關系
受教育者與教育內容的關系
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
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的關系
答案:C
解析:
傳統教育學認為教育學有兩個基礎:一是心理學,二是()
哲學 B.倫理學
C.人類學 D.社會學
答案:B
解析: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學建立在心理學和倫理學的基礎上。
羅傑斯的「非指導性教學」的教育目的是使學生()
一般發展 B.全面發展
C.情感發展 D.自我實現
答案:D
解析:羅傑斯的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本主義「教育論觀點,強調學生「自我實現」的作用,教師僅僅起促進作用。
古代學者朱熹認為「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這體現的德育原則是()
一致性原則 B.正面引導原則
C.知行統一原則 D.嚴格要求原則
答案:C
解析:
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內容始終強調把()放在最優先位置。
德育 B.智育
C.體育 D.美育
答案:A
解析:
上歷史課時,教師將學生帶到博物館觀看文物,這種教學方法是()
模型直觀 B.實物直觀
C.言語直觀 D.意念直觀
答案:B
解析:觀看歷史實物進行學習是實物直觀
赫爾巴特說:「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這體現的是()
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
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一
教學是知、情、意統一的過程
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和結合
答案: C
在《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不包括()
學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施者
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
學生自我完善的輔導者
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
答案:A
針對當時農民存在愚、窮、弱、私四大問題,提出文藝、生計、衛生、公民四種教育。採取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家是()
雷沛鴻 B.晏陽初
C.陶行知 D.梁淑琪
答案:B
下列不屬於新課程倡導的三維課程目標的是()
知識與技能 B.過程與方法
C.能力與結果 D.情感,態度價值觀
答案:C
教師必須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體現的教師勞動特點是()
復雜性、創造性 B.連續性、廣延性
C.長期性、間接性 D.主體性、示範性
答案:D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有時會或明或暗的傳遞給學生,並對其產生影響,這種效應是()
從眾效應 B.羅森塔爾效應
C.馬太效應 D.暈輪效應
答案:B
20.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有時會或明或暗的傳遞給學生,並對其產生影響,這種效應是( )
A 從眾效應 B 羅森塔爾效應 C.馬太效應 D暈輪效應
21.學生將新學的概念「橡皮擦」歸到「文具」這一總的概念中,這種學習屬於( )
A 下位學習 B同位學習 C 上位學習 D 並列學習
答案C
22.在指導學生面試時,教師非常重視訓練學生進入面試考試時的儀態,儀表、眼神及如何和面試官打招呼等細節,以期待給面試管留下好印象,這是充分利用了( )
A 前攝抑制 B 倒攝抑制 C首因效應 D 近因效應
答案:C
23.按照信息心理加工學的觀點,的學生能夠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是什麼」「人的心臟和血液循環是什麼關系」等問題需要的是
A.陳述性知識 B 程序性知識
C.策略性知識 D 默會知識
答案:A
24.教師中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學習「going」的「ing」在教學生學習「Playing」「coming」
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解釋這種學習現象的是( )
A 共同要素說 B 形式訓練說
C 概括化理論 D 實質訓練說
答案:A
25.學生把自己考試成績差的原因歸為試題太難太偏,這種歸因屬於( )
A. 內部 不穩定 可控的
B 外部 穩定 不可控的
C 內部 穩定 可控的
D外部 不穩定 不可控的
答案:B
26.教學中教師講到重難點時,放慢語速,提高音調,這是利用刺激的( )
A 適應 B 對比 C 泛化D 分化
答案:B
27.老師問妙妙:「你有兄弟嗎?」,「兄弟叫什麼名字?」「明明 」,「明明有兄弟嗎?」「沒有」。按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妙妙的思維處於( )
A 感知運動階段 B 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的階段
答案:B
28.教師通過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這種方法屬於( )
A調查法 B觀察法 C實驗法 D 調查法
答案:B
29.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當遇到困難或不熟悉的材料時,能放慢閱讀速度或重
這主要屬於元認知策略中的( )
