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齊教育領導
⑴ 小朋友問我為什麼領導面前不能說「珠玉在前、見賢思齊」,怎麼解釋清楚
珠玉在前:就是說前面已經有了很成功的東西,後面的人再做類似的東西,這樣說有意指領導辦不到的事情逞能的意思,所以一般不能說。
見賢思齊:意思是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齊,在領導面前說有意指領導的德才不高的意思,一般用來自謙,不能在領導面前說。
⑵ 如何推動領導幹部更好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
領導幹部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反思自己的行為,不好的要加以改正,優秀的要充分發揚,乾乾凈凈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做事,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不僅自己要廉潔自律,主動接受黨組織和廣大幹部的監督,而且要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切實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領導幹部要破除「官本位」思想,不要高高在上,多接地氣,克服和糾正那種「當官做老爺」的封建習氣,始終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和群眾工作路線,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把智慧奉獻於人民、力量根植於人民、情感融解於人民,盡心盡力地為群眾出主意、想辦法、謀利益。
領導幹部要時刻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謙誠態度,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把學習和改造統一起來,把「立言」與「立行」統一起來,完善自我人格,夯實從政基石,提升政德境界、踐行為民宗旨,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把「三嚴三實」要求貫穿於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之中,用專題教育的成效來告誡領導幹部作風建設要端正,防止「隔岸觀火光吆喝,捲起袖子不幹活」的現象;用專題教育的成效來引領領導幹部「抬頭看路」的習慣,防止「埋頭拉車」而陷入泥潭不可自拔。真真正正地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一個「免疫力」極強的「干凈」好乾部。
⑶ 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克服困難
一、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意識
家長應正確看待挫折的教育價值,把它看成是磨煉意志、提高適應力的好方法。
二、父母要有意地給孩子設置一些挫折障礙
對孩子來說,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要遇到苦難、阻礙,如果孩子平時走慣平坦路、聽慣順耳話、做慣順心事,那麼一旦他們遇到困難,就會不習慣,從而束手無策,情緒緊張,容易導致失敗。
所以父母不妨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有意地給孩子設置些障礙,或對孩子的要求說「不」,以此給孩子「加點鈣」。
三、父母要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和挫折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產生消極反應,往往會垂頭喪氣,採取退避的方式。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教育孩子勇敢面對挫折,向困難發起挑戰。
例如,當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時,就應該鼓勵孩子 說:「別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麼?」當孩子一次次戰勝困難時,他們便會增添勇氣,激起戰勝困難的願望,害怕的心理就會消失,自信心就會增強,抗挫折能力也就培養起來了。
四、在孩子失敗後,要溫情地鼓勵孩子
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對孩子來說,家人的溫情與支持是信心的來源。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我們多麼希望孩子能一切順利,但是挫折卻像影子一樣跟隨著孩子的一生,我們只好把它當作生活里的一部分,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
因此,當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父母更應看重孩子的心靈,用溫情去溫暖孩子,對孩子進行引導,避免挫折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五、引導孩子多讀一些偉人傳記
讀得多了,就感覺到人生的過程就是不斷戰勝困難、戰勝挫折的過程。和偉人比起來,我們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實在算不了什麼。
偉人是在大海洋里與大波大浪搏鬥,而我們的挫折,真的像在公園里劃船時遇到一點小浪。