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教育心理學里遷移是什麼

教育心理學里遷移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1-20 18:19:49

1. 教育心理學中,學習遷移的機制有哪些

(一)早期有關遷移機制的觀點
1.形式訓練說
形式訓練說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認為心理固有的官能只有通過訓練才能得以發展,遷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訓練而發展的結果。
2.相同要素說
(1)主要內容
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與反應聯結,刺激相似而且反應也相似時,兩情境的遷移才能發生,相同聯結越多,遷移越大。

2. (教育心理學)有哪幾種遷移的分類方式

3. 在教育心理學中 學習遷移的含義和種類各是什麼

遷移就是一種學習方法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可分為正遷移,負遷移和零遷移

4. 教育心理學研究學習遷移有什麼意義

1、實踐意義:指導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為遷移而教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
2、理論意義:了解學習規律,了解學習與發展的關系。

5. 教育心理學中,正遷移和泛化有什麼區別

正遷移,是指你過往的某些經驗對其他事情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比如你會葡萄牙語,對你學習西班牙語會有幫助。
泛化,這個詞,在教育心理學中很少有涉及吧。泛化其實可以這么理解,就是你某種過往經驗,不只只是針對原來的誘發事件,還遷移到其他相關事件中。你頭腦中的某種想法為A,本來只有B事件的發生才能是你想起A,泛化後,C、D事件的發生也能使你想起A。
泛化這個詞一般會在心理咨詢時出現,如果你硬想知道兩者之間的差異。可以這么理解,正遷移是行為和行為之間的一種正性傳遞。泛化是指本來是一種行為導致一種思維情緒產生,現在變成了好幾種行為都能導致這樣的思維情緒產生。

