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何為工程教育

何為工程教育

發布時間: 2020-11-19 15:48:45

① 何為STEAM教育它是如何帶動少兒編程的呢

何為STEAM教育?
STEAM代表復科學(Science),制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
如何帶動少兒編程?
目前編程教育是兒童STEAM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和主要體現形式,但要注意到兒童STEAM教育並不完全等同於少兒編程教育!圖形化編程語言以非常直觀的方式,用游戲化的方式吸引零基礎的孩子學習,這種方式符合兒童青少年的認知能力,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通過積木式編程方法,可以使教育目標集中於對孩子的邏輯能力、思維的縝密性、提高創造力,和對數學、科學等學科的觸類旁通能力的開拓。因此,圖形化編程是兒童接觸STEAM教育的最佳切入點。
摘自-堅果學院文章。

② 義務教育學生關愛五大工程是什麼意思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大力開展關愛活動,切實做好留守少兒及殘疾少年兒童的關愛工作。促使我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通過組織實施「關愛工程」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努力讓留守兒童、殘疾少年兒童的情感上得到關注,學習上得到關心,生活上得到關愛,促進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三、工作內容
(一)為留守兒童建立快樂的學習家園
1、建立一個陣地,「留守少兒之家」。
做到四有:有活動陣地、有足球、羽毛球、籃球等活動器材,有一部親情電話、有圖書等,設立「三室」圖書室、心理咨詢室、活動室。
2、加強兩個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1)成立「關愛工程」工作小組。組長:張*,副組長:李*、吳*,成員:張**及各班班主任。
(2)建立留守少兒學校檔案和聯系卡,各班級建立留守少兒個人檔案,學校統一管理,檔案資料應反映留守少兒的各方面情況,隨時與打工父母溝通的方式代管人的基本情況,與代管人如何對孩子進行管教導。
3、試行「3+2」組織模式,實行兩個優先。
建立互助小組,對留守少兒實行學習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每位教師擔任2名「留守少兒」的代理家長(或愛心媽媽)每周三班委會組織「3+2」小組開展互動活動。
(1)學習上優先輔導,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留守學生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以及練習等,並定期檢查。
(2)生活上優先照顧,結對子的教師要時刻關注留守少兒的衣食住行,噓寒問暖,注重生活飲食,營養搭配等,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4、構建四大網路,形成關愛合力。
(1)健全以留守少兒親屬為主體的監護網路,每個留守兒童至少有一名親屬監護,每學期期中召開一次家長會,便讓家長和教師互相了解該生的具體情況。
(2)由政教處牽頭,建立以學校教師為主體的學校幫護網路,建立與監護人的溝通聯系機制,每月與監護人溝通一次。
(3)由教導處牽頭,建立學校、家庭、學生三級聯動的教育網路,兩個月進行一次「三級聯動」。
(4)建立法律保護網路,由政教處牽頭,每季度請校外法制副校長上一次法制教育課,切實維護留守少兒的合法權益。
5、落實「四大活動」搭建關愛平台。
(1)「親情交流」活動。留守兒童每月給父母親寫一封書信(或打一次電話或網路視頻)講講心裡話,匯報在校學習情況,班主任每月與外出家長聯系一次,老師、家長、孩子經常進行交流。
(2)「心靈港灣」活動。班級開設心理健康課,學校建立心理咨詢室,由高瓊瑛主任負責,每月一次與留守少兒進行談心活動。
(3)「榜樣示範」活動。關注留守兒童的成長,每班每學期評選3名關心留守兒童的先進典型,用典型引路的方式引導同學們對留守兒童進行關心和幫助,教師要善於發現留守兒童的閃光點,記錄他們的點滴進步。
(4)開展「春暉助學」活動。班主任摸清本班學生的家庭情況,建立貧困學生登記冊,學校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通過「手拉手.獻愛心」和「愛生日」的系列活動,將關愛送入孩子的心中,將特困寄宿學生生活補助落實到特困家庭學生的手中。
(二)為流動人口子女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
建立流動人口子女花名冊,維護學生在校的正當權益與本校生享受同等的待遇,讓他們感受教育的公平。
(三)為殘疾少年兒童提供更多的關愛。
對「三殘」兒童不能就讀荊州區特殊學校的,讓其隨班就讀,建立「三殘」兒童檔案和幫扶制度,給特殊兒童特殊的愛。一是教導處建立「三殘」兒童檔案;二是班級有本班「三殘」兒童的詳細資料,讓健康兒童與「三殘」兒童結對幫扶。
關心下一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關愛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議事日程,讓其關愛工作經常化、社會化、制度化,為祖國的明天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③ 何為211院校何為985院校