A 計劃策略 B反饋策略 C調節策略 D資源管理策略
答案:C
30.學生小敏在近端時間總是反復檢查自己的考卷、作業、書包等,總認為試題有遺漏,作業沒做完,書包里的東西沒收完……這種行為表明他有( ) 傾向
A焦慮 B 過敏 C 強迫 D 懷疑
答案:D
31.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不包括( )
A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B診治學生的心理疾病
C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D幫助學生樹立有問題時的求助意識
答案:B
32.萌萌原來見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兒園一個月後,萌萌的這種行為消失了,根據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這里發生的是( )學習
A言語信息 B態度 C智慧技能 D認知策略
答案B
33.按照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機械學習有意義學習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
A 新舊知識是否建立非人為實質性的聯系
B 學習是否主動學習,反復練習
C 要學習主要內容是教師呈現還是由學生發現
D學習的目的是解決問題還是獲得知識
答案:A
34.孔子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話說明的學習現象是( )
A學習定勢 B學習遷移 C學習興趣 D學習習慣
答案:B
在我國教育法體系中,法的效力層次最低的是()
教育行政法規 B.教育單行法
C.地方性教育法規 D.教育行政規章
答案:D
根據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於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實行()
教育為主,懲罰為輔 B.懲罰為主,教育為輔
C.只能教育,不能懲罰 D.嚴厲懲罰,並從學校開除
答案:A
道德行為選擇的意志自由表現了人的()
創造性和自主性 B.能動性和發展性
C.能動性和自主性 D.能動性和創造性
答案:C
在教育權利中最基本的教育權利是( )
家長的教育權利 B.國家的教育權利
C.學校的教育權利 D.學生的受教育權利
答案:D
下列屬於最嚴重的行政處罰的是( )。
財產罰 B.申誡罰
C.人身罰 C.行為罰
答案:C
教育部在《關於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意見》中明確規定,學校、教師不得按學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張榜公布。這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 )。
財產權 B.隱私權
C.受教育權 D.姓名權
答案:B
教師最基本的職業權利是()
學術研究權 B.教育教學權
C.獲取報酬權 D.參與學校管理權
答案:B
教育法律救濟的主要方式是()
行政渠道 B.司法渠道
C.仲裁渠道 D.調節渠道
答案:A
師德的靈魂是()
關愛學生 B.加強修養
C.認真教學 D.提高業務水平
答案:A
李老師在教師節收了學生家長送給他的一盆盆栽,李老師的行為所違背的教師師德規范是()
依法執教 B.關愛學生
C.愛崗敬業 D.廉潔從教
答案:D
中小學教師對自己的職業道德行為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批評、自我陶冶、自我改造的方法屬於()
宣傳演講法 B.榜樣教育法
C.自我修養法 D.對話教育法
答案:C
判斷簡析題(共6小題,1、3、5題每題1分,2、4、6題每題2分,先判斷,正確的選「√」,錯誤的選「×」,然後選擇支撐你觀點的選項。2、4、6題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錯選、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根據下面資料,作答1、2題。
【資料】鑒於班級授課制忽視學生個別差異的弊端,我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應重新回歸到個別教學。
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答案:錯誤
為什麼?
我國人口眾多,目前還不能廣泛採用個別教學
新課程改革非常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應該回歸個別教學
我國人均教育資源並不豐富,班級授課制能節約教育資源
個別教學有利於學生之間交流、溝通
班級授課制也能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答案:ACE
根據下面資料,作答3、4題。
【資料】動機具有加強學習的作用,所以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效果越好。
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答案:錯誤
為什麼?
從事較容易的學習活動時,動機強度越高,學習效果好
從事高難度的學習活動時,動機太強,學習效果反而差
學習動機越強,期望值越高,學習效果越好
學習動機與效果的關系因個體及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學習動機、學習效果、學習材料之間呈現U形曲線
答案:ABD
根據下面材料,作答5、6題。
【資料】某校學生成功,性格內向,一次教學考試不及格,班主任王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他說:「你還『成功』呢,你乾脆改名叫『失敗』吧,叫『失敗』多好,還是『成功之母』。」
王老師的做法是否正確?
答案:錯誤
為什麼?
