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

發布時間: 2020-11-19 20:42:41

A. 確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據是( ) A.生產力 B.政治制度 C.生產方式 D.生產關系

確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據是政治制度。

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性質。

①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②決定著受教育者的權利。

③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思想品德教育內容。

(1)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擴展閱讀:

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1、進行共產主義理想和新時期總目標、總任務的教育,廣泛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和"四有三講兩不怕"活動,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骨幹帶頭作用,進行民兵、預備役部隊的性質、任務和履行兵役義務的教育以及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增強國防觀念和服預備役的光榮感、責任感。

2、進行政策法令教育,增強法紀觀念,保持部隊的穩定和集中統一。

3、進行科學自動化知識教育,培養軍地兩用人才。政治教育的形式,基層一般每季上好一課,也可以穿插採取函授教育、函授考核、筆談賽、徵答賽、廣播、學習交流、書評影評等形式。要充分利用青年民兵之家、工人之家等陣地,與工、青、婦、人武等部門密切配合,注重實效地開展政治教育。

B. 制定幼兒園教育目的的依據是什麼

制訂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依據
1.教育目的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根據教育目的並版結合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和權特點提出來的。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幼兒,它體現了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並兼顧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和特點。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提法又與學校教育目標略有不同,如把「體」放到了第一位,這是因為,在幼兒階段,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健全發展較以後各年齡階段更為重要的緣故。
2.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可能性
教育從根本上說就是培養人,所以教育目標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會要求之外,還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規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成年人畫一個菱形是件輕而易舉的事,然而對於幼兒來說,卻是很困難的,即使3歲孩子照葫蘆畫瓢,要臨摹一張菱形圖樣也是很困難的。這就是說,幼兒的發展是有一定年齡特徵和規律的,是一個按照一定順序、不斷地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過程,教育目標如果不符合幼兒發展的規律,不符合幼兒個體的發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變成現實。因此,教育目標的制定必須適應幼兒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

C. 確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據是( ) A.生產力 B.政治制度 C.生產方式 D.生產關系

確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據是政治制度。

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版性質。

①政治,權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②決定著受教育者的權利。

③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思想品德教育內容。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擴展閱讀:

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1、進行共產主義理想和新時期總目標、總任務的教育,廣泛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和"四有三講兩不怕"活動,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骨幹帶頭作用,進行民兵、預備役部隊的性質、任務和履行兵役義務的教育以及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增強國防觀念和服預備役的光榮感、責任感。

2、進行政策法令教育,增強法紀觀念,保持部隊的穩定和集中統一。

3、進行科學自動化知識教育,培養軍地兩用人才。政治教育的形式,基層一般每季上好一課,也可以穿插採取函授教育、函授考核、筆談賽、徵答賽、廣播、學習交流、書評影評等形式。要充分利用青年民兵之家、工人之家等陣地,與工、青、婦、人武等部門密切配合,注重實效地開展政治教育。

D. 簡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據

教育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也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根據。

教育目的與教學目的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教育目的是國家培養什麼樣人才的總要求,反映社會成員在教育上總的需要。

教學目的是教學領域里為實現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學主體的需要。教育目的引導著教學目的,教學目的必然受制於教育目的。通常,教育目的要轉化為教學目的,使社會需要具體化為教學主體的需要。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擴展閱讀: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1、教育的性質

教學目的是教學領域里為實現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種概括性的、總體的要求,制約著各個教育階段、各科教學發展趨勢和總方向,對整個教學活動起著統貫全局的作用。[1]

2、教育的作用

教學目的發揮積極作用的前提條件是教學目的制定的合理性。教學目的要在教學計劃中恰當定位,與教學客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協調一致,指導教學主體行動並轉化為教學結果,從而實現自身的合理性。

教育的主要作用表現在:導向作用 ;激勵作用;評價作用。

E.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

社會主義教育目的是以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為其理論基礎的,其要點主要有: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片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條件和方法

F. 中小學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及原則

當前位置:第三章 教育目的>>>第三節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及原則

一、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

(一)確立教育目的社會依據

1、現實依據

第一、教育目的要反映生產力和科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第二、一定的生產關系及由此產生的政治經濟制度是確立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據。

