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音樂教育啟蒙時間

音樂教育啟蒙時間

發布時間: 2020-11-19 19:18:00

㈠ 幼兒音樂啟蒙教育課程如何科學進行

給小孩音樂啟蒙,重點是在適當的年齡給予適當的課程。特別是在幼兒年齡階段,音樂開始的時段,應該是與家長一起愉快地享受音樂是非常重要的,給孩子安心的環境。3歲的孩子心靈敏感,有很強的好奇心,注重的是培養孩子豐富的感性和想像力,培養音樂表現力的基礎時期,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聽、唱歌、用鍵盤感受音樂,培養孩子對音樂和鍵盤樂感的興趣。4歲的時候孩子的聽力迅速發育是學習音樂的最佳時期,他們可以判斷出音樂的不同表情和氣氛,應該用適合孩子發育特點的方法逐步培養孩子的樂感和演奏基礎能力。想要給孩子報個音樂啟蒙班的話,可以考慮去雅馬哈的音樂中心,他們的啟蒙課程就是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特徵設置的。還有免費的體驗班,可以跟小朋友提前去體驗一下。

㈡ 如何開展早期的音樂啟蒙教育

音樂教育是開發兒童智力的最佳途徑。1-2歲的孩子正處於聽覺發展的關鍵期,而活潑好動又是孩子的天性。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不僅能激起孩子愉快的情感,而且伴隨著音樂讓孩子翩翩起舞、引吭高歌使他充沛的精力有了用武之地。因此早期的音樂教育是符合孩子身心健康的需要。那麼平日父母該如何來對他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和熏陶呢?
首先,選擇一些旋律優美、節奏鮮明、情趣健康活潑的中外優秀兒童作品,安排在孩子的日常活動中給孩子聽,在優揚的音樂聲中,孩子不僅能體驗音樂的美感,而且音調的高低強弱、節奏的快慢,有利於發展其聽覺能力,豐富想像能力,陶冶情操,培養美好的心靈。
其次,常帶孩子觀賞各種兒童音樂節目,讓孩子觀察他們的唱歌、跳舞、彈奏樂器的動作,通過視覺的注意和觀察獲得對音樂的感性認識。
再者,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模仿聲音能力的逐漸增強,讓他開始模仿著一起唱。可以讓孩子跟著磁帶唱,也可以媽媽教他一句一句地唱,從簡單的兒童歌謠唱起,慢慢要求他發音準確、吐字清楚。
此外,啟發孩子在聽音樂的同時展開豐富的想像力,邊聽音樂,邊進行動作模仿,隨著歌聲的內容模仿各種動作,如小鳥飛、青蛙跳、開火車、搖小船等。
總之,在嬰幼兒時期父母要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孩子逐漸學會聽、唱、欣賞音樂,使孩子對音樂充滿興趣,這不僅對兒童早期智力開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還為孩子成年後的音樂文化修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㈢ 孩子學習音樂啟蒙教育,家長有必要陪練嗎

一、初期要陪練
孩子接觸音樂啟蒙教育初學階段是最需要家長陪伴的時期,也是真正需要花時間和心思陪伴的一個階段。孩子年紀還小,自製力和注意力都不太穩定,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陪練。根據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特徵,去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每天需要固定練習的課程,
幫孩子建立良好的iruika學習習慣。練習音樂初期,要確定每天有固定的學習時間,以便於幼兒日後養成固定學習音樂的好習慣,這對幼兒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二、陪練不是代練
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學習很辛苦了,會心軟, 在孩子遇到難點的時候,直接主動的幫助孩子去學習,這個幫助是直接告訴孩子怎麼練習怎樣發音怎樣彈奏,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對家長有一種依賴心理,遇到困難只會找家長幫助,到最後不僅沒有解決學習上的問題,還給孩子養成了一個不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們在陪練的過程中,孩子遇到難點,可以適當的去提醒和引導孩子,告訴孩子要舉一反三,動動腦子去想上課時老師怎麼做的,讓孩子盡量獨立完成任務,而不是家長「代練」。

三、陪練也要逐步離開
家長陪練只是一個輔助作用,不能讓家長一直在陪著,讓孩子養成一個依賴的心理,對孩子的音樂學習是很不利的。在孩子能夠獨立完成iruika樂曲練習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的離開,給孩子獨立發展的練習的空間,能獨立完成正式曲目。隨著孩子對音樂啟蒙課程的逐漸認知,家長要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學習任務,鍛煉孩子勇於獨自探索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孩子的成長幫助是極大的。

㈣ 怎樣對寶寶進行音樂啟蒙教育

現在有很多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早到孩子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父母就開始有所行動了。最經常用得就是用音樂來做胎教,等孩子出生後,更是有很多父母用音樂來給孩子做啟蒙教育。但是給孩子聽什麼樣的音樂基本都是有父母就決定,不知道你們有想過自己的寶寶在每個階段喜歡聽什麼樣的聲音嗎?那下面就讓我們的寶寶來告訴大家她們喜歡什麼樣的聲音吧!