6. 《教育心理學》中學習遷移的機制有哪些

(一)早期有關遷移機制的觀點
1.形式訓練說
形式訓練說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認為心理固有的官能只有通過訓練才能得以發展,遷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訓練而發展的結果。
2.相同要素說
(1)主要內容
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與反應聯結,刺激相似而且反應也相似時,兩情境的遷移才能發生,相同聯結越多,遷移越大。
(2)評價
①桑代克等人用大量的實驗證明,遷移是非常具體的、有限的,只存在於含有相同要素的領域。
②將遷移視為相同聯結的轉移,認為兩情境中的客觀方面的共同要素是決定遷移的唯一因素,這在某種程度上否認了已存在的遷移,也否認了遷移過程中的復雜的認知活動,因此有一定的機械性和片面性。
3.經驗類化理論
(1)主要內容
賈德(C.H.Judd,1908)以水中打靶的實驗說明了原理、概括化的經驗在遷移中的作用。
(2)評價
①經驗類化理論強調概括化的經驗在遷移中的作用,認為遷移更多的是依賴於對一般原理的理解以及這種理解在新舊情境的相互關系中的作用,這一點比相同要素說有所進步。
②概括化的經驗僅是影響遷移成功與否的條件之一,並不是遷移的全部。
4.關系理論
格式塔心理學家從理解事物關系的角度對經驗類化的遷移理論進行了重新解釋,並通過實驗證明遷移產生的實質是對事物間的關系的理解。對事物之間的關系的頓悟是遷移產生的機制。
5.分析一概括說
前蘇聯心理學家謝·列·魯賓斯坦(1963)從遷移過程入手,探討了遷移中所涉及到的認知問題。他認為,概括是遷移的基礎,概括本身是揭示本質聯系的那種分析的結果。要使遷移得以實現,學習者必須首先把兩個課題相互聯系起來,使之包括在一個統一的分析與綜合過程中。
(二)現代有關遷移機制的觀點
1.符號性圖式理論(symbolic schema)
(1)代表人物
霍利約克(K.J.Holyoak)、巴索克(M.Bassok)和吉克(M.L.Gick)等人為代表。
(2)主要內容
①該觀點認為最初學習中包含了一種形成抽象的符號圖式即抽象的結構特性的學習過程,這種圖式是一種可被激活的數據結構,
②該觀點認為,為產生遷移,學習者需獲得充分的一般性的符號圖式(即抽象的結構特性),並能將此圖式解釋為遷移情境的表徵。
2.產生式理論
(1)代表人物
以安德森等人(U.R.Anderson,1983,M.K.Singley&。Anderson,1989)為代表,著重研究了認知技能的遷移問題,提出了遷移的產生式理論。
(2)主要內容
產生式法則是認知的基本成分,一個產生式法則包括一種條件表徵(IF)和一種動作表徵(THEN),條件表徵用於再認情境中的特徵模式,動作表徵用於形成一種符號性信息。
(3)產生式理論與共同要素觀點的區別
產生式理論更側重於認知成分,而共同要素說則強調客觀的共同要素。
3.結構匹配理論(structure mapping)
(1)代表人物
以金特納(D.Gentner,1983,1997)等人為代表。
(2)主要內容
該理論假定遷移過程中存在著一個表徵匹配的過程,表徵包括事件的結構特徵、內在關系與聯系等,若兩表徵匹配,則可以產生遷移。其中,事件的結構特徵或本質的關鍵特徵的匹配在遷移過程中起決定作用,事件的表面與具體的特徵對遷移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4.情境性理論(situated theory)
(1)代表人物
以格林諾等(J.G.Greeno,J.L Moore & D.R.Smilh,1993)為代表。
(2)主要內容
該理論認為遷移問題主要是說明在一種情境中學習去參與某種活動,將如何影響在不同情境中參與另一種活動的能力。
(三)學習遷移的整合機制
整合是經驗的一體化現象,即通過分析、抽象、綜合、概括等認知活動,使新舊經驗相互作用,從而形成在結構上一體化、系統化,在功能上能穩定調節活動的一個完整的心理系統。整合可通過三種方式實現:同化、順應與重組。
1.同化性遷移
(1)同化性遷移的含義
同化性遷移過程是指不改變原有的經驗結構,直接將原有的經驗應用到本質特徵相同的一類事物中,以揭示新事物的意義與作用,或者將新事物納入原有經驗結構中的這種經驗的整合過程。同化性遷移是學習遷移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2)同化性遷移的特點
①同化性遷移的根本特點是自上而下,原有經驗結構是上位結構,新的經驗結構是下位結構。
a.原有的上位結構可以將新的下位結構吸收到自身中去,實現舊經驗對新經驗的同化;
b.新習得的下位經驗結構又可以歸入到舊的上位結構中去,實現新經驗的類化。
②決定同化遷移的關鍵成分是在最初的學習中建立起來的,原有經驗結構在遷移過程中不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2.順應性遷移
(1)順應性遷移的含義
順應性遷移是指當原有經驗結構不能將新事物納入其結構內時,需調整原有的經驗或對新舊經驗加以概括,形成一種能包容新舊經驗的更高一級的經驗結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的這種經驗的整合過程。
(2)順應性遷移的特點
順應性遷移的根本特點是自下而上,原有經驗結構是下位結構,新的經驗結構是上位結構。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需要將前後所學的內容進行概括,形成一種更高級的、包容範圍更廣泛的上位經驗結構。
3.重組性遷移
(1)重組性遷移的含義
重組性遷移是指重新組合原有經驗系統中某些構成要素或成分,調整各成分間的關系或建立新的聯系,從而應用於新情境的這種經驗的整合過程。
(2)重組性遷移的特點
在重組過程中,基本經驗成分不變,只是各成分間的結合關系進行了調整或重新組合。通過重組性遷移,可以提高經驗的增殖性,擴大基本經驗的適用范圍。

7. 怎麼理解教育心理學中的遷移

教育學心理學中的遷移,就是把一種思想轉移到另外一種思想上,打個比方說你腳痛,給你講個笑話,把你的注意力轉到到其他的,慢慢的你就不覺得痛了

8. 在教育心理學上,為什麼會產生學習遷移求大神解答!

學習遷移是一種普遍現象,各種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都可以視為遷移現象

9. 教育心理學中,正遷移和泛化有什麼區別

正遷移,是指你過往的某些經驗對其他事情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比如你會葡萄牙語,對你內學習容西班牙語會有幫助。
泛化,這個詞,在教育心理學中很少有涉及吧。泛化其實可以這么理解,就是你某種過往經驗,不只只是針對原來的誘發事件,還遷移到其他相關事件中。你頭腦中的某種想法為A,本來只有B事件的發生才能是你想起A,泛化後,C、D事件的發生也能使你想起A。
泛化這個詞一般會在心理咨詢時出現,如果你硬想知道兩者之間的差異。可以這么理解,正遷移是行為和行為之間的一種正性傳遞。泛化是指本來是一種行為導致一種思維情緒產生,現在變成了好幾種行為都能導致這樣的思維情緒產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