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會學自考真題
A. 有沒有人自考小學教育本科的哪兒有《教育社會學》這本書賣
淘寶上有,
B. 誰有自考教育學和教育社會學復習資料
在報名的地方預訂或購買教材:自考報名——預訂或買教材(書)——拿到書,自己看書學習——按期參加考試——全部課程考出——申請畢業——拿到專科、本科學歷。
有關自考教材等信息請去當地的(省級)的自考官網上查看、教育考試院某門考試課程的教材(書)是指定的,拿到書後再學習的。
可去當地自考辦(考試中心,你必須看這個指定的書,看錯書,會對考試非常不利的。第一次報考自考時。自考流程是、教育局之類的機構)報名自考,上面有公布
C. 求:2009年10月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27051社會保險學、27052社會福利思想、00280西方社會學理論試題及答
這個問題可上網查一下,也許能找到;其次,可以求助於當地自考辦,都試試。
D. 《教育社會學》和《社會學概論》的高等自學考試,有什麼區別嗎
教育社會學中,把學校看作是一種社會制度,肯定教育的社會功能這些思想主要來源於社會學的貢獻。早期的社會學家孔德、斯賓塞、華德(LesterWard)等人均很重視教育的社會功能。孔德從兩個方面建立了社會學的研究框架,即社會動學與社會靜學,前者研究社會進步,後者研究社會秩序。孔德本人對前者較為關心,曾提出社會進化的三階段法則,這一理論對以後社會學的發展曾有過重大的影響。由於教育與社會進步之間的密切關系十分明顯,早期的社會學家都圍繞這兩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孔德研究社會的目的旨在實證地和科學地解釋社會,其研究視野指向「社會秩序和進步」,對如何維護社會秩序提出建議。孔德認為社會是個集體性質的有機體,只有集體的所有成員同時得到發展,社會才能得到發展。從這一觀點出發,孔德認為教育體系是聯系和組成社會的中心要素,教育的任務乃是協調社會,學校的普及乃是穩定社會的基礎。教育社會學作為一項專門學問是從近代西方開始的。美國於1883年出版社會學家L.F.沃德著《動態社會學》一書,內列「教育與社會進步之關系」專章。他認為人類有足夠力量控制自然力和社會力以達到社會進步的目的,教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途徑。1899年出版社會學家、教育學家J.杜威著《學校與社會》一書。他認為,學校制度的改變深受社會進化歷程的影響,兒童學校生活應是自然、社會及個人三者的融合;教育的浪費在於學校與社會實際脫節。法國於1922年出版社會學家┵.迪爾凱姆(舊譯杜爾干)著《教育與社會學》一書。根據他的觀點,為教育下的定義是:「教育是年長的一代給未能適應社會生活的年輕一代所施加的影響,其目的在於發展其生理、智慧和道德三類品質,使其適應政治社會和具體環境對個人提出的要求。」他認為「教育就是系統地將年輕一代社會化」;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把人從個體人轉化為社會人,通過這個過程把兒童與社會聯系起來。他還認為教育思想和課程是由更廣泛的社會秩序決定的,而社會的繼續生存又依賴教育這個基本因素。學術界一般認為迪爾凱姆是教育社會學的奠基人。20世紀初,教育社會學進入擴展時期。在美國,曾任華盛頓大學校長的社會學家H.蘇扎洛於1907年正式開設教育社會學課。191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設立教育社會學系。1917年,出版W.R.史密斯著《教育社會學概論》,這是第一本講授教育社會學的教科書。1923年,美國正式成立教育社會學學會。1927年,E.G.佩恩創《教育社會學雜志》。此後,這門學科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發展更快,並以美國為中心,日益推廣到其他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