211院校:一般指211工程,「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於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啟動,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

985院校:一般指985工程,實施「985工程」,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世紀之交作出的重大決策,以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

211大學和985大學都是國家重點教育工程,在這兩個工程中,國家重點建設了幾批高等教育學府,這些大學就被稱為211大學和985大學。

(3)何為工程教育擴展閱讀

「211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建設項目均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各「211工程」學校成立項目法人組織和落實項目法人代表,有關省(區)主管部門成立「211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形成中央、省(區)和學校三級管理體制。

「985工程」建設任務為機制創新、隊伍建設、平台建設、條件支撐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等五個方面;採取國家、共建部門和高等學校三級管理方式,以高等學校自我管理為主;建設實行項目管理和績效考評。

④ 什麼是工程碩士,和工學碩士有啥區別啊

工程碩士屬於專業碩士,專業碩士是具有職業背景的碩士學位,為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專業碩士要求報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

工學碩士屬於學術碩士,工學碩士是重理論研究,擁有學歷、學位雙證,因此社會對這樣的畢業生的認可度非常高。但企業在招聘時也會考慮到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弱點:光有理論,經驗不足。
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GCT)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的全國統一考試

gct考試考試科目語文數學邏輯和英語,一份GCT考試卷,總共是175道單選題,其中英語50道題100分+數學25道題100分+語文50道題100分+邏輯50道題100分。

拓展資料

工程碩士(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和全日制工學碩士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全日制工學碩士是指參加1月份舉行的全國碩士統一招考,錄取後,經過全日制在校學習,屬於工學學科分類的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有碩士學位證書,學位證書上注名「工學碩士」字樣。

全日制工程碩士,是指參加1月份舉行的全國碩士統一招考,錄取後,經過全日制在校學習,畢業後有畢業證和學位證,畢業證與工學碩士相同。

非全日制工程碩士,是指參加10月份舉行的全國在職研究生統一招考,經過在職學習(學習期間必須在學校集中學習6個月以上),取得工程碩士學位,沒有研究生畢業證書。屬於專業學位。類似的有教育碩士、法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等等。

二、考試時間的不同

工學碩士和工程碩士(全日制)是參加1月份全國碩士統一統考,工程碩士(非全日制)是指參加10月舉辦的在職研究生統一招考(非全日制也參加一月份統考,獲得雙證)。

三、教育體系

工程碩士(全日制)側重於學術理論與實踐;工學碩士側重於學術理論與應用;工程碩士(非全日制)側重於學術實踐。工程碩士(全日制)與工學碩士屬於統一教育體系,只是類型不同,而工程碩士(非全日制)屬於不同教育體系。

⑤ 何為一類本科、二類本科、三類本科

一類本科: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招生錄取批次為「本科一批」;

二類本科: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招生錄取批次為「本科二批」;

三類本科: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招生錄取批次為「本科三批」;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各地開展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批次合並體現了國家改革的總體方向。

(5)何為工程教育擴展閱讀:

錄取批次歷史沿革

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創造條件逐步取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

截至2018年7月,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浙江、江蘇、山東、福建、四川、廣西、湖北、江西、山西、遼寧、廣東、內蒙、重慶、貴州、河南、安徽、西藏、雲南、新疆23個省取消第三批次本科,黑龍江2020年取消第三批次。

其中北京、上海、山東、海南、浙江、廣東、遼寧、天津普通本科招生已不再劃分高考錄取批次。

教育部支持全國各省份盡快取消所有批次,促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促進高考和普通高等學校更深層次的改革。

2017年23個省份的改革已經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浙江的高考錄取改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⑥ 專業認證對高等教育有何意義

專業認證是發達國家對高等教育進行專業評價的基本方式。某一專業通版過專業認證,意味著其畢業權生達到行業認可的質量標准。

據悉,截至2017年底,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共認證了全國198所高校的846個工科專業。通過專業認證,標志著這些專業的質量實現了國際實質等效,已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陣」。