3個月以內:最愛媽媽的聲音

3個月的我最喜歡媽媽抱著我時,輕輕的哼歌給我聽。可是媽媽很忙,總是沒空理我。雖然我沒有辦法告訴媽媽,我想聽媽媽唱歌。但是在媽媽不理我的時候,我就會用我自己的方式來讓媽媽抱著我,哼歌給我聽。

6個月左右:音樂安撫了我

在6個月左右的時候,我開始認人了,只要發現媽媽不在身邊,就會大哭。爸爸不管怎們哄都不行,但是在爸爸不小心觸碰到我的音樂玩具時,裡面響起了動聽的旋律。就像媽媽抱著我時給我哼的歌一樣,我一下就安靜了。

1歲左右:我是小小演奏家

雖然我才一歲多點,可我是個彈奏樂器的小能手。特別喜歡用拿在手裡的東西到處的亂敲亂打,雖然這樣發出的聲音很單調,可是也很好聽啊。但是媽媽卻總說我是小搗蛋鬼,一拿起東西就要敲來敲去。

1歲半左右:我最愛跳舞

最近感覺自己越來越有節奏感了,音樂一響,我就忍不住隨著音樂的節奏扭來扭去、手舞足蹈的,我很快就沉浸在自己的舞蹈表演里。可是媽媽總是會告訴我:手應該怎麼動、腳應該怎麼動,還總認為我是在瞎跳。可我一點也不怎麼認為。

2歲左右:我記住了歌詞

兩歲的我對音樂表現除了濃厚的興趣,我很喜歡學大人們唱歌。經常聽的歌,有時我也能跟著媽媽的後面長處一兩個字的歌詞,媽媽說我是聽多了的自然反應,我好想反駁她說:我是真的記住了歌詞的。而且媽媽還總說我像只小麻雀叫個不停。

3歲左右:我喜歡唱歌但我不喜歡表演

我3歲的時候,自我感覺對音樂已經掌握的很好了,已經可以唱出一首歌謠了。可我不喜歡只要家裡來了客人,媽媽就把我推出來,叫我表演給大家看,好像我學唱歌就是為了表現自己似的。可是媽媽不理解我對音樂的喜愛,她只是一味的想讓我表演給別人看。

音樂啟蒙教育很復雜,也很簡單。如果父母具備了一些兒童發展知識,了解幫助孩子喜歡上音樂的方法,即有利於親子關系,也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起到重要作用。

㈤ 家長如何給孩子做音樂啟蒙教育

(一)啟蒙幼兒對音樂濃厚的興趣
通過錄音、CD、DVD、音樂會等多種途徑讓幼兒多欣賞、多接觸廣大音樂天地。讓幼兒多聽音樂,多看其他人演奏,通過比較不斷增強他們對音樂美的感受力和表現欲,並且創造機會讓幼兒在各種場合下都能樂意向別人演奏。要多鼓勵和表揚,通過鼓勵和表揚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給予他們肯定。讓他們產生更大的學習願望,同時也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多作示範演奏,增強直觀感性認識
讓幼兒對樂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更直觀明確地體會到彈奏要點,這樣就要求啟蒙老師要適當得多做示範。每次示範,速度要適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力度上要求准確得當、對比要鮮明。孩子模仿能力強,對示範的印象會十分深刻,我們示範的目的是把他們往正確的方向引導,並不是讓他們一味的模仿,所以我們要鼓勵幼兒創造性地彈奏,善於表現自己的個性特點,給他們充分的想像空間,以開闊孩子的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能力及學習的興趣,這也是啟蒙教育藝術性的體現。
對於幼兒鋼琴的啟蒙教育,要特別重視教與學過程中的科學性與藝術性。提高鋼琴的教學水平,關鍵是教師。只有當教師首先掌握了正確的彈奏和教學法,學生才會有長進。在幼兒鋼琴教學中,應根據幼兒本身和掌握彈奏技術、技巧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特點,採取相應的教法,充分認識鋼琴彈奏技術、技巧形成的規律性和階段性,才能把幼兒鋼琴啟蒙教學搞得更好。黑白88鍵組成的鋼琴音樂雖然只是有限的音符,但只要我們能科學合理的在教學中研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音樂就會排列組合成無數優美動聽的旋律,匯成一條永遠奔騰不息的音樂長河。教授孩子彈鋼琴需要科學的方法,更需要我們以藝術的方式傳授,讓幼兒在今後的人生中有更高的音樂素養,讓幼兒長大後更愛音樂,懂音樂,更好的詮釋音樂。

孩子啟蒙階段學鋼琴,可以嘗試在線學鋼琴。在iPad里試試【音樂蜂巢】這個軟體,在家就能上課,陪練永久免費,我家孩子跟著學了兩年,效果還挺好的,而且還贈送鋼琴使用權。