2、 歷史依據

首先,教育目的本身具有歷史繼承性

第二,教育目的的確立都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特定社會或民族的文化積淀也是教育目的確立的依據之一。

(二)確立教育目的的哲學理論依據

任何特定教育目的的確立都有其內在的哲學理論基礎,哲學理論中對人、社會乃至對整個世界本質的看法都會決定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基本方向。在此我們選取個人本位及社會本位這一維度的哲學基礎進行探討。

為個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與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提供深層次理論支持的是個人主義哲學與社會主義哲學。個人主義哲學

1/3頁
認為,個人是原始自足的獨立實體,社會只是抽象的,只是一個虛名;個人先天地具有一個獨立、超驗的自我,在這種超驗的自我中,個人都有一種獨立於社會環境的沖動、興趣和需要,這些心理特徵普遍而固定;在自然狀態下,每個人都是自給自足的,具有一種邏輯上先於社會中政治生活的固有特徵或品質,國家和社會的構成原則是從這種自然狀態下推導出來的。

與個人主義哲學相反,社會主義哲學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個人生活的一切均來源於社會,真正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個人」只不過是一個抽象的觀念,社會才是真正存在的有機體,它並不是單個個體的累加與集合,具有超乎個人存在的性質。

(三)確立教育目的依據之三:人的因素

人作為教育目的得以確立的中介及最終的歸宿,它必然制約於人的因素。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人是確立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據。

第一、教育目的確立者對教育目的的制約作用

第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對確立教育目的的制約作用

二、 確立教育目的的原則

(一)統一性原則

2/3頁

確立教育目的的統一性原則是矛盾對立統一律在確立教育目的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二)偏移性原則

在具體的社會現實及教育現實面前,教育目的所暗含的價值傾嚮往往會向一種傾向偏移。偏移性原則是確立教育主導價值的重要原則,根據這種指向,教育目的中價值傾向不能統一的前提下,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只能根據現實條件向其中一方偏移,從而在特定教育目的中體現出鮮明的主導價值傾向。

(三)時代性原則

教育目的的確立要體現時代的精神。所謂時代精神,應該是一定歷史階段的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共同意志、共同理想的結晶,它具有強烈的感召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在其影響之下,整個國民的文化心理和行為模式無疑會打上時代的烙印。就當代來說,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這是時代對教育所培養人的素質所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育目的中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進而也構成確立教育目的的根本原則。

3/3頁

G. 當代中國教育目的的制定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和什麼

教招教綜考點 教育目的確立的理論 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考點有關教育目的確立的理論

1.個人本位論及其主要觀點個人本位論認為,確立教育目的的根據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健全發展的人,發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潛能,增進受教育者的個人價值,個人價值高於社會價值,而不是為某個社會集團或階級服務。個人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有孟子、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貝爾、馬利坦、赫欽斯、奈勒、馬斯洛、薩特等。

2.社會本位論及其主要觀點

社會本位論及其主要觀點社會本位論認為,確立教育目的的根據是社會的要求,個人的發展必須服從社會需要,因為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受制於社會環境。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成員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會化,社會價值高於個人價值,教育質量和效果可以用社會發展的各種指標來評價。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有荀子、赫爾巴特、塗爾干、納托普(諾篤爾普)、凱興斯泰納、孔德、巴格萊等。

3.教育無目的論

教育無目的論主要是美國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觀點。杜威曾經指出:「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沒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我們探索教育目的時,並不是要到教育過程以外去尋找一個目的,使教育服從這個目的。」「我們假定教育的目的在於使個人能繼續他們的教育,或者說,學習的目的和報酬是繼續不斷生長的能力。」

考點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的駐本精神:

(1)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

(2)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與體力兩方面的和諧發展。

(3)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4)要求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擇業的常識,具有正確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完整版電子資料請留言領取

H. 制定教學目標有哪些依據

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學科的邏輯順序
社會的需求
教育目的

I. 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口訣

  1. 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

3.人們的教育思想

4.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J.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是什麼233網校

教育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也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根據。
教育目的與教學目的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教育目的是國家培養什麼樣人才的總要求,反映社會成員在教育上總的需要。
教學目的是教學領域里為實現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學主體的需要。教育目的引導著教學目的,教學目的必然受制於教育目的。通常,教育目的要轉化為教學目的,使社會需要具體化為教學主體的需要。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