據報道,我國每年有120餘萬名工科專業本科畢業生。通過認證專業的畢業生在《華 盛 頓協議》相關國家和地區申請工程師執業資格或申請研究生學位時,將享有當地畢業生同等待遇,這為中國工科學生走向世界提供了國際統一的「通行證」。

⑦ 何為「211工程」

「211工程」是中國政府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面向21世紀,要集中中央和版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權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及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力爭在21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業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大學的水平的建設工程。「211工程」是建國以來國家正式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的重點建設工程,是國家「九五」期間提出的高等教育發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業的系統改革工程。

⑧ 何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按照傳統觀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則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為了適應當代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長必須認真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理論,轉變家教觀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長學校則肩負著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和現代家教理論,幫助家長轉變家教觀念,提高家教水平,協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任務。當前家長學校要著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觀念的更新:過去,家長的養兒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觀念,必須代之以為國教子的觀念,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把孩子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生活。

傳統的德育觀念必須改變,如子女必須無條件服從家長,聽話才是好孩子;不為人先,不為人後;「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險)……應該培養孩子的科學與民主、自立與自強、公平競爭與合作等精神。

傳統的重智輕德體,重知識輕能力,重分數輕實際水平的觀念必須改變,應樹立全面發展觀念,學習知識與發展能力並重,重視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和人際關系協調能力的發展。

2、學習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①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不僅無益,反而害之。②因材施教和全面發展相結合。既要重視孩子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又要重視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③態度一致,教育統一。家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要一以貫之,而且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統一。④說服教育和實踐鍛煉相結合。⑤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合。⑥感情與理智相結合。⑦及時教育與持恆相結合……

3、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和家教經驗,研究家教中的新問題。家長學校應在溝通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便共同完成培養高素質的一代新人的任務。

⑨ 何為科創教育熱起來了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以數字科技、智能科技和生物科技為主要標志的新發明層出不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STEAM教育應運而生,並越發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成為當下最受追捧的教育熱點之一。

分科教學阻礙STEAM教育發展

STEAM腳下的路並非坦途。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教授、「中小學STEM教育叢書」主編趙中建坦陳,目前我國中小學普遍存在的分科教學以及對學科分數的過分重視,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課程整合和項目學習的有效實施。「同時,我們都是按不同學科培養教師,真正能夠從事學科整合的教師少之又少。」

「已經適應分科教學的教師也會一時難以適應STEAM教育跨學科的要求。」馮志剛進一步補充道。

「此外,如何對學生做出評價,也是擺在眼前的一個難題。由於目前尚未建立對於學生參與STEAM教育的評估標准,因此這方面的傾向性評估尚未更好地納入現有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需要建立『鼓勵』性評價參數。」馮志剛指出,一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有限,STEAM教育的跨學科特性要求學校更大范圍的資源整合和共享。而現有社會資源,比如科創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參與STEAM教育還不夠深入。

「目前,一些學校沒有良好的跨學科的整合設計,缺乏基於情境的知識遷移、運用與轉化,最後做成了職業教育,組織學生玩賽車、玩高科技設備,成了培養學生操作技能興趣的渠道,或者成為另一種形式的預科教育,那些中小學生不應該掌握的知識,被一窩蜂塞到中小學課堂中。」余勝泉坦言。

轉變教師角色改革傳統教學方式

擺在眼前的難題該如何解決?

常年在學校一線工作的馮志剛認為,學校可以從三個方面尋找突破口:第一,創建「特色班」,帶動全校發展;第二,建立學校自身的評價體系。關注基於學生個性特長、學術志趣等的評價,要把STEAM教育的實踐納入評價體系,進一步激發學生創新潛能;第三,加強「大中銜接」,把「科學」的種子撒滿校園。請院士、教授等進校園授課,同時還要給學生走出去提供便利。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指出,可嘗試將STEAM課程作為特色選修課,為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提供不同項目的參與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造性;也可以嘗試將STEAM教育融入學校的日常教學,在學科課程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學科間的聯系與交叉,領悟知識的實用價值。

「同時,要轉變教師角色,改革傳統教學方式。」鍾秉林強調,在STEAM教育實踐中,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協助者,和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學習夥伴關系。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通過項目式學習,發揮各自所長,進行自主嘗試,建構知識結構;通過自主與合作學習,體驗傳統課堂教學難以實現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