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學分表
A. 繼續醫學教育的學分怎麼查詢
登陸繼續醫學管理系統查詢。
查詢步驟:
輸入網址http://icme.haoyisheng.com/login/login.jsp打開繼續醫學管理系統網頁。
輸入自己的用戶名密碼,按照提示操作就可以查詢學分了。
按照繼續醫學教育活動,學分分為I類學分和Ⅱ類學分兩類。
(一)Ⅰ類學分: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和省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科授予I類學分。
1、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1)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評審,由衛生部批准和公布的項目。
(2)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舉辦,由衛生部公布的項目。
2、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1)省、自治區、直轄市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評審,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和公布的項目。
(2)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舉辦,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項目。
(3)中華醫學會、中華口腔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護理學會等一級學科學會舉辦,並向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備案的項目,均屬於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二)Ⅱ類學分:
自學、發表論文、科研立項、單位組織的學術活動等其它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授予Ⅱ類學分。
(1)2014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學分表擴展閱讀
繼續醫學教育:是指完成基礎醫學教育和畢業後醫學教育之後進行的在職進修教育。其目的旨在使在職衛生人員不斷學習同本專業有關的新知識、新技術,跟上醫學科學的發展。因此,從教育的職能上看,它屬於成人教育的范疇,是專業教育的繼續、補充和完善。
對已完成院校醫學教育的衛生人員進行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和新技術的終身性的訓練活動。目的是使衛生人員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不斷更新知識,以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適應醫學科技、衛生事業的發展,更好地為部隊衛勤保障和國防建設服務。
B. 醫學類的繼續教育學分是如何要求的
繼續醫學教育實行學分制,按活動范圍分為三類學分
1、中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和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批准認可的項目(包括固定性認可項目),以及出版論著、獲得成果、專利獎、推廣應用技術、新成果等,為一類學分)。
2、地、縣級醫葯衛生學術團體或醫療衛生單位組織的學術活動,為二類學分。
3、自學所得學分,為三類學分。
你可以看看這個關於繼續教育學分的專題http://www.yixue360.com/Files/all/jijiaoxuefen/index.html,很專業
C. 醫學繼續教育學分卡
您好,醫學繼續教育學分卡相關規定是由各地衛生機構發布的,建議您及時查看當地衛生局相關通知。
D. 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是幾類學分
繼續醫學教育實行學分制,學分分為I類學分和Ⅱ類學分兩類。繼續醫學教育對象每年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所獲得的學分不低於25學分,其中Ⅰ類學分5-10學分,Ⅱ類學分不低於15-20學分。
省、自治區、直轄市級醫療衛生單位、三級醫院和一級防保機構的繼續醫學教育對象,五年內必須通過參加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獲得10學分。兩類學分不可相互替代。
(4)2014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學分表擴展閱讀
按照繼續醫學教育活動,學分分為I類學分和Ⅱ類學分兩類。
(一)Ⅰ類學分: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和省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科授予I類學分。
1、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1)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評審,由衛生部批准和公布的項目。
(2)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舉辦,由衛生部公布的項目。
2、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1)省、自治區、直轄市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評審,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和公布的項目。
(2)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舉辦,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項目。