㈥ 音樂啟蒙教育對5,6孩子有哪些好處

德國幼兒早期教育家威特說:「對孩子的教育開始得那麼早也不會過頭」。目前國內外多數專家認為,幼兒早期教育重點是指3到5歲前的教育。對幼兒進行早期教育究竟有哪些好處呢? 幼兒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抓緊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學習效果。例如有人認為,幼兒在2-3歲期間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年齡;外語學習最遲也不能超過4-5歲,因為在這時幼兒學習外語不會與本國語言相混淆;5-5歲半則是掌握數概念的最佳年齡;6歲是發展大小、方位知覺最佳年齡。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1964年出版了《人類特性的穩定與變化》一書,提出了有名的智力發展的假設:5歲前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日本學者木村久一認為,兒童的潛在能力遵循著一種遞減規律。即生下來具有100分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一出生就進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從5歲開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從10歲開始教育,就只能成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進大腦的發育。一些家長擔心,對孩子實施早期教育,會累壞孩子的大腦,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經用動物的大腦和生化的變化。事實說明,早期豐富的環境刺激與學習機會不但不會傷害大腦的發育,而且還會促進大腦的發育。

㈦ 怎樣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呢

家長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 ①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多接觸音樂。早晨起床時,播放輕聲悅耳的音樂;游戲時,配上活潑有趣的音樂;晚上睡覺時,放一段溫柔、安靜的搖籃曲。總之,要在生活中恰當地不斷提供音樂刺激,激起孩子愉快的情感,使孩子的音樂天賦得以很好的發揮。 ②教孩子學會聽 。音樂離不開聲音,沒有聲音就談不上音樂。在大自然里讓孩子學會聽鳥叫、蛙鳴、雨水的滴答、汽車的鳴笛等,引導孩子發現音有高低、長短、強弱之分,和孩子一起玩敲敲聽聽的游戲,例如在廚房裡用筷子先敲敲鋁鍋,再敲敲玻璃杯,比比誰的音高、誰的音低。經常讓孩子閉上眼睛,問他們聽見了什麼聲音,反復在 生活中、在孩子高興的時候,訓練孩子的聽覺,積累豐富的聽覺經驗,使孩子從小聽覺靈敏。

㈧ 不同年齡階段如何做好音樂啟蒙教育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學習鋼琴,讓她明白學鋼琴的意義,其次要讓她對鋼琴產生興趣,不能一味地逼她死練琴,可以做些趣味游戲,讓她熟悉鋼琴鍵盤,熟悉五線譜,慢慢讓她彈曲子

㈨ 接觸幼兒音樂啟蒙教育的人到底有多厲害

一、學音樂的人大腦更靈活
學音樂的人,大腦是很獨特的。他們在學習音樂練習樂曲時,不僅要用到左右腦,還要注意雙手、雙耳和雙眼的協調性,這都要靠大腦去協調運作。如此經過長時間練習,他們的大腦也會發展得更加均衡。大腦發展的均衡,就能保證幼兒日常生活中的理性思考,能讓幼兒有更強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執行多重任務的技能,且有更豐富的創造力。大腦是越用越靈活的,所以孩子每一次的練習都是對大腦的靈活運作,對幼兒的智力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

二、學音樂的人呢自製力更強
孩子小時候是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自製力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能保證幼兒朝正確的方向發展成長。而學習音樂的幼兒每天都要反反復復的練習樂曲,接受新的音樂技能,必須保證幼兒有很強的自製力才能堅持下去。包括學習時間的合理掌握,學習音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成的嗎,需要長時間的積淀,能學好音樂,在長時間內堅持自我,保持理性的去學習,去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所以學音樂的孩子自製力都很強,能讓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戰勝很多困難和挫折,幫助幼兒健康樂觀的成長。

㈩ 幼兒音樂啟蒙教育,對孩子成長有什麼幫助

學音樂copy的孩子更聰明;音樂是打開兒童智慧的金鑰匙。
美國一權威機構在幼兒園做過一個實驗:在兩個小班課堂上,一個班加入了音樂課,另一個小班什麼音樂都不學。8個月後再反復地抽樣測量中:學音樂班的小朋友的空間智商,要遠遠超過沒有學音樂的那個班的小朋友47%。音樂是被右腦所掌管,被稱為「藝術腦」,他掌管顏色、形狀、圖形邏輯創造;左腦被稱為「思維腦」,他掌管的是語言、文學、數學。而一般人的左腦要遠遠大於右腦,一直得不到開發鍛煉的右腦會逐步退化、萎縮。
在《學習的革命》一書里提到人的右腦在六歲以後會慢慢關閉,在幼兒時期主要就是右腦的開發,因為右腦的記憶能力是左腦的一百萬倍。如果我們對孩子右腦的潛能盡可能多一份開發的話,他們在將來的學習工作中做事往往事半功倍,創造力將會大大提高。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