王老師的語言詼諧幽默
王老師的言語有失規范
王老師不尊重學生,傷害了學生的心靈
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方式要因人而異
王老師嚴格要求學生是對的
答案:BCD
四、案例分析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錯選、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根據下面資料,作答1、2題。
【資料】某小學語文老師教《瑞雪圖》,是這樣教學的:在背景音樂聲中,屏幕上顯示大雪紛飛的圖景......,導入課題後,教師要求學生自讀課文,然後設問:「雪花是什麼形狀呢?請同學們觀察。」隨即將雪花投影在屏幕上。接著教師范讀,學生默讀,並要求學生找出描寫雪景的詞語和句子,教師作解析,對寫雪景的段落,點了幾個學生來讀,都讀得聲情並茂,得到了教師的表揚。最後全班齊讀,教師總結歸納。
在講解詞語時,教師為了對比形近字,採用不同的顏色,如「析」和「拆」,「析」是白底黑字,「拆」字特地用了白底紅字。
在分析課文時,教師問:「同學們,冬天和春天的樹有什麼不同呢?」甲同學回答:「冬天的樹葉子全掉光了,春天來了樹葉又長出來了。」教師點頭說該同學觀察仔細,又點了乙同學起來回答,乙同學說:「我們四川冬天很多樹不掉葉子,反倒是春天裡落葉。」教師說:「這是你個人的看法,我不這樣認為。」教師又問下一個問題:「瑞雪為什麼是豐年的預兆?」學生紛紛舉手,幾個學生的回答都差不多,教師都予以肯定。乙同學也舉了手,但直到下課也沒機會。課後,乙同學說,他不但看了《大網路全書》,還上網搜索了相關信息,覺得瑞雪兆豐年還有其他解釋......
關於該教師的教學,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教師採用了情境教學將學生置於虛擬的雪景中,有助於對課文的理解
對比形近字時,「拆」字白底紅字,清晰突出,更能引起注意
讓學生觀察屏幕上的雪花形狀,是啟發式教學
該教師對待乙同學的方法,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體現了教學機智
被點到的幾個學生都回答得很好,說明該老師善於因材施教
答案:AB
解析:觀察雪花形狀,是直觀性教學,所以選項C錯誤;老師直接反駁乙同學的觀點,上海學生自尊心,做法不可取,所以選項D錯誤;老師提問簡單,且直接忽視、打擊不同意見,違背因材施教原則,所以選項E錯誤。
針對該案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網路時代,學生知道的或許教師不知道,師和生的角色不是絕對的
該教師採用了自讀、默讀、范讀、齊讀,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
課堂上不同地區冬春天樹木落葉的爭論,說明新課改倡導的三級課程體系確有必要
乙同學對「瑞雪兆豐年」的探究,說明他的求異思維能力比較強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是一個裁判,否則學生無所適從
答案:ACD
解析:教學中雖有多種讀的方式,但都是老師預設的,並不能體現學生主體性,所以選項B錯誤;老師在教學中是個引導者,不一定當場判斷,可以存疑,因此選項E錯誤。
根據下面資料,作答3、4題。
【資料】數學課上教師要求學生獨立思考一道難題。突然,一聲喜悅——「想出來了」打破了教室的寂靜,大家頓時笑了起來。教師一看,原來是比較靦數學成績並突出的張彬,立即批評他擾亂了課堂......,受到批評的張彬馬上趴在桌上默不作聲。
對於該教師的做法,以下觀點正確的有( )。
教師批評張彬、維持課堂紀律的方式是正確的
教師打破了活躍愉快地課堂氣氛
教師的批評挫傷了張彬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的做法是對的,張彬的叫喊擾亂了其他同學的思維
教師批評教育張彬的方式不當
答案:BCE
解析:老師的批評方式不對,傷害了張彬的自尊心,挫傷其學習積極性,所以選項A錯誤,選項C、E正確。張斌的叫喊雖然會影響到部分同學答題,但老師的批評過於簡單粗暴,方式不對,所以選項D錯誤。
該案例給我們的啟示( )。
課堂教學秩序的維護需要教育機智
維持課堂紀律不能以損傷學生的自尊心為代價
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徵,才能更好地處理師生關系
紀律只是手段,維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才是目的
教師權威比課堂氣氛、學生心靈更重要
答案:ABCD
解析: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心靈成長更重要,而非教師權威,因此選項E錯誤。
根據下面資料,作答5、6題。
【資料】某初三學生住校,睡上鋪,一天晚上熄燈以後,違反學校規定和宿舍同學一起看流星雨,不小心跌下床,摔成植物人......家長和學校為了巨額醫療費發生了爭執,雙方協商不成,學生家長將學校告上法庭。法院調查發現學生床的護欄高度只有16.5厘米,不符合國家不低於20厘米的標准。法院最終判決學校負主要責任。學校對該生的班主任也作了承擔部分醫療費的處理。
針對以上案例,學校的做法錯誤的是( )。
學校購買的床不符合國家標准,要追求采購人員的責任
班主任對學生管理教育不力,承擔學生治療費用30%
給予同宿舍其他同學紀律處分