(3)中華醫學會、中華口腔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護理學會等一級學科學會舉辦,並向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備案的項目,均屬於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二)Ⅱ類學分:
自學、發表論文、科研立項、單位組織的學術活動等其它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授予Ⅱ類學分。
E. 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分證書是不是全國通用
這個問題需要你去問你醫院管理繼續醫學教育的老師,他們很清楚。您或者是問當地衛生局醫政處管理繼續教育的老師。各個地市的標准不一樣,如果您是從好醫生網站取得的學分證書,都認可。如果您是從網上買的證書,您要看它上面蓋的章當地認不認了。
F. 怎樣在網上獲得醫學繼續教育學分
醫學繼續教育學分一般可以通過參加國家或者省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主持學術會議、在學術刊物發表文章,科研等獲得。也可以參加醫院組織的學習獲得,可以寫論文在雜志上發表,可以參加醫學繼續教育,也可以通過醫院內部培訓獲得繼續教育學分。
4、出版醫學著作,按每編寫1000字授予出版當年1學分。
5、出國考察報告、國內專題調研報告,每3000字授予1學分。
6、發表醫學譯文每1500漢字授予1學分。
7、單位組織的學術報告、專題講座、技術操作示教、手術示範、新技術推廣等,每次可授予主講人2學分,授予參加者0.5學分。參加者全年所獲得的該類學分最多不超過5學分。
8、臨床病理討論會、多科室組織的案例討論會、大查房,每次主講人可授予1學分,參加者授予0.5學分。參加者全年所獲得的該類學分最多不超過5學分。
9、經單位批准,參加所從事的衛生技術專業在職學歷(學位)教育,在規定的學制年限內年度學習成績合格者,或到外單位專業進修(含出國培訓),或參加援藏、援外、支農等醫療服務活動並參加當地繼續醫學教育,當年累計6個月以內經考核合格者,按每月4學分授予Ⅱ類學分。
3-9項由單位繼續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審核後授予相應的學分。
G. 醫學類繼續教育學分要求
繼續醫學教育實行學分制,學分分為I類學分和Ⅱ類學分兩類。繼續醫學教育對象每年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所獲得的學分不低於25學分,其中Ⅰ類學分5-10學分,Ⅱ類學分不低於15-20學分。
省、自治區、直轄市級醫療衛生單位、三級醫院和一級防保機構的繼續醫學教育對象,五年內必須通過參加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獲得10學分。兩類學分不可相互替代。
(7)2014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學分表擴展閱讀:
I類學分分為國家級和省級兩級。其計算方法如下:
1、參加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參加者經考核合格,按3小時授予1學分;主講人按每小時授予2學分。
2、參加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參加者經考核合格,按6小時授予1學分;主講人按每小時授予1學分。
3、科研項目、科技獎勵項目和專利在批准當年按以下標准授予省級學分:
項目組成員排序第一名按下列記分排名以後者每名減1分,減完為止。
國家級10學分。
省、部級7學分。
省衛生廳課題5學分。
發明專利10學分。
實用新型專利5學分。
4、在刊物上發表論文和綜述,按以下類別授予省級學分:
論文發表刊物 第一作者按下列計分,排名以後者每名減1分,減完為止。
國際刊物(用外文發表)7學分。
論文被國際檢索刊物SCI收錄5學分。
5、論文、科技成果被外單位作者發表的論文引用,每次每位作者加1學分。
6、參加由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組織的省級繼續教育考試,按考試成績授予省級學分。
H. 如何查詢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分證
依據學分證的印章來查。看衛生主管部門是否承認發放學分證的單位具有發證資格;如果有資格,該學分證就有用了。祝你好運。
I. 醫學繼續教育學分網路獲得的學分最高不超過多少
繼續醫學教育真正的信用額度,學分可分為我學分和Ⅱ信用兩種類型。繼續醫學教育對象,年,年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獲得的學分不少於25個學分,包括Ⅰ類5-10學分抵免,Ⅱ類學分不少於15-20學分。
受試者的醫療衛生單位的繼續醫學教育水平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級別第三醫院和我保護機構必須獲得10學分通過參與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在五年內。這兩種學分不能互換。
(9)2014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學分表擴展閱讀:
一級學分分為國家級和省級。計算方法如下:
1、參加國家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通過考核,按3小時獎勵1分;講者每小時可得2學分。
2、參加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通過考核,按6小時獎勵1分;講者可獲1學分獎勵。
3、科研項目、科技獎勵項目和專利在批准年度按下列標准給予省獎勵:
團隊成員根據下面的分數排名順序排名第一,後者各減1分,減到最後。
國家一級10學分。
省部級7個學分。
省衛生廳項目5分。
發明專利10分。
實用新型專利5分。
4、在期刊上發表論文和評論,按以下類別獎勵省級學分:
發表論文的第一作者將按照以下標准進行評分,後者的排名將從每人減1分。
國際出版物(外文)7學分。
論文已被國際檢索雜志SCI收錄,成績為5學分。
5、每一作者的論文和科技成果被其他單位的作者引用一次,加1分。
6、參加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組織的省繼續教育考試,根據考試成績給予省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