加強對全校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把不符合標準的床護欄全部換掉
答案:ABC
關於這起學生意外傷害事故,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學校在這起事故中有過錯,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B. 學生不遵守學校的管理規定,自己應當承擔一定責任
C. 學生床不符合國家標准,學校可以向生產廠商索賠
D. 班主任對學生管理不到位,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E. 班主任在該事件中沒有直接過錯,學校的處理不恰當
答案:ABCE
根據下面資料,作答7、8題。
【資料】小飛是小學二年級學生,
⑸ 關於四川省事業單位教育基礎知識題型
成都地區的教育基礎知識沒有主觀題,只有客觀題哈。是單選題40分,多選題40分,是非題20分。
其中內容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律知識等。
如果你要找原題,估計是不可能的。每次考完就收卷子,而且市面上也沒有專門針對教育基礎知識的試卷哈。
當然上述情況金牛區除外,他們全部考的是主觀題。但目前為止,也只有這個區有主觀題。
成都以外的地區我就不大清楚了。
⑹ 2014年7月27日四川省教師招聘教育公共基礎知識答案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4年7月27日四川教招筆試真題解析參考答案請及時查看!
面試包括結構化面試、專業面試、講課、實際操作等科目。考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筆試成績×50%+專業知識筆試成績×50%+政策性加分。
建議您根據考試內容、歷年考題范圍選擇備考教材、真題、模擬題、預測題、專項指導等復習資料。制定備考計劃、掌握考試技巧!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⑺ 四川涼山教師招聘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題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建議您查看四川省中小學公開招聘教師教育回公共基礎筆試答和復習大綱!
2014年四川涼山教育局事業單位考試網路報名時間為2014年7月7日至7月9日24:00時,報名入口是考生之家。筆試公共科目時間為2014年7月27日,筆試公共科目為《教育公共基礎》。公共科目筆試成績於8月12日前公布,公共科目筆試崗位排名成績查詢時間:8月15日前,面試人員名單於8月20日前公布。
備考建議:根據近年考試內容選擇合適的教材,夯實基礎;勤練真題,把握考核知識范圍;練習預測題,熟悉考試模式、鞏固知識點。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⑻ 請問四川教育基礎知識考試題型是哪些
你是要考教師資格證么?
教師資格證的考試,就是30個選擇題 30分 填空和名詞解釋交叉出現 每年考一種大約15到20分 然後就是簡答題 20來分 然後就是論述題了20分左右 最後就是案例分析題。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⑼ 2015年四川成都市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歷年模考題
點此查看》》》2015年四川成都市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歷年模考題
筆試科目分類設置。A類為公共行業類:筆試科目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公共基礎知識》;B類為衛生醫務類:筆試科目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醫學基礎知識》;C類為教育教學類:筆試科目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教育公共基礎》。筆試范圍見《成都市市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筆試)提綱》
筆試成績按照兩科成績各佔50%計算(職業能力傾向測驗×50%+公共基礎知識/醫學基礎知識/教育公共基礎×50%),滿分為100分。
⑽ 2016年四川教師公招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主要考哪些內容
《教育copy公共基礎知識》作為四川教師公招的必考科目,其考察內容比較穩定,主要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學、教師職業道德四大版塊。
每一部分在筆試中的考查比重有所不同,結合歷年試卷分析,大致的平均比重如下:教育學40%、教育心理學30%、教育法學20%、職業道德5%。除上述內容以外,每年的題目中還會有5%的基本教育常識內容,一般融合在多選、案例分析等題型中進行考查。所以大家應知曉各部分的考查比重以更有針對性地去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